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标签: 理想汽车

相关博文
  • 热度 3
    2024-3-27 16:16
    572 次阅读|
    0 个评论
    造车新势力的头部品牌“蔚小理”,交出了2023年成绩单,差距由此拉开。 理想汽车凭借千亿营收、全年盈利成功上岸,挤进2023年中国新能源车销量排名第五。而蔚来、小鹏则走向另一面,亏损进一步扩大。 2024年,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竞争将更加激烈,三大新势力头部企业也将根据市场变化进行战略调整。竞争还在继续,但局势与几年前已经完全不同。 三大新势力2023年销量都同比增长,但赚钱的只有理想。 造车新势力业绩冰火两重天 理想汽车:卖出一辆车能赚3.1万元 财报显示,2023年全年卖出了37.6万台车,营收达1239亿元,同比增长173.48%;归母净利润117亿元,同比增长681.65%。 理想业绩出众的原因也很简单: 1.全年毛利率达到22.2%; 2.车辆毛利率达到了21..5%,卖出一辆车能赚3.1万元,仅次于特斯拉。 也许理想被看作是新能源领域的“投机者”,但其专注于大尺寸SUV、增程性能和舒适乘坐体验,的确解决了中国家庭用户的痛点。垂直定位、竞争对手稀缺,让理想用偏高的价格打下市场,利润率自然非常高。 理想CEO李想表示,2024年的重点包括发布纯电MPV车型、20万-30万之间的中型SUV车型,并加速开店打入更多潜在市场。按照S曲线理论来判断,理想2024年营收依然会保持较为强劲的增长势头。 蔚来累计亏损860亿 蔚来在2023年卖出了16万台车,营收556.18亿元,同比增长12.89%。不过,净利润方面持续亏损,2023年亏了211亿元。积极的一面是全年车辆毛利率小幅增长至9.5%,Q4单季度提升至11.9%。 2023年末,蔚来获得了阿联酋基金总额22亿美元的投资,从而暂时缓解了资金压力。CEO李斌表示:继减员增效、电池外包等操作之后,蔚来的整体经营状况在变好。公司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并坚持换电理念,持续建设换电站。 不过,蔚来成立至今累计亏损达860多亿元。财报显示账面剩余现金573亿元,流动债务则达到577.98亿元,如果在2024年没有获得新的融资,是否能坚持下来还是未知数。 小鹏年内亏损上百亿 小鹏方面,2023年实现营收306.76亿元,同比增长14.23%。年内亏损103.76亿元,毛利率仅为1.5%,车辆毛利率更是低至-1.6%,卖车不赚钱。 从财报来看,小鹏无疑是三家新势力车企中表现最差的一个,仍处于赔钱卖车的处境。另外公司在2023年经历了内部反腐、人事变动和经营策略变动,何小鹏重回一线进行了一系列调整,尝试自救。改革之后,得益于新车型的热销与交付量提升,小鹏Q4财报有了正面反馈,汽车毛利率提升至4.1%。 何小鹏在今年初表示:新能源汽车进入血海竞争,是淘汰赛的第一年,充分表达出对小鹏汽车的担忧。2024年寄望于出海、车型调整,但能否盈利还是未知数。 至截稿时,理想、蔚来和小鹏汽车的美股市值分别是323.61亿美元、102.16亿美元和80.85亿美元,近期股价均呈下跌趋势。 2024市场严峻 蔚小理各有难处 今年初,苹果宣布放弃造车计划,十年十几亿美元投入付诸东流。随后,高合汽车停产,合创汽车被曝全员卖车,特斯拉上海工厂疑似减产,都说明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内卷加剧。 作为最早进入市场的造车新势力,蔚小理除了要面对比亚迪、特斯拉、广汽埃安等头部车企的竞争,还要应对华为问界、小米汽车的挑战。 最直接的方式自然是价格战。