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诚撤离中国大陆和中国香港已经持续两三年,撤资规模以千亿计。如今,又将旗下两家公司合并,并将注册地改迁到开曼群岛。关于李氏家族撤离中国,有分析文章认为是因为国际资本正在撤离中国,人民币和人民币资产可能会暴跌,李氏家族撤离是为了避开这一风险才撤离。那么,李嘉诚撤离影响到底有多大?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所谓国际资本撤离中国完全是无稽之谈。据联合国贸发会议最新发布了《世界投资报告2014(中文版)》报告显示,2013年中国FDI(外国直接投资)流入量达到1240亿美元,创历史新高,仅次于美国居全球第二位。今年以来,中国FDI流入量继续保持稳定的发展态势。来自商务部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7月份,我国FDI流入量总额已超过1.5万亿美元。2014年11月份,我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062.4亿美元,去年同期为1055.06亿美元。FDI没有下降,显然外资直接投资没有下降。
至于进入中国的资产投资(包括股票、债券等),看看外汇总局QFII额度不断新批、总额不断增加,再看看RQFII额度的不断增加、沪港通的开通,资金分明在大量流入,哪里有大量撤出?如果大量资本撤出,中国股市会这么蹭蹭蹭吗?房价能不跌吗?当然,这个过程中也还是有热钱撤出的,当然也包括一些正常的投资也在撤,李嘉诚家族一年不就撤出了800亿吗?但这不占主流,比例也不算大。
可能有人会说,今年中国外汇增速前两个季度不但放缓了,到三季度还下降了1000亿美元,总的来说今年增长很少,这是怎么回事呢?中国外汇储备增长放缓主要由如下几个原因:
一、外贸顺差增速放缓;二、FDI增速放缓;三、中国对外投资大幅增加;四、人民币国际化速度加快,本币结算额大幅增长,2014年上半年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就发生3.27万亿元,同比增长59.5%,其中人民币直接对外投资达865亿元;五、中国大国战略在调整,譬如成立的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亚投行、丝路基金,都是中国从央行拿出的资金用在了境外投资,这块增加了,外汇储备正在变成资产沉淀下来;六、央行不再强制结汇以来,有些外汇实际上是在民间持有着。
所以,所谓外资大规模撤离中国之说根本不靠谱,属于对经济发展的相关情况不太了解所致。事实上,外资不但没有撤离中国,随着中国发展潜力优势越来越明显,中国大国战略优势越来越明显,会有越来越多的资金进入中国市场投资。特别是在人民币加速国家化的情况下,中国央行出口的大量人民币会被境外机构或个人再投资到中国市场,这些资金将不再显示为外汇(美国人有外汇数据吗?美元就够了!人民币正追求这样的目标),而是变成境外对中国的投资重新流入中国。
那么,人民币和人民币资产价格会暴跌吗?
首先,中国股票估值那么低,是投资的争抢对象,根本不存在多大的暴跌空间。其次,中国房地产的确是一个系统性风险,这一点早在两三年前拙作《大博弈中国之危与机(形势篇)》中就有详细论述,但随着中国经济结构转型推进,这种风险在降低。特别是在中国加速推动银行资产证券化后,这种风险正在被稀释,这种稀释也包括地方债务平台。更何况,相比西方发达国家,中国的经济增速要快得多,中国的债务压力也要小得多。凭什么中国资产就会暴跌而西方的资产就安全?恰恰相反,相比西方,中国资产更安全。如果中国资产都暴跌了,那么将资产藏在哪里还安全呢?
