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我与EET的缘分,以及2025年打算在这里分享什么?
我跟EET的相识,起源于一次国际电子工程会议,当时我是为了去听国际行业趋势和新技术产品,以公司海外英文名报名参加的,在非常不经意间,我在会场的群里发表了少许观点,没想到当场就有很多人加我微信,微信加得手软,有位VIP席位上的美国有排名的科学家(她当时在上海中科院任职)约了与我共进午餐,隔年这位美国科学家还带来了国际合作,我们公司与亚洲最大的技术顾问公司签了战略合作及一些实际合作项目。所以,我挺早就在EET面包板上了,只不过那些年我所在的公司的国际业务繁忙,还要忙着参加美国分公司的筹备,于是下班后多数时间都在拼命学英语,没顾得上在这里分享太多。
我为什么会挺认同EET平台?应该就是源于上述理由吧 —— 这平台里的资源真的有高手!
要说到技术本身,如果不算乙方服务于甲方的技术顾问、工艺流程顾问等工作,我离开纯粹的单技术领域工作有数十年之久(像上期我分享了自己的事业经历:
《职场沉浮数十载,从“大学生”到“大牛”》)。在后续事业发展当中,我在其它专业领域为了能同时保持住绝对的竞争优势,我一直在持续关注船舶制造类的新技术趋势(包括新材料、电子电气、船型创新等),关注得还比较深,又有造船业的专业网友交流,又有为造船业的管理人员去海外工作及留学提供帮助;另外在我们公司的项目上,也遇到过同事开发了某造船集团的转型变革项目,客户那头一直对用于竞标的PPT不满意,我就自告奋勇地说我试试跟客户沟通,最终我们竞标非常顺利,客户也挺惊讶我的造船业背景。
我今年计划在这里分享的是什么呢?我想应该是介于技术与经营之间的逻辑与案例吧,我相信有技术人一定会为高层“虚无缥缈”的要求而发愁,或是为如何更有效地与非技术部门达成某种一致而苦恼(如产品部、财务部、HR部、老板等)。作为【牛言喵语】的主笔人,我打算将所有偏电子电气技术的管理内容发布在这里。
我的这些经验是否能被别人的公司同样落地,其实我也不敢保证。但我在甲方任职专业高管时,将经验举一反三地应用过1家外企、2家国内行业领先的高科技公司及数据中心的“技术与顶层的互通”。如果具体在用法上有待讨论的细节,我们可以通过评论区或互联网上的其它途径讨论。如果真的白写了,我就当用自己的博客作总结了。
其实说起写上一篇文章时的压力还蛮大的,我等于是首次公开披露了我的所有背景和过往的成长路径,投稿之前给同事帮忙看错别字,她好心地劝我说,我这样分享出去会没有回转余地,但我认为不需要为我的历史业绩保留修改余地,因为我这些背景段落一直在学术上、交流上对外分享。昨天刚好去客户公司开会,我给客户副总裁瞄了一眼,他随即打电话叫来了人力,打算改天组织研发部做个研讨。
对于技术发展路径,我在不同场景下已经分享了二十余年,不同年代有不同的环境压力与对岗位的要求,但是唯有一种要素是永久不变的,那就是总有几个比我年长且非常优秀的工程师、技术高管存在于我进过的顶尖企业中,我很荣幸成为他们的共事者、追随者(我离职后确实还在追着学)。
作者: 牛言喵语, 来源:面包板社区
链接: https://mbb.eet-china.com/blog/uid-me-415046.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博主原创,未经本人允许,禁止转载!
文章评论(0条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