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烈的竞争,停滞的收入增长和对网络建设的巨大投资带给运营商很大的经营风险。所以,如何通过更吸引人的业务留住用户,和如何削减总体拥有成本(TCO),成为了运营商们面临的主要挑战。运营商们现在越来越清晰地意识到,高性能的通信网络和低运营成本是多么的至关紧要。
一、WCDMA的网络部署情况
目前,移动通信行业面临的挑战是怎样通过一系列技术与业务创新去创造出更有吸引力的业务来,以改进终端用户的使用体验。为了保障高速数据业务的实施,移动通信运营商正在积极部署<?xml:namespace prefix = st1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smarttags" />3G网络。
在3G移动技术标准中,WCDMA是使用范围最广泛的技术标准,在欧洲,亚太地区,非洲,中东和北美都被广泛的采用。从分布数量上看,WCDMA占有很大的优势,截止到2006年第3季度,在全球范围内一共分布有139个WCDMA系统,占已有3G网络的70% (如下图所示),在2005年里,有35个新的WCDMA系统和7个新CDMA2000 1X EV-DO 系统投入建造。目前,许多WCDMA运营商目前正在将系统向HSDPA升级。
来源: In-Stat, 10/06
二、WCDMA基站的演进
第一代基于3GPP R99/4标准的WCDMA基站于1999-2001年间推出。它采用了独立的模拟线性功率放大器和窄带接收机,不支持HSDPA或具有有限的HSDPA能力,基带单元和射频单元之间是非开放的接口。第一代基站大多不支持多频段,而北美地区,日本和西欧等地区则使用除2.1GHz 以外的3G频段,如1.7至1.9 GHz,850 MHz,和900 MHz等频段。目前,一方面运营商更加关注于通信网络的可靠性和总体拥有成本(TCO),另一方面,众多的通信设备又对各自的频段有着不同的需求,因此传统的WCDMA基站已经不能满足运营商构建更高效网络的需求。
3GPP R5/R6标准的发布为新一代WCDMA基站的推出铺平了道路。CPRI(The Common Public Radio Interface,通用公用射频接口)和OBSAI(The Open Base Station Architecture Initiative,开放式基站架构)两大组织为新型基站的诞生做出了重要贡献。而突破性的技术最终促使新一代WCDMA基站的问世:新技术的采用使功放效率从9%提高到30%以上;高性能ASIC增强了基带信号的处理能力,从而实现了高性能的HSDPA。通过运用这些新技术,新一代WCDMA基站具备了体积更小,功放更大,耗能更小,更高可靠性,成本更低和平滑升级等特性。
那么新一代WCDMA基站的这些特性能够为运营商带来什么好处呢?运营商主要从覆盖,容量,平滑升级和减少成本等方面对基站进行性能评估。
首先,从覆盖和容量来看。通常来讲,基站产品的覆盖范围和容量是用扇区和载频来表示。传统基站一般可以支持3×1或3×2,即3个扇区、每个扇区1到2个载频,共3到6个载频。而新一代的基站则一般可以支持3×4,即3个扇区、每个扇区4个载频,共12个载频。这样,一个基站支持的容量将大大增加。
其次,从未来演进的角度看。运营商在部署网络时,总是希望通信网络能够支持或者能够平滑升级以支持未来的业务。3G运营商的最大挑战在于通过多样化的3G应用吸引尽量多的用户并且有尽量多的高端用户。新一代WCDMA基站支持高性能的HSDPA技术来增加数据的下行速率和容量,这使得多媒体业务和差异化业务在未来成为可能,可以提供移动电视,移动会议,高速因特网接入等需要更高速率的服务。另外,新一代的WCDMA基站可以通过下载软件许可的操作的来进行扩容,不仅实现了平滑扩容,而且大大减少了再次建网耗费的成本。
再次,从节省总体拥有成本的角度看。由于投资3G网络建设花费巨大,减少网络的总体拥有成本成为运营商必须面对的挑战。因此,如何更有效的减少建设成本(CAPEX)和运营成本(OPEX)成为运营商在网络部署阶段和运营阶段都要考虑到的一个重要问题。
设备购买和网络部署是建设成本的主要组成部分。新一代WCDMA基站拥有更小的尺寸,更大的覆盖范围和容量,实现远程升级以及分布式建网等特点,可以在部署的过程中有效的减小场地,安装,人力,运输等的开销,大大降低建设成本。
在网络的总体拥有成本中,运营成本一般认为将占到其中的70%。所以运营商更加关注运营过程中的费用。新一代WCDMA基站通过先进的技术将功放的效率从原来的9%提高到了30%以上,可以消耗掉更少的电能,从而为运营商节省巨额的电费;而高集成度的设计减少了基站的占地面积,这将减少站址的租金;体积更小和重量更轻,以及通过下载许可实现网络升级或扩容,这些大大降低了运输、人工和工程成本。因此,新一代WCDMA基站对运营成本的节省是显而易见的。
