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化关键系统布局方面:总体上是处于补短板和谋未来的关键布局阶段
混动系统:随着丰田第五代THS和本田第四代iMMD的推出,可发现当前混动系统除了新势力重点布局REEV外,兼顾动力性和经济性的混动方案正成为日系和国内传统自主品牌的主流选择
电池领域:加速全生命周期布局已成为主机厂和电池企业的共识。如多家主机厂已深入产业链的上游、生产以及下游回收,构建材料闭环;而零部件企业正通过布局上游和锂矿让利等行动来加大对上游原材料议价权、同时积极扩大产能(到2025年全球规划产能已接近6TWh)以及量产和研发高能量密度的新型动力电池产品
电驱动领域:依靠强大的集成制造能力,主机厂自建电驱动系统开发能力已是不争的事实,且大多主机厂已开始加大SiC的布局;同时主机厂和第三方企业均在积极抢滩800V相关产品,预计2024-2025将会出现800V产品的批量量产,而与800V平台相关的高压器件等产业也会逐渐成熟
补能体系:目前多数主机厂在已基本形成全场景补能生态,加强自有品牌超级充电体系和家庭充电桩的建设是车企布局的重点
氢燃料电池:国内已基本形成完整的供应链,国产化替代的速度正在加速;同时现代、宝马、丰田、长安、广汽等多家车企旗下的氢燃料电池乘用车或在开展示范运营或正式量产销售,或将加速突破氢燃料电池乘用车的成熟
发展趋势:自主可控、绿色低碳、海外布局将成为主旋律
自主可控:加大数字化、区域化和多源化的供应链管理体系,同时加速构建协同共创的新型整零关系是提高自主可控的必要手段
绿色低碳:大多数主机厂围绕其双碳目标已对供应链提出了明确的减排任务,宝马、奔驰和吉利等均表示要将供应链减排承诺作为可持续发展的供应商标准。目前来看,其对供应链减碳的举措主要包括100%使用可再生电力,减少钢、铝、塑料等零部件的碳排放等;同时面对混合动力的发展需求,开发氢气、e-fuel等碳中性燃料成为重要手段,目前长城、广汽、红旗、丰田及保时捷等均在积极行动
海外布局:核心零部件跟着主机厂抱团出海已成为趋势,未来供应链需加强在海外的投资布局
本报告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研究背景,主要包含市场发展、政策动向以及供应链新变化、新需求等;第二部分是电气化关键系统的布局现状,重点是对当前动力电池、电驱动、补能体系以及氢燃料电池系统进行了供应链布局的梳理;第三部分是发展展望,重点是围绕打造自主可控、绿色低碳的供应链进行了分析,同时对动力电池、电驱动以及新能源汽车产业后续产业机会进行了研判。
从市场来看,自中美欧等全球主要汽车市场进行新能源转型以来,近几年新能源汽车在全球范围内受到了用户的普遍认可,市场销量节节攀升,市场渗透率也在持续提高。目前,中美两国已成为市场上新能源销量前二的国家。但得益于中国率先进入该赛道,使得我国的新能源汽车销量遥遥领先于全球其他国家,同时也培育了本土较为完善的新能源汽车供应链。
从供应链端来看,过去几年受全球疫情、俄乌战争等事件的影响,给全球的发展方向带来更多不确定和不稳定因素,全球供应链压力指数曾一度上涨至4.35的历史高点。而汽车产业作为全球高度协同发展的产业,自然而然受到了较为严重的冲击,如持续性的缺芯、间歇性的零部件断供以及动力电池原材料长期高位,同时全球经济下行、欧洲能源危机爆发,将使得全球汽车供应链面临较长时期的供不应求挑战。
