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物联网盈利前景看好,投资者盈利需把握策略
物联网作为一个新经济增长点的战略新兴产业,具有良好的市场效益,前瞻产业研究院《2013-2017年中国物联网行业应用领域市场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数据表明,2010年物联网在安防、交通、电力和物流领域的市场规模分别为600亿元、300亿元、280亿元和150亿元。2011年中国物联网产业市场规模达到2600多亿元。具体来看,物联网行业存在以下盈利因素:
◆ 市场需求因素
目前,物联网已较为成熟地运用于安防监控、智能交通、智能电网、智能物流等。例如,“十二五”期间,中国电网建设总投资将超过1万亿元,根据电力系统安全监控的要求,物联网可以全面应用于电力传输的整个系统,按照10%左右的安全技术改造资金计算,市场规模可望达到1000亿元左右。此外,物联网在安防领域的应用范围也非常广阔,仅以机场为例,全国大中型机场约100余个,按照每个机场建设10至20公里围界计算,市场容量就将在50亿元以上。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5-2020年中国物联网行业应用领域市场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分析,2012年,我国物联网产业市场规模达到3650亿元,比上年增长38.6%。到2015年中国物联网整体市场规模将达到75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接近30%。其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 政策扶持因素
物联网产业发展契合中国经济结构转型的背景,物联网产业发展将提高社会对能源的利用效率,加大对环境的自动监测能力,提高环境监测效率,推动国内生产与生活方式向低碳、清洁方向发展,有利中国经济增长方式和结构的转型。
近年来,国家屡次对物联网行业出台扶持政策,2010年以来,物联网相关扶持政策已经超过10项。2010年工信部完善政策措施加快发展物联网产业,2011年4月《物联网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出台等,这些表明了国家做大做强物联网产业的决心,将拉动物联网产业更快地发展。
◆ 成本下降因素
从成本来看,物联网应用成本高昂主要表现为二点:一是底层传感器,由于应用不多尚未形成大批量生产导致成本较高,这将随着技术的改进和应用的逐步推广而下降。二是物联网解决方案商由于实际应用案例不多,系统搭建成本仍然较高,而这也将随着应用的推广,其改良空间仍然较大。总而言之,物联网的应用推广和成本降低是一个良性循环。未来物联网行业单位成本降低是无可争议的,行业盈利能力将提高。
物联网在智慧城市建设中有着广阔的投资机会,同时,在安防监控、智能交通、智能电网、智能物流等领域投资机会甚多,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盲目投资,尤其是在物联网行业尚未成熟阶段,存在诸如技术、人才、市场不确定性等风险,因此,前瞻产业研究院建议投资者应把握好投资策略。
二、我国物联网行业加速发展 车联网发展成重点应用领域
由工信部电信研究院发布的2014年度《物联网白皮书》显示,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引致的经济困局,以及新一轮技术革命可能带来的历史机遇,发达国家政府纷纷进行物联网战略布局,开始重新审视实体经济和制造业战略地位,瞄准重大融合创新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寻找新一轮增长动力,以期把握未来国际经济科技竞争主动权。
以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ICT)创新活跃,发展迅猛,正在全球范围内掀起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物联网通过与其它ICT 技术的不断融合,正加速与制造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其他领域的渗透。
车联网可以实现智能交通管理、智能动态信息服务和车辆智能化控制的一体化服务,正在成为汽车工业信息化提速的突破口。以车联网逐步普及为标志,汽车工业已经开始进入“智慧时代”。
受各国战略引领和市场推动,全球物联网应用呈现加速发展态势,物联网所带动的新型信息化与传统领域走向深度融合,物联网对行业和市场所带来的冲击和影响已经广受关注。
总体来看,全球物联网应用仍处于发展初期,物联网在行业领域的应用逐步广泛深入,在公共市场的应用开始显现,M2M(机器与机器通信)、车联网、智能电网是近两年全球发展较快的重点应用领域。
全球汽车保有量以年均20%的速度持续快速增长,巨大的汽车市场以及人们对于舒适、智能、安全、低碳的驾驶体验诉求为车联网服务的增长提供了强劲的动力。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4-2018年中国车联网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分析:预计到2018年全球车联网市场总额将达390亿欧元,是2012年市场总额的3倍,互联网连接将成为未来汽车的标配,到2025年100%的汽车将具备移动互联网接入功能。
未来车联网发展将以智能和互动为原则,集成无线通信、智能导航、泊车辅助、智能安全、免提语音识别、节能、娱乐影音等功能,没有配备车联网系统的汽车将失去市场竞争力。
汽车行业发展100 多年来经历的规模最大、动力最强的变革,未来车联网发展将以智能和互动为原则,集成无线通信、智能导航、泊车辅助、智能安全、免提语音识别、节能、娱乐影音等功能,没有配备车联网系统的汽车将失去市场竞争力。
三、物联网时代的来临 将在2025年实现
5月14日,美国皮尤研究中心发布了由美国依隆大学教授珍娜·安德森等人撰写的报告《2025年物联网将迎来全盛时代。对千余名相关专家的调查与分析显示,伴随嵌入式和可穿戴电子设备的兴起,人类社会将迎来一场全新的数字革命。
随着便携式、植入设备的迅速发展,未来人们通过智能传感器、相机、智能软件、数据库相互交织建立起的“物联网”将在全球范围内建立起一个巨大的、无处不在的计算机网络环境,受此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20世纪建立起的商业模式或将被颠覆。
物联网产生的影响主要有五方面:
第一,从个体角度来看,可穿戴电子设备的诞生使人们能随时联网,并传递其活动、身体状况、个人信息等数据,而人与人之间也可通过这些传感设备进行相互检测。
第二,远程操纵与数字传感使家庭生活更方便、安全。
第三,数字传感可用于交通监测、污染评估、城市基础设施运行状况监测等领域,令社区生活更便捷高效。
第四,数字传感可用于工厂生产及供应链监管,准确追踪生产材料去向,使产品生产和销售更快捷,提高商品和服务质量。
第五,可通过实时监控以对生态系统和自然资源进行监管,有效保护环境。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4-2018年中国物联网行业应用领域市场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分析:进一步紧密人与人互联的同时,物联网将实现人与物、物与物的互联,将为各种各样的用户提供物联网信息服务,刺激新的信息消费,它的发展蕴含诸多商机。
在推动技术、应用、工程与项目向前进的过程中,也应着力设计好物联网发展的商业模式,切实发挥市场的杠杆作用,吸引更多的企业加入到此领域中来,依托经济手段推动我国物联网的未来发展。
文章评论(0条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