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问题溯源人工智能理论是随着数字计算机的出现应运而生的。人们对于计算机这种具有高速运算能力和大规模数据吞吐量的机器充满了希望。在电子制造业高速发展的几十年来,计算机的硬件水平倍数级攀升。在其间,人们发明了多媒体音频处理,电子游戏,网络通信,手机和各种电子终端。然而,人工智能的进展却微乎其微,若将现今的智能设备与二十年前的机器对比,发现没有多大长进。相比于硬件摩尔定律式的发展,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可以说是微乎其微。白白枉费了计算机工程师几十年的辛劳。“电脑”,“智能手机”实际上都只是指令执行器,生硬到不能产生随机数。这些东西无脑亦无智。对智能词语的滥用一方面表现了人们对人工智能的期待,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对计算机的误解,认为只要计算机足够快,他就能拥有人一样的智能。那么智能产生的前提是什么?我们怎么能够保证智能在计算机上一定能够实现?而在另一个领域,近些年来随着微电子制造业的迅猛发展,FPGA/CPLD等大规模集成数字逻辑芯片相继出现,它可以将数以万计的逻辑门电路以可编程的方式烧写到单一芯片中。其最大的特点是大规模的对等逻辑。然而,这个特征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业界的应用方向无非是用它烧写若干个软CPU核,甚至外加DSP核,连同周边的数字逻辑实现一个专用计算机,准确地将是嵌入式系统,在此CPU上运行μclinux或者WindowsCE操作系统,让它像计算机一样工作。然而,FPGA用作此用效率并不高,其应用方向的迷茫促使我们思考:FPGA的特点究竟能够做什么?
用户1407078 2013-10-14 18:46
用户443437 2013-10-14 12:56
用户1410077 2013-10-13 12:33
用户1407078 2013-10-12 22:16
用户595507 2013-10-12 15:09
用户443437 2013-10-12 10:31
用户967031 2013-10-12 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