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标签: 网络测试

相关帖子
相关博文
  • 热度 3
    2023-12-15 14:35
    614 次阅读|
    0 个评论
    █ 到底 什么是BRAS ? 宽带接入服务器( Broadband Remote Access Server,简称BRAS)是面向 宽带网络 应用的新型接入网关,它位于 骨干网 的 边缘层 ,可以完成用户带宽的 IP /ATM网的数据接入。 宽带接入服务器( BRAS)主要完成两方面功能: Ø 负 责终结用户的拨号连接(常见有 PPPoE、PPPoE双栈(ND)、PPPoE双栈(DHCPv6) 、 IPoE、IPoE 双栈 (ND)、IPoE 双栈 (DHCPv6)、 vll、vpls、 L3VPN、 L2tp、 IGMP+PPPoE、IGMP+IPoE、MLD+PPPoE、MLD+IPoE 等 连接), 接入 汇聚用户的流量功能; Ø 与 认证系统 、 计费系统 和 客户管理系统 及服务策略控制系统相配合实现用户接入的认证、计费和 管理功能 。 BRAS是宽带接入网和骨干网之间的桥梁,BRAS与用户之间、用户与公网之间均通过传输网连接。 传输网是我们整个通信网络的底座,负责把各地的家庭用户、政企用户和数据中心连接起来。传输网 按功能分,又可以分为 骨干网和城域网 , 如下图所示: 骨干网,又分为国家骨干网(一干)和省级骨干网(二干)。 城域网 , 可理解为 单个城市范围内的通信网络(简称MAN,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城域网也有进一步细分,分为三层:核心层、汇聚层、接入层 。 接入层,离我们用户端最近的一层 , 同时也是 “光进铜退”的重点和难点。 接入层 目前最主流的光纤接入技术,就是PON (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也称无源光网络,主流PON技术架构如下: 传统 BRAS 一般部署在城域网的核心层, 南向面向用户接入,北向衔接骨干网流量, 实现网络的 IP接入一体化。现在比较流行的分层叫法,也会把 BRAS 所在的这层,叫做业务控制层。 BRAS 解决了宽带用户在业务上、流量上和管理上的汇聚,达到了用户终端只通过一条 网络连接 便可以 灵活、自主、方便地选择服务网络的目的 , 适应了 宽带接入 网络应用 的 发展趋势 ,成为 宽带网络 在 接入层 和骨干 边缘层 之间重要的 网络单元 。 位置如下图所示: █ BRAS的发展演进 BRAS在ADSL时代就已经诞生了。当时宽带用户数量激增,BRAS有效地简化了网络架构,实现了集中化的管理功能,为宽带业务大爆发奠定了基础。 后来,它不仅支持了xDSL,还支持Cable Modem、以太网接入(LAN)、无线宽带数据接入(WLAN)、FTTx(也就是刚才我们说的光纤入楼、入户)等多种方式网络类型,支撑了宽带IP网络和ATM网络的数据接入,成为运营商和政企客户的最爱。 传统BRAS,作为网关,既要负责用户管理,也要负责数据流的转发,负担很重,性能很难提升上来。 于是,BRAS开始解耦,把将多台BRAS设备上的用户管理功能抽取出来并且集中,形成控制面(Control Plane,简称CP)。BRAS设备上,保留路由器的控制面以及BRAS的转发面,形成转发面(User Plane,简称UP)。 和移动核心网一样,除了把控制面集中起来之外,还引入了虚拟化(云化),形成了vBRAS。好处和云核心网是一样的,可以灵活进行弹性扩容、缩容,简化运维,统一标准接口,提升设备性能。 采用vBRAS之外,转发面也变得灵活。 对于大流量业务,可采用高性能硬件,分布式部署,满足转发性能需求。对于大session小流量业务,可采用x86云化设备,集中式部署,节约成本。 vBRAS的出现,体现了城域网云化的趋势。它的底层演进逻辑,和4G/5G移动通信网是一样的。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形态变化之外,BRAS的定位也有些变化。 随着设备性能的提升,前面我们看到的在一起的BRAS和SR(业务路由器),设备功能逐渐融合为MSE(Multi-Service Edge,多业务边缘路由器)或BNG(Broadband Network Gateway,宽带网络网关)。