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谁是城市中最可爱的人

2009-10-12 14:52 1462 0 分类: 工程师职场

谁是城市中最可爱的人


 


 



      城市管理不只是形象、面子问题,良好的市容市貌,还是一个城市社会风尚、人文环境、共同价值观、发展信心的体现。在庆祝建国60周年、第三届湘商大会、创建园林城市验收工作等一项项重要活动即将举行的时候,我们关注到这样一个群体,他们忙碌在城市的大街小巷,他们的工作,和城市的形象息息相关,却不被人理解,甚至遭到谩骂与攻击……异样的民意折射出这个群体存在的艰难与尴尬,这个群体,就是城管。是什么原因让他们站在了舆论指责的风口浪尖?他们有怎样的故事,有怎样的心声和期待?我们走近他们。 


  9月17日下午三点,双马垃圾处理场,贴着有色膜的车窗外,太阳的光芒如同枝枝紫色的利剑。 


  这是个被推平的山头,一辆辆满载垃圾的大卡车来到这里,在挖土机刨出的巨坑前,举起沉重的车斗,卸下一车车红红绿绿的垃圾,紧接着两台推土机过来,张开钢铁的巨臂将这些红红绿绿推平,再覆上黄土,等着压实机来压紧、碾平……垃圾场的工作就这样循环往复,200多台垃圾运送车川流不息。 


  综合班班长沈伟中向我们走来。车门一开,一股强烈的臭味冲过来。“每天都有600到800吨的垃圾运到这里,我们分区作业,将垃圾进行分层填埋,还要按照规定进行洒药灭蝇,并盖上防雨膜以防污水渗漏。”垃圾处理是一个和时间赛跑的活,延误半天,城内所有的清洁站就会爆棚。为了防止这种现象,垃圾场的30来人从早六点到晚六点连续不断地工作,如果遇上堵车,或者机器出现故障耽误了垃圾运送与填埋,工作时间就可能延长至深夜甚至凌晨。 


  垃圾厂人迹罕至,当我们拎着相机往填埋作业的现场走去的时候,山头上,几个工人向我们大声喊:“记者同志,这么脏地方也可以上镜头啊?”——是啊,脏,是这里最典型的特征,这些幕后英雄,他们的工作带来了城市的洁净,但城市的繁华和美丽,于他们,却只能从那一大车一大车运来的“红红绿绿”中去感受。 


  同样作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公用事业局)环卫一线的工人,杨庆芳的出场优雅、美丽,那天,她穿着一身旗袍式样的白色裙子前来的,长发披在脑后,看得出,朴实的大姐为此作了一番小小的修饰。但她黝黑的手臂和脸,却明白无误地透露出她的身份——是的,街道就是她的办公室,杨庆芳和建设北路一组的十几名成员共同守护着36000平米路面的清洁,一年365天,每天24小时清洗工作不能间断。过年过节门店开张会点放烟花鞭炮,基建工地上的渣土车抛洒了渣土,一旦遇上这些突发情况,杨庆芳和组员们便背着扫帚和簸箕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大雨倾盆的深夜如此,阳光毒辣的午间如此,中秋佳节、除夕之夜也是如此。 


  “要维护好环境,最重要的是细心和责任心。”绿化维护处的李煜和她班组的4个姐妹负责的是体育中心广场卫生清洗、植物修剪、施肥除虫、防冻抗旱等工作,这个班组曾被评为省级芙蓉标兵岗。去年冰灾期间,广场上、马路旁的树木被冰凌严重压损,李煜和姐妹们找来了竹竿,开始了除冰行动。“咣铛”、“咣铛”,冰凌在她们的敲击下瓦解,一棵又一棵被压弯的树抬起了头。“哎哟!”一棵大树下传来李煜一声惨叫——掉下的冰块砸中她的脸,令人眩晕的疼痛让她眼泪都掉下来。眼睛肿了,右眼部位乌紫一片……第二天,李煜又背着竹竿出来,姐妹们关切地叫道:“‘熊猫’队长,今天可别站树底下,小心天上掉‘炸弹’哟!” 


