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中国制造2025与工业4.0到底有何关系?

2016-1-19 11:24 1249 20 20 分类: 机器人/ AI
当接到这个题目以后,我一直在想到底什么样的题目更合理呢?具体解释概念,什么是工业4.0?这个概念目前讲得很多,后来整合了之后又提出中国智造2025。我想概念性的东西可能不是重点,正想围绕这两个之间所做的所谓现实目的的东西,可能需要注意三个基本的辩证关系。这三个基本问题实际上是大小的比较、先后的序列以及攻守的魄力。这种相关性,围绕着中国智造和2025,或者是围绕着工业4.0,这样之间的一个比拟可能会稍微好一些。

那么首先比较他们之间的大小。工业4.0分为四个阶段,最后把机器与机器之间的对话,它的工作可以定位为4.0。实际上中国智造在整个来讲,它的整个所涵盖的内容要比4.0多的多,只是在中国智造中的高端的方向实际上是谈到核心的部分,或者最难的部分,才是工业4.0的一个精髓,也就是说工业4.0将会成为中国智造的最尖端的部分。

20160119112108980.jpg

谈到中国智造,谈到2025,谈到工业4.0,很多的地方都在直接谈工业4.0,大家都在慌张或者在迷茫,在互联网+、两化融合、信息化诸多概念在一起,实际上面对工业4.0,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更多地去关注中国智造这样一个大的概念来衡量到底是在哪一个位置。

必须要把自己定位定准,不管是我们身高的成长,还是企业的成长。跳跃式成长还是有点太理想化了。我觉得尺度的把握,自己总体上处在哪一个位置,自己的规模有多大,在整个的情况下哪一部分是可以确定,把它典型性或者当典型的定位在工业4.0。

对于难的部分,还是希望不要采用工业4.0。现在我看见很多人面对最难的部分,都在采用工业4.0,从我来看先看小的问题开始,别从大的问题开始。如果从难的问题开始,必然会造成精神的挫伤,也就是说企业定位定得不准的话,一定会造成后续很多挫败感,然后回过头再来做就会非常困难。

第二个问题,实际上跟前面大与小的比较相比,前与后的比较变得非常重要。如果要谈到工业4.0和中国智造,希望大家能用一个常规的原则,什么常规原则呢?一定要先易后难,我们很多领导可能在确定目标的时候都走的最难的位置,在精神层面上来说,我觉得难的位置也是可以挑战的,但是不要随便去挑战难的位置。比如说登喜马拉雅山,如果从最难的位置来说那是相当危险的,一不小心掉下山去那可就麻烦了。

到最后是一个攻守问题。刚才我们说是更新与新生的问题,这三个实际原则实际上一个对工业4.0也罢,中国智造也罢,当你去确定和自身结合的时候一个判定标准。针对这一二三他们之间的关系,我们是怎么做的,我是怎么想的,接下来发表一下自己的意见。

从现在起算20年,一个日资企业的发展,是从小到大,孩子们从17、18岁进入企业,都是初中毕业,一点点成长过来的。这中间没有采用很老的员工,甚至大学生都很少,这是结合现实,结合在企业所在的一个小镇上也招不来更多的人才,也就是采用教育,不断来进行。

谈到机器人,实际上1994年我们就已经有机器人了。当时机器人一共进来有两台,是我亲手教两个小孩,一个男孩儿一个女孩儿,一个18岁,一个还不到18岁,教两个人在使用机器人。机器人是一种施教性的工作模式,我先学会,然后再教两个小孩学,两个小孩实际上很快就学会了。当时我就觉得很惊讶,因为这是两台点焊,是焊接的机器人,是把两个铁板叠加在一起,然后大电流通过,金属就会溶换,最后把两个铁板联结在一起。

实际上作为机器人本身它是一个非常简单的手工操作的劳动工具。从劳动要素来说,我们从辩证法的角度来说,生产方式确定三个要素:一个是人,或者叫做劳动者;然后是劳动工具,或者把它叫设备;最后通过设备或者工具直接跟劳动对象相接触。在这三个基本对象中,机器人实际上是介于这两个之间,它是一种设备,是一种劳动工具。

当时在确定使用这种机器人的时候,我看日本企业并没有全面确定都使用机器人。我们有一次这个机器人坏了,当时在快速修理机器人的时候,我们就把机器人生产的零件通过手工来进行生产,最后保证了这个交货和品质。

为什么要讲这个故事呢?当机器人坏了,或者当这个系统无法保障的时候,你是否有一种手工的方式能取代它,这是非常重要的。假如我们没有这样的对策,这个系统是不可靠的,或者这个系统对我们来说是危险的。

