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标签: 公关

相关博文
  • 热度 28
    2010-3-5 11:54
    3335 次阅读|
    5 个评论
    我拖着崴伤未愈的脚,去会展中心参观了 IIC (国际集成电路展览会暨研讨会)。   这是我第六次参加 IIC 。与以往 5 次以主办方身份参与所不同的是,这次我是以参观者的身份进入展厅的。没有了以往繁重的工作任务,我得以悠闲的逛我想逛的展位,不带太多目的性的和展商们聊聊天。   IIC 的确是一个半导体产业的盛会。展厅的各个角落,无不透露出环球资源的专业与敬业。   虽说此次 IIC 深圳站缩水到只剩下一个 2 号展厅,但除了集体缺席的日本人和因经济危机元气大伤的部分企业外,大多数的精英份子还是到场了。有了英特尔、微软、飞思卡尔、 Atmel 、安森美等厂商的撑台, IIC 的声势还是十分浩大的。   在以往经济情况很好的时候, IIC 的众展商们,可以按应用领域划分出很多小团体。而近两年,各个领域只剩代表厂商参展 IIC 了。   不过 , 此次的 IIC ,有两条本土设计厂商的专区展位,顶着一排排的小国旗,着实是个亮点。国际厂商的展台虽说多为特展,炫目多彩,但总归有些零零落落的感觉,本土厂商的整齐划一和日益壮大的趋势,透露出一丝团结、彰显着一股活力,让我感到欣喜。   我特意留意了一下国际厂商和本土厂商展台的人气,高低很分明。国际大厂展台前,人来人往,门庭若市;本土厂商展台前,参观者稀稀寥寥,有的厂商展台前甚至门可罗雀。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1. 参观者的惯性逻辑。参展 IIC 的厂商,历年来以国际大厂为主,经过这十多届的举办,培养了一批较为固定的观众,而这批观众,已经习惯了去 IIC 看国际大厂的新品或是寻找新的合作机会等,因此,他们的目的性较强,参观本土厂商不在他们的计划之内;   2. 大厂商具有品牌号召力。本土厂商品牌宣传力度一向缺乏,除了业内较为资深的人士之外,很多参观者单看厂商的名称,并不清楚其主要产品是什么,因此很难有群聚效应。而国际大厂则十分重视品牌效应。例如, “ 安森美 ” 三个字可以对需要电路保护、电源产品的参观者起到一定的号召作用,而本土厂商除了 MTK 、华为、中兴(未在展厅参展)外,很难有这样的旗帜性品牌;   3. 主人的好客程度不同。国际大厂历史较长,已经培养了一批忠实客户,具有一定的业界影响力, IIC 这种展会,可以为参观者提供一种维护与大厂的合作关系、寻求大厂上游资源以及学习的机会。因次,这些厂商的客户与非客户来参观该厂的展台,都可以达到一定的目的。而本土厂商参展,则多抱着寻找潜在客户的目的,对于一些前来 “ 学习 ” 的参观者,担心其为竞争对手,多半存有一定的戒心。他们本身的这种不够开放的态度,已然将一部分参观者拒之门外;   4. 硬件设施的锦上添花。各种展会,总有一些不够专业的参观者混杂其中,还有一些带有各种不明目的的 “ 会虫 ” 们。这群人,通常会被花哨的展台所吸引,因为按常理推断,越花哨的展台,越有经济实力。他们会来到这种展台前,等好客的主人们施舍一些小礼物,或是徘徊于其前台前,看看花枝招展的美女前台、模特们过过瘾。这次 IIC 上,某公司定时派送无线鼠标,有的参观者为了等这个鼠标,不惜耗上一两个小时来排队。   国际大厂们爱用豪华特展 + 美女 + 礼物的伎俩来吸引人气。这和江湖艺人们口中的 “ 有钱捧个钱场、没钱捧个人场 ” 是一个道理。人都有凑热闹的心理,只有先把人气煽旺了,总有机会夹杂其中。本土厂商们,有的基于成本考虑、有的担心花哨的东西吸引不来真正的客户,所以有意的省掉了这个环节;   5. 参展的经验。国际大厂们参加过许多次展会,对各种展会非常熟悉,知道主办方的实力如何、偏向如何、该展会的观众架构与层次等。这些厂商有专门的品牌营销团队和产品市场推广团队(请注意:市场推广不等于市场销售),他们专职研究这些内容。所以,参加什么样的展会能够达到什么样的目的,该带什么产品布展、如何布展、展厅工作人员如何搭配等,他们都了然于胸。参展时自然可以掌控一切,集中精力取得自己想要的效果。   而本土厂商这方面经验不足。有的展台,除了海报和宣传稿,什么产品都不带;有的展台,来的尽是销售人员,一问技术三不知,开口即是忽悠,殊不知这种专业性质的展会,观众多是专家,工作人员一开口即已分出高低上下;有的展台工作人员,开口就问你哪个公司的,做什么的,需要什么产品,一番询问下来,观众已经没有了了解展台产品的兴趣 ……   6. 产品线的齐全与优劣。这是一个太大的话题。不过现在本土的很多 IC 厂商都发展得非常迅速,也不乏许多认真做好产品的企业。因此这是个备注的命题,就不多加讨论了。   以上,归总起来,还是因为本土厂商的公关意识不强。如何加强自己的公关意识?下次有空了再和大家一起探讨吧。   祝愿本土厂商越来越好!!!
  • 热度 12
    2009-10-21 10:47
    1215 次阅读|
    0 个评论
    ——作者:In-Stat中国分析师 张强 谷歌又出事了!上个星期早晨看CCTV的朝闻天下,看到了一则关于谷歌数字图书馆非法扫描大量中国作家作品的新闻。谷歌图书馆在欧洲的篓子还没补上,在中国又被捅出来了,还上了CCTV, 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然而谷歌明显对这次危机的处理不够,今天看到一则关于谷歌应对侵权事件的新闻: http://www.cnbeta.com/articles/95791.htm 抛开60美元的赔偿不谈,谷歌为作者开出的和解条款明确的规定了作者申诉的时间,为2010年1月, 这规定不仅仅体现了对被侵权作者的不尊重,更与国家著作权法想矛盾。难怪造成了怨声四起,我想CCTV又该针对这个侵权问题,进行进一步的调查和曝光了! 在国家振兴文化产业政策的鼓励下,书籍,音乐,视频等有版权的发行物理当得到更好的保护。谷歌在中国和欧洲针对同一个侵权时间表现出截然不同的两种的应对方式,也与中国缺乏良好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有关。如果中国跟法国一样为整个国家被侵权的作品开出天价罚单,会对侵权方带来更大的约束力与警示作用,从而有利于文化产业振兴中的产权保护和文化市场的进一步规范。 另外一方面,联想到盗版更为猖獗的音像制品市场,长时间存在着大量非法收集盗版内容,并在网络上发行和运营的公司主体。这恐怕也是谷歌如此轻易的应对图书侵权事件的另外一个原因吧! 点击浏览更多 张强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