  “环卫工人是城市的美容师”,这是赵修琪心中对环卫工人的称呼。赵修琪是即将退休的老环卫工人,1995年曾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我们在城管局荣誉室见过他的名字。“我这辈子真没什么贡献,我一辈子都在干着和厕所有关的活,扫厕所、拖大粪。”1971年,赵修琪参加工作,那时还没有水冲式厕所,赵修琪每天天刚亮就起来,从城区的各个厕所收集大粪,到十八总的大粪厂,一趟又一趟,他的大板车,小心翼翼地碾过小巷的麻石街道,每次,过路的人一看到他来,就会捏住鼻子,投来异样的目光,但赵修琪并不以为然。“宁愿一人脏,换来万人洁”,赵修琪说,他就是用这样的一种境界来要求自己,所以,和厕所打了一辈子的交道,也不觉得苦。 


  城管工作者常常充斥着这样的声音—— 
  “你一个扫地的,凭什么管我!” 
  “我们不丢,你们怎么会有活干啊?” 
  “你们凭什么收我的摊子,我又没有犯法!” 
  “你们就是素质差!欺负弱者!” 
  …… 


  除此以外,还有直接对城管人员进行人身攻击。在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一线工作的李大春曾经得过一个特殊的奖励——委屈奖。“那是2007年7月的一天,我和一个同事在熙春路进行违停车辆拍照取证的时候,不知从哪里冲出几个男子,四五个人把我控制住以后,另外一个对着我的头部、身体一顿拳打脚踢,我脑部被伤,当时昏迷了过去……”后来的事,据李大春的同事讲述,肇事者不顾李大春已经满头是血,还故意混淆视听,大喊:“城管打人了!城管打人了!” 


  “说实在的,谁也不希望领这个奖。能受委屈是种境界,但它的背后,是身体更是心灵的伤害。群众对我们的工作不理解,动不动就是以暴力相阻挠,每次出去,都不知道这天会是什么结果……”李大春说。 


  其他一线执法人员的经历同样使人惊心动魄:今年8月4日上午,行政执法局雨湖分局在中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院内拆除违法建设时,该户人家的两位老人爬上违法建筑并躺在屋顶上,向执法人员大骂出口,执法人员好不容易把两位老人劝下屋顶后,老婆婆又端来盛尿的桶子,朝执法人员泼粪水;今年2月,行政执法局岳塘分局执法人员在芙蓉中路整顿市容,一占道经营的小吃摊贩不但不听劝阻时,反而将一名执法人员推倒在地,还端起三轮车上一锅开水欲向他泼去,被人制止后,那业主突然向另一名执法人员张文胜发起袭击,将其摔倒在地,导致张文胜头部受伤,当场昏倒。经法医鉴定,张文胜因外伤致脑震荡、鼻骨粉碎性骨折;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一位副局长曾带队整顿“摩的”,被摩的司机叫来几十个人围攻,在场的执法人员都遭殴打;行政执法局直属分局一科科长戴毅告诉我们,整顿非法营运时,有些黑车司机竟拖出几尺长砍刀进行恐吓;执法人员李文有次拦下一辆非法营运车,刚准备出示证件,失去理智的车主一脚将油门踩到底,李文抱住车门,被狂奔的汽车拖出100多米…… 


  执法者还不仅仅遭到当事人的攻击——李大春一次和执法队员整顿长途汽车站门前的小吃摊贩,遭到十几个摊贩主的攻击。一位看热闹的群众,趁他和摊贩僵持的时候,在他背后踹了几脚……“那几脚,让我心中很刺痛,城管人员不仅辛苦,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连起码的尊严都没有。”除此,还经常有如罚也不是、不罚也不是的困惑,有这部分满意那部分人又不满意的尴尬。 


      面对马路市场、乱停乱靠造成的脏乱差,面对非法营运车逃离于税收管理之外与合法经营者肆无忌惮争抢生意,城管执法工作的正义是毋庸置疑的。而执法何以面临如此尴尬的处境? 


  ——法律的支撑力不够,目前,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的依据是国务院批准的市容环卫、规划管理、园林绿化、市政管理、工商管理、公安交通以等7个方面全部或部分行政处罚权,再加上地方政府文件规定的相关职能,总称为“7+1”。“7+1”赋予城管人员的只有对违法违规者罚款权和“物”的处理权,没有限制其人身自由的权力,所以,面对突如其来的暴力攻击,城管正当的执法活动得不到保障,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 


