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WSJ报道,一家神秘的芯片初创企业Soft Machines刚刚揭开了其神秘的面纱,它的目标很有野心:要实现内核的虚拟化。
这家初创企业的名字叫做Soft Machines,总部位于硅谷,由英特尔前雇员Lingareddy和Mohammad Abdallah联合创立于2007年。目前Soft Machines共有250名员工,在印度和俄罗斯设有分支机构。此前这家芯片公司一直处于隐身模式,本周四,这家公司首次现身,在芯片业研究机构Linley Group举办的活动上公布了自己的计划。
我们知道,芯片的工作频率(时钟频率)1990年代及2000年代早期一直在稳步提升,但是主频太快会导致芯片出现功耗过大和过热的问题,因此英特尔等芯片制造商开始走多核化的路线,即限制单个微处理器的主频,通过集成多个处理器内核来提高处理性能。这属于一种分布式分而治之并发处理的思路,云计算、云存储、分布式网络等等都是用这种思路来解决规模问题。
问题是在应用端,能充分利用多核处理优势的寥寥,所以给用户带来的速度提升感知越来越不明显。Soft Machines决心要改变这种状况。其基本思路也是一样—分而治之,把计算任务拆分为可并发运行的更小部分。但是Soft Machines的做法有所不同。
以往,芯片要程序员设计产品来发送独立的指令流(即所谓的线程),然后由处理器芯片内的各个内核进行处理,也就是说,任务的分解需要应用开发者来设计实现。这无疑提高了充分发挥多核处理器性能的门槛。
而现在,Soft Machines开发了一种特殊的电路模块,这种模块可以自动将线程分解,然后传递给所谓的虚拟内核,再由这些处理引擎对任务进行分配(虚拟硬件线程)。
Soft Machines把这种新型的CPU架构称为是VISC,以区别于以往的CISC和RISC架构。VISC可以基于不同的应用需求动态分配资源,对单/多线程的应用在性能与功耗之间做出平衡。这种方式比传统的内核调度更加灵活,效率更高,而且省却了开发者的干预。根据Soft Machines对其芯片工作样本的测试,其计算性能是普通多核处理器的2到4倍。Soft Machines据称拥有微芯片方面的30项专利。
这意味着对芯片的设计可以有多种选择:即可让它保持正常时钟频率下获得显著的性能提高,也可以让芯片维持在较早前的性能水平,但是却因此大幅降低功耗,从而提高了电池的续航时间。
不过,业界对此可能会提出质疑。因为早在1990年代时即有人进行过芯片虚拟化的努力。当时一家名为Transmeta的初创企业也想把软件从芯片硬件中抽象出来,但在秘密攻关数年后仍宣告失败。
但是Soft Machines除了技术上不一样以外,它的商业策略也有所不同。它不打算自己生产芯片,而是要把自己的发明卖给芯片公司,这样一来可以显著降低变现成本。Soft Machines把初始客户定位在Android芯片生产商上,尽管这个领域ARM占据了绝对的主导地位,但是Soft Machines在这个蓬勃发展的生态体系中应该仍能觅得不少商机。此外,Soft Machines称自己的技术也可以运行为英特尔、IBM等其他公司的芯片编写的软件。这也许就是Soft Machines之所以得名的原因,而这种开放性也可以给它带来更加广阔的市场空间。
迄今为止Soft Machines似乎赢得了不少人的青睐。融资额说明了一切。上个月底,CBinsights曾做出了一个隐身模式初创企业融资排行榜,Soft Machines以9600万美元高居榜首。而根据演示的片子,现在其总融资额已达1.25亿美元,由此可推断最近一个月它又获得了将近3000万美元的融资。投资者当中包括了Albert Yu(虞有澄)和Richard Wirt这两位英特尔的前高管,Gordon Campbell,以及三星的风投机构、AMD还有阿联酋的投资机构Mubadala。(WSJ)
关注集芯城微信号:icjxc520,最新IC采销行情、新品发布、电子干货、商情资讯应有尽有!
用户1774013 2014-10-31 09:21
在技术上只能看最后结果,但是一个道理,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有想法的人。
用户1012514 2014-10-30 14:45
用户1012514 2014-10-30 14:41
用户1130179 2014-10-30 10:30
方法应该是可行的,期待有相应芯片来验证!
用户3809340 2014-10-30 10:22
用户670683 2014-10-30 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