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HEV电池产热与散热考虑

2010-7-16 13:47 3162 7 9 分类: 消费电子

前段时间由于很忙,也没有继续展开这个话题,继续浅究这个问题。

在 HEV上使用的蓄电池主要是镍氢电池和锂电池,由下图和里面的表格大概能看出一些端倪。


镍氢电池反应过程:


锂电池反应过程:


电池都都存在一定的等效内阻,故电流通过时就会产生焦耳热。

充电(放电)过程的不同,电池产热的几个部分中的发热不尽相同。

充电过程

在电池正常充电时,Q1所占比例最大。

在电池充电后期,由于电解液的分解,导致了副反应发生,Q2也占据了很大一部分。

当电池接近充满电,处在过充电状态时,主要发生的是电解液分解,这时Q3占主导地位。

充电过程中,电池内阻的发热几乎是定值。

放电过程

当HEV在启动和加速时,所需要的电流比较大,往往以5到10C的倍率进行放电。折算时,实际电流可达几十安培到上百安培的电流( 短时间),电池内阻的发热非常大。

电池的理想工作温度都较低,因此如何面对发热过程就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了。

自然对流冷却法

不使用任何外部辅助能量直接利用车速形成的自然风对电池的进行散热。


优点:成本低,不需要额外的散热部件的设计。

局限:为了有效冷却,电池的形状或者电池封装的形状需要采用特殊设计或必须采用用特殊材料,以使电池的散热面积较大。为了 满足汽车冲击和振动的要求,这其实是一个很困难的妥协过程。

补充:


高温环境下电动车电池只需冷却,而不必对其进行加热。

在寒冷环境中(温度约为一10℃或以下),大多数电池的能量和功率都降得很低,车辆性能严重衰退,这就需要使用加热系统,以确 保正常工作。

纯电动汽车,牵引电机散发出来的热以及功率较大的车内电子电器产生的热均可加以利用。

混合动力车来说,发动机必须经过一定的时间延迟能使电池加热到理想工作温度,一般需要给电池加设相应的加热装置。

强迫空气对流冷却法


电池模块周围安装局部散热器或风扇,利用辅助的或汽车自带的蒸发器来提供冷风。这是组装在系统内部的、能够在低温情况下提 供热源或在高温情况下提供冷源的系统。

优点:对电池的封装设计要求有所降低,电池在车上的位置不受限制,不影响汽车的通过性。

缺点:导致电池能量消耗增加,额外需要对风扇供电。

参考普锐斯的散热系统图:


将冷/热空气送入电池封装的方式有两种:连续流和平行流。


连续流是空气从封装的一端流入,从另一端流出,每模块分配到的空气量是相同的。(一般很少采用,找不到设计图)平行流是相同流速的总气流被分成几股,分别流入每模块,要根据每个模块的尺寸和几何形状来计算空气分配量,如下图。


采用液体介质的传热可在模块间布置管线,或围绕模块布置夹套,或者把模块沉浸在电介质的液体中,也可把模块直接布置在加热(或冷却)液体中。

如采用传热管、夹套等,传热介质可以采用水、乙二醇甚至制冷剂,粘度比大多数油低,有较高的传热系数。

如把模块沉浸在传热液体中,则该液体必须是电介质,并采用绝缘措施以免发生短路,在模块壁和传热介质之间进行传热的速率取 决于液体的热导率、粘度、密度和流动速率等。在相同流速下,大多数直接接触式流体(例如矿物油)传热速率远高于空气。因为后 者有比较薄的边界层和较高的导热率。但由于油具有较高的粘度,需要较高的泵送功率,只能采用较低的流速,使其传热系数比空 气仅高出1。5到3倍

液体冷却主要有:


被动式液体冷却系统


主动式液冷冷却系统


散热问题在功率转换单元有各自的不同的特点,从整车的考虑,需要注意这是一个整体性的行为。偶也在慢慢了解。

PARTNER CONTENT

文章评论2条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用户1103514 2012-4-10 16:45

好像日本一家公司也提出了一些这方面的应用。

100325258_284169027 2012-4-10 16:35

有梦就有希望

自做自受 2011-6-23 09:34

的确!新能源家居只是梦境!
十来年以前,一来是想体验享受实用性;二来是想做点研究与发展。为此,1998年就开始关注太阳能发电之民用领域,1999年计划在自己家楼顶安装一个2kw的太阳能供电系统,那时预算必需的关键设备至少两万,多是进口设备,电池、开关、线材等等一般材料就地购置,自己施工安装。
没钱!一拖再拖,到如今,也没能实现,多年以前,我就断定新能源是梦想!等到旧能源耗尽时。不过到那时,人类也别想有用新能源了,因为新能源的设备制造还是需要旧能源的啊!
不保护旧的,哪里有新的?
莫非等到地球再造时?

用户1454849 2011-6-23 08:20

"美国的对口工程师,开着凯迪拉克CTS,周末喜欢去开着自己的船去happy" -- 只是作工程师,能养得起船的还是不多吧。好车是开得起的,不过大多数人也不会开凯迪拉克,多半还是Lexus,BMW和Mercedes-Benz一类的外国车吧

用户1602177 2011-6-22 15:54

这是个美梦~~

用户1406894 2010-8-9 22:05

SP

用户1525767 2010-7-21 08:48

最近正在关注电池技术,这个文章不错
相关推荐阅读
yzhu05_597603602 2014-12-26 11:43
电池管理芯片分析
  在这里首先需要向Davide Andrea / LiIonBMS.com表达敬意,他把大部分能收集的数据都收集到了。从他的角度来看,给出了参考建议,也给出了ASIC的参数(http:...
yzhu05_597603602 2014-12-26 11:42
电池管理的架构概览
  今天开始对整个架构进行初步涉及,LT的工程师在《BATTERY MANAGEMENT ARCHITECTURES FOR HYBRID/ELECTRIC VEHICLES》一文中提及了四种...
yzhu05_597603602 2014-12-26 11:40
电池管理的未来可能的技术2
  朱玉龙 汽车电子设计 继续整理余下的部分,这里主要介绍采集部分比较有新意,如建模和控制和测试部分比较传统,就略去不提,有兴趣可以自行查找。 ...
yzhu05_597603602 2014-12-26 11:38
电池管理未来可能的技术1
  我在和同学王嵩聊的时候,谈到国内对于测控两端的投入太少。从汽车未来的发展方向而言,往智能化的路子,必须是从传感器、数据融合和有效控制开始的。这里,主要收集一些新的电池管理的技术,从美国的研...
yzhu05_597603602 2014-12-02 20:50
【一周推书】看得见的和看不见的
又到周五了,新年将近了。 今天推荐的是一本经济学的书籍,<看得見與看不見的>弗雷德里克·巴斯夏。在经济学领域,只能说是去理解不同人的想法,宏观看热闹,围观看各位老板...
yzhu05_597603602 2014-11-20 17:04
电池系统集合
感谢Google,费了2天的功夫,把30余款车的电池系统尽可能的从安装位置、电池系统外形、开盖照片、分解图、模块图和单体情况大概搜罗一下放在表格里面做对比。基本数据如下: 风冷vs液...
EE直播间
更多
我要评论
2
7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3 下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