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标签: 雷锋

相关博文
  • 热度 36
    2014-3-29 18:23
    3737 次阅读|
    19 个评论
    不让雷锋吃亏应该是HW公司一句让人心动的口号,我没在HW公司做过,不知道HW公司是不是真的能让这一口号实行下去,在我看来,但凡大公司,恐怕没几个不是让雷锋吃亏的。   前几日N年前一同学、同事兼室友来深,晚上见面天南海北的吹牛皮,聊到当年往事,他说我走早了点,再晚一点待遇就上来了,不明白我当时为什么要走,我告诉他不走不行啊,没有钱啊,每月就那点工资,无论我多努力,我都看不到希望,只好走人。   当时我是在公司做新产品开发的,很少出差,很羡慕他出差还有点补助,我在公司不管有多辛苦,收入还是公司最低的。应该是他听出我居然很羡慕他当时的出差补助,问我没有年终奖吗?回答没有。中秋什么的没有发500块过节费吗?回答没有。 原来他有年终奖2万多,过节会有500过节费,出差每天补贴60,基本工资1500,在九十年底末,这确实是不错的收入待遇了。 当时我和他住一间宿舍,都以为收入差不多,他一直以为我和他一样有奖金和过节费,我也以为他和我一样,就1500那个固定工资,当时想着,同一公司不同部门,有差异也不会太到哪里去,他们部门节日会餐,我们部门也一样喝得人仰马翻,他们部门发一箱苹果,我们肯定不会只有半箱,各种看的见的福利,一切一切,都是你有我有大家有,于是收入上面大家也想当然是差不多了。   我去的部门是新组建的,做新的产品,到今天我能理解这种部门因为新产品还没有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在公司层面看是亏本的,但完全无法理解我们一分奖金都没有的做法,多少意思一点也行。   每天7点多就到公司开门(当时我是有部门大门钥匙的几个人之一),基本晚上9:30以前不会回宿舍,超过12点回宿舍翻铁门,半夜下大雪深一脚浅一脚的走回去,早上路面结冰自行车摔坏就直接扔在路边,冬天去野外变电站就啃两个冷馒头,主管出差项目要验收自己一个人连续通宵,那时候丝毫不觉得累。 被主管臭骂没有觉得委屈,反正自己脸皮厚,认为主管骂我是关爱我。自己跟着主管辛辛苦苦搞出来的产品鉴定验收后我的名字换成别人也认为无所谓,想着以后给我多发点奖金就可以了。 我是部门里面那一批本科生里第一个挑进产品开发的,之前是一个早我们半年上班的NH的一个硕士在搞,结果电脑程序和产品通讯总是有问题,一直没解决,结果他打报告调到另外一个部门去了,当时我们还在入职培训,结果主管看到我简历上看到有个和产品功能接近的专业词(其实也是我自己吹牛,就是上了那门课,根本没有实际操作过),就把我选出去让我试一下,前任是什么原因让通讯有问题我不知道,自己直接用TurboC写了段硬件测试程序,居然一下就通了,加上有点小聪明,顺便发现了一个硬件问题,这样就被主管留下来去做产品开发了。 也算运气好,就这样开始了产品的开发,现在知道当时别人有奖金我没有,虽然内心有点受刺激,可我不后悔,没有当初的辛苦和努力,就不会那么顺当的步入我自己喜爱的产品开发之路,不是那样,我就不会选择离开,就不会有后面那些曲折艰难的经历。 后来在我离开上一家公司的时候,许多同事也都不相信我离开时的职位和工资待遇,他们知道后无一不感到惊讶,都说“我以为你是。。。”,是的,别人眼里我的确是做了不少事也负责了不少事。 我很少和同事交流薪资待遇的事情,我一直相信只要自己做好,就不会太差,也许现实并不如此。这里还是要感谢我上一家公司的老大,我知道在离开公司的过程中他还是暗中帮助了我,我相信我的真实想法他一定看了出来,只是在他的位置不方便说什么做什么,呵呵,很搞笑的一段过程,可惜这个事情不能说太细,只能是当事人心中才明白。      
  • 热度 21
    2012-3-4 12:08
    957 次阅读|
    0 个评论
