摘要
作为一个解决问题的模板,8D提供了解决问题的一般思路。
* * * * * * * *
质量管理人员很熟悉“8D”。
“8D”的“D”是英文“discipline"的首字母。意思是:纪律。
以我对8D的理解,浅谈一下D7的重要性。
背景:
最近在公司里,我管理的一条生产线上,IPQC提供照片证据向我反馈:生产线某员工填某台机柜的电子流转卡时,某个零件的型号核对,明明实物与流转卡上载的信息不一致,当事员工还是在核对栏内填了“合格”。
问题:
我收到这个反馈,也是很气愤,员工为什么会“闭着眼”把字签下去了?
* * * * * * * *
气愤解决不了问题。
要搞好产品的质量,就要避免生产线上出现这种问题。
要避免出现这种问题,就得先知道为什么会发生这种问题。
调查:
我跑到生产线上,找到当事员工了解情况。
答案:
1.该问题前些天就有员工提出来了,但问题提出后,没人解决。
2.对于当事员工,他是有工作任务的,该问题没有人解决,他不可以停在这里就不工作。因为流转卡里,又只能填合格才可以流下去。
3.当事员工给了一些其它正在发生的类似案例的证据给我看。
逻辑图如下,在这个案例中,红色框内的工作内容没有了,导致员工只好跳过去到下一步去。
解决步骤:
1,我将生产线上了解到的情况和收集到的证据,出示给负责流转卡编制的制程工程师。
2,制程工程师看到证据后,在电脑上操作了一下,然后告诉我,问题解决了。
3,我跑到生产线上,告诉当事员工,已经解决。
4,我让当事员工再去核查证据,结果发现:问题没有解决。
5,我再找制程工程师反馈,制程工程师再去检查电脑里的数据,确实没有解决。然后看他再操作电脑,完成修正。问他为什么上一次没有操作成功?他也回答不了。
6,再跑到生产线员工处,让他再核查证据,问题解决。
在这个案例中,我如果没有做到步骤6,我的工作就是
不合格。
或者可以说是做了等于没有做。
有的案例中,虽然没有做步骤6,但在步骤2时,已经做对了,所以后面的工作与否都没有关系,但此做法是开环。
里根总统的一句名语:信任,但要核查。就是此意。
心得:
对于员工:
A 没有员工故意做错事,有时员工是被迫绕过一些规定去做事。背后的原因是管理人员的工作没有做到位。
B 员工反映的问题有及时反馈,会让他们觉得自己意见得到了管理人员的认可和尊重,让他们在精神上得到了满足。这会激发员工的士气。
对于管理人员:
A 了解问题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了解问题要“现地现物现人”,不可以通过中间人转述,转述会有信息失真,就会误导后面的措施选择。(“现在现物现人”是Lean解决问题的精神。)
B 管理人员要有把员工当客户的心态。因为我们的管理输出是直接或间接服务于员工的。如果管理人员不把工作做好,或者工作带折扣,就会影响员工的工作态度和积极性。只有员工把工作做好,我们管理人员的工作才会轻松。
对于工作质量
工作要闭环。8D中的D7就是针对D6中的“措施有没有落实”和“落实后有没有效果”的闭环跟踪。只有这二个问题都是“OK”,D7的工作才算完成,8D的工作也才算基本完成。
另一个管理工具PDCA,也有闭环的思路。
特别说明:本案例中,我并没有去找深层原因(Root Cause),按8D的标准,我的行动只算8D中的“Correct”条款,我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此问题。
FPFA兔兔爸 2019-10-28 09:12
curton 2019-10-18 21:25
qwqr3231 2019-10-18 0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