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占领技术高地,做全球竞争性分析翘楚

2008-5-23 21:05 2566 4 4 分类: 工程师职场

时至今日,仍然有许多人对芯片反向工程(Reverse Engineering)技术持怀疑态度,然而,8年的耕耘和努力已经开始让姚海平在该领域赢取丰厚的回报。1998年,这位复旦大学微电子系的硕士二年纪学生,通过分期付款的方式,以20万元的价格从母校买断一项芯片分析软件的版权,和几位师兄弟一起创建了中国本土第一家进行芯片分析的公司--圣景微电子。本期精英访谈,姚海平将与本刊记者王彦一道,破除多数人对反向工程的误解,指明芯片分析技术的关键所在并探讨今后的发展之路。


INTERVIEW_0604A.JPG

圣景微电子总经理姚海平先生


为什么当初会介入反向工程(芯片分析)领域?

对软件的兴趣应该是关键所在。尽管在本科和硕士期间我的专业一直是微电子,但是出于个人兴趣,我一直都在利用业余时间做一些软件开发的工作。1995年,师兄潘日华开始在复旦大学CAD中心负责芯片分析软件的开发工作。1998年,潘日华即将毕业,由于大家都想将这款软件商品化,于是我们成立了圣景微电子公司,并和学校签订了一项版权转让协议。并在同时成立了圣景微电子公司。1999年,公司在原有软件的基础上推出了全球第一个商业化的芯片分析软件Chipsmith。有了软件的支持,我们便在这个基础上开始了芯片分析服务。

中国本土企业和外国企业在对待反向工程的态度方面有何不同?

国内企业在对待反向工程上的态度容易走向两个极端:上世纪90年代末,中国大陆几乎所有的IC公司都在利用成像技术进行抄袭,这是一个极端;但是很多公司现在又坚决表示不再碰反向工程,他们认为‘反向工程=COPY’,这又是另一个极端。两种态度都不对。

事实上,在IC产业发达的北美、欧洲、日韩等地区,反向工程技术的发展已有数十年的时间。尽管在总预算中所占比例不大,但是和中国不同的一个现象是,大部分半导体公司每年有几十万到几百万美金的支出用于专利授权(Licensing)和竞争者分析(Competitor analysis)工作,其中相当部分用于反向工程。比如TI公司每年就有上千万美金用于专利分析,而从中获取的专利授权收入则大大超过这个数字。因此,反向工程并不是什么不能碰的禁区。

也就是说反向工程的目的不是为了抄袭?

当然不是用来低级抄袭。在国外,反向工程主要包括竞争性分析(Competitor Analysis)和专利分析(Patent Analysis)两部分。虽然2005年在海外已经发生了数起针对中国企业的诉讼,但目前本土企业在集成电路知识产权方面的认识还比较薄弱。很多人甚至认为只要遵守《布图保护条例》就万事大吉了。但在其他国家,相关的法律案件主要都集中在专利侵权(Patent infringement)部分,而不是布图版权。企业遭遇侵权后如何起诉别人?被起诉的企业又如何应诉?这些才是反向工程的主要用武之地。

对应于起诉和应诉,涉及反向工程的工作分别为Patent infringement和Patent defense。一方面,起诉时需要取证,由于从被告公司内部取得证据可能会受到非法获取证据的质疑,因此打开芯片分析几乎成为唯一的取证方法;另一方面,一旦被起诉,企业也要通过专利分析来积极应诉。

需要强调的是,反向工程的主要作用并不是简单应付法律案件。事实上,在国外真正需要赔偿的案例很少。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许多企业之间都存在着交叉授权的关系。大家会注意到这样的现象:在国外的专利侵权案件中,某公司一旦面临专利使用费的法律述求,常常会采取反诉的做法,既试图出示证据,证明对方其实也在使用着自己的专利,这样双方就可能达成和解。因此即便没有法律需求,也并不表示你就可以高枕无忧。也就是说,不分析别人的芯片,没有反向工程能力,始终都是要被动挨打的。而这正是我们看到的几家中国企业在应述时的被动局面。

当然,如果没有自己的专利,交叉授权也就无从谈起。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的企业早期便在这方面吃了很多亏,直到今天还处于被动。虽然一些中国本土企业也有相应动作,但更多的都是在吃亏之后才认识到这个问题的,这就有些晚了。其实,在IC行业里有很多东西都可以申请专利,这和反向工程是相辅相成的。

在进行芯片分析时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是什么?圣景微电子的核心竞争力又是什么?