今年2月,比亚迪率先将旗下两款新能源明星车型的起售价降至7.98万元,随后约10家车企下调价格。另外,蔚小理们的共识是出海,毕竟海外市场更加宽阔,挑战与机遇并存。 理想:Mega破圈之战出师不利 赚到钱的理想,今年的重点自然是守住胜利果实,并凭借优势加快布局。今年1-2月,理想销量分别为1.87万台和2万台,均低于问界,对于理想来说不算是一个好消息。问界车型与理想重叠,再加上有华为背书,这意味着理想不能继续在舒适圈中求稳,需要破圈。 理想破圈的首台车型Mega,却遭遇了滑铁卢。作为理想首款纯电MPV,售价55.98万元,定位和价格都很高端。不过,该车型上市后销量和口碑都一般,争议点一是其独特外型,二是真实续航力与官方数据有出入。据悉,Mega上市半个月内订单仅4千台,仅实现目标的一半。 3月21日,理想汽车董事长、CEO李想发布内部信反思,称错误地评估Mega定位、导致经营策略失误,另外还反思了理想汽车过分关注销量的问题。随后,理想汽车在港交所发布公告,将2024Q1的预计交付量调低近2.5万台。 虽然Mega出师不利,但理想还是有新的杀手锏。预计于4月上市的理想L6,定位在25万至30万市场。作为一款中型SUV,L6依旧延续该系列的大气设计、增程系统等,战略上可有效牵制问界M7。另外,年内还将有三款纯电车型上市,并加速开设门店,进入下沉市场。 出海对理想同样重要,财报电话会议上专门提到了这个部分,理想已经开始在中东地区开展业务,将在迪拜本地组件销售和服务团队,预计2024Q4开始交付,首先在当地引入L7、L9车型,据李想透露目标是月销售3000台,可谓是雄心勃勃。 蔚来:缺钱仍是最大问题 在新势力中,蔚来构建了最大的智能汽车生态圈,包括芯片、换电、线下社区、文创等等,但臃肿且投入巨大。李斌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开始裁撤业务和员工、暂缓开店来省钱,把钱花在研发、产能和打造换电生态上。 不过,蔚来暂时还是无法灵活调动全部能力,将核心竞争力发挥出来,李斌自己也表示:现在组织敏捷性肯定好了一些,要收放自如我们现在还是有点距离。也就是说,蔚来是三家车企中最需要快速变化的一家,但其臃肿的体系拖了后腿。 可以看到的变化,包括即将上市的新系列“阿尔卑斯”,主打20万左右的高性价比市场;提高产能的同时提高一线销售能力,缩短五年规划,卖出更多的车。李斌还亲自下场搞起了直播,拉动人气。出海方面,蔚来在欧洲几个国家采用的租赁模式效果一般,目前没有进一步计划。 就今年前两个月来看,蔚来1月交付量刚刚破万,2月则在8100台左右,与问界和理想的差距还是很大的。最新消息称,蔚来NIO Phone 2手机完成开发,进入制造阶段,看来李斌还是无法放弃蔚来的生态概念。 生态概念是一个很好的长期主义卖点,蔚来也的确兑现了承诺:卖出更多车、提升利润率。但是,它需要更多的钱和时间。 小鹏:自救靠新车及海外市场 小鹏汽车在2023年经历了G9车型的滑铁卢,于是果断进行一系列改革,包括调整组织架构、人事安排、反贪腐等。人事方面,聘请“车圈铁娘子”王凤英担任总裁,全面掌管小鹏产品规划、确立“聚焦智能驾驶”的战略定位,并将直营和加盟的销售体系合二为一。 数据显示,小鹏汽车2024年1月交付量8250台,同比增长58%,但环比减少59%。2月销量仅4545台,除了春节因素之外,产能问题似乎没有得到有效改善。新车X9定位大尺寸MPV,与理想Mega争夺市场,价格则便宜很多,目前销售情况尚可。 何小鹏在3月18日的电话会议上表示,小鹏今年重点包括四个方面:新车型、渠道、AI和出海。新车方面,未来三年将推出10款全新车型;渠道重点在于加速下沉,预计三季度门店增至600家。研发方面,预计年内实现AI智驾大模型量产上车,并加大对AI的长期研发投入。此前,何小鹏也表示要在2024年加速出海,今年第二季度起4款车型将在中东非五国上市并交付。 今年两会期间,何小鹏还提交了一项有趣的提案:《关于推动飞行汽车应用、助力低空经济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建议》。据最新消息称,中国民用航空局已经受理小鹏飞行汽车合格证申请,规划显示小鹏“陆地航母”将于2024年第四季度开启预订,2025年第四季度预计开启交付。虽然听上去有点超前,但或许会成为小鹏汽车发展的一个转折点。
