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标签: 待遇

相关博文
  • 热度 36
    2014-3-29 18:23
    3765 次阅读|
    19 个评论
    不让雷锋吃亏应该是HW公司一句让人心动的口号,我没在HW公司做过,不知道HW公司是不是真的能让这一口号实行下去,在我看来,但凡大公司,恐怕没几个不是让雷锋吃亏的。   前几日N年前一同学、同事兼室友来深,晚上见面天南海北的吹牛皮,聊到当年往事,他说我走早了点,再晚一点待遇就上来了,不明白我当时为什么要走,我告诉他不走不行啊,没有钱啊,每月就那点工资,无论我多努力,我都看不到希望,只好走人。   当时我是在公司做新产品开发的,很少出差,很羡慕他出差还有点补助,我在公司不管有多辛苦,收入还是公司最低的。应该是他听出我居然很羡慕他当时的出差补助,问我没有年终奖吗?回答没有。中秋什么的没有发500块过节费吗?回答没有。 原来他有年终奖2万多,过节会有500过节费,出差每天补贴60,基本工资1500,在九十年底末,这确实是不错的收入待遇了。 当时我和他住一间宿舍,都以为收入差不多,他一直以为我和他一样有奖金和过节费,我也以为他和我一样,就1500那个固定工资,当时想着,同一公司不同部门,有差异也不会太到哪里去,他们部门节日会餐,我们部门也一样喝得人仰马翻,他们部门发一箱苹果,我们肯定不会只有半箱,各种看的见的福利,一切一切,都是你有我有大家有,于是收入上面大家也想当然是差不多了。   我去的部门是新组建的,做新的产品,到今天我能理解这种部门因为新产品还没有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在公司层面看是亏本的,但完全无法理解我们一分奖金都没有的做法,多少意思一点也行。   每天7点多就到公司开门(当时我是有部门大门钥匙的几个人之一),基本晚上9:30以前不会回宿舍,超过12点回宿舍翻铁门,半夜下大雪深一脚浅一脚的走回去,早上路面结冰自行车摔坏就直接扔在路边,冬天去野外变电站就啃两个冷馒头,主管出差项目要验收自己一个人连续通宵,那时候丝毫不觉得累。 被主管臭骂没有觉得委屈,反正自己脸皮厚,认为主管骂我是关爱我。自己跟着主管辛辛苦苦搞出来的产品鉴定验收后我的名字换成别人也认为无所谓,想着以后给我多发点奖金就可以了。 我是部门里面那一批本科生里第一个挑进产品开发的,之前是一个早我们半年上班的NH的一个硕士在搞,结果电脑程序和产品通讯总是有问题,一直没解决,结果他打报告调到另外一个部门去了,当时我们还在入职培训,结果主管看到我简历上看到有个和产品功能接近的专业词(其实也是我自己吹牛,就是上了那门课,根本没有实际操作过),就把我选出去让我试一下,前任是什么原因让通讯有问题我不知道,自己直接用TurboC写了段硬件测试程序,居然一下就通了,加上有点小聪明,顺便发现了一个硬件问题,这样就被主管留下来去做产品开发了。 也算运气好,就这样开始了产品的开发,现在知道当时别人有奖金我没有,虽然内心有点受刺激,可我不后悔,没有当初的辛苦和努力,就不会那么顺当的步入我自己喜爱的产品开发之路,不是那样,我就不会选择离开,就不会有后面那些曲折艰难的经历。 后来在我离开上一家公司的时候,许多同事也都不相信我离开时的职位和工资待遇,他们知道后无一不感到惊讶,都说“我以为你是。。。”,是的,别人眼里我的确是做了不少事也负责了不少事。 我很少和同事交流薪资待遇的事情,我一直相信只要自己做好,就不会太差,也许现实并不如此。这里还是要感谢我上一家公司的老大,我知道在离开公司的过程中他还是暗中帮助了我,我相信我的真实想法他一定看了出来,只是在他的位置不方便说什么做什么,呵呵,很搞笑的一段过程,可惜这个事情不能说太细,只能是当事人心中才明白。      
  • 热度 22
    2011-11-28 12:59
    1720 次阅读|
    3 个评论
