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标签: 本土企业

相关博文
  • 热度 17
    2014-11-27 17:46
    1863 次阅读|
    2 个评论
    什么将驱动中国经济成长? 《哈佛商业评论》的网站上有China’s Economy, in Six Charts一文,用六张图表简单而形象地阐述中国经济。其中一张是关于经济增长的源泉,说在 过去三十年里,资本投入是中国经济的主要增长源,远远高过劳动力和生产效率。 比如在过去10年里,中国GDP年增长率为9.7%,其中四分之三来自资本投入。文章指出,随着国内人工成本的上升、经济增长的放缓,未来的增长将主要来自生产效率的提高,即技术和管理创新。用一句套话讲,就是向管理要效益。 这些年的资本投入多为简单的扩大再生产。结果是业务在增长,成本也水涨船高,而且增长地更快。 相应地,企业的盈利水平持续下降。经营最好的那些公司也不例外。比如就华为来说,10年前的利润率大致在15%,一路降到2012年的8%。一旦行业陷入低迷,或者宏观经济放缓,企业的盈利压力就更大,甚至亏本,陷入“增长陷阱”,即高成本下的低增长、不增长甚至负增长。这是本土企业面临的普遍问题:重资产驱动下的扩张获得了市场,失去了利润;做大了规模,丧失了竞争力。很多大型企业,尤其是国企、央企,不是明亏也是暗亏。有的账面盈利,但不是来自主营业务,往往是卖掉一块地、剥离一些子公司的结果。 我没做过统计,但总觉得与国际同行相比,本土企业的投资回报率普遍偏低。或许这跟资产投入的边际效益递减不无关系。在很多大型企业,尤其是国企、央企,资产回报率连银行的利息都不如。例如有个设备企业,800多亿的固定资产,净利润只有十几亿。800多亿存银行,每年也可赚二三十亿的利息。那几万员工送到街头做劳务,每人每年也能倒腾回来几千块的利润吧?还有些公司,固定资产过千亿,投资回报率连1%都不到,还是靠变卖资产得来的。这还不算那些在亏本的巨无霸们。 高投入,低产出,甚至不产出,就是很多本土企业的困境。 重资产增长确实到了穷途末路。本土企业当然也认识到了问题。于是各种管理药方一一试过,从ISO认证、全面质量管理到精益生产、六西格玛、供应链管理。例如飞机制造行业全面导入六西格玛,比北美同行也晚不了几年;丰田系统的精益生产就更是养活了不少顾问,据说有些丰田的老工人做培训、现场指导,一天收费也可上万美金。这几年物流供应链管理又成了热门,自然少不了教授们来凑热闹,某重点大学的教授竟然让学生写“供应链环境下的项目管理”。项目管理就是项目管理,围绕质量、成本、进度等目标管理,跟供应链管理有什么关系呢?这样的教授没学过、没做过、没研究过,也不愿学、不愿做、不愿研究,就在表面飘,哪个名词时髦就冲那个去,结果是误人子弟。企业也一样,管理概念追时髦,新名词一个接一个,但多是表面文章。例如有些企业推行六西格玛,项目都做完了,才戴上六西格玛的帽子充数,供宣传之用。精益生产就更是阳春白雪,成了一些“专家”们的自娱自乐。于是,向管理要效益就成了句空话。 问题的根本,就在于没有认识到这些管理方法的本质所在,以及他们要解决的问题。例如六西格玛从根本上讲是项目管理,即确定合适的项目、按照严格的项目管理流程做下来,并配以闭环检验、纠偏。确定项目的范围是第一步。大公司,决定做什么容易、决定不做什么难。结果事儿越做越多,人也雇地越来越多,公司就成了资源黑洞,印证了为什么成本增长快于营收增长。这听上去跟笑话一样,但公司大了,人多了,总会找出数不清的事、数不清的项目来做;即使把员工的数量翻一倍,事儿还是做不完,因为闲人们为了证明自己的价值,会制造出更多的事儿来。 把资源放在投资回报率最高的项目上,你就已经成功一半了。 