既然机器人在使用上是简单的,内在就十分复杂,或者困难。在机器人刚进来的时候,它确实非常方便,但是它毕竟是一种小众设备。当我们大批量进行的时候就非常简单了,一旦崩溃了就用手工的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针对现在工业4.0也是依然如此。我们保证工业4.0,就要先回答这个问题,再来谈到底能不能实现工业4.0。我们最后是为生产劳动对象,然后成为消费者,或者说我们的客户所需要的这种,最终还是回归为劳动者自身来服务,也就是为社会来服务,要站在这样的立场上来衡量,我们到底如何走这个工业4.0。

我个人来看工业4.0,很多客人到我们这里来,说我们在3.X这样的级别上,实际上我个人来看这个空间稍微有一点点大。正常来讲有很多的工作实际上是可以用机器取代人的,为什么没有完全朝这个方向去走呢?主要还是个先后序列问题。我们上机器,把人解放出来,解放之后如何进行安置,这个问题实际上是更核心的问题。我们真的解放出来了,大家还是要思考如何使劳动者有所升级。

这个就谈到了作为中国智造来思考的问题。如何能让人来解放出来,解放出来以后,如何能让人减少体力劳动,或者减少脑力劳动的压力,这个先后序列应该适当进行规划和设计,然后再去考虑中国智造在什么方位上,自己的企业在什么方位上,这个可能是作为经营者要思考的问题。

创美公司这么多年持续的发展,走的更多的是信息化的路,因为从整个历史情况来看,创美是一个以手工劳动方式进行的。它不是一家大公司,是一家相对来说比较小的公司。刚进来的时候这个企业的定位是150人,也就是说开始所有的投资建设都是以150人为上限进行规划的。后来随着中国经济不断的推动和发展,最后被放大到现在的规模。

在整个发展过程中,随着中国经济的推动,就带来一个根本的问题,生产规模倒逼着管理必须要对它实现标准化和流程化。尤其是在快速成长的过程中如何能跟上客户的要求,信息就成为一个巨大的经济。在许多年的工作中,首先确实的工作中把它转化成单据型或者写成格型的,逐步再把它翻到计算机上,把手工填写的这些单据再变成自动采集的。这些都是当时也是买不来符合我们业界要求的。因为买不来,因此我们就自己造,请来老师,包括请来外面的高手,不断地探索。一片芯片,发现自己所需要的功能,这就是我们当时想当初想要做的,最后通过我们的努力,设备上的知识性和计算机网页上的数据就变成同步的了。

不管是我们导入纯手工画图到支持2D的设计,到3D的设计,再到3D的加工,还是在整个生产制造流程中,这里边我什么地方体会最深呢,实际上是守简单,攻难,这是什么意思呢?当我们采用手工的方式画图的时候,刚用计算机2D进行画图的时候,这个过程它的关系就是计算机画图为攻,手工画图为守。那么一开始CAD画图的时候,一个工程技术人员可以一小时两小时就可以画出一个图,结果当时我们用CAD画图要画一天,这样就出现一个非常特殊的声音,就是说计算机还没有手快,大家集体开会,觉得使用计算机影响工作,这种声音极其强烈。在当时的立场情况下,花钱买了软件,然后让大家去学习计算机,去画这个图,又影响了工作,当时所有人都反对,经过不断的磨合,最后终于计算机画图占了上风,最后通过大家不断的努力,大家都放弃了使用手工画图,然后终于使用了计算机画图。

实际上,最难的部分在3D画图和2D画之间的切换,这个要比当初手工被计算机取代难度要大得多。

3D软件我自己出面买过很多的版本,也尝试过很多的版本。买来第一个就是没人用,因此也花了各种各样的力气去教育,去培训,但是都没有放弃使用这个平面两维的这种。几乎经历了差不多七八年的时间才出现了一个新的迹象,也就是终于有一个人会画比较像样的图纸,然后可以给大家看还是可以画出来的。正如刚才所讲的,一开始我们的起步就不是很高,在常熟董浜一个小镇上,它的人才对周围的影响都不是太了解,不太了解这个社会。所有的人都认为新的技术进来都是给旧的人员去找麻烦。而这种思想意识的攻守导致了促进有关三维设计的一个非常难的过程。

今天我们不仅实现了CED、CAM、ZRP以及MES,整个这些系统完全都是在一个系统的参考下可以看到各个地方的数据,同时还可以把所有这些数据进行连接。不仅在数据库层面上进行连接,它的数据和状态传递到我们的这个系统上。那么这个系统可见度或者是能见度一下子对管理提高了非常大的这样的一个水平。刚才用学习CAD之间的所有这些关系,对我们来说可能所要认识到即使我们不断的每一次带着困难,再往后走实际上后面的困难会越来越大。那么全国可能有很多的企业目前在推行CAD和CAM、PDM,比较简单的一个例子,我们在实施PDM的时候一共实施的时间是20天。那么大家是不是认为我们的文件很少?实际上我们的文件非常非常多。那么有几万个文件,然后实际上20天时间主要是什么呢?形成一个架构。最后经过20天时间把架构确定出来,剩下的大量的时间实际上是过去曾经就已经有的这些图纸,这些文件,已经出来了,只要进行适当的梳理就可以实现PDM的数据的周转。