面对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和供应链安全、自主可控对新能源汽车供应链的双重需求,全球主要政治体围绕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核心关键部件,纷纷制定“推动本土供应体系建设”的相关政策体系。以动力电池为例,欧美的政策重点是加强制造、原材料供应体系建设,如美国《通胀削减法案》要求从2023年起,至少40%的电池矿物材料价值量和50%的电池组件(电极活性材料、电芯、电池模组)产自美国或其自贸国。《欧洲关键原材料法案》中对于战略性原材料(含钴、锂、锰、镍、铜、石墨等)要求到2030年,欧盟自有供应的占欧盟总消费需求比例在开采、加工、回收端分别占比10%、40%、15%,另在任何加工阶段对任何第三方国家的年进口量不应超过欧盟年消费量的65%;日韩的政策重点是稳定供应和进行技术保护,如日本和韩国分别于2022年出台相关法案,来保护本土技术,避免外泄。
从产业现状看,当前整个产业重点是围绕新能源汽车关键核心部件进行补强,如主机厂通过加强对动力电池和电驱动系统垂直整合的能力,来抢占发展的先机。
如在动力电池原材料布局来看,主机厂和动力电池企业均在全球各地抢购锂、镍和钴等动力电池核心原材料,尤其是针对单价仍处于高位的锂资源,特斯拉、比亚迪、福特、丰田和宝马等主机厂以及宁德时代、亿纬锂能、LG新能源、国轩高科等电池企业在过去两年内在全球范围内都有签订相关供应协议的行动。
如在电驱动领域,因主机厂本身具备强大的集成开发能力,自建电驱动系统生产已成为主机厂的主流选择,如目前国内传统主机厂和合资品牌基本上都已明确系统自建的规划并加速落地,新势力里面中的特斯拉、蔚来、小鹏及零跑也采取了自研自产的布局策略,尤其是特斯拉、蔚来及零跑对电机、电控也都是采取自研自产的策略。
从趋势来看,构建稳定的供应链体系以及减少供应链端的碳排放,打造可持续发展供应链等将是未来发展核心。
如在构建稳定供应链体系来看,我们认为多源化、区域化和数字化是主要的方式,其中多源化已成为大多数主机厂和tier1的选择,而在供应商的选择上,近几年国产供应替代的趋势明显,推动本土化供应链打造;在区域化方面,重点是围绕主机厂生产基地周边布局关键部件,来减少跨区域不可控因素的影响,同样有利于降本和推动本土供应链发展;数字化是未来供应链管理体系的核心能力,通过数字平台来打通产业链上下游,使汽车供应链体系连接更加紧密,实现整车企业和供应商双赢。如数字化供应链可帮助整车快捷、精准的了解第三方库存情况,也能帮助供应商及时掌握整车的需求,来及时调整交付、备货、产能等规划等。目前国内的吉利和上汽等企业都已开始了数字化供应链管理平台的运营。
从绿色低碳采购体系来看,目前宝马、奔驰、大众、沃尔沃、吉利等企业均制定了围绕材料体系打造可循环、可再生、可持续的绿色供应链的开发计划。如宝马目标是到2030年,每辆车供应链中产生的碳排放量减少20%以上,同时将供应商的可再生能源使用情况视为是否签订新合约或延长现有合约的重要考量因素;奔驰则是在与供应商的合同中,加入碳减排目标的相关条款;大众中国要求到2030年大众集团所有燃油车和电动汽车供应商均将100%使用绿色电力;沃尔沃要求到2025年其所有一级供应商完全使用绿色电力,且届时关键原材料实现100%可追溯性;吉利则要求到2025年各车系供应端碳排放量减少20%,具体要求包括:项目定点前考核供应商是否达成可持续发展要求;2025年Tier1 100%使用可再生电力;2025年采用可循环钢20%、可循环铝30%、可循环塑料25%;2025年新能源车型动力电池生命周期碳排放减少25%以上。
在新形势下,汽车供应链的变革已箭在弦上,但产业从培育到成熟,需要产业链上下一起努力,同样也需要国家进行宏观把控,在维护国际关系确保供应稳定的情况下,有必要研究将关键核心原材料提高至国家战略物质储备的高度,构建一个可持续的、稳定的新供应体系。
作者: 可可盖世大学堂, 来源:面包板社区
链接: https://mbb.eet-china.com/blog/uid-me-4035109.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博主原创,未经本人允许,禁止转载!
文章评论(0条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