这也是一流公司与二流公司的显著区别。决定了正确的事,然后就是按照正确的方式做,即按照六西格玛的DMAIC流程,按部就班地做项目,以确保项目完成的质量。 理解了这些,你会发现六西格玛跟数理统计没多大关系,当然也不是质量管理——六西格玛早已超越了那个层次。如果把它当成质量管理的手段,这方法论自然就不会有什么真正的影响,无非是又一个流行术语罢了。精益也一样。这概念来自生产,却早已超越生产。起初精益的对象是生产过程,例如减小批量、消除浪费、“消灭”库存。浪费看上去是对材料、库存的浪费,其实更多是对时间的浪费。如果没法缩短做事的周期(cycle time),就没法降低浪费。生产时间只占整个周期的10%左右,90%的时间是由系统、流程来决定的。如果精益的对象只局限于生产,再加上有些“专家”开口丰田,闭口丰田,注定就是曲高和寡,成为“专家”们的自娱自乐。
  • 热度 28
    2010-4-11 21:15
    2350 次阅读|
    5 个评论
    文/毛启盈 4月7日,据媒体报道称,iPad里面各种零部件供应商曝光,按照统计,iPad的处理器与芯片方面主要由苹果、三星、东芝、英飞凌、博通、德仪、恩智浦等巨头瓜分蛋糕;面板采用的是韩国LG,PCB板则由奥地利大厂ATS独家供货。虽然中国几大运营商对iPhone穷追不舍如痴如醉,中国制造商纷纷仿效,推出貌似神离的“山寨品”,但是iPad确实与“中国制造”毫不沾边。 iPad定位介于苹果的智能手机iPhone和笔记本电脑产品之间,通体只有四个按键,与iPhone布局一样,提供浏览互联网、收发电子邮件、观看电子书、播放音频或视频等功能。3G版本,还可以拨打电话,一款名副其实的大iPhone。但是,在写博客和发微博,应该超过了iPhone的体验。 按照中国人的逻辑,这是脱离中国人消费习惯的产品,适合以娱乐为中心的美国人,譬如用手机发邮件;通信业高度发达的日本人,譬如,上网本在中国市场昙花一现。 所以,iPad 上市第一天销售30万台,按照均价600美元将近2亿美元,很多人对此津津乐道。因为无论是中移动的OPhone ,还是联想的LPhone,“雷声大,雨滴小”,我们看到的是媒体报道如何补贴渠道,补贴用户,却并没有看到沉甸甸的销售数量,以及应用如何让粉丝们沉迷。 这就是数量上的差距。 再看看苹果是怎么赚钱的?以最普通的iPad 16GB无3G版本为例。苹果美国标价499美元,而其材料成本大约仅260美元;带3G功能的高端3G iPad,材料成本大约仅350美元,而售价高达829美元。一款产品净赚超过3500元。 “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还记得联通引入iPhone那个夜晚,北京世贸天街。如同那个夜晚一样冷,联通版iPhone在推出之后,用 40天时间10万部销量。我不清楚这里有多少水分,但是只要算一笔账就知道,联通赚了吆喝。最让人觉得可悲的是,中移动直到现在还在梦里念着iPhone 手机的名字。 由此,可以把本土企业缺席iPad归结为三大原因:其一,是我们十年店与百年老店的差距,我们在粗放式的环境下,难以精耕细作,再加上“晕轮效应”,让中国本土企业统统出局;其二,我们本土企业一直盯着三大运营商,而运营商盯着苹果,设备商有心栽花花不开,永远的“单相思”这是一个产业链,也是一个死循环;其三,我们无需创新仍然可以很好地活着。知道通信企业招标采购内幕的大企业,一般不会盲目投入成本去创新,而是在工场门外投钱问路。至于小企业,那就随波逐流了。 相关博客: iPad不支持Flash令人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