  ——逼视城管工作的还有人性,非法营运者、小摊小贩大多是生活在底层的百姓,他们之所以逾越管制,只为争取生存的权利。 


  “任何情况下,人的生存权利都是第一位的”,主管执法工作的湘潭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公用事业局)副调研员朱希伟,在城管执法与百姓生存权利的天平上,作出了这样的选择。当然,作为一名城管人,朱希伟更希望的是,有一天,城管执法与百姓的生存权不再对立。“江苏淮安市政府出资专门配置了200台人力三轮车和200个用于经营的柜子,发放给下岗工人等困难群众,让他们挂牌上岗,在指定地点依靠、经营——这就是疏导,政府能更多地从百姓的生存的角度出发,对违规经营者予以规范和引领,而不是一味地‘堵’,城管执法也就不会在情与法之间面临‘双刃剑’般的选择之痛。” 


  为了努力消解这种对立,湘潭的城管执法更加注重理念上的疏导,防患于未然。执法人员手上的红、绿、蓝三种小卡,公示了城管工作的理念、方针、执法人员的职责和纪律、投诉电话以及相关处罚条例等。这三张卡,是对执法人员自身的要求,也是他们向百姓进行宣传教育的依据和载体。 


  在没有一部当家的法律作为保障的时候,城管行政执法人员只能通过“借法护法”,来保证执法过程中自身的安全。2009年5月,公安城管执法大队在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重新挂牌成立,9名城管公安的到来,通过及时有效的处理和解决行政执法过程中的各类纠纷,同时对一些有暴力抗法倾向的执法对象采取强制措施和提前警戒,减少了暴力抗法事件的发生几率,让城管执法人员的心头多了一丝安全感。今年7月份,城管公安还与行政执法局直属分局合作,捣毁了一个套牌的士团伙。 


  湘潭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公用事业局)局长张绪军的博客中,有个自创栏目——“悟字觉义”,其中,关于“城市”和“管理”二字,他是这样“悟义”的: 


  城,从土,从成。本义是都邑四周用作防御的高墙,用以盛民也;“市”,原金文字形,表市场嘈杂声。本义是市场,买卖之所也。城市=城+市,是方便人类居住生息、生产生活的集中地。 
      
       管,从竹官声。本义是一种圆而细长的、类似于笛的管道,因其管制和引导穿过管道的气流,而能发出美妙动听的音效,故引伸有:负责、经理、管理以达到某种目标之义;理,从玉里声。本义是加工雕琢玉石,治玉也,即顺玉之纹而剖析之。故引伸有按事物本身的规律或依据一定的标准对事物进行加工、处置。 


  管理=管+理,管由竹、官组成,可见意在人人是官,官为人人,理由王、里组成,王者道法,里者本质。故管理应该核心是制度管事、务求实效。 


  有趣而精辟的分析,显示出张绪军对城管的一番思辨。作为城管局的大当家,张绪军深感城管工作的艰辛、琐碎和繁杂。他在日志中写道:“2008年6月2日,我调到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公用事业管理局)任党委书记、局长。从这天起,我也成了这舆论风口浪尖的一名城管人。尽管我一开始就打定主意要心如静水、受得委屈,但后来一些事情的发生,还是让禅悟人生的我真有点始料不及。” 


  “当前的城管确实存在很多弊病,需要像中医一样,用心调理,才能治愈。”这剂能强身健体的“中药”,张绪军认为是文化,他提出一个新的理念——“城管以文化之”。 


  “以文化之”中“文”的内涵,是文化素质、人文情怀以及科学技术和现代化的管理方法。从理念、决策到管理机制与管理方法, “城管文化”被注入了丰富的内涵—— 


  “为民服务、和谐城管”是湘潭城管的核心理念,从“管民”到“为民”,彰显了以人为本的情怀,城管工作有了一个清晰的定位——民生;“全民参与、疏堵结合、教惩并举、和谐共享”的十六字方针则体现了“大城管”时代的管理智慧;“工作恒抓不放,制度恒求完善,宣传恒温不减”的“三恒”管理原则,“教育于未然、发现于起端,处罚于初始,问责于岗位”的“四于”机制等等,相比于枯燥的说教和和冰冷的法律,这些理念简单易记、也便于宣传,城管工作,也随之得到越来越多人的理解和认同,有了“文化”这种沟通方式,城市管理与被管理双方在城市管理上共同价值观日趋形成。 


