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M延时问题一直是比较令人头疼的问题,因为ARM是流水工作,并且在程序跳转的时候不遵循流水规律,所以不像51单片机一样好计算,今天为了调18B20,因此把ARM的延时问题研究了一下。总结起来,有三种计算方法。
1.做好看一下编译出来的汇编语句,再自己用笔做个加减乗除,算出结果。
这种方法最直接,但是最麻烦,因为汇编指令的时间不好计算,并且要弄明白流水的工作原理,一个指令执行的时间等,因此对于像我这样的菜鸟级人物,这种方法虽然最直观,但是不可取。
2.用定时器的中断获得精确的延时。
用定时器中断获得的延时非常精确,现将代码举例如下:
void __irq IRQ_Timer0 (void)
{
++timeval;
T0IR = 0x01; 清除中断标志 VICVectAddr = 0x00; //通知VIC中断处理结束
}
void time0_init(void) //定时器0初始化
{
timeval = 0;
T0TC = 0; //定时器设置为0 T0PR = 0; //时钟不分频 T0MCR = 0x03; //设置T0MR0匹配后复位T0TC,并产生中断标志 T0MR0 = Fpclk/1000; //1毫秒钟定时 T0TCR = 0x01; //启动定时器
VICIntSelect = 0x00; //所有中断通道设置为IRQ中断
VICVectCntl0 = 0x20 | 0x04;//设置定时器0中断通道分配最高优先级
VICVectAddr0 = (uint32)IRQ_Timer0;//设置中断服务程序地址 VICIntEnable = 1 << 0x04;//使能定时器0中断
IRQEnable(); //IRQ中断使能
}
void wait(uint32 t) //延时
{
unsigned long i;
if (t<1)
t="1";
i = timeval;
while ((i + t) != timeval);
}
这样在主函数里面用wait(10) 就延时10毫秒了。这种延时相当精确,但是占用了一个定时器,比较浪费,并且可移植性也比较差,因此在并非要求精确定时的情况下,一半不建议采用。
3.用等待作延时。
此方法最经典的用法就是书本上经常用的用法:
void DelayNS (uint32 dly)
{
uint32 i;
for ( ; dly>0; dly--)
for (i=0; i<50000; i++);
}
那么这个程序到底延时多长时间呢,有很多人一直用,但是并不知道延时多长时间,就像我,以前一直不知道这个程序到底延时多长时间,直到昨天用示波器观察了一下,才明白这个程序在主频为11.0592*4M的情况下延时大概为5.6毫秒,因此延时1毫秒的程序就写出来了,代码如下:
void Delay(uint32 time) //1毫秒延时
{
uint32 i;
for(;time>0;time--)
for(i=8929;i>0;i--);
}
10微秒和1微秒延时程序分别如下:
void delay(uint32 time) //10微秒延时
{
uint32 i;
for(;time>0;time--)
for(i=84;i>0;i--);
}
void delay_1(uint32 time) //1微秒延时
{
uint32 i;
for(;time>0;time--)
for(i=5;i>0;i--);
}
这样在主函数里就可以用以上函数基本上达到非精确延时的目的了。这种方法延时不大精确,但是不占用资源,并且可移植性很好,因此建议在非精确定时的情况下采用此方法进行定时。
用户186546 2009-2-23 1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