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数据电缆现场测试工作量最大的是链路级测试,其中最常采用的是永久链路。根据需要在生产、选型、进、验收和维护等场合也会用到各种元件级测试和应用级测试。本文就这三种测试等级在现场的不同应用做一简单介绍。
(一)选型测试
甲方酝酿立项之初,一般会会同设计单位确定综合布线系统的结构、使用寿命和可能支持的带宽。结合预算考虑使用何种等级、品种的电缆和品牌。此时将有可能涉及产品的初步选型。严谨的甲方会进行选型测试,综合考虑产品性价比、品牌、服务支持等因素后确定选用某个或某几个厂家的产品。选型测试就是对拟选用的综合布线产品进行的测试。目前常见且流行的错误方法是:a)用电缆分析仪对两端打上水晶头的100米电缆进行测试,测试的标准一般选择通道(信道)标准,测试“通过”则认为选用的电缆合格。b)同样地对跳线进行选型测试,测试“通过”则认为跳线合格。c)90米电缆两端打上模块选择永久链路标准进行测试,测试“通过”则认为电缆或模块合格。
由于电缆、跳线、模块等都是用元件级标准来检测的,此标准比链路级标准(通道标准或者永久链路标准)一般高4-7dB。所以上午错误的选型检测方法即便通过也不能认为产品是合格的。
正确的选型测试方法是:使用电缆测试仪加上对应的“元件级”测试适配器进行测试,具体来讲就是使用电缆测试适配器测试电缆,使用跳线测试适配器测试跳线,使用模块测试适配器测试模块。其中Cat6跳线由于TIA568B标准要求具备居中性和互换性,所以测试用的插座需要使用居中性插座(比如SMP公司的Cat6插座)。
对于Cat6/Cat6A系统,如果需要系统做到居中性和跳线互换,则可以使用居中性的永久链路测试适配器(比如FLUKE公司的PM06或SALSA模块)进行仿真测试。方法是:搭建一条90米的永久链路,除了两端使用的模块外,中间还要使用一个CP模块(这样就达到了标准中允许的模块数量上限-3个),如果测试通过,则说明该链路是兼容的,可以支持跳线互换。
有些甲方或者设计咨询单位认为仅仅做90米的永久链路仿真测试是不够的,需要增加20米的短链路和50米的中间长度链路,同样地进行仿真测试。这种仿真测试方案就是所谓的“三长三连法”,即三个长度、三个连接器。
关于居中性的说明:Cat6链路由于各个厂家在产品设计和参数补偿技术方面都不尽相同,造成了彼此之间不能兼容互换。特别是跳线不兼容将会造成用户在系统建成后长期使用中的巨大困难---因为不同时期的网管员会偏好使用不同品牌的跳线,这很可能会造成升级、扩容或新上设备的误码率下降,甚至无法接入网络。跳线的不兼容成了阻碍Cat6电缆系统广泛应用的一个最重要因素。2002年推出的Cat6标准对此做出了规定,要求模块朝向用户设备的一面其参数设计最好“居中”,这样就可以实现最基本的跳线互换,保证系统在其整个使用周期内不至于因为误用不兼容的跳线而造成质量波动甚至系统停运。
类似地,跳线如果也是居中的,则可以保证稳定地实现互换。
(二)进场测试/进货测试
甲方在品质要求高的工程项目中(比如数据中心)对于采购货物时的入库测试或者安装前的进场测试会提出严格要求,此时需要对购进产品进行检测。方法可以使用上面介绍的元件级检测,对兼容性不放心的甲方还可以要求进行仿真测试。
部分坚持严格质量控制流程的乙方也会在自己的工程质量控制流程中自觉地安排进场/进货检测环节。这对于保证其工程品质的稳定性和品牌建设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三)随工测试和监理测试
目前流行的随工测试比较简单,一般只是简单地测试连通性和线序是否正确。部分乙方会使用福禄克网络公司的CIQ进行简单的性能测试(CIQ可以快速验证电缆是否能支持千兆)。常见问题:经常地,乙方是在工程完工的批量验收测试阶段才发现大量链路不合格,这些问题可能是产品问题,也可能是施工工艺问题,但纠正如此大数量的错误无论如何不是个容易的事情,停工返工通常是不可避免的,无论对甲方还是乙方,由此造成的业务损失有时都是非常巨大的。
改进建议:随工测试时分小批量进行严格的参数测试,这样可以早期发现问题,避免问题积累到最后大批量爆发,造成巨额损失。
如果甲方要求监理方代为检测,则监理测试是指监理方在工程监理过程中进行的测试。参数严格的、持续的小批量检测方法是非常有意义的。同样可以避免验收时才发现大批量不合格这类问题的出现。
随工测试和监理一般不需要进行元件级测试,只需进行链路级测试即可(永久链路),为了同时认证链路的居中性和互换性/兼容性,建议此时就使用居中性的永久链路适配器进行测试,以便与后续验收测试的结果能保持一致,不至于出现较大偏差和争议。
(四)验收测试和第三方测试
验收前甲方一般会要求乙方提供自测报告,要求高的甲方会对施工链路进行全测,或者委托第三方进行全测。要求低的甲方则会委托第三方进行抽测,如果抽测不合格,则重新进行全测。国标GB50312-2007要求全测要达到链路全部合格或整改后全部合格,抽测则要达到99%合格率,否则需要进行全测。
对于非屏蔽的万兆链路,还要进行外部串扰验收测试。如果系统在设计之初就有万兆规划,则测试应写入检测合同中。
(五)维护和故障诊断测试
甲方接收系统后进入使用维护阶段,此时需要面对的问题有:升级前评估链路、调整拓扑结构后评测链路、升级设备后评测链路、故障诊断定位、故障恢复后/重启系统前评估链路质量、定期检测重要链路和备用链路,这些工作程序有些被写入高可靠性系统的维护手册中,以便达到不出故障、少出故障、故障时快速诊断恢复的“高可靠性”目的。
常见的问题是:a)系统维护外包给第三方,但对第三方的资质不做评估或者不做连续性评估(第三方资质由于其人员、环境经常改变实际上是处在动态变化中),由此造成预防问题和快速处理故障等方面能力的丧失。更有甚者甲方文虎人员只是试图用外包合同来转移责任,而不管外包房是否能履行职能,也不管网络停运可能给业务造成的巨大损失。b)完全凭借自身缓慢摸索积累的经验来应付系统出现的各种问题,没有检测工具,没有人员培训。
维护和诊断测试的对象既可能是元件级的(如跳线、电缆等),也可能是“链路级”的(比如永久链路和在用通道),还可能只是认证链路是否支持某种应用(比如认证一条Cat6A链路是否支持万兆新升级应用)。
如果如要升级万兆链路,则非屏蔽六类系统需要进行外部串扰测试,以确保能稳定地支持万兆应用。
小结:综合布线系统的元件级测试、链路级测试、应用级测试在选型、采购、入库、进场、施工、验收、维护、故障诊断等各种场合都有可能被采用。甲方在合同中约定检测的时机、场合、标准等非常重要。
在系统规划建设阶段,如何打造一个“可持续的高可靠性布线系统”系统,我们给出如下的简便可行的建议:坚持选型测试、进货/进场测试、随工测试/监理测试、验收测试。
在系统使用维护阶段,如何打造一个“可持续的高可靠性布线系统”系统,我们给出如下的简便可行的建议:坚持定期检测在用链路和备用链路,随时更新标签系统,升级/增删/故障恢复等场合进行在认证测试,购进货物后进行入库测试。
文章评论(0条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