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标签: matter协议

相关博文
  • 2025-10-24 11:18
    0 个评论
    Matter协议,如何塑造更宜居、流畅的智能家居网络?
    从行业发展史看,智能家居未能大规模普及的核心问题在于技术理想与现实体验的脱节:一方面,智能家居设备厂商过于重视堆砌“智能功能”,却忽略了消费者对于“方便、安全与稳定”的底层需求;另一方面,组网协议驳杂与品牌生态闭环导致不同智能家居设备之间难以互联互通,消费者还需为设备兼容性而头疼。 而Matter协议作为适配于OSI模型上三层的统一标准,可通过聚焦高层交互逻辑,摆脱对底层网络技术的依赖,无论是Wi-Fi、以太网(有线),还是Thread(低功耗Mesh网络),只要这些协议能提供基于IPv6的网络层支持,Matter协议都能在其上运行,从而打破设备间的“互联壁垒”,实现真正的跨生态兼容。 Matter模块,让设备“跨生态连接”更简单 为更好地服务智能家居设备厂商,同时推动Matter协议的快速落地,华普微作为连接标准联盟(CSA)的Participant会员与国内最早一批投身于Matter赛道的高新技术企业,已精心开发并推出了一系列具备高性能、高性价比与高成熟度的Matter模块产品。 例如,华普微自主研发的HM-MT2401就是一款基于2.4GHz频段、可解决Wi-Fi覆盖死角问题、深度优化设备运行功耗、提升家居网络安全性及覆盖范围的Matter over Thread无线通信模块,其已被广泛应用在LED灯具、无线开关、智能门锁、智能门铃、智能温控器及智能传感器等存在低功耗、低带宽与小数据量传输等需求的智能家居设备之中。 HM-MT2401内部搭载着一颗高性能、高集成的EFR32MG24射频处理芯片,芯片内嵌低功耗32位ARM® Cortex®-M33处理器核心,配备1536kB Flash和256kB RAM,以及丰富的外设接口,可用于快速开发Matter over Thread终端设备。 而HM-MT7201则是另一款基于2.4GHz频段、支持设备实时数据传输与云端交互的Matter over Wi-Fi无线通信模块,其已被广泛应用在高清摄像头、音频设备、视频门铃等存在持续供电、低延迟、高带宽与大数据量传输等需求的智能家居设备之中。 HM-MT7201采用先进设计框架和制造工艺,是高度集成的单芯片Wi-Fi 802.11b/g/n和低功耗蓝牙(BLE)解决方案,且内部集成了板载天线、32位MCU以及一套全面的外设接口,可用于快速开发Matter over Wi-Fi终端设备。 针对Thread与Wi-Fi两种主流底层协议,华普微两款Matter模块可形成场景互补,为智能家居设备厂商提供全场景适配方案,他们只需要通过简单的接口设计,将模块集成到智能家居设备中,即可将设备升级为符合Matter规范的Matter over Thread或Matter over Wi-Fi设备,实现设备的“跨生态连接”(兼容Amazon Alexa、Apple HomeKit、Google Home、Samsung SmartThings等主流的智能家居生态平台)。 此外,智能家居设备厂商还可通过华普微所提供的技术支持或者认证转移计划(CTP)快速拿到Matter认证,无需经历从零到一的长时间开发流程,可将研发效率提升至多70%,进而缩短产品开发周期、降低开发成本、加快上市节奏。 Matter协议,如何提升智能家居的使用体验 现阶段,Matter协议正通过简化设备配网流程、强化数据安全传输、优化多协议协同效率等方式,持续激发智能家居的产业链活力,提升消费者使用体验。 对于消费者而言,在采购拥有Matter认证产品后,他们不仅无需考虑复杂的协议兼容性与设备稳定性等问题,也无需面对跨生态添加设备的繁琐流程;消费者只需通过手机上的智能家居生态APP(如Amazon Alexa、Apple HomeKit、Google Home等)扫描相应Matter设备的二维码,按照简单的操作指引,即可轻松完成设备的本地配网。 同时,Matter设备入网前需经过身份验证,且其传输数据也会经过加密处理,可有效防止非法入侵和数据篡改,消费者无需再为家庭数据(作息规律、活动轨迹、语音对话及健康信息等)的轻易泄露而担心。 此外,由于Matter设备支持本地局域网直连,互联网断网时仍能稳定工作,无需依赖外部网络及云端。因此,即使外部网络断线,设备仍可继续按照预设程序或本地指令运行,消费者亦能正常控制设备。 展望未来,华普微坚信,随着Matter协议的持续演进与普及,此前困扰智能家居的“生态孤岛”问题必将逐步得到解决,行业也将加速从“单品智能”迈向“全屋智能”时代。