这也是某种形式的合体。 █ 用户宽带接入 那么问题就来了,当 用户想要上网, 是什么样的流程呢? 首先要确保PON的光通路 正常, 然后光猫(也可以是无线路由器)和BRAS之间,建立一个 PPP会话 。PPP,Point to Point Protocol(点对点协议),是一种数据链路层协议。建立PPP会话后,用户就可以访问互联网(接入骨干网)。PPP会话的建立过程如下图所示 : BRAS通过与认证系统和计费系统的配合,完成认证和计费功能。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完成认证,还有一个重要的网元,那就是RADIUS服务器(Remote Authentication Dial In User Service,远程用户拨号认证系统)。 上述流程图 ,BRAS收到终端侧过来的用户名密码, 通常情况下由BRAS转到 RADIUS认证 授权 。 除了认证、鉴权和计费之外,BRAS还可以用于QoS、安全管理、组播和VPN等。 █ 如何使用仪表模拟用户接入(PPPoE为例) renix配置思路: Port1模拟3个PPPoE Client进行PPPoE拨号上网(可以模拟更多Client); Port2模拟Internet端口; Port1开启PPPoE Client协议仿真,3个Client都获取到IP地址之后, Port1和Port2相互打流,预期流量可以打通。 测试拓扑如下: 测试步骤: 预约测试机框、占用端口 PPPoE Client配置 使用PPPoE向导配置、选择要配置PPPoE的端口 选择封装、配置接口,“每接口地址数”设置为3,表示3个PPPoE Client 配置PPPoE、PPPoE角色选择Client 认证方式选择 CHAP MD5认证,用户名renix_1,密码XINERTEL_1 向导配置完成后, 还可以修改 修改用户名分别为 renix _1、 renix _2、 renix _3 修改密码分别为XINERTEL_1、 XINERTEL_2 、 XINERTEL_3 订阅 PPPoE Client Session Statistic 统计 启动PPPoE协议 查看PPPoE Client 统计 3个PPPoE Client都已经成功建立连接 3个PPPoE Client获取到的IP地址分别为:102.1.1.2 29 、102.1.1. 118 、 102.1.1. 191 在Port2下添加IPv4接口,并修改对应参数 修改IPv4地址为103.1.1.2(与DUT直连端口在同一网段即可) , IPv4网关地址为103.1.1.1 选中创建的interface,右键选择“发送ARP/ND”,即可学习到DUT的MAC地址 ( 68:E2:09:34:16:9C ) 添加绑定流 选中“流模板”,右键选择“新建绑定流”会弹出新建绑定流的对话框 选择要建立绑定流的2个端口,点击“下一步” 添加绑定流 常规界面默认即可,点击“下一步” (也可以根据需要修改参数) 添加绑定流 , 帧界面不用修改,点击“完成 发送流量/查看统计 切换到Stream Block Statistic界面查看发送和接收速率及其它统计项,下图表明发送和接收报文速率相同,可以适当加大带宽继续测试 停止PPPoE协议 , 查看流量收发情况 结果显示,流量收发正常,且流量无丢包。
  • 2023-12-5 11:36
    0 个评论
    什么是IPSec IPSec(Internet Protocol Security)是IETF(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制定的一组开放的网络安全协议。它并不是一个单独的协议,而是一系列为IP网络提供安全性的协议和服务的集合,包括认证头AH(Authentication Header)和封装安全载荷ESP(Encapsulating Security Payload)两个安全协议、密钥交换和用于验证及加密的一些算法等。通过这些协议,在两个设备之间建立一条IPSec隧道。数据通过IPSec隧道进行转发,实现保护数据的安全性。 IPSec产生原因 随着网络发展,企业直接通过Internet进行互联,IP协议没有考虑安全性,但是Internet上有大量的不可靠用户和网络设备,所以用户业务数据要穿越这些未知网络就无法保证数据的安全性,数据易被伪造、篡改或窃取。