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职”后的第三天上午,在同学的介绍下我参加了北京华为慧通的招聘面试。面试前是一场笔试,考核的知识面比较厂,但主要还是基础概念和一些简单的项目设计题(大学课程里有的约占70%,其他20%基本为一些电子设计的常识,在大多电子类杂志里有过介绍,还有10%的英文翻译)。当时的笔试成绩还算比较不错,虽然英文翻译只两三分,但总分还是80多。紧接着的面试也很顺利,面试我的人还给我讲解了答错的几道题,临走的时候告诉我他那一关我是肯定过了……后来进入公司才知道原来很少有人笔试能上80分的,60分左右再加上面试不失常的话基本能进慧通的。
两周后是第二轮面试和第三轮面试,也都很顺利,我喜欢面试……感觉是很奇妙的,与其说是“考官”,倒不如说是故友,在他们面前,我会感觉到任何生命都是平等的,能感受到很强烈的生命的尊严。能跟他们侃侃而谈,谈学习,谈未来,谈理想……打个可能会让很多应届本科生鄙视的比方,我觉得他们是上帝送给我们的天使!
面试后回天津跟同学玩了几天,然后就回家等消息了。慧通的面试周期是很长的……一个月后我接到电话通知,去深圳报到培训。
刚到深圳的时候公司要对员工体检,刚体检抽完血出来就碰到一位“仁兄”过来搭讪。自称也是来报到的,刚喝过酒,怕验血不合格,所以想请我“卖点血”,价格“不菲”。可惜他碰到一位经济意识匮乏的“卖家”,只好另寻卖家了……
深圳大队培训的日子是一生难忘的,虽然苦涩却每次回忆起来都会心潮涌动。每天早上5点多起床,6点点名,大概跑两三千米,然后是大概50个俯卧撑,接着是一些其他的体操……7点的时候下操,洗漱和吃饭后8点开始点名,然后是唱革命歌曲,8点半左右开始企业文化培训课程……12点半下课,下午两点再点名上课……晚上吃完饭看电影……10点看完电影还要作讨论,整理学习感受,第二天早上各小组要把自己小组整理的学习感受以各种形式在讲台上表现出来。大概12点才能洗漱完上床睡觉……白天上课还不能嗑睡,否则会连累四邻一起扣分的,理论上,最终分数排在最后5%的人要被淘汰。
因为平时比较内向,又是学习保守型的,平日里总想着“静以修身”之类的古训,没有唱过歌……每天半个多小时的“亮噪”项目对我来说简直就是“噩梦”,偏偏我又在第二排……害的我压力过大,有生以来第一次说梦话居然是半夜里在四个人的寝室里大唱革命歌曲……不由得想起那些夜里梦话说英语的学生,未必真的是喜欢英语,压力大也说不定……
那时候公司规定员工之间是不允许相互询问工资的,但有时三两个新朋友聚在一起的时候总免不了要谈论的。一次吃饭的时候两个在富士通工作两年后跳到慧通的“同学”(华为对同事的称呼)问我的工资,听到我居然比他们工资还高就不奋起来……这才知道员工之间却是不宜谈论工资的。不过,也窃喜自己大学四年的付出终于得到了一点点回报……
那时候感觉华为确实是挺不错的--“CHINA is doing something for the world”这是我们培训时“班主任”告诉我们华为的涵义。当时心里高兴,写了一首“华为慧通,扬我中华”的藏头七言绝句“赠华为”,被抄到了讲台旁边的白板上--那是我大队培训期间冒的唯一一个泡吧。
10天过的很快,一场联欢晚会和毕业考试结束了我们紧凑却充满蓬勃生机的培训生活,然后大家各自飞散……
我们回到北京第二天早上到公司报到,然后是一个入职培训,培训过后我被我们的“老大”(华为员工对直接主管的称呼)带走。我“老大”就是当初一面我的那位“考官”,当初对我印象不错,决定招到麾下了……
刚工作的时候热情很高涨,也许是大队培训的余热还在起作用吧,也或许是我自己的要强。新员工有三个月的实习期,开始主要是熟悉一些基础知识,比如电平标准和示波器使用以及一些总线结构等。一起去的同学都说刚接触工作导师给安排了一大堆东西要学,每天加班到十点以后才能完成任务。不知道是我们组本来就给我制定的学计划比较轻松还是我的基础比较不错,一般给定一周的学习内容基本都能在两三天完成,而且还不用怎么加班。第一个月总是跟着“师父”(华为每位新员工会有一位老员工作思想导师)要新任务……当知道第一个月的考评是B的时候心里有些失落的感觉,后来经人一解释才明白,那些A是要优先考虑多加班的员工的。因为加班多的员工才是真正完全认同公司文化,会十年如一日的在一个岗位无私奉献的员工,从长远来看,他们才是公司的源动力……
后面的两个月考评也是B,答辩最终成绩也是一个B。
当别人问到我在哪儿工作的时候我常是说“在一个叫慧通的新公司作硬件测试”,当时真的没有一点自豪感……如果说在华为作研发的话倒也没什么不对,因为慧通是华为全资子公司,测试属研发部,但总还会觉得有一点骗人的感觉……
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我总不经意的去和华为工作两三年的员工去比较,一年后,我至少要超过他们平均水平。因为我看到很多研发部的员工大都有一个“弊病”--对专业不热衷。要么是刚学得有点意思就不再继续深入了,因为再想取得一点小小的进展就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要么就是整天想着转型,去做管理,换个有滋味的工作……
我对自己的时间做了一些规划,再加上工作细心以及比较扎实的理论基础,工作和学习可以说是得心应手和。工作的第一个季度,我终于拿到一个A(下个季度每月好像可以多发1000来块钱的)。
我们硬件测试原则上是发现问题,然后提交给硬件研发人员来解决。但我提出的问题几乎全都提出了解决方案,并通过仿真软件建立模型进行验证或者是通过计算验证。这些额外的付出也给了我意外的回报,我跟研发人员关系混的很好。我协助他们解决问题,他们估计哪儿有问题也会强调我重点去测试(发现问题多的话就会有好些的绩效了……)。这是一种很让人意外的“三赢”效果--研发人员有更好的绩效,我也会有,当然,受益更大的还是公司。即使在华为这种现象可能也不多见,大多项目都是研发跟测试成天闹矛盾--测试的想“看你们做的那破东西,成天出问题”,研发的想“有本事就来研发”。于是测试人员提出问题就不管了,恨不得能提出一个问题让研发人员一直解决不掉;而研发人员怀疑自己哪里可能有缺陷也只希望问题能躲过测试这关走进市场。
(連載待續)
本系列目录:
用户1597425 2012-9-27 17:59
张进东 2011-10-10 12:00
用户1406868 2011-10-8 23:06
用户1592138 2011-10-6 11:09
用户1592138 2011-10-6 11:01
用户1119123 2011-2-25 0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