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多来一直关注ADI模拟大学堂,不久前收到“ADI模拟大学堂”赠送的两本新书《ADI放大器应用笔记》及《ADI数据转换器应用笔记》,再次感谢!
我非常喜爱模拟设计,甚至到痴迷,非常喜欢几位国外著名工程师的两句话,其中一句是“模拟设计不仅是一门科学,而且是一门艺术,它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比较有代表性的例子就是一块复杂而又性能良好的PCB一般都很“漂亮”,还有另一位工程师说过“夹在0和1缝隙中的模拟部分,才是最奇妙的世界“。
我从大一入学开始自学单片机和C语言编程,在对单片机比较熟悉之后想做一些自己喜欢的设计,却在模拟部分卡壳。为了提高在这方面的能力,我的模电教材又看了一遍,看完后对很多理论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但还是无法真正着手模拟设计,因为教材上讲解的东西太泛太理论化,一大片的复杂公式计算,而且对于现在模拟设计中普遍应用的运算放大器的介绍的不多,更没有多少应用实例。我想这也是为什么在学校很少有人会喜欢硬件(模拟)的原因,因为“太难太高深”,不像数字电路永远只有简单的“0”和“1”,顶多还来个“高阻态”。
当我在网上想找本比较好的模拟设计类的书籍时,看到了被网友极力推荐的ADI工程师编写的《运算放大器应用技术手册》,当从老师那里借到书后更是爱不释手,另外还自己打印了ADI的《仪表放大器应用工程师指南》,从这两本书中,我深入了解了很多以前不曾听说的关于运算放大器的“秘密”,虽然不能一次吸收他们(也不可能吧!),但每次在设计中遇到什么问题都会去查看书中相关章节,不但问题解决了,相关知识也深深地刻到了脑中。“ADI模拟大学堂”中有几期关于运放的,所讲到的知识这些书中都有。对于喜欢模拟设计的同学,我强烈推荐,想自己买一本,却发现亚马逊和当当网都缺货,原因很明显!
“ADI模拟大学堂”中工程师们讲解的不仅是基础知识,而且是站在工程设计级的角度来讲,有公式但不复杂(公式必不可少,任何自然科学缺少了数学也就丧失了严谨性),从电路设计到PCB设计相关知识都有讲到,虽不能讲全,却为我们的学习和设计指引了方向,知道哪些因素是不能忽略的。期待ADI在将来能继续推出一系列进阶层次的课程,继续伴随哪些喜爱模拟设计的“电子迷”们。
我非常看好模拟设计的前途,现在正在自学射频和天线,希望有同在学习的朋友一起交流和学习,也希望路过的技术大牛能指导一二。
623892208_369521636 2013-1-13 14:05
用户1602177 2013-1-4 11:39
用户1607052 2012-4-7 13:08
数模混合设计最大的问题是:如何建模干扰的大小。临近数字信号干扰的峰值多大?空间干扰耦合的噪声是多少?当模拟电路向高宽带、超低噪声迈进的时候,任何一条路径,无论是传导还是辐射,都会显得十分可疑。如果没有量化的参数做指引,工程师会像无头苍蝇一样毫无头绪。想象一样,要在众多路径中一个一个的排除工作量是多么巨大,效率多么低下,找到问题的可能性大大降低,因为排除过程中不能犯任何错误,但这岂非易事?正如两条线距离足够远我们就有信心知道其串扰不会大于多少,又正如I2C总线的pcb走线长度限制了其最高速率这么个有走线寄生电容参数限制的硬件性能一样,如何建模更多的pcb微参数从而指引设计是个很重要的问题。未见有系统论述,不管是红宝书、黑宝书还是葵花宝典,亦是个ic大厂的设计指导。who见过,推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