因此,迫切需要一种兼容IP协议的通用的网络安全方案。为了解决上述问题,IPSec(Internet Protocol Security)应运而生。IPSec是对IP的安全性补充,其工作在IP层,为IP网络通信提供透明的安全服务。 IPSec如何工作 分为四个步骤: 1、识别“感兴趣流”。设备 在收 到报文后, 一般 会将报文的五元组等信息和IPsec策略进行匹配来判断报文是否要通过IPsec隧道传输,需要通过IPsec隧道传输的流量被称为“感兴趣流”。 2、协商安全联盟(Security Association,以下简称SA)。SA是通信双方对某些协商要素的约定,只有建立了SA才能进行安全的数据传输。识别出感兴趣流后,本端网络设备会向对端网络设备发起SA协商。在这一阶段,通信双方建立IKE SA,然后在IKE SA的基础上协商建立IPsec SA。 3、数据传输。IPsec SA建立成功后,双方就可以通过IPsec隧道传输数据。IPsec为了保证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在这一阶段需要通过AH或ESP协议对数据进行加密和验证。 4、隧道拆除。通常情况下,通信双方之间的会话老化即代表通信双方数据交换已经完成,因此为了节省系统资源,通信双方之间的隧道在空闲时间达到一定值后会自动删除。 IPSec的重要性 部署IPSec具有以下价值: 数据来源验证: 接收方验证发送方身份是否合法。 数据加密: 发送方对数据进行加密,以密文的形式在Internet上传送,接收方对接收的加密数据进行解密后处理或直接转发。 数据完整性: 接收方对接收的数据进行验证,以判定报文是否被篡改。 抗重放: 接收方拒绝旧的或重复的数据包,防止恶意用户通过重复发送捕获到的数据包所进行的攻击。 对于设备能否支持IPSec协议在各种场景的部署,以及设备对于各种场景的流量转发能否达标显得尤为重要, 信而泰的2-3层BigTao测试平台和层DarYu测试平台以及DarPeng2000E平台的ALPS测试平台能进行IPSec的IKEv1、IKEv2、IKEGM测试。 如何进行IPSec VPN测试 信而泰ALPS测试平台支持的IPSec VPN测试功能: 1、信而泰ALPS测试平台支持IPSec的IKE协议两个国际标准版本IKEv1和IKEv2,以及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提出由国家密码管理局批准的我国自主制定的IPSec行业标准——《GM-T 0022-2014 IPsec VPN技术规范》即IKEv1.1。 2、身份认证支持预共享密钥PSK(pre-shared key)认证、数字证书RSA(rsa-signature)认证。预共享密钥PSK(配置方式为IKEv1或IKEv2时)数字证书Cert(配置方式为IKEv1、IIKEv2或IKEGM时) 3、IKE HD(公共密钥算法)支持MODP-768(1),MODP-1024(2),MODP-1536(5),MODP-2048(14),MODP-3072(15),MODP-4096(16),MODP-6144(17),MODP-8192(18)等 。 4、“完善的前向保密”PFS(Perfect Forward Secrecy)支持MODP-768(1),MODP-1024(2),MODP-1536(5),MODP-2048 ( 14 ) 等 。 5、 IKE哈希算法支持HMAC-SHA2-318,HMAC-SHA2-512,HMAC-SHA2-256,GM-SM3; IKE加密算法支持AES-CBC-128,AES-CTR-128,AES-CBC-192,AES-CBC-256,GM-SM4;IKE PRF伪随机数算法支持HMAC-SHA2-256,GM-SM3,AES-128,HMAC-SHA2-384,HMAC-SHA2-512,HMAC-SHA1; ESP哈希算法支持NULL,HMAC-MD5,HMAC-SHA2-256,HMAC-SHA2-384,HMAC-SHA2-512,GM-SM3,GM-SM3-96; ESP加密算法支持DES-CBC,3DES-CBC,AES-CTR-128,AES-CBC-128,AES-CBC-192,AES-CBC-256,GCM-128,GCM-192,GCM-256,GM-SM4; 