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圣的最后一站来到了苹果公司。严格说来,苹果不应该算是“新贵”。这个诞生于七十年代的公司是与微软同时代的老资格运动员了。它有过八十年代颇为出彩的时代,也有过九十年代几乎被人遗忘的落魄时光。如今它则成为了集科技及时尚于一体,引领社会潮流的教主。
苹果总部坐落在库伯蒂诺市的Infinite路一号。据说这个“Infinite”名字是苹果员工取自软件编程中的“无限循环”的概念。不知是否要以此预示苹果要无限存在下去?它今后是否能真的永久没人知道,但如今它肯定是处在舆论的风口浪尖之上。开车沿着大路刚一向苹果公司园区拐弯,就看到路口站着一群人,举着各色标语牌,在喊叫着什么。刚开始还以为是公司举行的什么宣传活动,待到了近处,才看到是一群人在进行以苹果公司为目标的**。标语牌上写着“苹果无耻!”之类的抗议口号。在这个以“自由”引以为荣的国度里,各色抗议每日不计其数,但这种以一个高科技企业为目标的抗议却的确不多见。不知道这些人抗议的是什么?是苹果公司剥夺了他们的工作?还是毁坏了他们的家园?不太像。或者是埋怨苹果为富不仁,富可敌国却不愿援助他们?可这应该对那些亿万富翁说,而不是对着一个上市公司呀。要不就是抗议苹果产品太贵,让他们买不起?真要是这样,那这就不是抗议,简直就是苹果自己在做广告了。
不管抗议的原因是什么,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许多人一直将苹果公司与那个“天才加混蛋”的乔布斯视为一体,让人爱恨交加。即使乔布斯已经离世多年,而其继任者一直试图重塑一个“和善亲民”的形象,这种情绪依然挥之不去。每次苹果公司的一次新闻发布,一种新产品的推出,都几乎是举世瞩目。有人口诛笔伐,也有人不惜代价在商店门口昼夜等候。一个企业,做到了这个地步,除了羡慕嫉妒恨之外,真是让人无话可说了。
说起来,我也曾是“憎恨苹果”一族中的一个。不过原因现在说起来却有些啼笑皆非。刚到北美大学里,所有的工作和作业都要在计算机上进行。当时系里面有两类计算机,苹果的“Macintosh”和IBM的PC。Macintosh的界面是法语的,PC则是英语的。我当时英语尚且刚能应付,法语则是一窍不通。使用Macintosh简直就是盲人骑瞎马,全凭一通胡猜。当时的PC只能供学生在实验室做实验,根本没有所需要的工具软件可用,所以我只能用Macintosh, 别无选择,真是痛苦至极。那时真是怀念熟悉的PC界面。与此相应而生的就是对苹果Macintosh的憎恶,原因仅仅是它那让我看不懂的菜单。
不过,经过一段时间熟悉后,一旦了解了Macintosh的使用,才发现它真的是好用,比同时期的PC强了不知多少倍。在已经熟悉了苹果机器的图形界面加鼠标的操作后,再回到PC的环境里,真有时空倒流的感觉。苹果的窗口式的操作环境在个人计算机系统里可以算作开创性的。以致几年后微软发布Windows95时,还一直被苹果指责抄袭,这并非毫无道理。
说到苹果,自然离不开乔布斯。有关乔布斯的各种故事,经过各种演绎,也使这个人几乎成了天才和魔鬼的化身。乔布斯的天才没人可以否认,而关于他的种种恶行也被人渲染的有鼻子有眼,让人没法恭维。一个传闻就是乔布斯每次开车到公司来,必然把车停在离门口最近的给残疾人预留的车位上,即使他的车并没有残疾人的标志,而其他的车位也就近在咫尺。那部“乔布斯”的电影里还特别给了这个情节一个镜头。这次到苹果公司总部参观,我特意想找找看到底是哪个车位让乔布斯如此弃而不舍。不过看着那一片片的楼群,和门口密密麻麻的停车位,想想还是算了吧。就是真找到了,我也总不能像他那样把车停在那吧。
苹果由其在八十年代一枝独秀,到了九十年代的沉沦,都与其创新能力直接相关。而乔布斯的个人魅力所在,正是他蔑视一切陈规陋习,天马行空式的思维和不顾一切的行为方式。对一个成功者而言,这些都可以成为其与众不同的亮点。而对一个失败者来说,这些无疑将被列为一长列的失败原因之一。乔布斯,恰恰是那个成功者。
