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PC/平板二合一触控超极本的“进化论”:融合的趋势锐不可当

2012-12-13 09:47 1229 6 6 分类: 消费电子

从第一台个人电脑的诞生起,这个起初只是作为生产工具的科技产物现今已经成为人类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其发展方向也矢志不移的沿着更高效和更轻便的道路前进。在经历过从桌面形态到移动形态的衍生后,我们明显感觉到它的变革已经愈发的迅速。当然,这里必然离不开核心技术的进化,譬如英特尔在工艺制程上的不断提升,将原本看似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效能和轻薄,实现了完美契合,可以说这一点也决定了我们眼前所看到的超极本的出现。

某些意义上来说,超极本的出现体现了用户的切实需求,虽然说这个属于英特尔提出的概念性产品在短时间内由于成本的限制并没有达到极为广泛的普及,但却是个人电脑发展的必然趋势。

从内因上看,无论是英特尔智能酷睿处理器在中央数据处理性能和核心显卡的图形性能上的飞跃,还是SSD固态硬盘让PC的短板得到极大化的弥补,都给了早先的上网本和CULV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补集。而外因上,相对早先只是从A点移动到B点的使用方式而言,3G移动互联网络的普及和城市WiFi无线热点的架设让个人电脑的单一转移成为彻头彻尾的移动使用。所以内外因结合,促使超极本那媲美传统笔记本的性能和无可替代的卓越便携性优势极大的凸显出来。

而到今天,英特尔结合超极本的便捷优势,联手微软Windows 8的触控功能更是直接的将个人电脑和平板电脑概念合二为一,在原有的升级基础上将形态的融合转化成为现实。

不得不承认,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之所以能在短时间内获得成功,极大的因素取决于其具备以触控为交互体验的前提,而其从出现和普及也给了移动互联产业提供了极大的发展平台,让众多用户摆脱个人电脑,实现随时随地的办公、娱乐和沟通。不过这个看似和谐而全面的链条却有一个难以走出的局限性,那就是十几年来X86架构和Windows平台所构筑的兼容和广泛性是用户让难以割舍。

可以说,目前超过八成的移动终端应用大都来自PC平台的移植或者延伸,而移动终端上的应用数据要实现跨平台的传输往往存在极大的难度和冗杂性,所以这对用户的使用体验提出了一种极为不便的难题。我们最为常见的就是基于iOS和Android系统的设备与我们使用最频繁的个人电脑的互联,文件的识别、传输、共享,以及使用方式上的不同所带来的诸多不便。同时,硬件上ARM架构和诸多类Unix系统对周边设备的广泛支持和驱动也难以企及个人电脑。

所以英特尔触控超极本的出现无疑成为了这一难题的最佳解决方案。在承接了先进英特尔智能酷睿处理器的效能后,将触控技术和Windows 8的融入比作为超极本插上一双腾飞的翅膀并不为过,可以说它是更近似一种集大成的全能型个人电脑,无需让用户再耗费银子购买和负累携带多种难以相互兼容的设备。

相对于我们上文所提到的超极本的转化优势而言,触控技术可以为用户带来更多的人性化操控体验,既能体现平板电脑所具备的大屏幕触控式人机交互,并且还可以让传统的鼠标、触控板、触控杆等设备发挥触控所难以实现的操作功能。此外,平板电脑的重力感应技术也得以继承,同时目前最先进的环境感知、语音识别和NFC近场通信等技术的加入,更好的提升了全角度的使用和对基于此类技术的应用支持,而日后不断丰富的应用,也使得这个触控超极本的平板一面变得更彻底。

当然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不得不说,那就是触控超极本的可变形功能。机身从超极本到平板电脑的变形设计可以将产品的使用环境变得更加丰富,甚至变形过程中的形态也成为了一种新的使用模式。笔者曾试用过几款目前个人电脑厂商首发的触控超极本产品,大多采用了旋转、折叠、推拉、插拔以及双屏幕这几种设计方式。虽然我们无法排除厂商的产品变形设计是否含有噱头成分,但可以肯定的是各种设计方式必然有着不同的需求群体,或考虑开支,或出于实用,或为了玩炫。譬如日系厂商的产品多采用折叠和推拉式的酷炫设计,而国内厂商更注重实用化,采用旋转和插拔设计,当然像华硕的TAICHI(太极)不惜成本采用双IPS屏幕也算惊艳的奢侈了一把。

正所谓用户是市场的主导者,其实无论用怎样的方式去表现新型超极本的二合一概念,我们相信,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市场考验和用户回馈后,一定会有一种更受多数用户欢迎且更节省造价的形式成为变形触控超极本的终极形态。

最后我们还有必要再提一下苹果电脑公司,2008年和2010年苹果公司分别推出了MacBook Air和iPad,前者号称开创了笔记本电脑轻量化的极限,后者被誉为个人电脑新型替代品,两者给苹果公司头上带上了设计概念和工业制造的巅峰的光环,同时也让苹果公司赚了个盆钵皆满,可以说这两样某一时期的先进科技产物间接的促进了二合一超极本的产生。

其实,个人电脑的发展历程与人类历史的发展表现形式极为相似,无不贯穿了一条从起初的融合到分化再到融合的路线。当消费者从易用性和价格等诸多因素考量对比后,必然会发现一个具有双重功能的产品可以实现其所有需求的时候,那么英特尔最新的触控超极本的融合概念极有可能将苹果的光芒湮没过去。

我们很难给接下来几年变形超极本到底会沿着多么先进的方向发展妄下断论,毕竟可能会有更多的先进底层技术会不断融入到IT领域。而此时,我们所期待的就是希望英特尔的下一代酷睿智能处理器能发挥出更大的威力,实现更低的能耗,无论是今年IDF后英特尔表示寄以厚望的Haswell,还是流传的SoC转型发展路线,都可能会让已经不再是概念产品的二合一触控超极本形态完成一次比较彻底的定格,哪怕只是一点点的轻薄和性价比的提升就已经足够让融合后的触控超极本锐不可当。

文章来源:http://notebook.qudong.com/2012/1212/132310.shtml

PARTNER CONTENT

文章评论0条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我要评论
0
6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3 下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