    最有效率的程序员会比一般的程序员的编程效率高上几个数量级。但在任何公司里,他们的工资水平却只会出现很小的浮动差距。甚至在整个行业内,这种差距也不是很大。如果一个程序员的效率能达到其他人的10倍,为什么他不能得到10倍高的报酬呢? Joel Spolsky在最近的他的一个演讲里 就这个问题给出了一系列的答案。首先,程序员的工作效率在整个行业内千差万别,但在一个公司里却不会有太大的差距。如果一个人比他的同事的效率高10倍, 那他基本上会离开,要么去找更有天赋的人一起工作,要么去创业开公司。第二,极高的工作效率并没有被察觉。这篇文章我们主要讨论这第二种情况。 一个人的工作效率比同伴高10倍怎么可能不被察觉呢?在某些行业里,这种差别是显而易见的。一个销售人员的效率是他的同伴的10倍,这很容易看出来,而且 他也能得到相应的报酬。销售成绩容易测量,就比如有些销售人员销售额会是其他人的数十倍。一个泥瓦匠的工作效率是其同伴的10倍,这也很容易看 出,但这种事情不会发生:最好的泥瓦匠也不可能比一个一般的泥瓦匠快10倍。软件的产出不可能像销售或砌砖那样容易的测量。最好的程序员并不是能写10倍 多的代码,他们也不是能多干10倍多小时的工作。 程序员在避免写代码时才体现出最高的效率。他们能认识到人们要求他们解决的问题并不需要解决,他们能知道客户并不清楚自己想要的东西是什么。他们知道什么地方可以重复利用或可修改来解决问题。他们会欺骗客户。 但是,当他们做到了最高的效率时,没有人会说“哇塞!这比用那笨办法做会省事100倍。你应该涨工资。”顶多人们会说“这个主意不错!”然后继续干活。你 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发现有些人经常性的显现出省时省力的睿智。或者反过来说,你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认识到有些人虽然经常加班加点的编程却没有什么产出。 对超级程序员形象的一种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描绘是:他开启Emacs编辑器,敲起代码来就像打机*,把一个软件从无到有开发成没有任何缺陷的最终产品。而一个更精确的描绘是:他静静的望着太空几分钟,然后说“咦,这好像以前在什么地方见过呀。”   来源:开源中国
  • 热度 20
    2011-7-14 16:50
    3558 次阅读|
    3 个评论
    当我刚进前公司的时候,发现我们的大老板有着一墙的US专利,当时的感觉是异常崇拜和敬仰。进入现公司的时候,听说德国老板有着20多项的专利,也听得惊异万分。等到真的去check以上说的时候,总体感觉很多的US专利,更多是抽象的主意和内容,有些可能从诞生至过保护期都没有用。不过,从整个公司的角度,收集员工新的主意,可能通过一些Demo或者Innovation的Project予以实现,似乎是一个培养新技术应用和发展很好的渠道。 在很多的层面,我们至少都在口头上鼓励创新,听起来天花乱坠,并且予以专业评审和公众保密的方式结束。我有过一项国内的专利,是以前和朋友一起合作的,并且花了相当多的时间去专研和完善。感觉国内的专利申请,只有描述性的文字,甚至图像都不提供,交钱就能办。你完全无法通过中国的专利描述,知道别人到底做了哪些东西,也无法知道这个专利的可实现性乃至根本是否有新的东西。 目前有机会,按照公司的流程去做一些专利,并且可能在后续做一些很有意义的Demo尝试。比起量产品的开发,这种带有预研性质的工作,充满着挑战性,有时候想做起来,并不如想象的那样容易。不过至少努力在一点点往前推进,对于我而言,也是一次很有价值的“过河”。 前段时间看到武前辈和戴前辈的两位博文,探讨工程师的薪资和价值问题,其实想插一句,很多东西都是隐形的。如果把所有人的价值,完全等同于能为公司挣多少钱,可能也是仅仅局限于国内这种过度竞争和盈利环境很差的大环境之下的。我相信,很多工程师可能是光烧公司的预研经费,是做着5年以后的技术预研,你让这些人情何以堪啊?这些人可是公司技术前进的基石,探路先锋,你让他们背着赚钱的枷锁,不触雷就见鬼了。还有一些参与ISO/IEC工作小组的工程师,往往需要若干年的时间持续参与,光是参加会议的差旅费加上研究未来未定型产品的费用,可能就是一个非常大的数字,一个明显的事实是,不参与没有话语权;这些工程师也明显短期内体现不出赚钱的潜力来。 这一年,感悟最多的,就是尽可能把问题的各个方面想清楚。从亲历亲为的乙方到提要求的甲方,你需要保持更多看问题的角度,把产品放在一个很大的环境中去思考,从各个方面去评估和推演,毕竟提不出要求,如何能让乙方把东西做得更好更完善,更符合系统的要求。思考的多角度,和多元化的评估,可能变成了工作的重点,这在很多人眼里可能有些不着边际了。好吧,我现在处于一个莫名的阶段了,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