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VDD與VSS間的寄生元件

2011-2-17 17:17 3018 8 8 分类: EDA/ IP/ 设计与制造

ESD電壓跨在VDD與VSS電源線之間,除了會造成IC内部電路損傷之外,也常會觸發一些寄生的半導體元件導通而燒毀。在CMOS IC中,最常發生燒毀現象的寄生元件就是p-n-p-n的SCR元件及n-p-n的橫向雙載子電晶體(BJT)。隨著製程的先進,寄生元件間的間距也越來越小,這使得該寄生的元件具有更高的增益(Gain)及更易被觸發的特性。有關寄生的SCR元件及其在CMOS IC佈局上的相對位置顯示於圖7.2.1-1中。


圖7.2.1-1  CMOS IC中寄生的SCR元件及其在佈局上的相對位置

  SCR元件是寄生於PMOS的源極(接VDD)與NMOS元件 的源極(接VSS)之間,若這SCR元件被導SCR元件是寄生於PMOS的源極(接VDD)與NMOS元件的源極(接VSS)之間,若這SCR元件被导通,會在VDD與VSS之間造成一極低電阻的導通現象,大量的ESD電流便會經由這寄生的SCR而旁通掉。但不幸的是,這寄生的SCR元件在IC內部電路的佈局上都只具有極小的佈局面積,因此這寄生的SCR元件很容易被ESD電流所燒毀而在VDD與VSS之間造成永久短路的破壞。

  另一寄生的n-p-n BJT元件及其相關佈局上的位置顯示於圖7.2.1-2中。


圖7.2.1-2  CMOS IC 中寄生的橫向n-p-n雙載子電晶體及其在佈局上的相對位置

  該橫向BJT是因兩個N+擴散層靠近而寄生的,若一N+是接到VDD,另一N+接到VSS,就會在VDD該橫向BJT是因兩個N+擴散層靠近而寄生的,若一N+是接到VDD,另一N+接到VSS,就會在VDD與VSS間產生一寄生的元件。這BJT元件隨著間距S的縮小會具有更高的增益及更佳的BJT特性。當ESD電壓跨在VDD與VSS之間時,這寄生的BJT也容易因驟迴崩潰(snapback breakdown)而導通。

  由於寄生的BJT在IC內部佈局中都只具有很小的面積,因此這寄生的BJT一但被ESD電壓所崩潰而導通,很容易就被燒毀,而在VDD與VSS之間造成永久的短路破壞現象,這種破壞更常見於深次微米的CMOS IC之中。

7.2.2 先前的防護技術

  由前一章節所述可知,IC在遭受ESD時常會發生ESD

電壓轉而跨在VDD與VSS電源線之間,為了箝制這過高的ESD電壓跨在VDD與VSS電源線之間,一先前的防護設計顯示在圖7.2.2-1中。


圖7.2.2-1  先前技術所設計的VDD與VSS電源線間之ESD拑制電路

  一大尺寸的閘極接地(Gate-Grounded)的NMOS元件連

接於IC的VDD與VSS電源線之間,被用來當做VDD到VSS靜電放電防護電路。若有一ESD電壓出現在VDD與VSS電源線之間,該NMOS元件將會崩潰導通來旁通該ESD的放電電流。

  但是,即使有該NMOS元件當做ESD防護元件來旁通ESD放電電流,IC的內部電路依然會出現ESD損傷的問題。因為,該NMOS元件除了提供ESD防護來保護IC內部電路之外,它也要能夠保護自己不被ESD電流所破壞,以免因其被ESD損毀,反而在VDD與VSS之間造成一永久短路的現象,而導致該IC無法正常使用。為了保護NMOS元件不被ESD電流所破壞,該NMOS元件通常在佈局上便無法使用最小的佈局間距(spacing),以提昇其對ESD承受能力。然而,IC的內部電路經常是使用最小的佈局間距,這導致了一個問題,就是內部電路元件因具有最小的佈局間距(例如通道長度),會先崩潰導通,而ESD保護用之NMOS元件因具有較大的佈局間距,反而較慢崩潰導通,這使得閘極接地的NMOS元件不能夠有效地來保護IC的內部電路。

因此,一個更有效的VDD到VSS靜電放電防護電路必需要具有更低的導通崩潰電壓,才能夠充份地保護IC的內部電路而不是只保護它自己而已。

7.2.3 改進的設計方式

  為提昇該NMOS元件的ESD保護功效,圖7.2.3-1顯示

一改良式的設計。


圖7.2.3-1  改良式的VDD與VSS電源線間之ESD拑制電路

  在圖7.2.3-1中,一靜電放電偵測電路被加入,用來控

制該NMOS元件的閘極。當有ESD電壓出現跨在VDD與VSS電源線上時,該靜電放電偵測電路會送出一正電壓把NMOS元件導通來旁通掉ESD放電電流。由於該NMOS元件是藉由其閘極控制而導通,而不是像圖7.2.2-1中的閘極接地NMOS元件是靠崩潰才導通的,因此圖7.2.3-1的設計具有極低的導通電壓。當內部電路元件尚未因ESD電壓而崩潰之前,該NMOS元件就早已導通來旁通ESD放電電流了。這導通的NMOS元件在VDD與VSS之間成一暫時性的低阻抗狀態,因此跨在VDD與VSS之間的ESD電壓能夠很有效地被箝制住,不會再造成IC內部電路因ESD而出現異常損壞的現象。有關實現此方法的典型設計如圖7.2.3-2所示〔12〕。