  • 热度 3
    2024-2-23 16:48
    303 次阅读|
    0 个评论
    李想的“阴阳”:造车新势力恐为他人做嫁衣
    文/侯煜 编辑/cc 2月20日,理想汽车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李想发布了一条微博,引发争议。 “2023年复盘做的不好的地方。1、销量不行。37.6万辆销量,其中40万辆都是卖给二手车商的。2、NOA特别拉垮。只推送给了李想一人,而不是全量车主。3、做不到某些品牌的车,180时速追尾大货车,可以把货车撞到木星轨道上去,自车驾驶员毫发无损。总结完毕。知错就改,2024年改进。” 这条微博中几乎处处在阴阳怪气,嘲讽曾经质疑理想汽车的观点,包括“理想冲量将车卖给二手商”、部分用户对理想汽车NOA功能和安全性的质疑等等。 更有意思的是大货车追尾那条,则被认为是“内涵”赛力斯旗下的问界。此前理想L7发生了一起高速追尾大货车事故,造成一死三伤,L7除了A柱之外其他柱均断裂。而在问界M9发布会上,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董事长余承东展示其与大货车碰撞的测试视频,在M9遭到挤压时ABCD柱均未变形。“某品牌把货车撞到木星驾驶员毫发无伤”的段子也就因此而来。 作为公众人物、造车新势力的领军人物,李想此番“阴阳”有失身份,引发广大网友不适。李想为什么要在开年“阴阳”问界? 网友评论可能“真相”了:被问界打急了。 据中汽数研《2024年1月部分新能源销量》显示,赛力斯(问界)销量为36838辆,同比增长654.1%,排名榜单第四,超过了理想的31165辆。而榜单前三名则分别为比亚迪(约20.14万辆)、吉利(约6.58万辆)以及五菱(约4.1万辆)。同时, 理想、小鹏等新势力头部车企,1月销量均出现了环比下降,降幅分别达到了约37%和60%。 李想曾自己也曾发微博称“问界M7直接把理想ONE打残了”,显得坦诚又谦逊。 而12月问界新M7和M9上市后的强势销量,让李想失去了从容。 焦虑的并非只有李想,近日小鹏汽车创始人何小鹏也表示:“2024年是中国汽车品牌进入‘血海’竞争的第一年,也就是淘汰赛的第一年。” 可能,造车新势力们的焦虑期才刚刚开始。 造车新势力背腹受敌, 优势不再 理想的2023年其实过得并不差。 数据显示,2023年造车新势力销量数字排名和销量辆从高至低分别为:广汽埃安(48万辆)、理想(37.6万辆)、蔚来(16万辆)、零跑(14.4万辆)、小鹏(14.1万辆)、哪吒(12.7万辆)、极氪(11.8万辆)、问界(9.4万辆)以及岚图(5.5万辆)。 上述品牌中,除了哪吒同比2022年销量减少16%,其他品牌均实现了同比增长,幅度最小24%、最大182%,而理想就是后者。另外,去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理想汽车净利润28.13亿元,毛利率更是达到22%,成为新势力中的佼佼者。 然而,出色的成绩并不能打消理想的焦虑。新能源汽车市场大环境日益内卷, 理想则腹背受敌,面临着问界、小米等新新势力和传统车企的夹击。 新 势力方面,背靠广汽的埃安,有技术,有工厂,有供应链优势。赛力斯与华为合作设计的问界,搭载华为全栈科技,吸引了一大批华为用户,自带流量。同时,问界新 M 7/ M 9 突出大空间和高级内饰,直接跨过了理想的“护城河”。