支持校验证书; IPsec拓扑模式支持Site To Site(两个局域网之间通过VPN隧道建立连)和Remote Access(客户端与企业内网之间通过VPN隧道建立连接) 应用场景 示例 IPSec VPN点对多点IKEv1测试: 拓扑说明: 本例使用测试仪上的Port1(作为多个分支机构模拟的多个防火墙来和DUT的G0/0/1端口建立IPSec隧道)和Port2(作为DUT的G0/0/2端 口 后的网络,模拟DUT后的总部) 操作步骤: 第一步:预约端口,创建并设置网络邻居 第二步:创建测试用例,编辑流量模型及应用模型 第三步:保存配置并运行 查看结果: 统计中第一阶段及第二阶段协商成功数量为100。 DUT上IPSec VPN协商成功数量为100
  • 热度 5
    2022-12-2 11:21
    1459 次阅读|
    0 个评论
    本文档介绍一种测量电缆的差分特性阻抗(120欧姆)及插入损耗的方法 测量使用的仪器:Keysight E5080A ; 50/120 欧姆平衡转换器(Balun);120欧姆纯电阻(用于校准) l 差分120欧姆特性阻抗的测量方法 测试装置示意图: 步骤: 1. 在E5080A 上设置好起止频率(例:300KHz--10MHz),自定义校准件型号(如120)注意阻抗设置成120欧姆,网分系统阻抗设置成120欧姆。测量S11,Format设置成Real 2. Balun单端端口连接E5080A PORT1,平衡端口连接夹具。如果没有夹具,可以不用连接夹具。 3. 在夹具端口(Balun平衡端口)进行三步校准(开路,短路,负载)。开路校准时,保持夹具两个端口开路,短路校准时,短接夹具两端口,负载校准时,在夹具两端口之间连接120欧姆纯电阻。 4. 校准完成后,把被测件的一对电缆连接到夹具上,进行测试 5. 被测电缆一端连接到夹具上,另一端保持开路,测试S11值;另一端保持短路时,测试S11值。计算开短路阻抗。 式中:Zr ---开短路阻抗 Z0a ---基准阻抗,单位为欧姆(即120欧姆) Saa ---即S11值 此过程在网分中有工具可自动计算得出开短路阻抗:MeasSetup--Conversions--Z-Relfect 6. 计算特性阻抗 特性阻抗等于开路阻抗和短路阻抗的值相乘并开平方的值 式中Z为特性阻抗,Z1为开路阻抗,Z2为短路阻抗。 7. 根据步骤5分别marker各频点的开短路阻抗,根据步骤6计算相应的特性阻抗。 例如: F=5.005MHz时开路阻抗 285.58欧姆 F=5.005MHz时短路阻抗39.99欧姆 计算: 欧姆 8. 可以把测试开短路阻抗的S曲线保存成数据格式(CSV),然后在excel里自动得出特性阻抗曲线 l 电缆的插入损耗测量方法 测试装置示意图 1. 在E5080A上设置起止频率(电缆工作频率 300KHz--3MHz),测试S参数设置为S41(2端口网分可用S21) 2. 按示意图连接Balun和仪器端口 3. 校准S21 4. 连接被测电缆测试插损 5. Marker标记需要测的频点插损值 作者:君鉴科技-付飞黄
  • 热度 16
    2012-6-6 15:30
    963 次阅读|
    0 个评论
    这里介绍的电阻网络测试系统能够处理具有多达12管脚的各种电阻网络器件,并且可扩展到最高60管脚的器件。本文采用一个8脚双端网络器件作为例子。 图 1. 电阻网络测试系统 图1给出了利用2400、带7019开关卡的 7001 开关主机 、带 IEEE-488 板 的个人电脑配置的测试系统模块图。该系统连接用户提供的自动元件机械手。PC机将测试序列下载到测试仪中,并采集数据用于静态分析。 7019 开关卡 是针对电阻网络器件而专门设计的。这种单极双3×6矩阵的结构简化了六线欧姆测量以及四线和分离开氏测量的过程,因此它是各种电阻网络测试的首选方案。 测试顺序 测试系统由一台PC机或其它GPIB控制器来控制。人们一般把GPIB总线看成是一种慢速的实验型通信总线。对于2400和7001系列测试仪,这种情况就发生了变化。这些仪器具有大量的自我智能、存储、触发握手和快速数据传输功能,能够针对生产需求解决和克服GPIB速度问题。本文介绍的测试系统能够实现每网络元件10ms的测试产能。   