  • 热度 4
    2025-9-26 14:41
    1550 次阅读|
    0 个评论
    Thread协议是面向物联网(尤其是智能家居)的低功耗、高可靠性 Mesh(网状)网络通信协议,其核心定位是为低带宽、低功耗设备提供稳定的本地组网通信能力,同时原生支持IP技术(互联网协议),是实现智能家居设备“互联互通”的关键底层技术之一。 Thread Network(图源:Thread group) 现阶段,Thread协议已与Matter标准深度绑定,是Matter标准的核心底层网络选项之一(即Matter over Thread);Matter over Thread通过将Matter应用层运行在Thread网络层之上,不仅能令智能家居设备通过Thread实现本地组网,还能通过Matter实现跨平台互操作,是解决传统生态碎片化问题、推动全屋智能普及的核心方案之一。 HM-MT2401,高性能的Matter over Thread无线通信模块 值得一提的是,任何通信协议及其方案的落地都需要一款成熟、可靠的硬件模块作为支撑,而Matter over Thread模块就是衔接Matter应用层与Thread网络层的核心载体,也是所有智能家居设备厂商快速实现产品Matter化的关键工具之一。 例如,华普微自主研发的HM-MT2401就是一款基于2.4GHz频段的Matter over Thread无线通信模块,其已被广泛应用于LED灯具、智能开关、智能插座、智能门锁、智能窗帘电机、智能门铃、智能温控器及智能传感器等众多智能家居设备之中。 HM-MT2401内部搭载着一颗高性能、高集成的EFR32MG24射频处理芯片,芯片内嵌低功耗32位ARM® Cortex®-M33处理器核心,配备1536kB Flash和256kB RAM,以及丰富的外设接口。 对于智能家居设备厂商而言,他们只需要通过简单的接口设计,将HM-MT2401集成到终端设备中,即可将原有的无线终端设备升级为符合Matter规范的Matter over Thread设备,无需经历从零到一的长时间开发流程,还可通过华普微所提供的技术支持或者认证转移计划(CTP)快速拿到Matter认证,将产品全面接入市面主流的生态平台之中。 对于消费者而言,他们再无需去理解繁琐的协议特性与工作原理,只需要选择自己喜欢的智能家居设备(支持Matter标准),并通过任一主流的智能家居生态APP(如Apple Home App)扫描设备上的二维码,即可借助蓝牙技术完成设备的配网与入网操作,实现与Amazon Alexa、Apple HomeKit、Google Home及Smart Things等全球主流智能家居平台的无缝互联。 Matter over Thread方案,如何助力智能家居生态互通? 在家居环境中,保持智能家居设备的长时间稳定运行对于用户的日常体验感与舒适度而言至关重要;尤其是对于那些依靠电池供电的智能家居设备(如各类传感器、门锁、门铃、摄像头等),如果它们的通信功耗过高,不仅会导致用户频繁更换电池,降低使用体验,还会导致关键数据缺失,形成严重的安全隐患。 而Matter over Thread方案就可有效提升智能家居设备的电池续航性能,它可让设备在空闲时自动进入休眠模式,在需要传输数据时才会短暂唤醒,能大幅降低设备的待机能耗;同时,在Thread协议所支持的Mesh网状网络中,设备还可用过动态路由功能就近选择中继节点通信,缩短传输距离以减少发射功率损耗。 此外,在Thread协议所支持的Mesh网状网络中,入网设备越多,网络稳定性也会越强;而市电供电的设备还可作为路由节点,为其他节点转发通信,为本地网络带来更广的覆盖范围与冗余路径,使网络具备自愈能力,并能应对干扰、断电或设备移动等情况。 值得一提的是,Matter over Thread设备需要通过Thread边界路由器才能接入用户家庭网络,而它们通常已集成在用户现有设备中(如智能音箱Apple HomePod Mini),无需用户额外购置专用设备,可极大地降低家庭搭建Matter over Thread网络的门槛。 如果您正在为智能家居设备间的互联互通而头疼,或想低成本、快速切入Matter赛道,欢迎私信或者官网即可申请样品,我们将提供从模块选型、软件定制服务、认证支持到量产落地的全链路服务。
  • 2025-8-22 15:41
    0 个评论
