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主磁力泵技术突围 上海核电产业攻心
一些关键设备、关键材料的研发制造相继取得突破,显示了上海核电产业的新进展。记者从市经信委获悉,今年以来,上海电气中标海南昌江4台主泵合同、总价5000万欧元,宝钢与东方电气集团签订500吨690U型管供货协议,标志着上海成功突破核一级主磁力泵和蒸发器U型管这两个制约我国核电发展的关键瓶颈。
发展核电已成为当前优化我国能源结构、保证能源安全、保护环境的一项重要措施。上海核电产业在全国最具综合优势,形成了系统研发、工程设计、设备制造、人才培养等完整的产业链。但是,此前一些核电关键设备、关键材料国产化跟不上设备国产化的需要,拖了产业发展的后腿。比如,上海电气拥有了压力容器、控制棒驱动器等核岛主设备中其他核心设备的制造能力,惟独造不了主泵,产业的整体发展速度因此大受影响。
为此,上海电气下属的凯士比核电泵阀公司与德国KSB公司联手竞标主磁力泵,引进消化技术。凯士比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朱向东介绍说,核岛设备是核电站的“心脏”,而主泵是“心脏中的心脏”。在核反应堆开始工作后,主泵是核岛设备中唯一时刻运转的设备,负责冷却剂的不间断循环,确保核岛设备温度受控、核电机组运行正常。“以前,世界上能生产核电主泵的只有德国KSB、美国EMD等5家企业,实现国产化后,我国主泵的价格有望比国际同类产品降低一半左右,分享巨大的市场份额极具竞争优势。
文章评论(0条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