基于新一代基站在技术上进步和为运营商带来的益处,In-Stat 认为,新一代WCDMA基站将会被更大规模的应用。从基站的载频数来看,2005年上半年,新一代WCDMA基站的载频数在全球新部署的载频数中占到7%左右的比例,而这一比例到2006年上半年则接近50%。
三、新一代WCDMA基站的主要厂商
新一代WCDMA基站的主要厂商有华为、Ericsson和Nokia。
华为第一个推出新一代WCDMA基站的厂商,于2005年2月推出了自主研发的新一代基站产品,包括BTS3812E/3812A, BBU3806/BBU3806C, RRU3801C, BTS 3801C/BTS 3803C, BTS3801B等。这些新一代的产品是自2005年3月开始在沙特等网络中开始得到应用,目前已部署于葡萄牙、保加利亚、波兰、新西兰、印度尼西亚、香港、西班牙和日本等地。华为在WCDMA基站上的创新为其成为领先的WCDMA系统的供应商奠定了基础。
全球最大的WCDMA系统设备商Ericsson在2005年9月推出了其新一代WCDMA基站产品:RBS 3206, RBS 3303, RBS 3214/RBS 3518等。第一次大规模应用是在2005年11月美国Cingular的WCDMA网络中。Ericsson是最大的WCDMA系统提供商,但目前也面临着其他厂商的挑战。如华为领先其几个月推出了新一代WCDMA基站,Nokia和Siemens的网络部门合并,并获得了非常令人瞩目的进展,有望与Ericsson争夺WCDMA的头把交椅。
Nokia于2005年11月发布了其新的WCDMA基站产品Flexi。其Flexi产品于2006年8月份开始应用,目前部署于希腊、保加利亚和印度尼西亚等地。Siemens在基站产品上一直与NEC合作,Nokia和Siemens网络合并后,基站产品的采用情况开始变得不明朗。
四、运营商对新一代WCDMA基站的应用
随着运营商对WCDMA网络部署和升级的加快,他们越来越认识到了新一代WCDMA基站带来的益处。目前,已经有40余家 运营商采用了新一代WCDMA基站产品,包括Vodafone,Cingular,Telstra,eMobile等新老运营商。
Vodafone 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移动运营商,在欧洲、亚太、美国、中东、非洲等地均有不俗表现。在与全球移动运营商激烈的竞争中,Vodafone非常看重3G带来的机会,认为3G是能给其带来发展的平台。作为领先的3G运营商,Vodafone认为在未来的发展中,有三点是非常重要的:增加网络容量、尽可能降低成本和提供DSL一样的HSDPA速率体验。
为了达到这些目标,Vodafone在进行网络设备选型时非常严格和挑剔,所选设备必须具备大容量、节省TCO和实现高性能HSDPA的特性。在德国、葡萄牙、西班牙、英国等地的HSDPA网络部署中,Vodafone采用了新一代WCDMA基站设备,主要是因为:新一代基站产品支持高性能HSDPA,能帮助Vodafone建设一流的HSDPA网络;更低的功耗、分布式和集成化的设计可以大大节省网络建设和运营开支。Vodafone认识到基站技术的演进可以帮助他为用户提供尽可能多的价值,并且提供自身的市场竞争力。
eMobile是日本的一个新兴运营商,在2005年11月份获得了在日本运营WCDMA网络的许可。作为一个新的移动运营商,eMobile缺乏机房等资源,为了节省网络建设费用,并且充分利用其母公司eAccess (日本知名的ADSL服务提供商)的IP网络资源,eMobile十分注重IP传输技术在无线接入网中的应用。而可以用IP技术组网则是新一代WCDMA基站的又一大特色。经过严格的技术测试后,eMobile选择了新一代基站产品,并在无线接入网中采用全IP组网,即用IP网络提供各种语音和数据业务,大大降低了线路租用费用。
五、结束语
随着设备厂商基站技术的发展,新一代WCDMA基站将逐步替代传统基站产品;运营商对新一代基站的认识和体验也逐步加深。In-Stat认为新一代WCDMA基站的应用是一个趋势,而且从目前的情况看,主流厂商都对自己的基站产品进行更新换代,那么未来1至2年内,在新出货的WCDMA基站中,新一代WCDMA基站将会彻底替代传统基站,成为市场的主流产品。<?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文章评论(0条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