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职业生涯设计的几个基本观点

2007-12-30 11:26 2568 6 6 分类: EDA/ IP/ 设计与制造

在中国,我们定义个人的成功大都集中于工作层面,不太像欧美国家,把家庭幸福、自娱自乐等作为成功的标志。所以这个时代的中国人也就更为关心工作上的发展了,也就努力的学习、警觉的寻找着机会、苦心孤诣地培养着自己的能力,但在这些具体的行为上,常常就有一些具体的误区,这些误区直接导致了个人职业生涯的失败,使我们的百般努力付之东流,甚至到老都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在不比别人差的情况下却仍然一事无成沮丧度日,或者不晓得原因或者自怨自艾,慨叹时运不济。下面这几个观点就是常见的几个现象。


一个人能否成功对个人的要求包括三部分内容,正确的见解、资深的背景、个人的能力和知识。这三点是有先后次序的。


正确的见解往大里说属于哲学的范畴,在现实中却是一种直觉,比如读大学选择专业,依照自己的天赋选择的时候,父亲觉得你立体思维较好建议报建筑学、母亲觉得你文笔不错建议报中文、自己觉得外贸不错考了个贸易专业,每个人都在找你的优势所在,但大家的分歧是显而易见的。这个时候如果选得不合适,也许您的一生就此走上了一条窄路。这就是所谓的正确的见解,见解在你的生活中无处不在,无时无刻不在面临着基于见解的选择,选择错了,努力的效果也未必明显。如果有人问我一个问题,我们如何培养或得到正确或识别见解是否正确呢?我的答案很让人失望,没有办法预先识别,实践是检验见解的唯一标准,实践成功了的见解就是正确的见解,没成功的就是错误的,另外成功是有很多个见解组合而成才达到得成功,只有一个见解正确了,其他的不正确也是徒然。比如选择创业方向对了——选择营业地点——选择合作伙伴——选择业务策略等大方向的选择,还有小的选择,比如展台布置的方案、宣传的投放途径和频度、产品型号系列的组成无一不是见解的产物,这些都对了,或者主要的见解都对了,见解才算正确了。这就是为什么一些大师总是研究哲学,哲学是教人如何判断的科学。


资深的背景排在知识能力的前面,已经有相当的人意识到了,当然也有不少迷糊着的。这个观点最容易被证明,看看周围成功人士,同学少年时能力似乎并不突出,但在一个公司一个行业浸淫多年也很不错;反而是似乎有点能力却一直在蹦来蹦去地寻找方向的能人发展地不咋地。这就是资深背景的作用。我们在职场上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技能包括了我们所掌握的信息。这些信息不难掌握,但需要积累,只有资深才能积累到足够的深度,才能超越常人。举个例子,某高校的大学生,在校4年,非常熟悉学校的作息流程、办公环境,知道在哪打开水、知道宿舍离教室多远、知道在校园中如何消费、知道图书馆的借阅方法,这些没人会觉得有什么知识含量,但对于想做本校校园无线局域网工程的公司技术人员来说,这些是他必须要掌握的内容,这些内容直接决定了他的设计,如何布线、在哪布无线站点、刷卡如何刷、数据库的字段如何定义无一不是和这些看似简单的信息相关联。如果在该公司里负责此项目的有两个候选人(其一是本校毕业的),做这个项目谁的成功概率会高一点是不言而喻的。这就是资深的作用。


个人能力和知识的重要性就不多说了,太容易理解了。但有一点要纠正一下,我看到很多人在积极地补课,使自己更具有职业竞争力,但都在补什么呢?大都在补自己欠缺的东西,这种补法多少也是有点问题的。应该遵循的原则应该是“使长处愈长,抑制短处不要影响自己的职业发展”。比如英语比较差,拼命补半天,能达到登峰造极吗?一群平平的技能不如一两项突出的技能,什么都想好什么都好不了。<?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除了以上三条外,还有一个注意事项,也是现实中常犯的错误,思想理念上正确了,但在具体做的时候,往往由于很多客观因素,不能在行动上配合实现,遇到具体问题的时候难以平衡自己的感受和情感。需要做的是说服自己的思想,设计具体的行动,在细节上实现思想。谁都知道感情易变,不能因为感情的变化自暴自弃,但因为恋人离去颓废一段时间的人少吗?谁都追求发展,金钱排在发展机会的后面,但找工作的时候月薪少1000元的岗位或公司确实不是太经常被选择的,这就是个人的发展战略有了,但战术没有配合,这是我们常犯的一个错误,需要警醒。


愿主保佑每个在追求的人。

PARTNER CONTENT

文章评论0条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EE直播间
更多
我要评论
0
6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3 下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