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却原子最初是为了降低它们的热运动速度,以便精确地测量原子光谱(Atomic Spectra),后来则是为了改进原子钟。早在1978年Dave Wineland及其在国家标准技术局(NIST: 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ndards and Technology)的同事们就按照文献[1]中提出的理论方案成功地用激光冷却了镁离子(Magnesium Ion)。
在波士顿的William Phillips怀着极大的兴趣读了Wineland等人的实验文章以及一篇理论文章[2]。他刚刚在麻省理工学院(MIT: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做完一期博士后,并在国家标准技术局的实验室找到了一个职位。Phillips回忆说:“冷却离子的想法使我思考是否有可能冷却中 性原子。”
在1982年Phillips和来自纽约石溪大学(Stony Brook University in New York)的Harold Metcalf发表了关于用激光冷却中性原子的第一篇文章。他们把钠原子(Sodium)送入一个长约六十厘米、开口处宽而越往前越窄的磁场中。钠原子通 过磁场的时候迎头碰上频率与原子共振频率稍有差异的激光束,多普勒冷却效应使得原子束中粒子的运动速度被限制在较小的一个范围内。激光束同时也使得原子束 整体运动的速度减慢。在减速的过程中,不断改变的磁场造成原子的共振频率也不断改变,从而使得在很长的一个距离上减速和冷却效应能够一直保持,最终的速度 将达到仅为原有速度的百分之四十。这一现在被称为塞曼减速仪(Zeeman Slower)的装置已经成为原子束减速的标准工具。
参考 [1] D. J. Wineland and H. Dehmelt, Bull. Am. Phys. Soc. 20, 637 (1975); T. W. H?nsch and A. L. Schawlow, "Cooling of Gases by Laser Radiation," Opt. Commun. 13, 68 (1975). [2] A. Ashkin, "Trapping of Atoms by Resonance Radiation Pressure," Phys. Rev. Lett. 40, 729 (1978). [3] S. Chu et al., "Three-Dimensional Viscous Confinement and Cooling of Atoms by Resonance Radiation Pressure," Phys. Rev. Lett. 55, 48 (1985).
文章评论(0条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