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标题,可能很多IT技术人会跳脚地说,写程式是需要灵感的,是一种艺术,怎么可以跟制式化的工厂流水线相比呢!「写程式」这个行爲确实是艺术没错,同一个需求,每个人写出来的程式都会不一样,效能也会不一样,不过生産线每个製程其实也需要技术,否则熟练的工匠不会那么珍贵;但最重要的是,如果将视野拉大到整个IT的作业流程与工厂生産流程,其实是有很多相同点的,这篇文章就来谈这个,而这最核心的概念就是 「限制理论」(TOC, Theory of Constraints)。
凤凰专案,DevOps的实际应用小説
这几年在谈DevOps的圈子,有本书非常有名,叫做《凤凰专案》(The Phoenix Project),内容以小説体的型式,描述IT部门如何让一家製造公司从谷底翻身,里面就包含了DevOps的概念与实际应用,强力推荐所有IT人都去看这本书,会发现网路时代的IT概念跟十几年前怎么差那么多!最主要的原因如我系列文章第一篇讲的,因爲网路技术突破了空间的限制,使得很多做法都重新调整了。 而凤凰专案这本书,最核心的精神,就是限制理论(TOC),作者也在书最后面提到,他们花了近十年的时间在研究TOC,最后才写出这本书,而凤凰专案裡的许多内容,也是向限制理论作者所写的第一本书《目标》致敬,同样用小説体,情节安排也很类似。
浅谈限制理论(TOC, Theory of Constraints)
那究竟限制理论在讲什么?这个理论是由以色列的「物理学家」(你没看错,物理学家),Eliyahu M. Goldratt(台湾翻:高德拉特),在1984年藉由《目标》这本小説提出,在管理学界造成非常大的震撼,到现在超过30年了,世界各国仍然持续再版,许多MBA学校也都将限制理论纳入正式课程,一开始最主要是在製造业引起很大的回响,改变了很多生産流程。简单来説,就像沙漏一样,工厂的生産流程,每个机台的处理时间都不同,因此最慢的那个机台,就是整个生産流程的瓶颈点,也就是「限制因素」,它的产出速度决定了整个流程出货的速度,所以要提高生産力,最重要是要改善瓶颈点的产能,否则在其他非瓶颈点的改善做再多也没用。
这个概念除了工厂,在其他非製造产业也适用吗?答案:是的。爲什么呢?因爲一切都跟流程(Process) 有关。任何产业、任何公司,都是透过各式的流程来产生商业价值,不管是销售流程、研发流程、製造流程、出货流程、行政流程等,
除非所有工作都是由同一个人完成,否则只要分工就一定会有所谓的「流程」,而流程裡的「瓶颈点」,就决定了完成整个流程的速度,只有找到它、改善它,才有可能提高效率,产生更多价值。
但当旧的瓶颈改善了,整个流程裡可能又会产生新的瓶颈,所以必须反覆的去看整个系统,因此限制理论提倡的观念,简单可以分成五个步骤:
- 找出系统的瓶颈(限制因素,整体效能的上限)
- 决定如何利用瓶颈(充分利用瓶颈资源)
- 根据上面的决定,让其他流程来配合瓶颈(一切以瓶颈为出发)
- 提高瓶颈的能力(整体效能提高)
- 回到步骤一,重新检视新的瓶颈
限制理论虽然一开始是在製造业造成轰动,但不管是软体业、服务业、医疗,甚至教育,都可以利用这 5 个步骤提高效率,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高德拉特的四本书,分别应用在不同的情境:
《目标》(生産的应用)
《绝不是靠运气》(销售的应用)
《关键链》(专案管理的应用)
《仍然不足够》(资讯科技的应用)
都是以小説形式书写,所以看起来不会死板。
TOC在DevOps的应用
回到DevOps,一个软体产品同样是有流程的,从开发、测试、部署、上线、营运等,每一个步骤,都需要不同的人协力合作,也就一定会产生瓶颈点,而现在软体的开发方式是讲究敏捷精神,快速开发、快速回馈、快速修正、快速循环,但想要做到这步,前提要先知道,究竟整个流程的「瓶颈点」在哪里,才有可能去改善它,否则永远都快不起来。
假如瓶颈是在开发速度,那就要考虑开发手法或工具是否需要调整,或是增加资源,不管是对外招聘或培养内部人员多工;假如是部署速度跟不上,可以考虑是否使用云端PaaS服务,尤其是新创公司在高速成长期,不可能什么都自己来,等什么都准备好,商机早就被别人抢走了,因此聚焦在核心竞争价值,将其他非关键的事情外包,才有可能实现快速成长;假如是系统营运不稳定,那就先找出整个系统是哪裡最脆弱,最容易出事情,优先处理这些瓶颈脆弱点,才能让整体系统效能提高。
当整个IT部门的效率提升到某个程度后,其实会发现,限制整体效率提升的瓶颈,可能转移到别的部门了,或许是行销单位、业务单位、物流单位等,最后甚至是牵扯到整个公司的管理流程、公司政策等「组织政治」的问题,事情就不是那么单纯了,不但要处理「事」,也要处理「人」,这是实际执行上,最困难的地方。
DevOps的实际案例
刚好有个非常好的DevOps案例,完全突显出开发、部署、营运的重要性;这几年的11月11日,都是电商的大日子,而今年(2018)的这次大日,台湾的电商们也卯住了劲,做了相当多的行销推广策略,结果证明相当成功,浏览人数大幅增加,但也因爲行销太成功,PChome、MoMo的平台都承受不了瞬间的压力,而导致系统停止服务,游舒帆Gipi的这篇文章就讨论了这件事(双11准备不足,PChome和momo网站皆进入系统维护状态),这个案例完全突显出DevOps思维的重要性,在开发阶段要是没考虑到实际营运的需求,就算功能写的再好,也会出现不得不停止服务的情形,就像Gipi文章讲的,这其实是非常好的经验,也是IT技术人员更可以向公司证明技术架构重要性的大好机会,不要抱著「我早就说过了」这种态度,每个人都是不经一事,不长一智,用商业思维的角度去跟公司报告IT技术在网路时代的重要性,我相信大部分的公司藉由这次的案例能更有体悟。
文章评论(0条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