    Matter是一项由亚马逊、苹果与谷歌等国际巨头携手CSA联盟(原Zigbee联盟)针对智能家居行业开发的一种开源性的互操作标准,其允许运行在不同通信协议下的、不同类别及不同品牌的智能家居设备能在同一家居环境中进行无缝交互,可确保各式各样的智能家居设备都能响应来自单个控制器或单个家居APP的统一命令,是现阶段解决智能家居碎片化问题的主流解决方案。 11日,为进一步增强智能家居的安全性、简化认证流程、优化网络基础设施,同时加强整个家居生态系统的协同,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CSA联盟发布了Matter 1.4.2 的标准版本更新,亮点如下: 纯Wi-Fi配网|降低Matter设备成本 在优化配网流程与设备成本方面,Matter 1.4.2引入了用 Wi-Fi非同步服务发现功能(USD,Unsynchronized Service Discovery),可支持Matter设备通过Wi-Fi配网即可直接接入智能家居生态系统之中,而无需依赖低功耗蓝牙(BLE)的任何支持。 该项更新意味着智能家居设备制造商将可完全移除BLE无线电和相应协议栈,进一步降低Matter设备的硬件成本。此外,该项更新还能让原先仅支持Wi-Fi协议的产品通过固件更新从而兼容Matter,且无需进行硬件改动,可为制造商与消费者带更多选择空间。 安全性增强|保护隐私、防止数据泄露 在增强安全性方面,Matter 1.4.2引入了厂商ID(Vendor ID,VID)验证、访问限制列表(ARL)与证书吊销列表(CRL)等多项功能,可确保智能家居控制器确实来自其声称的品牌,防止不受信任的设备接入智能家居生态系统之中,并阻止非授权的控制设备访问敏感的路由器和网络设置。 该项更新意味着Matter将会支持更具安全性与隐私性的智能家居网络,可有效抵御非法入侵/控制,同时防止消费者的家庭行为数据(作息、活动轨迹、语音对话、健康信息等)发生泄露。 场景控制优化|提升跨品牌、协议的设备联动性能 在加强互操作性方面,Matter 1.4.2新增对场景支持功能进行认证的能力,可为控制设备提供一种标准化的方式来定义和激活跨多个Matter设备的场景,即用户可通过单一命令控制整个房间或环境中的Matter设备。 该项更新意味着用户将能看到跨品牌、协议的设备联动变得更加流畅、快速与可靠,可极大地提升场景支持功能的响应速度和兼容性。 网络通信优化|增强续航、提升响应速度 在优化网络通信性能方面,Matter 1.4.2已将“精简上报”功能扩展到更广泛的功能和设备中,可有效减少非必要的、高频率的数据传输报告发生,从而提升智能家居网络的利用率与灵敏度。 该项更新意味着哪些依赖电池供电的低功耗Matter设备将会拥有更持久的续航能力与更快速的响应性能,尤其是在智能家居设备偏多的大型家庭场景中。 标准化的节点重配置|减少设备重配置流程 在标准化的节点重配置方面,Matter 1.4.2标准化了设备向控制设备通知其功能或配置变更的方式,即用户无需再为了使用最新功能而删除并重新添加配置设备。 该项更新意味着Matter设备在进行固件更新或用户驱动的更改获得新功能后,该设备能自动通知平台,无需重新设置即可让用户使用新功能。 一致的端点唯一标识符|消除重复设备 在优化设备管理方面,Matter 1.4.2通过为Matter设备的每一个独立端点(一个智能插线板上的多个独立插孔、一个控制设备上的多个物理按键)都配置一个持久、独立于管理员的标识符,可避免设备在APP中重复显示或混淆。 该项更新意味着消费者将能拥有更清晰可控的设备列表页,可有效减少智能家居应用中的混乱。 扫地机器人(RVC)行为标准化|统一操作逻辑 为支持RVC接入后行为的一致性,Matter 1.4.2标准化了RVC的预期行为,从而能让各个品牌下的RVC都能对控制指令的响应保持一致。 该项更新意味着无论任何是品牌的RVC,在接入支持Matter的智能家居网络后,都能通过APP进行同样的无缝控制与交互。 增强网络基础设施|提升家居网络的承载能力 在提升网络承载力方面,Matter 1.4.2规定了路由器、接入点等网络基础设施管理器 (NIM)的节点容量要求,NIM中Thread边界路由器必须至少支持150个设备且需通过Thread 1.4认证,Wi-Fi接入点必须支持100个设备及目标唤醒时间(TWT,Target Wake Time)功能。 该项更新意味着Matter将能在智能家居网络中接入更多的设备节点,同时支持更大的网络覆盖范围。 改进的认证流程|提升认证效率 在优化认证流程方面,Matter 1.4.2还发布了许多关于测试计划、脚本和工具的更新,这些更新增强了测试自动化,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歧义,并简化了认证流程,可提高认证的效率和可重复性。 该项更新意味着智能家居设备制造商可进行更可靠、更完善的测试,方面认证产品快速进入市场。
  • 2025-7-11 16:51
    0 个评论
    没有Matter,你的智能家居就“out”了?
