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9月,开始实习,背井离乡,跑到天津工作生活,至今已然一年有余,期间虽有成长和快乐,但更多的却是无奈和辛酸。
一年的岁月,短暂的足以物是人非。
刚走进社会时,看到的山,见到的水,如今端详,山已不山,水亦非水。对于人生,对于社会,对于种种已经发生的、正在发生的或将要发生的事情,渐渐地,感到迷茫、困惑,不知道它们因何而来、为何而去,思考不出它们存在的意义。
关于工作
不经意间,又一年的花季过去了,雨季也过去了,强筋的北风,在稀疏的林间,歇斯底里地叫喊。本就不安静的心,被它一搅,便更加的躁动。
工作了一年,跳了一次槽。第一份工作,在外包公司项目组做一个和电网有关的开发,干了六个月,外派到北京两月后便愤而离职,因为过不惯北京蚁族的生活,也看不惯北京匆匆的脚步!那最艰难的六个月,现在回想,却很是怀念,怀念那些人,怀念那些事!如果没有后来的外派北京,如果没有后来的种种变故,或许,那段时间是美好的!所以我把那段记忆定格在了华明镇怀园502。而后,进入了ATM设备商,做ATM系统至今,也已九月有余,在这九个多月的时间里,几乎跑遍了大半个中国,最南到海口,中部洛阳、郑州、石家庄、济南,北至北京,大半的时间在出差,没日没夜的跑着,忙的时候焦头烂额,得了一些表扬,犯了许多错误,无奈过,忧伤过,虽无言后悔,却不堪回首。
作为IT人,实在很难找出到天津发展的理由。然而那些所谓的北上广京沪深的排名对于初出道的打工仔而言,并无实质意义,但这排名却是当下时代的背景,人总是要活在时代背景下。
不同的都市,或许有着类似的城市结构,但却各自有着迥异的城市风格。然而一个城市的高度、速度以及风度,通过媒体捕风捉影到的,与呆在里面生存发展感受到的,有着戏里戏外的区别。生活在天津,每天见到的不是城市的美好,而是低素质的肮脏……
愿景很简单,追寻愿景的道路却有些曲折。
不是很忙的时候,总无关痛痒地自学着Linux和Qt,但是,因为只是单纯的学习,没有硬性任务,也没有实践的机会,总是徘徊不前,望着日益荒凉的技术博客,心底无端生出许多惆怅。太多的精力无处使,心,便狂野地游离在工作之外。矛盾普遍存在性的背后,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焦虑,玩得多了,学的就少了,于是一边心不在焉的生活,一边提着忽明忽暗的梦想寻觅着前方迷离的去路。
许多以前的同学、同事,也都有了跳槽的经历。不知道是人先变心,还是工作先变化,总之就觉得当前的工作给不了自己足够的快乐或幸福的未来,犹犹豫豫终究是辞了。其实,许多跳槽,都只是在同一个圈上徘徊,距离圆心处的梦想依然遥远,跳槽的行为,更多的,只是我们向生活反抗的一种表现。我们总是不甘于现状,总是试图拿我们所拥有的,去换我们所没有的。
幡动,不是因为风动,而是因为心动。一定要这样理解,又何尝不可?图的就是痛快。只是,柳永的一句长叹“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却又让人陷入深深的迷茫。
关于书籍阅读
周末,清晨或黄昏,沏一壶清茶,坐在窗前,手捧一本书,细细地品读,不时地,会有一阵清风迷途到室内,然后又俏皮的蹓走,夹带着书香,散得很远很远。这是一周中最惬意的时光。
来天津一年,购的书也已有十几本。除了计算机类,常看的杂文、散文、文学杂志等等的少之又少,而且也开始厌恶成功学和黑厚学方面的书,或者说,已经过了那个被别人用金钱主义和流氓主义忽悠的阶段。相比空洞、激昂的理论,看一些有着项目背景的经验之谈更感实在。
时过境迁,纸质书现已逐渐没落,大家更乐意盯着屏幕在到网络上看电子书、各类资料,好呆能省些钱。应该说,网络上流传的信息,大部分是有实用价值的,对于生活或工作或思想,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但是,网络信息的生活法则是,流行的信息像老鼠一样爆炸式繁染,不流行的信息像老虎一样濒临灭绝。而流传的信息,并非都是优秀。其实,除了那些被转来转去的文章,还有更多更好的文章、更深刻的思想,被遗忘在网络的角落,或未曾上传到网络只存在书中,无缘被许多人读到。到图书馆或书店里走一走,总会遇到一些名不见经传的书,随意翻开,阅读其中一两段文字,内心会产生强烈的共鸣,那种兴奋,在网络上难以找到。
另一方面,虽然网络上信息资源十分丰富,但是各类媒体却主导着网民往娱乐方向看读,至使网民时常留恋于娱乐信息、怠慢了专业信息及其他信息的吸收,渐渐地习惯了看别人的世界、说人家的精彩。说难听一点,媒体在使一些人成为神,使另外一些人成为神的膜拜者;在这个神与民的世界中,神的一言一行、一身华丽、一掷千金、一次情变、一场奢华、一轮荒*,都成为牵动天下苍生的头等大事,而神一直都很忙、没有时间关心膜拜者们的生活,只有在某一场天灾人祸后,神才会忙里偷闲,站出来,说要为灾民捐一些钱。当然了,这种事情,是一定要上新闻的,要不然,神是不会做的,鬼才去做。这是题外话,我们继续。
随着iPhone、Android手机的流行及平板电脑的日益普及,电子书的使用也越来越广泛。信息爆炸了,人却茫然了。在这个可以快速地进行复制粘贴的廉价的世界里,当大家(尤其是学生)都没有了随手划和作笔记的习惯,没有了清静的环境宁静的心境,纵然面对浩如烟海的信息,能掌握的有多少?学以致用的又有多少?