    雷锋,一个熟悉但又陌生的名字,他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新意呢?难道我们就因为他身上被强加的政治色彩而否定他的普通人性吗?恰恰西方的普世价值就是这种雷锋式的爱心精神。    雷锋这个名字在当今社会已经成为一个文化道德符号,这个符号不但活在中国人当中,也活在许多外国人当中。更重要的是雷锋这个文化概念随着时代被赋予了新时代的精神,不论你是否喜欢或反对四十年前的那个运动,都会发现如今人们逐渐学会了从雷锋故事中提炼出新道德内容。美国人对雷锋并不熟悉,但对于这类故事的含义并不陌生,就如林肯和华盛顿的故事都同样包含着这种朴素理想主义情感。昨天,在一次好莱坞华纳动漫创作晚餐会上,面对着这些创作班底人员,笔者应邀讲了十个雷锋的“故事”作为现代中国文化专题内容。显然,由于文化差异有许多意想不到的趣味和感受:    第一个故事:雷锋是个讲究文明礼貌的人,扶老携幼,助人为乐,从来没有骂过谁,总是向别人说自己是颗螺丝钉,以平等与宽容之心待人。美国人听了第一个反应是:“你在讲中国人的《圣经》故事吗?”。的确,美国人心中也有着这样的道德榜样,但我们中国人的这个榜样就是雷锋。    第二个故事:雷锋是个最会理财的中国人,他有个百宝箱,里面装的都是他平时捡来的各色小东西,不舍得扔弃,到需要用时就派上了用场。美国人的反应是:“一省了开车去店里买,二省了花钱买新的,三让自己有机会练习用创造新方法进行废物利用,而且非常环保,希望我们州长能像雷锋”。    第三个故事:雷锋是个最有良心的理财师,他有个小账本,把每天的省下的几分钱都记录下来,累积起来买来一本文化课本,教同事学文化。今天,我们当中某些经济学达人们除了教别人赌股票就是赌房地产,到处灌输自私的财富理念,从中牟利,甚至不惜打着外国招牌贩卖自己的谬论。美国人的反应是:“如果我们都像雷锋那样善待自己和别人,那银行和汽油公司如何暴利呢?” 第四个故事:雷锋是个最有集体精神的人,他把自己当成一个队伍中的螺丝钉,随时随刻做好自己本职工作,同时帮助别人做好配合,在一个缺乏团队精神的社会中启发了一种团结精神。美国人的反应:“如果雷锋活在美国的今天,他个头高点就可能会是林书豪,他懂电脑就可能是盖茨,当然最可能是脸书网创立者”。    第五个故事:雷锋是个一心为人民服务的人,他在为别人着想当中获得了最大的自我满足和快乐。他创造出一种特别的社会价值,那就是一个人人相互服务的社会理念,只有真诚相互服务才能达到和谐社会境界,这也是对官僚主义和专制等级文化的最大讽刺。美国人的反应是:“希望我们那些总统竞选人都能像雷锋一样做人”。    第六个故事:雷锋是个天才的经济达人,他是中国最明白生命时间价值和物质财富之间关系的人。雷锋有句名言:“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为人民服务中去”,这包括了两个理念:每个人都有两种财富,一个是物质财富,另个是生命价值财富。当今多数的国人宁愿牺牲生命价值财富换取货币,而货币本身成了虚荣炫耀品,连真实的物质财富都不是。雷锋用他年轻的生命造就了一种中国社会新道德,把个人生命财富变成了社会财富,这的确是生命财富的最大化。美国人的反应是:”巴菲特的价值投资当然无法比拟耶稣的五饼二鱼神迹,世界首富也无法复制雷锋的生命价值”。    第七个故事:雷锋是个严格要求自己的人,通过自我完善带动他人改善。如今,许多中国人变得凡事都以自己为中心,宁可我负天下,不得天下负我,动辄对别人上纲上线,以极端化心态看待不同意见,完全失去遵循真理的勇气和意志。美国人的反应是:“如果所有美国人都是雷锋,那么美国**制度就不再如此依赖法制力量延续了”。    第八个故事:雷锋是个诚恳认真的驾驶员,他的开车风格正是当今中国人最缺少的榜样。中国进入了汽车时代,家家户户都有机会驾车,但只有极少数人有“车品”。没有车品的社会不但虚耗能源和人类劳动时间,而且助长了虚荣攀比浮躁心态。美国人的反应是:“雷锋死去却没有向保险公司索还保险赔偿,也没有获取人寿保险赔偿,这个社会谁会补偿这种好人的损失呢?换句话说,有何动力让没车品的人学会驾驶品德呢?”    第九个故事:雷锋是个有上进心的农村孤儿,他的生活意志时刻鼓舞着成千上万入城打工仔们。在**里的生活大概比富士康中更清苦,但清苦并没有让雷锋寂寞,他在平凡生活中扮演了最精彩的照片形象,显示出一个道理,有生命意义就有乐观人生。美国人的反应是:“雷锋在美国一定是个著名的牧师或励志讲演人”。    第十个故事:雷锋是个不图功名的人,他没登台念过讲演稿,没对别人训过话,没向上级要过官职,却用实际行动一点点达到做一件件好事的目的。他说过:“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做一辈子只做好事,不做坏事”,他的伟大在于言行一致,这何尝不是当今我们都最缺少的吗?美国人反应是:“我们都做不到雷锋的标准,所以都在找借口降低标准,最后干脆放弃了许多标准和原则,并美其名这是“**”。 亲爱的读者们,你们真的比美国人更懂得雷锋吗?   转自: 作者: cheng_wejk http://tieba.baidu.com/f?kz=14388278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