还有即将上市的小米汽车,打出了“人车家全生态”的概念,作为营销高手的雷军更是用价格悬念吊足了消费者的胃口 。 传统车企的竞争力更是不可小觑。 数据显示,2023年比亚迪新能源车全球销量达302.4万辆,同比增长62%,力压特斯拉继续保持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第一的地位。吉利也不甘示弱,今年1月新能源销量同比增长了591%。 理想汽车的不俗成绩来自于其相对差异化的定位——即只做大尺寸SUV;面向家庭用户痛点设计的大空间、舒适座椅、影音娱乐功能以及锦上添花的增程功能,在市场中一度稀缺。但现在,科技巨头和传统车企都瞄准了这个细分市场,如果打起价格战,底子薄的理想可能难以招架。 事实上,价格战问题已经初现端倪。1月,理想L7/L8/L9全系列推出优惠活动,不同车型降价3.3万至3.8万元,显然是针对新上市的问界新M7和M9。然而,该优惠活动引起大量车主不满,尤其是在去年12月购买理想的车主。部分车主在网上投诉,称理想销售称12月优惠最大,遂改变了原本2月购买的计划,结果遭到“背刺”。 理想汽车社区App中,可以看到不少车主抱怨,并且质疑理想的“保价协议”,有车主经过多次沟通仍未获退差价。“我们不打价格战,我们要做价值战。”李想显然食言了。 造车新势力们恐为人作嫁衣? 回顾2023年的新能源汽车市场,造车新势力们的关键词是“爆雷”和“内耗”。 威马、天际、爱驰纷纷破产或停产,高合汽车则在春节后正式宣布停产6个月。裁员10%的蔚来艰难地拿到了新一轮的投资,勉强续命,目前销量仍不足以实现盈利;小鹏汽车启动组织架构改革, 2023年第三季度净亏损38.87亿元,毛利率低至-2.67%。 继续融资、烧钱研发和营销、卖车回血,是造车新势力们共同的创业模式。然而市场空间有限,竞争对手众多又各有绝活,新势力们已经开始内耗,挣扎在生存线边缘。活得相对好一点的理想,决定乘胜追击,在2024年内开满800家店,进一步到下沉市场抢占先机。 只是,市场瞬息万变,竞争对手也在发展,不可控的变量实在太多。这不禁让人联想到2013年的互联网电视大战。 彼时,小米、乐视、微鲸、暴风、风行等等新势力品牌拥入市场,与传统电视厂商厮杀,一度强势;但在砸钱赚吆喝、概念炒完之后,乐视们的结局大家也都知晓,市场最终回归理性。11年后,当初的一众互联网电视品牌中只有小米真正站稳脚跟。消费者现在选购电视,回归画质至上,拥有核心技术的三星、海信、TCL们,重新瓜分整个市场, 互联网品牌们最终被淹没在时代洪流中。 现在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与当年互联网电视的发展何其相似:炒新概念、找代工厂生产,只待市场内卷到一地鸡毛之后,作鸟兽散。不难发现,当一个传统产业进入转型期,新势力往往扎堆出现,贡献灵感、开辟新赛道; 但当短暂的红利期过后,新势力由于其糟糕的商业模式、缺乏核心技术和持续的资金,最终还是会被无情地淘汰。 目前,传统车企已经摸清了新势力们的优势,包括自动驾驶、优化车机和生态,开始加大投入追赶新势力;另外,在混动结构、动力布局、电机技术方面,有着丰富造车经验的传统车企更是具备天然的“机械素质”优势,新势力们却需要依赖代工厂。当汽车全部都标配大屏时,只能说新势力不再“新”,消费者终将回归驾驶体验和安全性。 李想曾经在内部信中表示,2025年还将推出一款超级旗舰车型、5款增程和5款纯电车型,专注细分化的家庭用户市场,未来目标还是非常清晰的。但同样可以预见的是,理想和李想都需要继续面对用户对其驾驶性能、安全性和价格方面的质疑。用产品说话,从“新势力”逐渐成长为新能源时代的专业车企,可能是最好的回应。
  • 热度 1
    2024-2-23 16:36
    450 次阅读|
    0 个评论
    何小鹏预言快速应验:车企淘汰赛揭幕?
