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放是基础,运放设计弄好了,其他的也就容易了运算放大器是模拟电路
的基石,只有根基扎实方能枝繁叶茂,因为本科和研究生时喜欢物理,数学和哲学,花了些精力在这些上面。工作后就得真刀真枪的干了。每天上班仿真之余和下班后,就狂看英文原版书。第一本就是现在流行的Razavi 的那本书。读了三遍。感觉大有收获。
其实我就记住了常总有次聊天时给我讲的心得, 他大意是说做模拟电路设计有
三个境界:第一是会手算,意思是说pensile-to-paper, 电路其实应该手算的,仿真只是证明手算的结果。第二是,算后要思考,把电路变成一个直观的东西。第三就是创造电路。
有一次在一个项目中,一个保护回路AC 仿真总不稳定, 调来调去,总不行,这儿加电容,那儿加电阻,试了几下都不行,就找常总了。因为这个回路很大,所以感觉是瞎子摸象。常总一过来三下五除二就摆平了, 他仔细看了,然后就导出一个公式,找出了主极点和带宽表达式。通过这件事,我对常总佩服得五体投地, 同时也知道直观的威力。所以后来看书时,都会仔细推导书中的公式,然后再直观思考信号流, 不直观不罢手。一年多下来, 对放大器终于能够透彻理解了,感觉学通了, 通之后发现一通百通。最后总结:放大器有两个难点,一个是频率响应,一个是反馈。其实所谓电路直观,就是用从反馈的角度来思考电路。每次分析了一些书上或者JSSC 上的“怪异”电路后,都会感叹:反馈呀,反馈!然后把分析的心得写在paper 上面。
学通一个领域后再学其他相关领域会有某种“加速”作用
后来在COMMIT
时,有个项目是修改一个RF Transceiver 芯片, 使之从WCDMA 到TD-SCDMA。里面有个基带模拟滤波器。我以前从没接触过滤波器,就花了两个月时间,看了三本英文原版书,第一本有900 多页,和N 多paper, 一下子对整个滤波器领域,开关电容的,GmC 的,Active RC 的都懂了。提出修改方案时, 由于我运放根基扎实,看文章时对于滤波器信号流很容易懂,所以很短时间就能一个人提出芯片电路原理分析和修改方案。
总之,现在知道,凡事情,基础很重要,基础
扎实学其他的很容易切入, 并且越学越快。
芯片设计最终一定要走向系统,
这个是芯片设计的第四重境界。电路如同砖瓦,系统如同大厦电源芯片中,放大器,比较器都是最最普通的, 其难点在于对系统的透彻理解。
文章评论(0条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