  城管以文化之,也是我们城管人在自身形象上自救。“百姓对城管形成了‘以武力之’的固有印象,所以我们要改造自己,提高城管人员自身的人文素养。”采访几日中,我们跟很多城管战线的工作者接触,也不自觉地用他们给自己定位的“四员”(宣传员、服务员、执法员、信息员)的标准去打量他们,虽然有些苛刻,但我发现,这些以“文化”之名建立起来的理念、方针与人生信条,已经完全内化成他们的思想和行为。 


  9月13日下午,我们来到城管局机关干部节目排练现场,他们在为即将到来的国庆60周年文艺汇演进行排练。“迎着新世纪的春风,我们踏上新的征程,脚步走遍,走遍大街和小巷,青春飞越春夏和秋冬……”这是新创作的《湘潭城管之歌》,词作者就是张绪军。尽管只是排练,坐在最后排的我被他们整齐、专注的歌唱感染了,采访中了解的一幕一幕化作鲜明的画面,浮现在我脑海,我在采访本上写道:“这是一支敬业、积极乐观、有凝聚力的队伍……”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彭中泽在8月31日的《湘潭市城市建设与管理工作综合评议报告》中讲到:“近年来,我市以文明城市创建为载体,‘大城管’理念正在逐步深入人心……‘大城管’格局正在逐步形成……” 


  何谓大城管?“大城管”是依据城市管理的社会性、开放性、交互性、人文性、基础性、系统性特点和属性提出来的一种城市管理新理念、新机制、新模式。它着眼于充分体现城市管理系统的最大价值,有效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各展所长,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共同做好城市管理工作。 


  理论、概念的表述也许太枯燥,还是用城管人讲述的真实事例来描述—— 


  “记得我上任第一天,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布置工作——以最好的市容环境,迎接6月5日奥运圣火的到来。任务来了不谈条件,那几天,局里的领导和机关干部全部出动,把守在各个重要的路口,饿了就在现场吃个盒饭……”那一次,张绪军深深地感受到,城管人员是一支有战斗力、有奉献精神的队伍;那一次,张绪军也真正看到了“全民参与、齐抓共管”所产生的巨大合力,“那段时间,全市从上至下,所有的机关单位、企业、学校、社区都行动起来了,这些单位的责任范围内都打扫得干干净净,很多市民都自觉地加入到了保护环境的队伍中来;行政执法人员一回来都欣喜相告:第一次发现自己说话那么管用。” 


  让李大春最难忘的一次执法经历,是他在白石广场抓到一台非法营运车,在询问记录过程中,当事人故意大吵大嚷,引来人们的围观。从心理上来说,围观群众越多,对执法人员产生的压力就越大,前面讲过,人们对他们的工作总是抱有“成见”。“没有想到,在当事人对我们进行言语攻击时,围观者中,有一位中年妇女走出来,指责当事人说:‘你们自己违反了规定,不配合执法,还要骂人,那城管工作还怎么开展呢?’因为群众出面主持公道,当事人的气焰小了,配合我们完成了下面的程序,这是我第一次感觉到,民意、舆论站在我们这边。” 


  绿维处的李煜心中珍存着这样一个画面:那是2007年9月,第二届中国(湘潭)齐白石国际文化艺术节的开幕式在体育中心举办,体育中心门外的草坪一地垃圾。第二天一大早,李煜和姐妹们就开始了忙碌——“妈妈,那些阿姨在干什么?”一个稚气的声音问。“阿姨们是在清捡草地里的垃圾。”一个温和的声音回答。“那我也帮忙去!”——“那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姑娘蹦蹦跳跳地来到我身边,用她白嫩的小手和我一起拔杂草、拣垃圾……” 


  ——是的,这是城管人心中最美好的画面,城市管理的最高境界,就是市民自己管理自己;一人领唱,有人应和,大家共鸣,这是城管人心中最美的城管之歌。 


  “人,诗意地栖居”,哲学家海德格尔的诗句,引发了许多人对自身存在状态的思索。城市,是我们共同价值观和精神共性的载体,是我们生存的居所,灵魂的栖居地——爱她,呵护她,就是呵护自己的精神家园。 


  城管人的故事还有很多,也许,有一天,当我们真正读懂了他们的期待,我们的城市也就不再需要“城管”,而那也恰好证明,他们的付出,真正值得。


 


本文关键词:


扫地机


jxkd_zhd


相关产品:吸尘器吸特乐吸尘器starmix吸尘器扫地机洗地机

PARTNER CONTENT

文章评论0条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我要评论
0
0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