    文/侯煜 编辑/cc 小鹏汽车创始人何小鹏在节后上班首日发布内部信,称“2024年是中国汽车品牌进入‘血海’竞争的第一年,也就是淘汰赛的第一年”。作为中国造车新势力的主要人物之一,何小鹏的预言不可谓不精准。 春节假期刚过,汽车圈就传来重磅新闻:2月18日,高合汽车宣布停产6个月。 与1月的“辟谣”不同,高合方面回应媒体称:确有其事。公司正采取高管降薪、缓发工资等措施,应对内外部的挑战。 无独有偶,2月19日,网传小米汽车即将进行裁员。据小米员工透露,小米汽车将在2月底大规模裁员,赔偿标准为N+1,裁员原因则是缓解资金压力。 图:高合汽车创始人丁磊 近年来,虽然 造车新势力的日子并不好过,但 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却是大幅提升。 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了949.5万辆,同比增长37.9%,市占率31.6%。 为了进一步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国家也决定将新能源汽车补贴延续至2025年12月31日。 一面是不断扩大的市场空间,一面却是日益加大的竞争压力。2024年的新能源汽车的血海中,又有多少幸运儿能存活下来? 车企烧钱无止境:融资难、造车效率差 实际上,造车新势力的生存压力一直不容小觑。新能源车企的2023年,其实并不好过。 2023年10月,威马汽车申请破产重组,公司欠下400亿元债务,创始人沈晖跑路,约10万车主无法享受售后服务。另外,天际、爱驰等品牌,均已停工停产,只差宣布破产。 那么,新势力头部品牌的日子过得怎样? 以蔚来、理想和小鹏汽车三巨头的2023年第三季度财报为参考,只有理想汽车以346.8亿元营收,28.13亿元净利润实现盈利;蔚来营收190.7亿元,净利润-46.29亿元;小鹏汽车营收85.3亿元,净利润-38.87亿元,毛利率更是低至-2.67%。也就是说,蔚来和小鹏还需要烧钱提升产量和毛利率,才有可能赚到钱。 虽然目前造车的门槛很低,但没有技术积累、供应链资源的新车企,首先需要用一块“大饼”来吸引投资人,拿到首轮融资后还需要N轮甚至上市,才能够获得足够完成汽车设计、制造、营销等多个环节的资金,实现交付。要想完成这个过程,需要持续的资金支持。 具体到数字,截至2023年,第一梯队的蔚来、理想和小鹏均获得了累计超100亿美元的融资;而曾经与上述三家并列的 威马汽车,在获得超350亿元的12轮融资后,依然走向了破产重组,足以说明造车有多么烧钱。 造车并非一锤子买卖。有了威马等品牌的前车之鉴,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也势必更加谨慎,这就对车企的持续融资能力提出了要求。目前,新兴车企大多通过投资人、地方资本和IPO三种方式进行融资,但这几条路已经越来越窄。正如何小鹏所说,中国汽车品牌已经进入“血竞”时期,投资人面对新品牌更加谨慎,并且通常会签署保底协议,几年内汽车未上市实控人就得回购。至于地方资本,在江苏赛麟汽车“爆雷”之后几乎已经不太可能获得了。 “A轮看产品,B轮看商业模式,C轮看效率”,这句话适用于所有初创企业,包括车企。新势力车企在造车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正是出在这三个方面。 比如,威马的失误在于商业模式,采用了自建工厂而不是代工,融资能力、销售利润无法支撑自建工厂; 高合汽车的折戟则源于错误的产品定位,最高售价超过80万的大型SUV,对于中国家庭来说着实贵了。 所以,此前彭博社就有报道,沙特阿拉伯主权财富基金在2023年11月试图向华人运通集团投资至少2.5亿美元。同时,沙特阿拉伯公共投资基金可能会以30亿美元的估值收购华人运通,并且这一收购协议将最早在2023年内达成。