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次发表 23-10-30 最后编辑:24-10-16]
静电放电(ESD,Electrostatic Discharge)是静电场在短时间(数个ns)内转移能量的过程。静电场就是不流动的电荷产生的电场,和磁场一样看不见摸不到,但是可以用场强计测试到。
ESD现象的特点是电压高,放电迅速。高的电压可以轻易击穿介质(雪崩效应 Avalanche Effect)。对于电容量较大的物体或者电阻很低的物体,例如人体和铁块,ESD要么不足以形成高的电压(U=Q/C),要么不能形成足够的焦耳热(I^2xt),所以我们对静电的感受,最常见的是在冬季抱怨两句电火花打手,不算事儿。
ESD侵扰电子产品的途径,既可以通过直接接触(接触放电),也可以通过电磁感应(空间耦合,空气放电)。
对电子元器件就不同了。不少电子元器件都容易被 ESD 破坏,也被称为“ESD敏感”。这种破坏通常很隐蔽,常常不会造成立即失效,容易被轻视。不过,ESD 损伤会引起半导体材料性能快速退化,量变引起质变,最终出现破坏性损伤。而此时,ESD的“犯罪现场”往往已经被其它过应力的痕迹遮盖,难以寻觅,无法“破案”。所以,ESD对于电子元器件而言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隐形杀手。
为什么会ESD敏感呢?可以从材料性质和结构两方面来解释。
电子器件中的半导体是一种电阻可控的材料,其主要的失效机理是过压击穿(也叫介质击穿,一型击穿)。当介质在特定环境下的介电强度弱于外加电场时就会发生击穿,电介质物理学可以解释这种现象。
有一些电子元件,比如MLCC(多层陶瓷电容)、片式厚膜电阻器,其封装中存在小电容,例如MLCC的内部电极、厚膜电阻器的玻璃密封区与金属端子构成的寄生电容,电荷转移时会形成较高的电压,导致局部击穿和熔融。
防护技术
防范和控制火灾,总是从“火源-助燃物-可燃物”三方面来分别下手。电路中防护ESD也可以按这个思路,把问题分解为“干扰源-传输路径-敏感物”这3部分。事实上,这也是处理EMI、EOS等问题的通用思维。
结构防护
前面介绍了ESD侵扰电子产品的途径有接触和近距离感应两种形式。要避免ESD破坏PCBA,最直接了当的办法是加外壳防护。用外壳把PCBA包起来,阻断直接接触的路径。
外壳最好是导电材料,一般是耗散材料,不建议用绝缘材料。绝缘材料容易产生静电,当静电积累足够多,就可能在外壳和内部PCBA之间闪络放电。如果电子产品经常在强电场环境工作,那么最好用导电材料做外壳,它可以形成一个法拉第笼。当外壳不接地时,形成静电屏蔽,感应电荷均匀分布,不会集中积累。当外壳接地时,进一步形成电场屏蔽,内部电场为零。
交流供电且用导电材料外壳的电子产品,外壳接大地/保护地/PE是安全必备,所以在防触电的同时,经常可以解决防护电磁感应的问题。
对于汽车电子产品,虽然ECU(电控单元,Electronic Control Unit)的金属外壳接在汽车底盘框架上,但是汽车到大地之间的电阻并不稳定。比如干燥路面和积水路面,就会有相当大的地电阻差别。这种情况下,汽车行驶过程中,气流吹拂/摩擦ECU外壳产生的静电,可能会积累。因此,ECU内部的PCBA在连接金属外壳时,不会直接将其和PCBA的参考平面连接,而是会通过一个高压电容器,通常是10nF/100V相连,并且并联一个1Mohm的电阻器来提供电容放电路径,同时也起到限制电流的作用。
塑料外壳不能实现电场屏蔽和静电屏蔽的效果,但同样广泛用在消费、工业、汽车领域。这种情况下,PCBA上的导体和外壳内壁、开孔/口处要留出足够的电气间隙。
端口防护
很多电子产品都有开放的接口,例如手机充电口,电脑的HDMI接口等。如果ESD发生在接口处,就会直接侵入接口的电路。ESD的特点是电压高,放电迅速,那么防护ESD,就要从降压、限流入手。
降低电压可以利用带有V-I转折特性的元器件来实现。基于雪崩效应的二极管——TVS(瞬态抑制二极管,Transient Voltage Suppressor)就是最常用的一种。此外还有基于隧穿效应(Tunnel Effect)的二极管——Zener(齐纳二极管,稳压管)。这两种器件的优点首先是电压响应非常快,可以对付数个ns宽度的脉冲;其次,结电容小,在正常工作时不影响信号带宽。不过其弱点是过电流能力较差,它们的PN结都是反偏工作。
实践中,瞬态最大功率400~600W的TVS可以应付各种ESD问题。
扩展阅读:
文章评论(0条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