电阻网络测试程序采用下列测试顺序: 提示操作人员输入部件号。 从数据库中调出该部件的测试配置。 计算出 7001 型开关主机 和 2400 数字源表 的配置。 将有关信息下载到测试仪中。 提示操作人员输入已知的待测器件数量。 提示操作人员启动测试。 在这里,控制命令传输到测试仪 2400等待机械手设置启动测试的信号 在机械手指示DUT到位之后,2400和7001相互握手,测量网络中的各个元件。同时,2400对每个元件进行极值测试。最高支持100个不同的极值。 当测试完网络中的所有元件之后, 2400 设置测试结束信号,将pass/fail码发送给机械手。每个电阻元件的测量值已传输到PC进行后续处理。 PC机重复上述过程直到该批网络器件测试完成。 值得注意的是,测量的控制以及到每个元件的切换都是由测试仪独立完成的,不需要额外的GPIB总线或PC机时间开销。   了解更多吉时利2400系列数字源表,请戳http://www.keithley.com.cn/products/semiconductor/sourcemeasureunits/series2400sourcemeter 想与吉时利测试测量专家互动?想有更多学习资源?可登录吉时利官方网站 http://www.keithley.com.cn/
  • 热度 6
    2010-8-11 09:10
    2748 次阅读|
    0 个评论
    【摘要】数据电缆现场测试工作量最大的是链路级测试,其中最常采用的是永久链路。根据需要在生产、选型、进、验收和维护等场合也会用到各种元件级测试和应用级测试。本文就这三种测试等级在现场的不同应用做一简单介绍。   ( 一 ) 选型测试        甲方酝酿立项之初,一般会会同设计单位确定综合布线系统的结构、使用寿命和可能支持的带宽。结合预算考虑使用何种等级、品种的电缆和品牌。此时将有可能涉及产品的初步选型。严谨的甲方会进行选型测试,综合考虑产品性价比、品牌、服务支持等因素后确定选用某个或某几个厂家的产品。选型测试就是对拟选用的综合布线产品进行的测试。目前常见且流行的错误方法是: a) 用电缆分析仪对两端打上水晶头的 100 米电缆进行测试,测试的标准一般选择通道 ( 信道 ) 标准,测试“通过”则认为选用的电缆合格。 b) 同样地对跳线进行选型测试,测试“通过”则认为跳线合格。 c)90 米电缆两端打上模块选择永久链路标准进行测试,测试“通过”则认为电缆或模块合格。        由于电缆、跳线、模块等都是用元件级标准来检测的,此标准比链路级标准 ( 通道标准或者永久链路标准 ) 一般高 4-7dB 。所以上午错误的选型检测方法即便通过也不能认为产品是合格的。 正确的选型测试方法是:使用电缆测试仪加上对应的“元件级”测试适配器进行测试,具体来讲就是使用电缆测试适配器测试电缆,使用跳线测试适配器测试跳线,使用模块测试适配器测试模块。其中 Cat6 跳线由于 TIA568B 标准要求具备居中性和互换性,所以测试用的插座需要使用居中性插座 ( 比如 SMP 公司的 Cat6 插座 ) 。 对于 Cat6/Cat6A 系统,如果需要系统做到居中性和跳线互换,则可以使用居中性的永久链路测试适配器 ( 比如 FLUKE 公司的 PM06 或 SALSA 模块 ) 进行仿真测试。方法是:搭建一条 90 米的永久链路,除了两端使用的模块外,中间还要使用一个 CP 模块 ( 这样就达到了标准中允许的模块数量上限 -3 个 ) ,如果测试通过,则说明该链路是兼容的,可以支持跳线互换。 有些甲方或者设计咨询单位认为仅仅做 90 米的永久链路仿真测试是不够的,需要增加 20 米的短链路和 50 米的中间长度链路,同样地进行仿真测试。这种仿真测试方案就是所谓的“三长三连法”,即三个长度、三个连接器。 关于居中性的说明: Cat6 链路由于各个厂家在产品设计和参数补偿技术方面都不尽相同,造成了彼此之间不能兼容互换。特别是跳线不兼容将会造成用户在系统建成后长期使用中的巨大困难 --- 因为不同时期的网管员会偏好使用不同品牌的跳线,这很可能会造成升级、扩容或新上设备的误码率下降,甚至无法接入网络。跳线的不兼容成了阻碍 Cat6 电缆系统广泛应用的一个最重要因素。 2002 年推出的 Cat6 标准对此做出了规定,要求模块朝向用户设备的一面其参数设计最好“居中”,这样就可以实现最基本的跳线互换,保证系统在其整个使用周期内不至于因为误用不兼容的跳线而造成质量波动甚至系统停运。 