不过,进入2024年,上述收购尚未有进一步进展公布。 还有李 一 男的自游家,首款车型自游家 N V 曾因效率问题迟迟拿不到生产资质,目前其新闻还停留在与奇瑞合作终止、重启大乘汽车生产的阶段,距离该车型发布已有一年多,上市时间仍无法确定。 作为后来者的小米汽车在定价方面也备受指摘 。小米公司创始人雷军在发布会上不断强调:“所以说不要喊9万9了,不可能的!”也不难看出他的纠结。卖40万,可能无法撼动理想和传统品牌同价位车型的市场;价格太低,小米汽车赔钱赚吆喝。结合这几天小米汽车的裁员动作来看,小米在汽车领域很难通过性价比战略来复制手机的成功。 最新数据显示,比亚迪以超20万台高居2024年1月新能源汽车销量第一;吉利及旗下品牌销量为6.4万台,位居第二;第三名则为长安汽车,约5.1万台。新势力方面,理想、蔚来、零跑、小鹏等头部车企均出现环比下滑,幅度达到30%。其中,理想交付3.1万辆,小鹏仅为8250辆。对于新兴车企来说,2024年可谓“凛冬将至”。 淘汰赛开启:蔚来求稳、小鹏出海、 理想狂开店 前有资金压力,后有传统车企的阻击,新势力车企如何在2024年活下去?来看看头部三巨头“蔚小理”怎么做。 蔚来是新势力车企中融资最多的,也是最缺钱的,这与李斌重研发的理念有关。去年获得阿布扎比融资后资金压力得到缓解,现金储备升至452亿元,最终实现2023全年交付16万辆车、同比增长30.7%的成绩。 在剥离非核心业务、裁员之后,蔚来2024年烧钱的部分集中在研发、开店和建设换电站。其中,自研技术带来了些许的毛利率上升,去年第三季度提升至11%,但与理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李斌认为研发的投入对于蔚来是不可或缺的,所以预计2024年单季度研发投入仍将保持在30亿元的高位。 但显然, 4 52 亿元对于“既要、又要、还要”的李斌来说只够烧几个月的,蔚来还是要卖出更多的车、找到更多投资才能将这种模式持续下去,恐怕还要渡过一段艰难的时期。 作为新势力车企中唯一赚钱的理想,最近开启了狂开店模式。理想汽车销售与服务高级副总裁邹良军表示:“今年底的目标是开到800家,平均一天新开一家店。”狂开店的背后,显然是有销量支撑,数据显示,理想汽车2023全年交付量37.6万辆,同比增长182.2%。其整车毛利率更是达到了22%。 理想狂开店的目的是加速下沉。在将平均交付周期缩短至不到7天后, 理想汽车店开得越多,就越有机会抓住销售的黄金周期,提升销量。 不过,理想的未来并不是绝对的安逸。首先,理想专注30万元至50万元的豪华家庭车市场,该细分市场饱和度较高,增程发动机技术落后但注重软装的设计理念多为迎合家庭用户,但很难延伸至其他市场。其次,理想此前推出的车型均为增程型,今年将推出4款纯电车型,市场反应还有待观察。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理想汽车通过相对垂直的定位、增程设计在新能源领域已经占得了先机,现在知名度也逐渐走高,加之较高的毛利率,不出现重大失误应该不会在车企淘汰赛中率先落败。 最后是小鹏汽车。作为新势力三巨头中销量最少、毛利率最低的车企,何小鹏危机感自然最强 。2024年初,小鹏汽车完成了一系列架构和人事调整,此前裁员幅度也达到30%,实现了瘦身。面对接下来的“血战”,小鹏汽车选择押宝三大战略:自研、扩大车型阵容和海外市场。 何小鹏表示,将投入同比超过40%的研发预算,研发方向是“以智驶为核心的AI技术”,增强小鹏汽车的核心竞争力,这点与蔚来不谋而合。产品阵容方面,小鹏汽车计划未来3年发布30款车型,涉及15万元经济车型、30万元大尺寸SUV等,通过丰富的产品阵容吸引更多不同层次的消费者。 另外,小鹏深知国内市场趋于饱和,2024年要更积极地开辟海外市场。目前,小鹏汽车已经进入荷兰、丹麦、瑞典等欧洲国家市场,今年放眼于欧洲其他国家、中东、拉美和大洋洲市场,寻求销量的进一步提升。 据中汽协会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汽车出口44.3万辆,同比增长超过40%。其中新能源汽车为10.1万辆,同比增长21.7%。对于中国车企尤其是新势力来说,加速出海也是寻求增长的必由之路。