至于人民币,是否会大跌呢?事实上,中国央行一直试图在降低人民币汇率。为什么?因为过去升值太多了,在国际资源价格大跌的情况下适度调低汇率,有利于中国中国中高端产品在国际上的竞争能力,有利于中国资产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同时中国持有的外汇资产还能对应增值,好处多多。
但是,中国也不会轻易大幅贬值人民币,人民币整体会维持稳定。未来,如果大国真的打起针对中国人民币的货币战争,为了重置某大国的经济运行成本,人民币倒是可能战略性大幅贬值。但是,那是在大国彻底撕破脸的情况下才可能发生。如果大国都撕破脸了,请问资产放在境外就能安全吗?特别是如果人在国内的话,资产放境外那就是纯风险,一时半会取不回来都有可能。
我们再谈李嘉诚撤离的影响。这里,笔者给出三个层面的判断:
一、李嘉诚撤离对中国影响微乎其微,可忽略不计。二、李嘉诚撤离香港对香港有一定影响,但对香港经济不起决定性作用。三、对李氏家族来说,这种撤离选择是保护自己的手段,也是中上策,但却不是上上策;而且,经此战略调整布局,可以作出预判,李氏家族的黄金期已过,未来20年李氏家族的影响力将会快速衰落。
对于第一个判断,相信已经不必解释,因为相比中国来说,李氏家族那点资金只是毛毛雨,中国仅国有资产就超百万亿,仅外汇储备就有差不多4万亿美元,李氏家族在大陆投资加在一起估计有千亿规模。更何况,李氏家族的资产大多是房地产,也并非什么重要战略领域。所以,李嘉诚撤不撤资,对中国来说影响完全可以忽略不计。
对于香港的影响之所以是一定影响,原因在于李氏家族并不能主导香港经济,香港经济在整个港人和中国大陆的协调发展。协调好了,李氏就是把资本全撤走,香港该怎样还是怎样;协调不好,李氏就是把所有资产都留在香港,香港也是该怎样还是怎样。但是,考虑到李氏家族在香港经济中的影响力,撤资肯定会一定程度地影响香港经济本身。当然,这种影响,假以时日也就消除掉了,并不会构成什么根本性影响。
那么,为何笔者判断说李氏家族的黄金期已经过了呢?原因有三:
一、脱离中国,李氏家族也就脱离了成长沃土
李氏家族发达于上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中国确立了未来的发展方向。特别应该指出的是,李嘉诚在1978年与中国第二代领导人***会面,这对他确立未来地位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1979年,“长江实业”宣布与汇丰银行达成协议,斥资6.2亿元,从汇丰集团购入老牌英资商行--“和记黄埔”22.4%的股权,李嘉诚因而成为首位收购英资商行的华人。1979年,英国开始不断派人摸中国政府对香港底牌。
上述时间点说明什么?说明李嘉诚在中国政府和港英政府之间以及香港定位之间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并充分利用了这一大势。英国愿意支持他,大陆也愿意支持他,他又在香港有了二三十年的发展基础,是真正的港人。于是,三股力量合为一体,成就了李嘉诚,成就了今天的李氏家族。某种意义上说,李嘉诚的亚洲首富是借力了中英两国的力量,并立足于自己在香港的发展才有今天。
但是,也正是由上述因素我们可知,李氏家族是借中国改革开放之力和背靠中国这棵大树发展起来,成为亚洲首富的。但是,如今他断然地砍掉了支撑自己发展的最粗的一条根,这实际上是断了李氏家族未来在中国的发展空间。哪怕未来他再次调整战略,大幅涌入中国大陆进行投资,大的时机也已过去。时机过去了,成本不但会大幅抬高,超额获利的机会也就没了。因此,客观上,李氏家族的战略选择决定了他失去了对中国未来三十年的战略发展机遇。而且,相比前两个三十年膨胀在速度,本次三十年的膨胀是在体量。因为,今天中国经济规模的基数远比前两个30年大的多得多。
基于这种因素,李氏家族的黄金期当然也就过了。虽然,李氏家族在欧洲也能活得不错,但远不如在中国这么如鱼得水,欧洲也不可能有中国这么大的发展空间、速度和超额获利机会。
就资本层面而言,虽然李氏家族的资本本质上是西方资本,但对西方资本来说,李氏家族却是外人或边缘人。作为外人和边缘人,李氏家族不可能进入西方资本的核心圈,这是资本性质决定的。所以,李氏家族想在西方获得超额利润完全不可能。这种未来预期,岂能不进入衰落阶段?
二、李嘉诚毕竟年迈
李嘉诚已到耄耋之年,虽然仍精神矍铄,身体康健,但也毕竟年迈。哪怕像王永庆、邵逸夫那样成为百岁老人,考虑到身体和精力对公司的驾驭能力也肯定不如从前。至于李家二子,虽都是能力极强之人,但相比其父仍有差距。随着李嘉诚老去,再加上逐渐脱离中国这棵大树,其产业将很难再像以前那样茁壮成长。
三、未来属于新经济
看看近几年中国富豪榜的变化,起来的多是新经济领域的佼佼者,房地产创造富豪的能力已大幅衰退。李氏家族过去主要靠房地产的暴力获得超速发展,其家族过去对新经济投入相对要少得多。在这种情况下,随着时间推移,李氏家族的资产获利能力必然会快速衰退。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未来一二十年将是李氏家族在财富领域影响力的快速衰退期。
基于上述三个因素再加上李嘉诚的这一“撤离”决策,决定了李氏家族的黄金期已过。进入保江山时期的李氏家族,在未来的发展之路上将会有更多挑战。(Wind资讯)
文章评论(0条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