芯片分析主要涉及三大核心技术:1.样品预处理和成像(Sample preparation/imaging)技术;2.芯片分析软件技术,比如圣景微电子最初的ChipSmith和2003年推出的Matrix系列软件;3.芯片分析技术,也就是电路分析能力。

以上这三项技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其中任一项薄弱,都会影响到企业芯片分析的能力和水平。一个很好的例子是,以前韩国所有的芯片分析业务全部都由韩国本土公司进行,但是由于受到铜制程能力的限制,尤其是不能解决样品预处理问题,从而导致2001年后该国的反向工程市场全部被外国公司所占领。令人欣慰的是,在中国,令人欣慰的是,在中国,圣景微电子已经拥有包括65nm铜制程在内的芯片处理和摄像能力。目前全球仅有三家公司可以做到这一点。这是我们引以为豪的地方。

在2000到2002年间,圣景微电子的经营方向曾出现了一些变动,但是在2003年后,我们将业务重点重新放在了芯片分析方面,并于次年推出了Matrix系列软件。这款工具完全由圣景微电子自主创新,包括MATRIX Analyzer、MATRIX Reader、MATRIX ONE多个版本。不谦虚地说,目前在这方面的技术我们领先于所有其他竞争对手,而且我认为相当一段时间内都不会被超越。这也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当然,芯片分析还需要用到其他周边技术,比如设备改造、光电以及机电等各方面的技术。

在芯片分析技术方面,今后的发展趋势是什么?但凡高科技领域,但凡它处于发展,专利分析一定会存在。在IC行业,既然是要进行专利分析和竞争力分析,那它就一定会涉及到最新的线宽。所以我认为,今后这项技术的发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样品处理技术。随着技术的发展,现在的芯片架构正在变得越来越复杂,甚至已经出现我们称之为2.5维芯片的芯片结构,,未来可能还会出现3维的结构。随着其他包括纳米技术的发展,这些方面的进步对于技术的挑战也将越来越大。

其次,在超大规模数字集成电路方面。虽然现在模拟方面我们已经做得足够好,但是当涉及到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时,需要的工作量就会非常大。如何从超大规模数字集成电路中提取客户需要的很小的一部分信息,这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最后,便是如何将技术和法律结合起来。对圣景微电子来说,这方面还需要许多工作要做。

中国客户与国际客户的需求有什么不同?

如前所述,国外客户主要是竞争性分析和专利分析,他们的需求相当稳定。虽然之前许多中国本土企业的反向工程其实就是低层次的完全抄袭,但是目前有一些国内企业——特别是越来越多的海归公司——已经成为了我们的客户,他们的需求正在跟国外接轨。这是一个渐进的发展过程。实际上,这同韩国的发展历程非常相似。以三星公司为例,虽然已经贵为全球第二大半导体供应商,但是这家公司即使到目前还是以Patent defense为主。不过由于在RDAM方面的长足进步,他们也在计划进行Patent attack,化被动为主动。类似的,虽然中国IC设计公司中目前做大的还不多,但是一旦产业有了长足发展,必然会面临上述情况。因此,我非常欢迎和鼓励本地企业这种日趋全球化的做法。

听闻您近期有向EDA行业发展的可能,这是否属实?

是的,在今后的5到10年,我为自己设立了两个发展方向:一个是前面提到的专利方面的工作,另外一个就是EDA。

目前,领先的EDA供应商虽然都是美国公司,但是EDA公司设在美国并非最合适。美国有许多有影响力的软件公司,但无论是技术、股票还是薪资,EDA行业对优秀软件人才的吸引力显然不如其他领域。另外,在EDA行业,是新工艺的出现迫使EDA公司升级旧有工具,但在其他领域开发计划则是由软件公司来主导。最后,现有的EDA工具都是在80年代软件基础上不断革新、增加补丁而来的,因此缺乏系统性。

相比之下,中国企业发展EDA软件无疑有着天生的优势。第一,中国软件业做的最好的也就是承接数据库和信息系统的外包项目,因此EDA领域对软件工程师更具吸引力;第二,在工艺进步方面,我们现在已经有相当长远的前瞻性;第三,由于能够从零开始,因此在系统性上可以做得更好。当然,中国企业另外一个不能忽视的因素就是人力成本低。

圣景微电子已经有了一个EDA发展规划,逐步做出全流程的芯片设计工具参与EDA市场。当然首先还是要从最基本的东西做起,今年下半年我们就会推出一系列工具。

=============================================================================

姚海平

教育背景与工作经历

1991年考入复旦大学电子工程师,1996年免试攻读本系微电子专业研究生,1999年硕士毕业;

1995年开始从事商业软件的开发,

1998年创办了上海圣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2003年11月,获得“法兰西国家奖学金”,赴法国蒙比利埃大学访问;

2004年10月,在日本成立了INVISIO株式会社并任社长;

2005年3月,在法国成立了第一家中国投资在欧洲的高科技中小企业IXENTO并任总裁;

2005年10月,姚海平荣获APEC(亚洲太平洋经济合作组织)下属AABI (亚洲企业孵化器协会)评选的2005年度亚太地区唯一的创新创业大奖“Horiba Award”。

==============================================================================

作者: 王彦

EETimes-China

PARTNER CONTENT

文章评论0条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我要评论
0
4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3 下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