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从装配到信息,通信,分析

2013-12-25 23:07 954 13 13 分类: 消费电子
一批产品,装配过程中,发现装配很慢。一开始想办法提高装配速度,但是发现究其原因是元件间的尺寸造成装配人员,装配过程消耗时间。由于,外壳,连接线,电池,以及电路板之间尺寸的配合有问题,使他们不能很顺利的完成一次装配。单独来看,每一个元件都是完好的,都是没有问题的。但问题就是它们之间,不能彼此配合很好。问题本源在于,设计时没有考虑到彼此间的协作。此时要求装配人员提高装配速度,只能是扬汤止沸,而不是釜底抽薪。
 
就像在模拟电路中,每一级单独来看都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当级联的时候,前一级的输出阻抗与后一级电路的输入阻抗之间的配合,前一级输出与下一级输入之间耦合方式的选择,都会直接影响最后的输出结果达不到要求。要保证这个模拟电路,各个模块组合在一起也能得到预期的结果,就要在每一个模块再设计的时候,都考虑如何与前后级的连接与耦合,还要考虑整体使用的电源情况,是否适合每一级模块。还要注意,因为组合起来之后,电源线长了,地线长了,各个模块的对地阻抗是否一致(同样于模块内部),各个模块各自的干扰是否会在级联后影响其他模块的正常工作。电源去耦,接地处理,干扰处理,都要在设计每一个模块的时候考虑,而不能在级联后再去考虑,那样会造成调试更加难以处理。
 
同样的也发生在,软件集成中。每一个软件模块在设计之初,都会首先设计和其他模块的接口,以及一些通信方式。如果设计之初没有接口间的接口设计,没有模块间通信方式的确定。那么设计出来的各个模块,虽然各自工作看似都没有问题,但是它们在一起工作的时却是一团乱麻,得不到正确的输出,甚至于得到错误的结果。单看每个模块设计而言,都是十分好的。但是彼此间不能配合,却也注定了它们只能孤芳自赏(UNIX设计哲学——小即是美。但,彼此间的通信是前提)。
 
产品与产品间的配合也是如此。所以,芯片与芯片之间,有了TTL电平标准,有了COMS电平标准,有了LVDS;移动通信,有了GSM通信标准,有了3G标准,有了4G标准,有了蓝牙标准,有了ZigBee标准,有了Wifi标准;互联网,有了TCP/IP标准……
 
人与人之间的语言,亦是如此。如果没有语言,每一个人也只是单一的个体,而没有社会。
 
一个部分单一的作用十分有限,但是如果它成为一个整体的一部分,虽然只是整体的一小部分,它却影响了整个整体。通信,让每一部分将自身的信息传播出去。而每一部分的信息汇聚在一起,构成了一个整体的巨大信息池。由量变引起质变。
 
局部的信息,奠定了局部存在的意义。通信,构建了整体的信息池。
 
大数据在于对整体的信息池进行分析,但是网络提供了信息汇聚构建整体信息池的可能。
信息的汇聚,构建的信息池的价值远远大于信息在局部信息点的价值,也会产生信息在局部所能达不到的效果,相当于量变引起质变。
这应该是大数据,有价值的所在。当互联网已经成熟,分析互联网上的数据,已经成为可能。但是,如何对现实世界进行分析,则需要一套通信方式,将物理世界局部的信息传入已经成熟的互联网,并形成一个新的网络,构建一个现实世界的信息池。而物联网,就是这个新的网络。
 
一切,源于信息,成于通信,终于分析。
PARTNER CONTENT

文章评论0条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EE直播间
更多
我要评论
0
13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3 下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