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一份报告,称“就发生伤害性事故机率来看,行车时持手机通话的司机是不持手机通话的司机的4倍。”不久前还有一则新闻,说“全球首款汽车手机正式在京问世......采用了全球首创车载与手机、无线耳机三方同步通讯技术研制而成”云云。据我所知,这种结合无线技术的车载免提电话设备早已有之,说全球首款显然夸大其词了。不过,北京目前对司机行车接听电话规定执行之严格倒是时有耳闻,在车载免提设备芯片和方案供应商看来,这至少是个利好消息。
尽管交通法规明令禁止司机行车时持手机通话,但免提通话的实际使用并不理想,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免提状态下的回音问题影响了通话质量,使免提的使用受到了限制。一般而言,车内噪音以及受话过程中人的声音在多种路径下的反射都会造成回音,其中,扬声器发出的声音耦合到麦克风形成的回音是回音消除技术的主要目标。
从市场上流通的产品来看,回音消除技术的实现主要是硬件方案和软件方案两种方式。两种方案孰优孰劣一直存在不同看法。
硬件方案供应商富迪科技公司深圳办事处经理易先生认为,
从目前消除回音的各项测试数据上看,软件方案的效果还很难达到硬件方案的水平。比如软件方案中,声学回声对消一般在40dB,而他们基于独有的自适应步长子带非线性滤波技术(AS3NLF)的声学回声对消可高达60dB,在全双工情况下,麦克风和扬声器之间只需要保持4cm的距离,而免提距离可以达到4m~5m。易先生同时强调,通过一个可选的E2PROM为用户定制提供可编程性能可以解决硬件方案在灵活性方面的问题,这也可以成为硬件方案的亮点。
不过,软件方案供应商世健国际贸易深圳有限公司研发经理魏心伟对此另有看法。他认为,虽然硬件方案在消回音效果上确实占据优势,但它在系统成本、工艺、尺寸和升级灵活性上存在不利因素。由于车载设备多种多样,使用环境各有不同,扬声器的音量、麦克风的灵敏度等都有不一样,对消回音的要求自然也不同,设计人员可以通过参数调试来适应匹配。对于软件方案来讲只要调整寄存器中的某一个值即可,而非软件算法的硬件方案调整起来要复杂的多。
软件方案的另一个重要优势表现在灵活性上,虽然现在的硬件方案能够提供一些参数修改,但同软件方案相比还有距离。软件方案除了在系统成本、工艺、尺寸方面较硬件有优势外,在升级上尤其便利。对于OEM来讲,只要通过写操作对软件升级就相当于对产品进行了升级换代。而硬件方案的一次升级会涉及到电路板、外围设计和定义硬件等,这对OEM来讲无疑要花费更多的精力。
事实上,把消除回音效果仅仅归结为技术方案的选择实际上是一种片面的理解。除了技术方案,扬声器和麦克风是否一体化设计也直接影响消回音的效果,如果是一体化,那设备腔体的填充物对消回音会产生影响;如果不是,则要注意两个物理硬件的位置夹角,通常是 90。或180。。对扬声器和麦克风二者夹角和距离的要求也直接反映其所采用的消除回音器件的性能,就目前的标准来看,4cm的间距是“好”的指标。此外,免提距离也是一个重要指标,如果这一距离可以在4m~5m以上的话,那说明它使用了一个不错的方案。
其实,硬件方案也好软件方案也好,最终决定客户是否采用你的消除回音方案的往往并非这些指标数据。魏心伟认为,对于依赖实物环境的产品而言,技术参数不能取代主观的感受,客户体验往往决定了方案能否被采用。在实际应用中,噪声抑制比、双工能力等这样一些参数对于检验消除回音方案的优劣而言往往不是作为衡量的指标而更多的是作为一个参考,因为现实使用环境包括选用材料在内都有可能影响测试结果使之不能完全符合理论数据。
易先生则认为,决定技术方案能否被采用甚至跟技术本身无关。尽管一套市场零售价在400元左右的车载免提设备其成本只有100元左右,但这样的高利润似乎还不能打动一些年产值过亿的本土车载电子设备厂的心。对新技术的理解和消化能力的不足导致车载免提设备在本土市场中应用的滞后。魏心伟和易先生都表示他们的客户主要还是集中在以外销为主的香港、台湾企业。
一些新技术的普及也许会改变这种情况,比如蓝牙在手机上的日益普及。就无线免提来看,FM、Wi-Fi甚至一些非标准技术都能满足。但FM不会成为这一应用的主流,Wi-Fi在车载应用中则将以无线网络平台(而非只针对某一种应用)的方式出现,而受制于设备兼容的问题,非标准技术也不会成为主流。所以,目前蓝牙依然是最理想的实现方式。
从笔者了解的情况看,车载蓝牙语音免提通话去年兴起至今,相对其它车载消费电子尚属成本低而利润高的产品。在国内消回音方案供应商的业务模式中,除了一些标准的参考设计供中小客户选择外,针对大客户的定制化方案设计是主要模式。尽管国内有不少车载免提方案设计和设备制造商,但产品多以外销为主,以当前的利润来看,本土市场的增长前景应十分看好。
文章评论(0条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