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诞生20多年间,一直被一个“框”所左右,这个“框”就是浏览器。从笔者第一次接触互联网开始,就不停的和各种各样“牌子”的浏览器打交道:网景、IE、火狐、世界之窗浏览器,甚至后面的360浏览器。虽然它们已经更替多代,但这个“框”的大体结构并没有什么质的变化。笔者并非想强调“web已死”的结论,但实际上越来越多的流量正在“脱离”这个“框”的束缚。
在分析一份来自iResearch的《关于2010、2011年中国网民单日上网终点网站分布》的图表时,笔者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在2011年~2011年中,呈现流量上升趋势的大部分都是一些“有终端”的网站,比如微博、土豆网、人人网,甚至迅雷。更有趣的是,你可以发现在2010年中国工商银行的网站,也曾经“异军突起”的出现在表格中,并占有单日上网终点网站的18.7%之多。我想你一定不会认为是工商银行那“枯燥”网页带来的流量,笔者更愿意理解为,这是工商银行各种“终端”,甚至与第三方支付工具对接的结果。
当然以此来说明,浏览器正在离开“流量漩涡”的结论,“证据”显得仍然还是太单薄。笔者这里还有一个来自独立网络分析公司StatCounter的调查图表,可以和大家分享一下。这份调查,对4月份前三周内,超过3百万个网站的用户使用的浏览器进行了统计。可以说这份调查将真实的反映现在浏览器的使用现状。
这份图表除了能表示“‘IE’独占鳌头的情况不复存在了,在亚洲、非洲和南美洲的领头羊地位被别家其他的产品所占领,但微软的浏览器在北美洲和大洋洲(主要是澳大利亚)仍然还有很大的优势”以外,笔者更想告诉大家的是,在南美洲网友喜欢使用谷歌Chrome浏览器的原因,是因为谷歌的Orkut社交网络在该地区很流行,特别是在巴西。另一方面,在大洋洲/澳大利亚的Web浏览器使用情况中,虽然IE仍然处于领先地位,但Safari的增长速度却十分惊人,而这里面的功劳都要归功于iPad。是的,这样的结果或许在说明应用正在决定网友采用何种工具接入网站,并获取接入流量。
实际上,当初我们“发明”浏览器的原因,也是因为“应用”。当时蒂姆·伯纳斯·李仅仅是为了更好展示一个“超文本”的一个玩意,才制造的浏览器。而要知道,“超文本”并非代表了互联网的一切。只不过当时,在那种带宽的速度下,我们利用互联网分享的数据,大多数更适合用“超文本”表示。而恍然若干年之后,连之前想都不敢想的“光纤”都己经接入家门口之时,互联网中的“超文本”俨然已经不再是一切了。
以各种应用为主的iPad自带的Safari浏览器,已经在其产品的风靡之下,硬生生地把这个曾经小众的浏览器,拖到全球浏览器排名的前10位。而且随着iPad的热销,占有率肯定会进一步上升,在它最受欢迎的大洋洲已经得到证明。与之相反的是,一些传统的浏览器比如:IE6虽然还能够两次进入前10榜单,但其在非洲已经排在第十位,在亚洲则排到了第7位。
还记得90年代的科幻片吗?或者还记得曾经联想LEGEND年代中,那个3D幸福之家是怎么描述一个神奇的互联网世界吗?实际上我们对于互联网的理解是,另一个真实的世界,绝非一个真实的“平面”这么简单。就犹如我们之前风靡一时的第二人生一样,我们获取信息但却不仅仅限制于一个“框”,我们完成交易但也不仅仅限制于一个“框”,我们甚至进行生活,更不可能限制于一个“框”。
在笔者认为,虽然浏览器一直被作为互联网最大入口,存在多年。但其却一直没有改变,它是一个互联网“配件”的角色。它是Windows的一个配件、是安卓的一个自带功能,是iOS一个应用……虽然我们曾经无数次提及“浏览器大战”这个名词,但其实它们仅仅是那些附着在各种平台上,“配件”之争。
但即使是这样,面对人们还是在这个云革命即将到来之际,迫切地希望自己的浏览器成为众多浏览器中最牛的一款。即使苹果iOS有了更强的APP Store但仍然需要Safari、Windows8有了更强的Mero界面但仍然需要IE9、谷歌有了更强的“Play”但仍然需要Chrome。问其原因,就在于如今网络中最多内容还是“超文本”,而展示“超文本”的最佳工具仍然是“浏览器”。(科幻星系/文)
本文如需转载,请用以下方式联系,并注明出处
QQ:88328702 MSN:wangk1026@hotmail.com
文章评论(0条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