大约十年前,一向被认为是计算机厂商的苹果公司开始涉足手机业务。消息一经透露,引来了业界大佬们的一片嘘声。那些在这个行业里的老牌企业,认为这个发展已经近百年的电信行业,不是哪个外来的毛头小子想进就进的,因为这是个“highly regulated” 的行业。言外之意“这里的规矩你懂吗”?恐怕没有那个真正看好苹果这个举动,想看笑话的不在少数。十年过去了,结果如何人们都看到了。苹果直板加触摸屏的iphone已经是今天手机的标准形式。与之同时发展起来的IOS应用商店更是成了苹果另一个巨额收入来源。这一模式已经成了今天所有手机厂商的模仿对象。而那些曾经讥笑过苹果的老牌公司,要么已经消声灭迹,要么成了跟在苹果后面爬行的跟屁虫。事实证明,在高科技领域里,不思进取,墨守成规,无论对公司还是个人都是足以致命的弱点。
当然,尽管乔布斯成了众多新一代高科技风云人物竞相模仿的对象,甚至连那身以牛仔裤为基调的装扮也成了必备的行头,有些东西毕竟只属于乔布斯自己。而当年乔布斯在公司里像“瘟神”一样的存在,以至于公司员工都远远地绕着他走,更是成了不少人离开苹果的原因之一。有一个传闻说:有一家公司接受苹果的投资为其研制新产品所需的器件,到期不能交货,两位客户代表来面见乔布斯做解释,请求宽限一下。当两个人战战兢兢的说明了情况,表明了意图后,乔布斯只问了一句话:再追加一百万的投资,时间一个月,能交货吗?两个人喜出望外,连连说“可以”。乔布斯转身就走,在摔门而出之前撂下一句话:“Don’t f#$* my business”! 可以想见那两个留在门后的人会是一种什么表情。这事儿,恐怕也只有乔布斯干的出来。
苹果公司总部的大楼,在照片上早就看过,现场看也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像Facebook和Google门口的自行车和通勤车,这里都没有。看得出来,苹果公司在这方面还是大多老牌公司的传统做派。 不过到底还是财大气粗,仅从外表看,无论是办公楼,还是停车场,都能看出被精心打理过,是那种在社交场上身着名牌,脸上精心修饰过的绅士风格,和Facebook的青春靓丽与Google的活力四射的风格还是有所不同的。不出预料,苹果公司总部门口也是门庭若市。尽管楼门进不去,可在外面徘徊照相的人依然是成群结队,而且是老少通吃。甚至一个苹果商店因为装修搬迁而立在门口的大大的通告牌也成了一些人拍照的背景。从许多人脸上真可以看出在皇宫和神庙前朝圣的感觉。这到底是被高科技的魅力所吸引,还是出于对财富的崇拜,或是兼而有之?真是说不清了。
苹果,Google和Facebook,堪称硅谷的老中青三代高科技公司的代表。和他们同时代的许多公司,有的曾经规模名气都比他们大,但却似乎少有像他们今天这样成功。其原因仅仅用才气和运气来解释恐怕过于简单了。总结起来,怕是足以成为博士论文的课题。这其实也是那些风险投资人们所要搞清的头号问题。简单的游览一趟,领略一番新老贵族成功后的风采,其实挺容易。能透视出这一切背后的原因,却远非是轻而易举。
记得几年前曾看到一则新闻:国内某个城市为了发展经济,要打造XX地区的硅谷,号称要在若干年内培养出XX名”中国的乔布斯”。提出这个口号的人大概认为,只要有了大把的钱砸下去,不论是汽车,手机还是乔布斯都是可以山寨复制的。这个目标虽然显得十分“高大上“,可是其骨子里,还是透出了一副“土财主”的俗气。
硅谷地区南北长不过数十公里。101高速公路两侧,少有摩天大楼的建筑。连绵的砂石丘陵覆盖着半人高的荒草。这些草在加州强烈的阳光照射下,即使在夏季里也是枯黄的一片,远看去好像是一片荒山秃岭,没有生气,绝谈不上风景美丽。然而就是在这片地区,却聚集着数千家的高科技公司的总部,是美国高科技从业人员密度最大的地区,并且云集了占全美三分之一的风险投资人。搞清其中深层次的真正原因,比简单地要“复制”什么要有意义的多了。
用户1277994 2015-7-28 17:18
用户1152031 2015-7-28 1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