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深圳本土IC设计需要产业群聚

2007-6-18 15:10 7187 8 8 分类: 工程师职场

作者:陆楠,EDN China 记者 


发表时间:2007-04-27


商业化运营模式促进产业创新,一度成为深圳地区IC设计业的活力源泉。不过,在经历繁荣创业之后,本土企业的进一步发展需要整个成熟产业环境的支持,小而散的灵活性并不能支撑一个区域产业的长久竞争,长三角半导体产业的发展已经证明群聚带来的综合竞争力是1+1远大于2。


     产业规模


     从整个半导体产业链在深圳地区的分布来看,设计占绝对比重,制造基本空白,测试目前有三家企业,封装有两个待建,其中华润是在广州建厂,赛意法将在保税区外新建一个厂为国内市场提供封装业务。


     目前,深圳本土设计企业和机构有120多家,包括标准的Febless,大型整机企业下设的设计部门和部分大企业中的设计团队。其中有独立产品推出的为60-70家,初步统计年产值约在25亿,其中中兴和华为两大通信企业下属的两家设计公司中兴微电子和海思半导体产值占据近50%。


     企业结构


     深圳本土设计公司大体可以分为三类:一是中小民营型设计公司,产品主要集中在消费类市场的低端替代产品;一是所谓“海归派”创办的设计公司,这类公司起点较高,工艺一般在0.25um起向下,基本上是百万门以上的正向设计,能够自主提供系统解决方案和软件配套,这类公司也较容易得到资本市场的青睐,04年深圳共有六家“海归派”企业获得300-2000万美元不等的融资,为快速扩张奠定了基础;还有一类是以中兴、华为为代表的大型整机系统企业下设的设计部门或设计公司,这类机构和企业起先主要为宗主企业提供产品设计,但目前的趋势是他们正在加强产品向外扩张的力度,以华为为例,其IC设计部门去年独立出来成立了海思半导体公司,产值达6个亿,人员为360人,今年更计划将增加至700多人。这类设计公司因为宗主企业实力雄厚,其相关设计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产品基本上是工艺在0.13um,上千万门级别。


     形态差异


     北京、上海有不少类似华大、大唐这样的国营设计企业直接从国家接手项目,与此不同,深圳本土企业更多的是直接同市场接轨,而象国微这样的国营大企业在深圳则少之又少,并且国微现在也已经改为股份制,不再算国营。深圳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化基地管理中心副主任周生明表示,由政府统计得出的设计业产值并不能真正反应深圳的实际情况,可能只有真实产值的一半。很多深圳设计公司的产值是在境外实现,因为出口退税的相关手续繁琐,不少设计公司选择在香港交货以省却麻烦。


     还有一个不同于其他地区的现象就是深圳设计公司申请集成电路设计企业认定的不多,其原因也在于实际得到的政策优惠不多而相关税务程序却很麻烦。信息产业部今年4月份下发的“关于印发《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名单(第一批)》的通知”显示,85家认定的集成电路设计企业中北京地区有29家,深圳仅5家。珠三角地区长期形成的一切从市场出发的经营概念也使得深圳的设计企业不太在意上层建筑的东西而是更多的把目光锁定在直接用户那里。这种市场观念氛围也造就出一些只有几个人规模的设计公司。据周生明介绍,深圳基地中就有一家设计公司只有一个人,投资50万,已经推出背投电视扫描芯片,并成功被某电视机大厂采用。


     政府扶持


     深圳是全国最后一个被批准成立国家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化基地的城市,但从目前发展的情况来看,在全国7个基地中已位列前三。据周生明介绍,目前,同基地直接建立服务关系的签约服务企业有90家,产值为20亿,其中入驻基地的新成立企业有40家,多数处于研发阶段,尚无批量产品面市。


     深圳基地成立伊始将定位锁定在满足和帮助本土IC设计公司的的任何需求上,突出多方位的服务功能。目前基地提供的服务包括公共EDA平台、MPW投片、IP技术、测试与验证、教育培训和企业孵化。周生明表示,在美国要投入300-500万美元才能成立一家IC设计公司,而在深圳,凭借基地的支持,200-300万人民币就可以推出2-3个产品出来。新成立的IC设计公司只要入驻基地,基本上只需负担人员成本,基地提供的软硬件开发平台只是象征性的收取租用费,在流片阶段还可享受30-40%的补贴。基地对入驻企业的孵化时程按照设计周期规定为3年,期满后各项优惠逐步递减,但各类服务不变,企业依然可以自由选择。


     深圳设计企业唯市场化的运营方式使得整个流通机制活跃,促进创新,行业充满活力,深圳成为创业的理想地,虽然如此,但这也使得深圳地区的设计公司呈现小而散的格局,相较于北京、上海明显缺乏长远竞争的大格局,难以形成基于整个产业链聚合的互补的竞争力。周生明强调,深圳基地的成立为推动产业群聚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基地成立之初,很多企业并不愿意进驻,担心人员流动造成技术流失,而仅一年之间,基地场地已经供不应求,企业纷纷要求进入,到03年年底已经饱和,场地不足甚至已经成为基地发展的一个瓶颈,据悉,基地正计划在隔邻的软件园购买9600平米楼区以解决场地严重不足的问题。


     尽管基地为深圳设计企业提供了群聚的平台,但我们也应该看到,设计业的持久发展离不开整个产业链的支持,尤其是制造业的匮乏正在加大深圳同北京、上海行业竞争力的差距,土地资源的稀缺,相关土地政策扶持力度滞后,都在抑制深圳半导体产业的竞争力。商业模式思维只适合创业,深圳要走出摇篮的局限需要形成产业模式的观念,相信深圳的设计企业也都希望整个产业大繁荣的格局早日形成。

文章评论0条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我要评论
0
8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2 下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