    在不远的未来,没有智能家居系统的住宅将会像如今没有无线网络的住宅一般不合潮流,而没有采用Matter标准的智能家居系统则会像只能讲方言的老辈子们难以融入多元社区一般格格不入。 当多元社区的人们(兼容Matter的设备)都在用通用语言(统一协议)进行顺畅对话时,它只能在自己的小圈子里“自说自话”,既无法与其他品牌设备实现交互联动,也难以融入更开放的生态平台,最终在万物互联的浪潮中沦为被边缘化的“孤岛”。 Matter标准,智能家居通信协议中的“翻译官” 在智能家居领域长达数十年的发展史中,Matter标准是第一个得到谷歌、苹果、亚马逊与三星等国际生态巨头支持的,真正能实现各类家居设备协同运作、无缝交换的应用层协议。它旨在解决不同品牌、不同协议(如Wi-Fi、蓝牙、Thread等)智能设备间的兼容性问题,是各种通信协议中的“翻译官”。 Matter通信协议栈 如上图所示,通过在应用层上规定统一的技术规范,Matter标准可帮助消费者轻松地实现跨品牌设备间的联动控制(如在一个家居生态APP上统一调控不同品牌的智能灯具、家电设施等),提升智能家居系统的互操作性、安全性和体验性。 同时,Matter标准还能保证设备的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设备在入网前需经过身份验证,传输数据也需加密),让消费者无需担心网络攻击或信息泄露。 此外,随着Matter 1.4版本中HRAP计划(家庭路由器接入点)的持续推进,经Matter认证的HRAP设备将有望升级为智能家居新一代的基础设施。 HRAP设备集成了Wi-Fi接入点与Thread边界路由器功能,可为使用Wi-Fi或Thread协议的Matter设备提供本地化的网络支持,降低设备的操作延迟,提升消费者的交互体验。 HRAP设备还具备安全目录,可用于存储和共享Thread网络凭证,使消费者能更便捷地将新的Thread设备添加到现有Thread网络中,避免网络碎片化,实现统一的Thread网状网络。 Matter标准,正重塑智能家居“价值链” 回顾过往数十年,在任何行业中,每发生一次颠覆性的技术创新都会对行业产生不可逆的洗牌效应,而能在无数次洗牌中存活并持续壮大的企业,无一不拥有着前瞻性的战略目光与快速决策的果决力。 Matter标准的出现,对于智能家居产业链中的企业而言,就是一次不可错失的时代机遇。 现阶段,对智能家居设备厂商而言,Matter协议正在重构产品的开发范式。传统模式下,企业需为不同生态系统开发定制固件,并需通过多个认证,导致研发资源分散、产品迭代迟滞。 而Matter产品的“一次开发,全生态适配”等特性,则可赋能企业将更多的资源投入在打磨产品上,聚焦核心功能创新,为用户提供性能更优的产品。同时,中小企业所生产的智能家居设备也能够有机会与品牌厂商设备进行互联互通。 以智能照明为例,企业开发者可直接采用市场中成熟的Matter模块,在模块原厂配合下快速完成LED灯具的产品研发后,只需通过模块原厂提供的技术支持或者认证转移计划(CTP)即可快速拿到Matter认证,将产品接入市面主流的生态平台之中。 这种开发方式不仅可以节省企业在Matter模块上的开发投入,还可至多提升70%的研发进度,助力企业产品快速上市抢占市场! 借助Matter模块原厂支持快速通过Matter认证 华普微,作为中国本土深耕细作了二十余载的物联网无线通信芯片原厂,是CSA连接标准联盟的高级别会员及其权威认定的 PAA(Product Attestation Authority),具备Matter产品合规证书转让及签发DAC证书等专业资质,可提供性能卓越、成熟可靠的Matter模块及其技术支持,助力智能家居设备厂商快速拿到Matter证书,打造属于自己品牌下的Matter产品。 如果您正在为智能家居设备间的互联互通而头疼,或想低成本、快速切入Matter赛道,欢迎评论区交流。
  • 热度 5
    2025-5-8 11:40
    1021 次阅读|
    0 个评论
