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读《失去的制造业 日本制造业的败北》之尔必达与三星电子的差异

2017-5-9 22:27 1498 12 12 分类: 智能手机

本章与其说是尔必达与三星电子的差异不如说是NEC与三星电子的差异。因为在尔必达成立之后,由于内部与日立两边呈现对立状,后来越演越烈,在社长变成NEC的人时,很多日立员工的不满达到顶峰愤然出走,留下的主要就是NEC的员工和少数几位三菱的员工。这样的话,尔必达又回到以前的NEC时代,在繁琐的工艺流程之中无法自拔。长期缺乏制造低成本DRAM生产技术,最后当DRAM价格不断下跌,甚至跌到了0.5美元,加上外面的日本大地震和泰国洪灾的天灾,尔必达终于扛不住,应声倒下。

而为何三星扛住了?(PS一下: 有时甚至怀疑,是不是三星故意把价格拉那么低,打价格战,结果就把尔必达打死了.....)因为三星早早地看透了DRAM市场是一个以低价取胜的市场,所以低成本制造技术早已练就得如火纯情。可以看下三星是如何实现低成本制造的?首先在组织管理层面有所创新,三星的研发和批量生产是没有明显界限的,举个例子来说:三星要生产100nm的DRAM,比如让A团队研发100nm,同时还会有其他四支团队B~E分别研究95nm、90那么、85nm、80nm的新一代DRAM,B~E这四支团队有很强的竞争关系,每支团队约30人,主要以集成技术人才为主,因为集成技术人才更有全局最优意识,假设B团队先研究出了95nm的集成技术,那B就会进入到批量生产阶段,此时A团队就会被调到去研究75nm的DRAM,如此实现快速迭代,同时在量产部门囤积了大量人员帮助提高成品率,当然了只有成本控制在足够低的团队才能进入量产阶段。同时三星电子学会了NEC的设备不变,流程不变的思想,这在提高成品率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而更为恐怖的是,三星改正了NEC追求成品率100%的完美主义心理。以512M DRAM为例,尔必达的成品率高达98%,而三星的成品率只有83%,乍看之下好像三星更差些,其实不然,当你把实际面积考虑进来:三星生产512M DRAM的面积是70平方毫米,而尔必达为91平方毫米,这样从30cm的晶圆中三星能切出830枚芯片,而尔必达只能切出700枚左右。成本上三星赢的就不只是一点点,同时更为重要的是三星还节省了大量时间,要知道成品率要从80%提到到98%所付出的努力,要远远超过从60%提高到80%所要付出的努力。对于已经量产的DRAM,三星不会刻意去提高成品率,而是专注于面积更小的DRAM研发生产,进一步降低成本。同时三星选定的制造设备的吞吐量(能处理的晶圆数量)是尔必达设备的两倍,这样处理相同数量的晶圆,尔必达需要的设备数量就是三星的两倍,对应制造成本也就是三星的两倍。

三星还有一点被大多数人所不知,那就是三星的市场调研能力之出众,也就是三星其实是一家营销高手。不仅在于其市场调研专员数量之多,有230人之多,比竞争对手多了两位数,同时这些人深入市场并和那里的人一起生活数年,借此了解他们的生活习性,在三星眼中,公司的未来担负在这些市场调研人员肩上,因此对于他们的待遇听说上不封顶。依靠来自世界各地市场相对准确的市场信息三星的专务董事们当机立断,下达决策,对于专务董事而言这是一场十分残酷的晋升比赛,因为三星规定40岁以上不是部长的都给走人。因此三星选出来的人职位越高能力越强而且对于市场的敏感度也异常高。三星的营销水平不容忽视,去年OV投资23亿在营销上,人们觉得有点多,而三星在营销上投入是其五倍之多。以后有机会,笔者抽时间专门讲讲三星这家企业,明明牛逼的要死,但是很多人甚至连其董事长是谁都不知道,这是一家极其恐怖又低调的公司。

吹完了三星的牛逼,我们也得公正点说,NEC也曾风光无限,曾经牢牢占据全球半导体销售额企业排行榜前三甲地位十几年。在2001年,NEC在日本传统手机市场占据27.7%的市场份额高居榜首,可惜后来想与联想一起经营PC业务,却遭遇谈判失败,错过PC产业,而后又再次错过和日本移动网络运营商的合作,到了2013年NEC的智能手机下跌到1万台,全面退出了智能手机产业,只保留传统手机业务。

而在SOC(系统级芯片)领域,2002年分离出SOC业务成立NEC电子,2003年NEC电子上市,之后持续低迷,终于在2010年和瑞萨科技合营,成立瑞萨电子。在2012年,瑞萨电子濒临破产,最后还是由官方和民间资本联合出资营救才勉强保留下来,之后又是大规模裁员,又是关闭工厂,苟延残喘至今。当然其在汽车电子领域至今还是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只是其他业务均已衰败。

这里总结一下,NEC失败的原因,当DRAM部门不盈利时就割出去,而当SOC业务赚钱时也单独割出去上市,这种剥洋葱似的手法到最后留下的NEC就剩一个空壳,说到底半导体是一个需要持续投资的行业,因为半导体业务具有一定的周期性,这些年来三星背靠三星集团为其提供稳定的资金,即使在半导体寒冬依旧坚持投资,等到寒冬过去终将有所收获。所以人们把半导体行业比喻成一条没有出口的高速公路。未来大陆要想在半导体领域有所作为,必须能够忍受市场和技术的寒冬,持续投资,如此方能有机会挑战三星。


文章评论0条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相关推荐阅读
少有人走的路 2017-07-26 22:35
解密安防龙头海康威视
杭州海康威视,股票代码:002415 , 2010年5月上市 公司简介: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安防视频监控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科技公司,产品包括硬盘录像机(DVR)、视音频编解码卡等数据存储及处理设备...
少有人走的路 2017-07-25 22:28
解密3D玻璃生产商蓝思科技
蓝思科技,股票代码:300433 , 2015年3月上市 公司简介:公司的主营业务是视窗防护玻璃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是视窗防护玻璃。视窗防护玻璃是一种具有强度高、透光率高、韧性好、抗划伤、憎污...
少有人走的路 2017-07-23 19:27
没想到东软载波的最大竞争对手竟然是华为!
青岛东软载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300183 ,2011年2月上市。 公司简介:公司以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为主营业务,专注于为国家智能电网建设提供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整体...
少有人走的路 2017-07-23 17:25
何为2D、2.5D、3D玻璃
最近市场上流行谈论2.5D、3D玻璃,因此笔者特意去查了一下其定义。 有些人说中间是平面,边缘时曲面的玻璃称为2.5D玻璃。而3D玻璃是指中间是曲面、边缘也是曲面的玻璃称为3D玻璃。 但是笔者根据蓝思...
少有人走的路 2017-07-21 21:27
浅谈科大讯飞
最近A股市场人工智能板块异常火爆,因此笔者特意去研究了一下人工智能板块龙头科大讯飞这家公司。科大讯飞一家做语音的企业,股票代码002230。本文尝试从科大讯飞的招股说明书、年报、财务报表、管理层、员工...
少有人走的路 2017-07-19 20:44
IC设计经典面试大题汇总(六)
问:谈谈对于SOC芯片验证的理解? 答:芯片验证包括模块级的验证,系统级的验证以及FPGA的原型验证三个部分。 第一个是模块级block level verification的验证主要是基于覆盖率(c...
我要评论
0
12
1
2
3
4
5
6
7
8
9
0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4 下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