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tter协议是一个由Amazon Alexa、Apple HomeKit、Google Home和Samsung SmartThings等全球科技巨头与CSA联盟共同制定的开放性标准,它就像一份“共生契约”,能让原本相互独立的家居生态在应用层上握手共存,同时它并非另起炉灶,而是以IP(互联网协议)为基础框架,将不同通信协议下的家居设备统一到同一套“语义规则”之下。
作为应用层上的互通标准,Matter协议正在重新定义智能家居行业的运行逻辑,它不仅能向下屏蔽家居设备制造商的生态和系统,让设备、平台与用户之间形成真正的“共生共荣关系”,还能令智能家居回归以用户为中心的本质——让选择权不再被生态平台所裹挟,让互联互通成为所有智能家居设备的默认能力。
Matter协议的价值在于其构建了一个“求同存异”的智能家居通信生态,通过在应用层上定义统一的通信规范,它能让不同品牌、不同品类与不同生态平台间的智能家居设备遵循一套通用的“语义规则”:无论是照明设备的调光调色与智能空调的温度设定,还是智能摄像头的状态响应,所有指令与反馈均会以统一的数据帧格式和逻辑传递。
从协议栈上看,在应用层,Matter协议通过统一的设备模型定义功能,可让LED灯具、智能门锁与温控器等家居设备无需依赖特定云端即可在本地局域网上完成组网,还能令这些家居设备在互联网断网时仍能保持互联互通与稳定工作。
在网络层,Matter协议基于IP架构,可无缝兼容Wi-Fi、Thread和BLE等底层无线通信协议,令其不再是非此即彼的竞争关系,其中:Wi-Fi负责高带宽设备的数据传输,Thread负责构建低功耗的Mesh网络,BLE用于便捷快速的设备配网工作。此外,Matter还可使用Matter Brige桥接Zigbee、Z-Wave等非IP无线通信协议。
对于开发者而言,Matter协议就像是一把打开生态之门的钥匙,它从应用层上重塑了家居生态间的共生逻辑,不仅可令所有的家居制造厂商们无需从零构建协议栈,无需考虑多生态兼容的问题,还可让家居制造厂商们的智能家居设备能与主流品牌厂商的设备进行互联互通。可以说,这种“一次开发,全生态适配”的特性,正在改变智能家居行业的游戏规则。
据CSA联盟规定,只有通过Matter认证的家居设备方可在产品包装、说明书和应用程序中印上Matter徽标,向消费者表明其符合Matter标准。而家居设备获得Matter认证则意味着家居设备制造厂商今后可最大程度地节约开发成本与加速上市时间,享受生态效应,并获得更广阔的市场。
以智能照明为例,家居设备制造厂商在直接使用市场中现有的Matter模块完成相关LED产品的研发后,只需通过Matter模块原厂提供的技术支持或者认证转移计划(CTP)即可快速拿到Matter认证,将产品完美接入不同生态平台之中。这种开发方式不仅可以节省企业在Matter模块上的开发投入,还可至多提升70%的研发进度,助力企业产品快速上市抢占市场!
借助Matter模块原厂支持快速通过Matter
华普微,作为中国本土资深的物联网无线通信系统级服务厂商,是连接标准联盟的高级别会员及其权威认定的 PAA(Product Attestation Authority),具备着 Matter 产品合规证书转让及签发 DAC 证书等专业资质,可提供性能卓越、成熟可靠的Matter模块及其技术支持,助力智能家居设备厂商快速拿到Matter证书,打造属于自己品牌下的Matter产品。
展望未来,当设备兼容性从“加分项”变为“必选项”,厂商的竞争焦点将被迫回归产品体验本身:更精准的传感器算法、更流畅的人机交互、更长久的续航能力。这种转向,恰恰为创新者开辟了蓝海。在这场重塑人居体验的进程中,每个家庭都将是最终的受益者。
而这,正是“共生契约”的终极意义:让技术隐于无形,让体验归于人性。如果您正在为设备互联头疼,或想低成本切入 Matter 生态,欢迎私信交流。我们提供从模块选型、软件定制服务、认证支持到量产落地的全链路服务。
作者: 华普微HOPERF, 来源:面包板社区
链接: https://mbb.eet-china.com/blog/uid-me-4106866.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博主原创,未经本人允许,禁止转载!
文章评论(0条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