    Matter协议是一个由Amazon Alexa、Apple HomeKit、Google Home和Samsung SmartThings等全球科技巨头与CSA联盟共同制定的开放性标准,它就像一份“共生契约”,能让原本相互独立的家居生态在应用层上握手共存,同时它并非另起炉灶,而是以IP(互联网协议)为基础框架,将不同通信协议下的家居设备统一到同一套“语义规则”之下。 作为应用层上的互通标准,Matter协议正在重新定义智能家居行业的运行逻辑,它不仅能向下屏蔽家居设备制造商的生态和系统,让设备、平台与用户之间形成真正的“共生共荣关系”,还能令智能家居回归以用户为中心的本质——让选择权不再被生态平台所裹挟,让互联互通成为所有智能家居设备的默认能力。 家居生态间的“握手”,从应用层重塑共生逻辑 Matter协议的价值在于其构建了一个“求同存异”的智能家居通信生态,通过在应用层上定义统一的通信规范,它能让不同品牌、不同品类与不同生态平台间的智能家居设备遵循一套通用的“语义规则”:无论是照明设备的调光调色与智能空调的温度设定,还是智能摄像头的状态响应,所有指令与反馈均会以统一的数据帧格式和逻辑传递。 从协议栈上看,在应用层,Matter协议通过统一的设备模型定义功能,可让LED灯具、智能门锁与温控器等家居设备无需依赖特定云端即可在本地局域网上完成组网,还能令这些家居设备在互联网断网时仍能保持互联互通与稳定工作。 在网络层,Matter协议基于IP架构,可无缝兼容Wi-Fi、Thread和BLE等底层无线通信协议,令其不再是非此即彼的竞争关系,其中:Wi-Fi负责高带宽设备的数据传输,Thread负责构建低功耗的Mesh网络,BLE用于便捷快速的设备配网工作。此外,Matter还可使用Matter Brige桥接Zigbee、Z-Wave等非IP无线通信协议。 对于开发者而言,Matter协议就像是一把打开生态之门的钥匙,它从应用层上重塑了家居生态间的共生逻辑,不仅可令所有的家居制造厂商们无需从零构建协议栈,无需考虑多生态兼容的问题,还可让家居制造厂商们的智能家居设备能与主流品牌厂商的设备进行互联互通。可以说,这种“一次开发,全生态适配”的特性,正在改变智能家居行业的游戏规则。 共生未来,一场没有终点的技术远征 据CSA联盟规定,只有通过Matter认证的家居设备方可在产品包装、说明书和应用程序中印上Matter徽标,向消费者表明其符合Matter标准。而家居设备获得Matter认证则意味着家居设备制造厂商今后可最大程度地节约开发成本与加速上市时间,享受生态效应,并获得更广阔的市场。 以智能照明为例,家居设备制造厂商在直接使用市场中现有的Matter模块完成相关LED产品的研发后,只需通过Matter模块原厂提供的技术支持或者认证转移计划(CTP)即可快速拿到Matter认证,将产品完美接入不同生态平台之中。这种开发方式不仅可以节省企业在Matter模块上的开发投入,还可至多提升70%的研发进度,助力企业产品快速上市抢占市场! 借助Matter模块原厂支持快速通过Matter 华普微,作为中国本土资深的物联网无线通信系统级服务厂商,是连接标准联盟的高级别会员及其权威认定的 PAA(Product Attestation Authority),具备着 Matter 产品合规证书转让及签发 DAC 证书等专业资质,可提供性能卓越、成熟可靠的Matter模块及其技术支持,助力智能家居设备厂商快速拿到Matter证书,打造属于自己品牌下的Matter产品。 展望未来,当设备兼容性从“加分项”变为“必选项”,厂商的竞争焦点将被迫回归产品体验本身:更精准的传感器算法、更流畅的人机交互、更长久的续航能力。这种转向,恰恰为创新者开辟了蓝海。在这场重塑人居体验的进程中,每个家庭都将是最终的受益者。 而这,正是“共生契约”的终极意义:让技术隐于无形,让体验归于人性。如果您正在为设备互联头疼,或想低成本切入 Matter 生态,欢迎私信交流。我们提供从模块选型、软件定制服务、认证支持到量产落地的全链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