  • 热度 4
    2020-10-14 10:58
    2903 次阅读|
    1 个评论
    配图来自Canva “金九银十”历来都是每年房产、汽车等大件商品的销售旺季,今年也没有例外。近日理想汽车对外公布了其九月份的销售成绩,数据显示9月理想汽车的销量继续保持飙升趋势。销量暴涨,离不开理想汽车在线下渠道的持续发力。与此同时,今年九月中旬召开的中国电动百人会上传达出国家对混合动力的支持,给理想汽车无疑又增添了一重利好。 迅猛拓展的渠道、爆增的销量,加上有利的政策条件。让很多人不禁惊呼,增程式电动车的春天来了。 销量暴增 据理想官方称,理想ONE在今年9月交付3504辆,环比8月增长29.3%,这是理想ONE连续第3个月实现交付量环比上涨。2020年1-9月,理想ONE总计交付18160辆,其中第三季度交付8660辆,环比第二季度增长31.1%,创季度交付量新高。 这个数据,即便是在一众造车新势力中,也显得颇为亮眼。根据东方财富网披露的数据显示,在今年9月份国产新能源汽车销量榜单上,蔚来汽车以4708辆的总销量继续领跑造车新势力,紧随其后的就是理想汽车,小鹏汽车、威马汽车排在后面。 总体销量的暴涨,从侧面也说明了理想ONE在产品上确有过人之处。不过,理想ONE的各月交付量并不是一直在上涨的,甚至在理想ONE上市四个月之后,还曾出现了连续三个月的销量下滑。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7月份,才逐渐迎来了转机。7月之后,理想ONE的销量才开始重新上涨,而这次上涨绝非偶然。据汽车业内人士表示,一般新车上市半年之后,其销量就会达到一个峰值,此后如果没有经销渠道,其销量下滑则几乎是必然的。 理想ONE的销量情况,基本上吻合这一说法。理想ONE推出四个月后其销量就开始下滑,与理想汽车线下零售中心太少有极大关系。而到了7月份,随着理想汽车的正式挂牌上市,得到资金补充的理想汽车,开始急速拓展线下门店,理想汽车由此逆转了销量下滑的颓势,重新开始增长。 持续拓展渠道成重要引擎 数据显示,今年前两个季度,理想汽车的线下门店在全国仅有20多家,而到了今年第三季度,理想ONE的全国线下门店已经达到了35家,增长了近一倍。 据理想汽车介绍,截止9月30日,理想汽车在全国已有35家零售中心,覆盖30个城市,今年第四季度,理想汽车零售中心将进一步覆盖山西、吉林、内蒙古、海南、广西、江西、青海、宁夏等空白省份,并继续深耕已覆盖省份及直辖市。 关于激进布局门店的动机,李想曾在接受采访时回应称:“在一个城市有理想零售中心与没有理想零售中心,市场占有率差八倍。另外,我们这个行业的特点,决定了当下我们必须加速渠道扩张的步伐。我们不扩张,就等于把圈地(开线下零售店)的机会留给了竞争对手。” 后三季度暴增的销量似乎也证明了这一说法。理想汽车在今年前六个月,拼尽全力才使得销量增长到一万,而三季度近三个月理想汽车就售出了超过8600辆汽车,结合理想汽车新增15个线下零售店的现实情况来看,可以验证李想所言不虚。 之所以注重开线下门店,与汽车这种大宗消费品的特点不无关系。汽车零售单价高、用户购买决策周期长、用户对汽车售后服务要求多,这种情况下开线下体验店几乎是所有汽车厂商的一个普遍做法,没有几家品牌车企例外。 就连品牌力十足、一向不主张线下卖车的特斯拉,如今在国内也已经进驻了40多个城市开设线下零售门店,更何况知名度不如特斯拉的理想呢? 不过相比同行,理想由于战略决策上的“失误”,导致其在线下门店布局方面显然“慢了半拍”。因此,在认识到线下门店的重要性之后,李想在7月份,喊出了到年底新开60家门店的目标。如今尝到“甜头”的理想,预计会进一步加速这个计划。