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U(BR)CEO小于U(BR)CBO
三极管是由两个PN结构成,无论NPN还是PNP,其集电极和发射极均为高浓度掺杂,基区则是很薄的低掺杂
区,但为什么一般的U(BR)CEO小U(BR)CBO好几倍呢?
是不是这样理解:
发射极开路时,由于基极提供的载流子极其有限,,致使很难形成较大的电流,因此,为产生足够的载流
子,击穿所需要的电压就需要很高;
而基极开路时,由于基极本身很薄,集电极的电压突破集电结后,由于和发射结内部电场形成串联结构,
而发射极能够提供足够的载流子,一旦集电极突破集电结后,发射结的载流子就迅速漂移到集电极,形成
较大的电流,从而使得此时的CE间电压降低。
但是此时的基区是何状态呢?毕竟电流是要穿过基区,是不是基区的少子也会被复合一部分,剩下的全部
流向集电极,和三极管正常应用时的情况类似?
虽然都是很早就学习过的内容,可由于实际工作的重心不同,这些看似基本的内容,却似乎一直没有搞通
。
希望走过路过的朋友踊跃发言,不吝赐教阿.....
用户1237293 2009-2-20 17:26
用户1237293 2007-1-22 10:41
To cyud:
模电的确没有提及集电区浓度高于基区的表述,晶体管的结构特点是,发射区高掺杂,基区很薄且浓度低,集电结面积大。我想晶体管的U(BR)CEO小于U(BR)CBO的原因应该还是由于发射区载流子浓度引起的。你以为如何?
用户1269085 2007-1-10 15:40
用户1053025 2007-1-8 13:50
用户992653 2007-1-5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