关于人生思考
站在繁华的街头,望着如潮水般的人流,找不到一张熟悉的脸,内心倍感孤独。步履匆匆的行人擦肩而过,更增添了我的寂寞与彷徨。一阵风吹过,有一丝凉意,沿着街道,孤独地往前走。
现代社会,像波涛汹涌的大海,每一个人都在海里沉浮,在一层层海浪的推举下荡来荡去,也许我们并没有失去什么,却凭空地感到凄惶。
浮躁的社会,让其内部的人变得浮躁;浮躁的人做着浮躁的事,又反过来加剧了社会的浮躁。成功学的书籍仍然横行世道,富爸富妈的书籍仍然层出不穷,仿佛谁都可以成为百万富翁,其实不过是一批商人,利用人心的浮躁来赚钱。人生的贫困或富裕,卑微或荣耀,冥冥中自有天意,只是,我们宁愿相信,是后天人为。
我们常说过程比结果重要,但是,我们所关注的,可以衡量的,用于比较的,却只有结果。毕业一年,有人已经买车买房,有人依然一贫如洗。一贫如洗者,并非就是游手好闲之徒,买车买房者,不见得就是人中龙凤之辈。人与人之间的一些差距,往往是几代而为,是通过光速也无法计算的,我们有生之年,一定要消除或者逆转吗?以车子和房子这样的形式?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这句话,我似乎懂了,但是,我却又说不出它阐述的人生哲理。
尾声
偶尔,在昏黄的黄昏,拖着疲惫的躯体,回到屋子,扔下背包,倒头便睡。不知道过了多久,迷迷糊糊地醒来,对着无边无际的黑暗,脑袋一片空白,有一种不知身在何处的虚妄感,然后才思考,什么时候睡的、之前发生了什么事情。等到想清楚了,生理上的感觉也随之来袭,先是乏力,然后感到饥渴。
一看钟,才晚上九点多,重新躺下去,躺着真舒服,但是,却无睡意。听着窗外街道偶尔路过的由远而近再由近而远的车声,感受着夜的寂寞,莫名地,会有一股流泪的冲动。乏力的感觉渐渐隐去,饥渴的感觉却是越来越重,而且一身的汗臭也很不舒服,无论如何还是要起来折腾,每每这个时候,就特别地感觉到,生命的荒诞和无意义。
天天这么拼命,都不知道为了什么。想到这个问题时,脑海总是一片模糊,最终的结论是,活着就是为了在不尽如意的环境中寻找快乐。有一位叫乔布斯的计算机伟人却说,活着是为了改变世界,但是,他的亲情、爱情、友情,对数十亿的人没有丝毫的影响,他活着,也只是在追寻着他自己的快乐。
关于生活,西方思想分析到最后都是上帝,因而面对人生,他们总是反复地追问“人从何处来,要往何处去”。中国精神分析到最后都是当下,即不管活着有没有意义,反正都是活着,最终面对的问题是“怎么活”。
有人争着进入北上广(深),有人急着逃离北上广(深),大城市与小城市,不能用好与不好这两个简单的词也区别,每个人的阅历和思想有异,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得到的结论自然也不一样。大城市收入相对高,但那一批呆在大城市里的异乡客,付出了心理和生理上的巨大压力,总不至于只是为了多挣两三千元那么简单吧?
每年都有许多的人,在旅行的路上,徒步的、骑车的、自驾车的,带着各自的经历,漂泊远方,寻觅自己不曾知道的风景。铁打的风景流水的人,年复一年。旅行的意义在哪里?逃离城市亲近自然?培养独立进取精神?了解不同地域文化?丰富自己人生阅历?
或许,走那么远,不是为了看风景,而是为了去一个陌生的环境,抛却喧嚣与烦恼,会一会真实的自己。
可是,走得再远,还是要回来。
毕业一年,独在异乡为异客,在北方收获了一份与南国不同的色彩,与工作无关,与生活有关。
后记
以此文记录毕业一年后此时的思想和心境,因为思绪凌乱,写得有些无厘头,因为文笔有限,有些话欲言又止,有些摘自网络尘帖,所以不免似曾相识,或许是因为一种压在心底的共鸣!又因为迷惑和对现状不太满意,本文基调有些消沉。期待几年后,事业有所成,生活有所悟,写出一些畅快的欢快的文字。
似水流年
2012年11月於济南市中区经八路某室
hot.summer_2010_438634915 2014-8-28 06:09
DiracFatCat 2014-3-7 1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