设想一下这样一个场景,机器在生产,人在走动,然后人甚至在外地进行工作,那么想知道自己工厂的生产的场景、数据、文件,只要客户提出有关它的所有这些你都可以点击界面,然后可以让任何人找到这个相对应前线,你都可以直接获得你所需要的数据、图纸,包括支持工作的所有这些点,这些知识点。这些场景在我们公司来说不是任何的困难,我们的公司里几乎在编程这方面,在招人才的时候实际上也是挺分析的。在没有计算机时候的时候,可能大家没有感觉,有了计算机,大家可能会有一种新的感觉。比如计算机就会出现前阶段大家对今天不认识的时候可能都比较抵触,那么作为我们的董秘们来说是一个勤奋的老工人,计算机对他来说就是一种不工作,不去现场的这么一个借口。所以这块实际上是比较难以理解。在这儿举一个例子,下班的时间,刚刚看着计算机还在点着灯,还在工作,那么他上去就把计算机电源就给拔了,然后第二天就训斥我们:你们怎么不省电?计算机还一直开着,你们都已经下班了!这样的一个意识,而且这样一个状态。那么面对这样的老板,如果你碰见了,你会怎样说呢?可能大家还觉得服务器是可以关的。是的,是可以关的。那么更极端一点的是我们都下班了,当时大家都在弄计算机,他也能上去把所有的电源都给拔掉,然后说可以下班了,我替你们都机器给关了,所有的画的图都不见了,所以就丢失。

我想说的是你要朝他要计算机是非常非常困难的。首先今天的计算机管理发展,不管是人才上还是知识上,还是大家的可接受度上,还是我们最后要把它建成的所有这些过程,一步一步走过来,实际上让我讲的故事实际上非常非常的多。上手非常的容易,但是你要让别人接受新事物,在一开始的时候是非常非常的困难。记得我们那时候在谈计算机和打字机之间,一台计算机只有一万多块钱,但是要买一个打字机要将近两万块钱,那么公司就不会给你配这个计算机,因为打字机是有用的。那时跟公司谈,我们买计算机,不要买打印机了,计算机也是可以打字的,当时没有人会相信,只认为计算机是用来打游戏的。在这样一个背景情况下,你只有默默去遵守或者说是干脆就自己掏钱。不过也就是到自己,我自己把自己家的计算机买了然后把打印机放那,然后给他们看:计算机是可以打字的。然后他们最后才知道,计算机也是可以打字的,但是他们看见旁边有个打印机,就忘记打印机了,但是这旁边还有一个打印机,让人很崩溃。

最终不管是我们普通的员工接触计算机还是我们的老板接受计算机,最终新的事物因为它的这个好处,自然而然就取代了旧事物。那么就会成为一个新的,一个可以站得起来的这样的一个系统。

那么在什么时间可以进行更新,在什么时候产生新生,这个我觉得应该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可以说明其中的辛苦。最难的一件事就是我申请计算机根本不批计算机,然后因为申请计算机,认为影响了工作,计算机中心被拆了,人员也都解散了。当时有三四个工作人员来找我,问这个怎么办。当时我就讲,计算机的特点是什么?我就告诉他们,计算机特点叫形散神不散。也就是我们不管在哪里,我们依然可以在网络上工作。当时他们被分散拆分在各个生产部门,给他们讲形散神不散,通过网络式的工作模式相互之间的配合,反正老板也看你在现场,又没有住在办公室,我们不必住在一起,我们就分享工作,那么最后实现形散神不散。

第二个,当我们计算机人员在进行调节工作的时候,太依赖计算机,最后认为没有计算机没法工作,在这样的情况下,实际上我当时提了一个计算机的工作是这样的一个基本原则,什么基本原则呢?叫没有计算机的计算机管理。我们几万个模具,如果把它摊开的话可能要几千平米才能把它放下,如何能快速定位寻找计算机呢?当时我就给我们的计算机人员讲随机存取原理和计算机的格式化的原理。然后模具可以随便放,只要一下就能定位。试想一下,我们计算机平常在进行的时候,如何进行工作?首先可能很多人如果要是老的计算机工作人员,做格式化的时候可能就理解了,我们在进行硬盘使用或者在进行的第一条是要做系统对硬盘,存储要做格式化,实际上库存的系统也是如此,因为当时模具就是定义我们过去随便发,只要做一个文件列表,然后把它管理起来。