而九月份新能源百人会提到混动新规,或许又将为理想带来更多利好。 混动新规或成新利好 与其他造车新势力都选择纯电动汽车不同,理想ONE是一辆“增程式混动”汽车。简单来说就是电池驱动电机行驶,当电量不足的时候用燃油机进行补能。 这种模式能够同时利用好油电混合的综合优势,能够有效解决新能源汽车的里程焦虑问题,同时在短途出行情况下只使用电能,还能节约用车成本。这对于想要无忧出行的“有车一族”来说,无疑是有很大的吸引力的。 不过,理想汽车主打的“增程式汽车”刚出来时候,外部对此并不太看好。主要原因在于定价超过30万的理想ONE,在享受国家补贴政策方面明显不占优势。而目前市面上的绝大多数新能源车企,没有补贴基本处于亏损状态,连比亚迪这样的老牌电动车企也不例外,更遑论基础薄弱的理想呢? 但这种补贴劣势,或有望在未来得到改善。在今年举行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上,国家新能源汽车创新工程项目专家组组长王秉刚在会上介绍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王秉刚表示新技术路线图出炉之后,未来中国将会加大对混合动力的扶持力度,力争到2035年实现混合动力汽车占国内汽车总销量的50%。按照这个计划,国产新能源汽车市场或将迎来惊天逆转。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作为连接官方与民间行业协会、车企的重要平台,其一举一动代表了国家新能源政策的整体风向。混动政策的变动,无论是对传统车商还是混合动力汽车,都将意味着全新的机遇。 这对于无意切中混合动力的理想而言,自然是个极大的利好。毕竟,此前定位增程式汽车的理想,曾因为混合动力的定位,使得其在新能源补贴上受到影响。而为了多卖车,理想还曾宣布对新购车的用户每人给予8500元的补贴。而一旦混合动力的能源新政落地,做插电式混合动力的理想汽车,将有望拿到国家真金白银的补贴,从而扭转其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不利的竞争态势。 难掩挑战困局 利好不断,让外界一些人不禁惊呼,理想汽车的春天来了?然而,结合现实情况来看,理想汽车面临的挑战仍然不小。 首先,增程式汽车的市场接受度不高。“增程式汽车”是一个新概念,很难清楚的给消费者传达出其技术特点,这就导致理想汽车花费了大量的市场营销费用,却依旧不能让用户很好的理解理想汽车的技术,迫使理想也不得不改口,称自家产品是一款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借以降低沟通成本。 其次,理想汽车在一路狂奔、追求销量的过程中,难免在质量上埋下隐患。理想汽车上市以来,不时发生的汽车自燃、车轴断裂事故,也让外界对其质量产生顾虑。从长期来看,理想汽车在接下来补短板、强内功的任务仍然艰巨。 再次,理想增程式汽车油电混动系统,在一定程度上牺牲了电机最大利用效率,对于挑剔的用户来说,混动的“增程式汽车”明显有点鸡肋。比如,理想所采用的增程器最大功率只有96KW,而电机的总功率却是240KW,这意味着增程器要支撑电机进行不错的动力输出,还有些“力不从心”。 最后,混合动力系统相比纯电动,其技术要求更高。在国产混动技术还有较大差距的情况下,如何面对来自丰田、本田这样的国际混动巨头的挑战,依旧是个很大的问题。这对做混动的理想而言,也是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而在头部车企纷纷融资上市,造车新势力们普遍开始比拼销量、品牌、量产的今天,急速奔跑的理想要经受的考验明显不止上述问题。因此,从各方面的情况来看,现在说理想汽车的春天已到,仍为时过早。 文/刘旷公众号,ID:liukuang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