圖7.2.3-2  VDD與VSS電源線間ESD箝制電路之實現圖
 
 
在圖7.2.3-2中,一基於RC時間常數的控制電路被設計用來控制一短通道NMOS元件的導通,該NMOS元件的汲極(drain)是連接到VDD,其源極(source)是連接到VSS。當有ESD電壓出現跨在VDD與VSS電源線之間時,該NMOS元件即會被導通而在VDD與VSS之間形成一暫時性的低阻抗狀態,ESD放電電流即經由該NMOS元件而旁通掉。利用此一改良式的ESD箝制電路,可以有效地防護腳對腳的ESD放電,其ESD放電電流的流通路徑如圖7.2.3-3所示。


圖7.2.3-3  利用VDD與VSS間ESD箝制電路來導引腳對腳的ESD放電電流

  當腳對腳ESD電壓轉變成跨在VDD與VSS電源線之間

當腳對腳ESD電壓轉變成跨在VDD與VSS電源線之間時,該RC控制的ESD偵測電路會被ESD的能量而偏壓工作,並送出一正電壓到NMOS元件的閘極來導通該NMOS,ESD電流便經由這導通的NMOS元件而排放掉,因此IC的內部電路及寄生的SCR與BJT元件都不會因ESD的過壓壓迫而被破壞。

7.2.4 電源線上雜散電容/電阻的效應

  雖然圖7.2.3-2的改良設計能夠充份保護IC內部電路,

避免異常的ESD損傷。但是在圖7.1.1-1中所提到在電源線上的寄生電阻與電容效應可能會降低圖7.2.3-2改良電路的保護效果。因為ESD放電現象在很短的時間內(約~100ns)便會出現高達數安培的放電電流,如果該改良式ESD箝制電路的擺放位置距離被ESD打到的輸入或輸出腳位太遠,則可能會發生『遠水救不了近火』的現象。


圖7.2.4-1  雜散電阻/電容對ESD箝制電路防護功能的影響

  

圖7.2.4-1顯示了這雜散電阻/電容對ESD箝制電路之防護功能上的影響。在先進的VLSI中,晶片的尺寸是越來越大,相對地環繞整個晶片的VDD與VSS電源線是拉得更長,其所相對產生的雜散電容/電阻效應也會增加,這反而降低ESD箝制電路的防護效果。

  為調查這電源線上寄生雜散電阻/電容對該改良式ESD箝制電路的防護影響,一實驗晶片被設計來調查這個效應


圖7.2.4-2  用來調查不同間距對ESD箝制電路防護功能影響度的測試晶片設計

  圖7.2.4-2顯示了該實驗晶片的設計,一改良式ESD拑

圖7.2.4-2顯示了該實驗晶片的設計,一改良式ESD拑制電路放在VDD PAD的旁邊,在VDD PAD右邊是不同距離的輸入腳,在VDD PAD的左邊是不同距離的輸出腳,一30μm寬的VDD電源線連接了該VDD PAD與所有輸入與輸出腳,另一30μm寬的VSS電源線連接了VSS PAD與所有所輸入腳與輸出腳。該一實驗晶片製作於一0.8μm的CMOS製程中,其腳對腳的ESD耐壓特性顯示於圖7.2.4-3及圖7.2.4-4中,當兩個腳位相隔越遠時,其ESD耐壓能力越低。


圖7.2.4-3  腳對腳正電壓ESD防護能力與腳位間距的關係


圖7.2.4-4  腳對腳負電壓ESD防護能力與腳位間距的關係

 

  雖然VDD與VSS電源線間有該改良式ESD箝制電路,但當局兩個遭受ESD電壓的相對腳位之距離超過4000μm時,其腳對腳的ESD耐壓能力下降了一半,這顯示出VDD與VSS電源線寄生之雜散電容/電阻對該改良式ESD箝制電路防護效果之負面效應。為了避免這雜散電容/電阻的影響,電源線的寬度/長度與ESD箝制電路的擺放位置應該要建立一套設計準則(Design Rules)以利IC設計上的參考。台灣某一半導體廠商已經在筆者的協助之下建立了一套這樣的設計準則。

  為了提供更有效的VDD與VSS間ESD箝制作用,一利用該改良式ESD箝制電路的全晶片防護設計顯示於圖7.2.4-5中。


圖7.2.4-5  利用VDD與VSS間拑制電路以達成全晶片ESD防護的設計示意圖

  該全晶片防護設計的概念已實際地被用來改善某一IC產品的ESD耐壓能力。一IC產品的原本ESD耐壓能力,在輸入/輸出腳對VDD/VSS ESD放電測情形下只能承受1000V的ESD,在腳對腳的ESD放電測試情形下只能承受500V的ESD。經過圖7.2.4-5的應用之後,該IC的ESD耐壓能力,在輸入/輸出腳對VDD/VSS ESD測試下能承受到4000V的ESD,在腳對腳ESD測試下能承受到3000V的ESD。在適當的地方加入VDD與VSS的ESD箝制電路,而不用去修改或放大輸入/輸出腳的ESD防護電路與元件,IC的ESD承受能力能夠被有效地大幅提昇。這給予全晶片防護設計上的一個重大的啟示,在VDD與VSS電源線間做好一有效率的ESD箝制電路,即可協助大幅提昇輸入/輸出腳的ESD耐壓能力。

 

PARTNER CONTENT

文章评论0条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EE直播间
更多
我要评论
0
8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3 下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