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美国人眼中的雷锋。很不一般啊!

2012-3-4 12:08 978 21 21 分类: 工程师职场

雷锋,一个熟悉但又陌生的名字,他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新意呢?难道我们就因为他身上被强加的政治色彩而否定他的普通人性吗?恰恰西方的普世价值就是这种雷锋式的爱心精神。   

雷锋这个名字在当今社会已经成为一个文化道德符号,这个符号不但活在中国人当中,也活在许多外国人当中。更重要的是雷锋这个文化概念随着时代被赋予了新时代的精神,不论你是否喜欢或反对四十年前的那个运动,都会发现如今人们逐渐学会了从雷锋故事中提炼出新道德内容。美国人对雷锋并不熟悉,但对于这类故事的含义并不陌生,就如林肯和华盛顿的故事都同样包含着这种朴素理想主义情感。昨天,在一次好莱坞华纳动漫创作晚餐会上,面对着这些创作班底人员,笔者应邀讲了十个雷锋的“故事”作为现代中国文化专题内容。显然,由于文化差异有许多意想不到的趣味和感受:   

第一个故事:雷锋是个讲究文明礼貌的人,扶老携幼,助人为乐,从来没有骂过谁,总是向别人说自己是颗螺丝钉,以平等与宽容之心待人。美国人听了第一个反应是:“你在讲中国人的《圣经》故事吗?”。的确,美国人心中也有着这样的道德榜样,但我们中国人的这个榜样就是雷锋。   

第二个故事:雷锋是个最会理财的中国人,他有个百宝箱,里面装的都是他平时捡来的各色小东西,不舍得扔弃,到需要用时就派上了用场。美国人的反应是:“一省了开车去店里买,二省了花钱买新的,三让自己有机会练习用创造新方法进行废物利用,而且非常环保,希望我们州长能像雷锋”。  

 第三个故事:雷锋是个最有良心的理财师,他有个小账本,把每天的省下的几分钱都记录下来,累积起来买来一本文化课本,教同事学文化。今天,我们当中某些经济学达人们除了教别人赌股票就是赌房地产,到处灌输自私的财富理念,从中牟利,甚至不惜打着外国招牌贩卖自己的谬论。美国人的反应是:“如果我们都像雷锋那样善待自己和别人,那银行和汽油公司如何暴利呢?”

第四个故事:雷锋是个最有集体精神的人,他把自己当成一个队伍中的螺丝钉,随时随刻做好自己本职工作,同时帮助别人做好配合,在一个缺乏团队精神的社会中启发了一种团结精神。美国人的反应:“如果雷锋活在美国的今天,他个头高点就可能会是林书豪,他懂电脑就可能是盖茨,当然最可能是脸书网创立者”。   

第五个故事:雷锋是个一心为人民服务的人,他在为别人着想当中获得了最大的自我满足和快乐。他创造出一种特别的社会价值,那就是一个人人相互服务的社会理念,只有真诚相互服务才能达到和谐社会境界,这也是对官僚主义和专制等级文化的最大讽刺。美国人的反应是:“希望我们那些总统竞选人都能像雷锋一样做人”。   

第六个故事:雷锋是个天才的经济达人,他是中国最明白生命时间价值和物质财富之间关系的人。雷锋有句名言:“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为人民服务中去”,这包括了两个理念:每个人都有两种财富,一个是物质财富,另个是生命价值财富。当今多数的国人宁愿牺牲生命价值财富换取货币,而货币本身成了虚荣炫耀品,连真实的物质财富都不是。雷锋用他年轻的生命造就了一种中国社会新道德,把个人生命财富变成了社会财富,这的确是生命财富的最大化。美国人的反应是:”巴菲特的价值投资当然无法比拟耶稣的五饼二鱼神迹,世界首富也无法复制雷锋的生命价值”。  

 第七个故事:雷锋是个严格要求自己的人,通过自我完善带动他人改善。如今,许多中国人变得凡事都以自己为中心,宁可我负天下,不得天下负我,动辄对别人上纲上线,以极端化心态看待不同意见,完全失去遵循真理的勇气和意志。美国人的反应是:“如果所有美国人都是雷锋,那么美国**制度就不再如此依赖法制力量延续了”。   

第八个故事:雷锋是个诚恳认真的驾驶员,他的开车风格正是当今中国人最缺少的榜样。中国进入了汽车时代,家家户户都有机会驾车,但只有极少数人有“车品”。没有车品的社会不但虚耗能源和人类劳动时间,而且助长了虚荣攀比浮躁心态。美国人的反应是:“雷锋死去却没有向保险公司索还保险赔偿,也没有获取人寿保险赔偿,这个社会谁会补偿这种好人的损失呢?换句话说,有何动力让没车品的人学会驾驶品德呢?”   

第九个故事:雷锋是个有上进心的农村孤儿,他的生活意志时刻鼓舞着成千上万入城打工仔们。在**里的生活大概比富士康中更清苦,但清苦并没有让雷锋寂寞,他在平凡生活中扮演了最精彩的照片形象,显示出一个道理,有生命意义就有乐观人生。美国人的反应是:“雷锋在美国一定是个著名的牧师或励志讲演人”。   

第十个故事:雷锋是个不图功名的人,他没登台念过讲演稿,没对别人训过话,没向上级要过官职,却用实际行动一点点达到做一件件好事的目的。他说过:“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做一辈子只做好事,不做坏事”,他的伟大在于言行一致,这何尝不是当今我们都最缺少的吗?美国人反应是:“我们都做不到雷锋的标准,所以都在找借口降低标准,最后干脆放弃了许多标准和原则,并美其名这是“**”。

亲爱的读者们,你们真的比美国人更懂得雷锋吗?

 

转自:

作者: cheng_wejk

http://tieba.baidu.com/f?kz=1438827884

PARTNER CONTENT

文章评论0条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EE直播间
更多
我要评论
0
21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3 下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