有一天我们去做工业4.0,然后把这样的一个之前先去实现它的规则,运行的规则,运行的定义,然后为它做好准备,我觉得在这一点上可能在中国制造来说就是非常重要的。提前为进入工业4.0打好这样的基础,随着我们循序渐进来进行。那么这样的话,可能为下一步做好准备,适时的时候把它来树立起来。没有计算机我们同样可以实现计算机管理,我们没有工业4.0,同样,我们如何实现中国制造下,为下一步的工业4.0去做。那么如何挑战工业4.0和刚才中国谈到中国制造2025的这样的标准,我就是最近我看到中国制造的标准出现,它给了三个维度,一个维度就是产品的收益周期,就是收益周期维度。那么产品从它的设计、生产、物流、销售和服务这四个维度,我觉得写得很好。

然后在系统层次那个角度上来说,他认为在设备、控制、车间、公司和协同,在这个之间的划分的层次也是世界公认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维度。在智能维度上首先是一个系统要素,然后系统的集成,最后实现系统的之间的互联互通,那么它信息的融合,直到最后产生新的业态。其实在这些层次,大家请看一下中国制造的标准。制定这个标准,我这么多年来看,看到这个我非常辛酸,它其实有很好的指导意见。那么在整个的我看这21年来,实际上计算机的发展和信息化的发展,如何先建立好手工的系统,然后再利用计算机的管理或者再利用信息系统来进行管理。可能前边的一步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手工都管理不好,计算机怎么能管理好呢?

我们的团队对外进行了很多的一种指导,其实大部分发现都不是计算机自身的系统的好坏的问题。大部分实际上就是什么呢?没有计算机时候的那个管理就管理得不好,拿计算机管理,它更是一团糟,他会把这些错误,这些问题全部进行放大,而且不对的话,你相信这个系统机器人,然后直接所有的设计都不对,一直在放大,一直在累积,终于有一天老板该说了,你这个其实真的是不行。

注意系统的建设,然后我们再来谈工业4.0这么一个制高点。他给人提供方便,是不是走向这一步呢?我觉得大家进行思考的时候一定要去衡量,它适不适合我。当我没有计算机的时候,如何为这个建立好基础,把现场管理好,没有计算机,没有实现工业4.0,也要为工业4.0打下这样一个基础。尽快地迎接工业4.0,注意信息化,包括协会的建议,我给的基本建议,一定要面对现场,把现场管理好,然后利用计算机系统,它就可以事半功倍。

Q&A

提问:在相关人才的获取和使用上,什么是中国企业最适合的战略?

回答:这个问题实际上我没有太讲,因为讲起来可能大家觉得比较神奇。我们一开始没有计算机的本科专业,我自己也不是学计算机专业。那么我们把很多的初中毕业的人现场生产线上的工人都培养成计算机画图CAD、CM,加法编程,当然这非常感谢用友曾经派过指导老师,然后来指导我们手机移动开发。总归来说,人才在我们来说是一个以自身培养,请来高手们,来教我们,由我们自己来做的一个主要的方法。举一个例子,我们有一个初中的一个女性,大概38岁。那么在用友在做培训的时候,她跟我提出来是不是能让他学习编程,那么我就问她,你真的想学吗?她说她真想学。然后后来就把她放到学习班里学习了。学习了之后,学会了加法的编程,同时学会了网页的编程,还学会了移动开发的编程。一个初中38岁的这样一个水准,然后能通过短期的这样一个培训能得到学习,我真是太佩服老师,佩服她自己的努力。如果谈到人才相关获取策略,请来高手,请来老师,教我们学会让高手成为教练员,让我们作为运动员,这就是我们作为企业当前的这样的一个方法。如果要是有钱请来高手,当然这也是可以了。

提问:之前省协会也提出了智造+的口号,江苏智能制造的发展路径和模式,还能指点一二?

回答:好的,那么作为智能制造,或者把它叫智造+的口号来说呢,我觉得这个口号实际上是非常具有战略性。那么作为制造的本身,如何能让制造智能化,或者是制造出智能这两个之间实际上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作为我们自身的,大家去思考的这个发展之路可能我还没有太了解,但是我个人认为我们企业里做智能制造的这种模式两化融合是第一步起步。先采集到数据,然后再想办法控制这些数据,可能这种模式,我们先看能不能采集,可能是第一步。

20160119112028779.jpg

瑞士维多利亚大学博士,高级工程师,常熟企业科协联合会理事会会长金吉光,获得《IT经理世界》2014年评选出的“全国优秀CIO”荣誉。

文章评论0条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我要评论
0
20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2 下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