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由央视误爆计费差错联想到媒体公德心

2010-7-8 10:51 1126 6 6 分类: 采购与分销

  随着现在社会的飞速发展,我们的生活也开始越来越依赖电子商务。当我们拿钱,要缴费时可以通过网络。当我们发送信息,当我们要交流时要通过网络。当我们要买东西时,遍地的网店可以满足我们的要求。而每个公司里的各种流程,几乎都可以依靠电子商务软件来完成。在我们享受着电脑和网络带给我们方便同时,我们却忽略了一个重要的要素:电子软件的安全性。

 

  安全性具体涉及到什么概念呢?普通的不痛不痒的例子就不举了。跟人们牵扯最深的莫过于金钱的流动了。当你存钱时,存多少是记录在电脑里的,而这些记录则完全由电脑来进行计算和操作。当这些操作不出错的时候就是安全的。而安全性不高的时候,你的账目就会发生匪夷所思的误差。有些新闻里说有人取钱时卡里多了5w,或是莫名其妙钱少了都是这个原因。

 

  当然银行的安全性还是比较高的。但是那些经常计算你通信费的电信,联通之类问题可就很大了,网络上各种有凭有据的投诉数不胜数。联通的手机胡乱自动发信息,手机上网胡乱计费。在上周的《每周质量报告》上,CCTV更是播放了手机运营大户中国电信的一系列错误计费现象:话单不规则分割、彩信计费问题、GPRS零上行问题。让消费者的权益和安全都受到了极大侵害。

 

  那么这些问题的原因在哪里呢。当你和熟悉并参与开发计费系统的人深入交流后,对方都会告诉你这是系统问题。从十多年前软件发展到现在,无论任何系统都会有各种莫名的BUG。除非技术进行质变,不然问题不可避免。这也是每个运营商都需要大量客服来进行善后的原因。

 

   虽然出现了问题,运营商是要负大部分责任,然而像CCTV节目那样侧面指出营运商利用这些手段故意多收用户费用,这完全是太片面了。请教专家也只问一些常识性问题,并利用得到的答案套用在实际的事件中。在系统的外因干扰或是用户误操作之类的都没有考虑进去。节目的目的是引起人们重视,但没有做到公平客观,只往他想表示的主题考虑,这种方法和手段相当令人质疑的。当然这个事情也不是第一次发生了,央视之前也曾曝移**扣费用户无中生有的彩信费,而现实却是手机病毒导致了手机自动发送。但是在媒体的作用下,黑锅都被运营商给背了。纵观以往种种,媒体在曝光企业时是不是应该先核实核实再核实的了解真相,做到应有的公开公正公平的客户报道,而绝非只是为了吸引眼球增加收视率来提升广告赢收。

 

   当然,大家可能觉得现在的电脑计费系统无法给人安全感。诚然,本人怀疑手机被多扣费时也特地不进行充值,观看每天的余额提示来查看端倪。不过运营商并没有掩盖事实,并拥有各种渠道去让你反应这些问题。戒除自扰,有问题时努力找客户解决即可。而这也本是提高生活效率的事情,不应该成为人们生活紧张的原因。

PARTNER CONTENT

文章评论0条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我要评论
0
6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3 下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