类似地,跳线如果也是居中的,则可以保证稳定地实现互换。   ( 二 ) 进场测试 / 进货测试 甲方在品质要求高的工程项目中 ( 比如数据中心 ) 对于采购货物时的入库测试或者安装前的进场测试会提出严格要求,此时需要对购进产品进行检测。方法可以使用上面介绍的元件级检测,对兼容性不放心的甲方还可以要求进行仿真测试。 部分坚持严格质量控制流程的乙方也会在自己的工程质量控制流程中自觉地安排进场 / 进货检测环节。这对于保证其工程品质的稳定性和品牌建设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 三 ) 随工测试和监理测试        目前流行的随工测试比较简单,一般只是简单地测试连通性和线序是否正确。部分乙方会使用福禄克网络公司的 CIQ 进行简单的性能测试 (CIQ 可以快速验证电缆是否能支持千兆 ) 。常见问题:经常地,乙方是在工程完工的批量验收测试阶段才发现大量链路不合格,这些问题可能是产品问题,也可能是施工工艺问题,但纠正如此大数量的错误无论如何不是个容易的事情,停工返工通常是不可避免的,无论对甲方还是乙方,由此造成的业务损失有时都是非常巨大的。 改进建议:随工测试时分小批量进行严格的参数测试,这样可以早期发现问题,避免问题积累到最后大批量爆发,造成巨额损失。 如果甲方要求监理方代为检测,则监理测试是指监理方在工程监理过程中进行的测试。参数严格的、持续的小批量检测方法是非常有意义的。同样可以避免验收时才发现大批量不合格这类问题的出现。 随工测试和监理一般不需要进行元件级测试,只需进行链路级测试即可 ( 永久链路 ) ,为了同时认证链路的居中性和互换性 / 兼容性,建议此时就使用居中性的永久链路适配器进行测试,以便与后续验收测试的结果能保持一致,不至于出现较大偏差和争议。   ( 四 ) 验收测试和第三方测试 验收前甲方一般会要求乙方提供自测报告,要求高的甲方会对施工链路进行全测,或者委托第三方进行全测。要求低的甲方则会委托第三方进行抽测,如果抽测不合格,则重新进行全测。国标 GB50312-2007 要求全测要达到链路全部合格或整改后全部合格,抽测则要达到 99% 合格率,否则需要进行全测。 对于非屏蔽的万兆链路,还要进行外部串扰验收测试。如果系统在设计之初就有万兆规划,则测试应写入检测合同中。   ( 五 ) 维护和故障诊断测试 甲方接收系统后进入使用维护阶段,此时需要面对的问题有:升级前评估链路、调整拓扑结构后评测链路、升级设备后评测链路、故障诊断定位、故障恢复后 / 重启系统前评估链路质量、定期检测重要链路和备用链路,这些工作程序有些被写入高可靠性系统的维护手册中,以便达到不出故障、少出故障、故障时快速诊断恢复的“高可靠性”目的。 常见的问题是: a) 系统维护外包给第三方,但对第三方的资质不做评估或者不做连续性评估 ( 第三方资质由于其人员、环境经常改变实际上是处在动态变化中 ) ,由此造成预防问题和快速处理故障等方面能力的丧失。更有甚者甲方文虎人员只是试图用外包合同来转移责任,而不管外包房是否能履行职能,也不管网络停运可能给业务造成的巨大损失。 b) 完全凭借自身缓慢摸索积累的经验来应付系统出现的各种问题,没有检测工具,没有人员培训。 维护和诊断测试的对象既可能是元件级的 ( 如跳线、电缆等 ) ,也可能是“链路级”的 ( 比如永久链路和在用通道 ) ,还可能只是认证链路是否支持某种应用 ( 比如认证一条 Cat6A 链路是否支持万兆新升级应用 ) 。 如果如要升级万兆链路,则非屏蔽六类系统需要进行外部串扰测试,以确保能稳定地支持万兆应用。   小结:综合布线系统的元件级测试、链路级测试、应用级测试在选型、采购、入库、进场、施工、验收、维护、故障诊断等各种场合都有可能被采用。甲方在合同中约定检测的时机、场合、标准等非常重要。 在系统规划建设阶段,如何打造一个“可持续的高可靠性布线系统”系统,我们给出如下的简便可行的建议:坚持选型测试、进货 / 进场测试、随工测试 / 监理测试、验收测试。 在系统使用维护阶段,如何打造一个“可持续的高可靠性布线系统”系统,我们给出如下的简便可行的建议:坚持定期检测在用链路和备用链路,随时更新标签系统,升级 / 增删 / 故障恢复等场合进行在认证测试,购进货物后进行入库测试。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