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密集“纠缠” 专利诉讼恐让“兴华”之路受阻

2013-3-26 00:44 1251 12 12 分类: 采购与分销

  自从有了专利这个概念以来,就一直是各大企业争夺的焦点,就像是被称为世纪之战“苹果大战三星之专利争斗”,喋喋不休的官司,让双方备受拖累。而实际上,在这场“专利诉讼”的大舞台上,也有国内厂商的身影。其中,中国跨国企业们更是“率先”陷入了专利争夺的泥潭之中。

   近日,中国的两家知名通讯企业华为和中兴,在海外“德国站”的专利纷争就已经进入了白热化阶段。在这样的背景下,两家中国企业你来我往的专利战争已让双方疲惫不堪,似乎谁都难以得益。为了尽快走出即将深陷的泥潭,中兴通讯率先抛出了橄榄枝,愿意同华为达成和解。而对于现在僵持不下的局面来看,或许中兴此举可以看作为捋出这个“理不清理还乱”案子头绪的路子。

 

埋头专利战 或将没有胜利者

   3月15日,德国法院做出判决驳回华为对于中兴通讯LTE终端侵权的指控,但维持涉及LTE系统“一种密钥衍生功能”的侵权判决。从德国法院这次的判决结果来看,实际上是各打两家50大板两家都不受益,还花了不少时间折腾在漫长的司法纠纷之中。冰冷且双方并非满意的德国专利战,或许只是中兴和华为多年恩怨中的一个案例而已。在最近几年内,华为仅在欧洲就针对中兴发起了多达10次专利诉讼之多。

   虽然这种纠纷对于大型企业来讲几乎无法避免,但却并非不能解决。特别是同为中国公司的中兴华为,完全有必要化干戈为玉帛,避免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局面。实际上由于“内斗”,这种渔翁得利的“机会”已经开始显现。之前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就曾宣布,将对中兴、华为等公司的专利侵权案发起337调查。美国本土的贸易企业也抱团取暖,在今年年初集体对中兴和华为发起了专利诉讼。正所谓前有狼后有虎,中兴和华为如果仍然保持这样的斗争态势,那两家企业将会受到更大的损失。

 

和解是上策 抱团应对“质疑”

   一直以来,中国企业的海外开拓之路,就受到各个发达国家的全力围剿。中国企业的崛起也屡屡受阻,如2011年华为在380亿美元参与澳大利亚宽带网络竞购时就被澳大利亚政府直接拒绝。而一直以来华为打入美国市场付出了极大的努力,也因为安全隐患问题而受到政府乃至对方本土企业的阻碍。

   除了华为,中兴也一样面临类似的困境。前面我们提到的337调查就是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针对中兴、华为、三星以及诺基亚公司的3G、4G无线设备的专利调查,已确定这些企业生产的设备是否侵犯美国企业的专利。这次调查规模巨大,涉及的产品包括手机、上网卡、笔记本电脑等各种网络设备。从力度上看,在短时间内恐将让不少企业再度因专利而受伤。

   在欧洲,也是如此。华为和中兴这两家企业在打入欧洲市场时,欧盟曾经强制要求华为和中兴旗下的产品提价29%,以保护欧盟下属企业。从这些国家和机构的作为来看,对中国企业的担忧有两个层面的含义:第一是国家安全论,对中国通讯企业的安全问题抱有较大的担忧;第二是中国威胁论,面对中国企业在成本与本土政策方面的巨大优势,不得不把中国企业作为重点防范对象。

韩国、美国企业都如此团结 而我们呢?

   面对这样的大环境,如果华为这两家公司继续进行内斗进行无休止的专利战争,最后的结果自然就是“渔翁得利”。另一方面,其他非西方国家的企业在打入西方市场时,其实也遇到了相同的困境。上世纪80年代的日本、21世纪10年代的韩国中,这两个国家的企业并非像如今这样没有纷争。特别在日本,其国内的企业也同样争夺得头破血流,但面对国外市场时,他们却能立即保持克制。

   就像是对于AMOLE的研发,在韩国政府出面调停以后,LG和三星等其他就能迅速地暂缓内斗并一致对外。这些良性的企业行为,都是华为和中兴需要学习之处。如果两家企业能够达成一致、抱团取暖,甚至能够将华为和中兴这两家企业众多的专利放入专利池进行共享,那么中国通讯企业的实力将得到十分明显的增强,在对外专利战时将会得到十分有利的局面。

   常言道,和则强,分则衰。这次中兴率先向华为进行隔空喊话,就是率先地给了一个全新的姿态。只要华为能够放下原有的态度、停止专利争夺战,甚至进行专利以及海外市场开拓的合作,那么这两家企业的实力将会达到一个全新的高度,届时即便是海外政府、企业或者机构仍然想阻拦,却也不一定拦得住了。(科幻星系/文)

本文如需转载,请用以下方式联系,并注明出自科幻星系

QQ:88328702 MSN:wangk1026@hotmail.com

PARTNER CONTENT

文章评论0条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EE直播间
更多
我要评论
0
12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3 下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