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标签: 小牛电动车

相关博文
  • 热度 17
    2015-9-28 13:25
    2849 次阅读|
    4 个评论
         力由心生-小牛电动车点评         首先感谢素不相识的网友@沫涵爸 在知道我想点评这个车子的时候,直接把自己首批订单的车子先发给我,体验完再还给他,他一定超级帅。其次要感谢超级可爱的小粉丝@不爱笑的CICI 友情客串了模特。网络上各种的评测和介绍的文章已经很多,我们也经过较长时间的真实体验,还是按照我自己的逻辑来点评一下吧。         先说说结论,不谈互联网思维,N1是一部用户体验很好的电动踏板车。         在一个可接受的价格下,N1用了高质量的锂电池实现轻便和长续航,博世电机带来了很好的驾驶体验,而且还有跟手机相连接的安全防盗设计,再加上较为精致的做工,我可以负责任地给出一个评价:值得购买。         然后具体点评一些大家都关注的产品上的问题。         续航         动力版号称的100公里是理论续航,前提是有良好的驾驶习惯,保持匀速行驶才可以做到。但我相信大部分人是做不到的,因为加速能力太强,即使坐上两个人但中段加速仍然有强烈的后挫感,所以开车的时候总会有加速超车的冲动。           因为断断续续开了很多次电池还没有用完,所以客观的续航数据大家可以百度一下其他人的说法。                  充电还是很方便的,10KG的电池提回家充电并不费力,经常看到房产中介门前停满业务员的电动车,伸出一大堆电线在马路上充电,其实这样户外充电是有危险性的,所以可拆卸电池充电是比较好的一个体验。没计算过充满要多久,反正晚上充电早上就满了,因为续航太长,其实我也只充过一次电。         不知道其他电动车有没有制动回收电力这个功能,因为N1本身的续航已经非常厉害,所以我觉得增加这个功能反映了小牛的产品态度还是很靠谱的。         防盗         作为电动车普遍关心的防盗功能,小牛电动有GPS功能,如果该模块被拆除,那么车子是无法工作的,但如果再次插上GPS模块,车子就支持寻回功能,所以我觉得防盗性能已经足够了,即使车子在外面经常被围观,但停好车只要开了防盗功能,心里会非常踏实,而且在手机上可以实时看到车子的地理位置,一旦车子被移动手机就会报警,对于一个几千块钱的车子来说,我认为已经足够了。           动力         为了便于测试极限性能,经过高人指点破解了出厂20公里时速的限制,经测试最高时速可达45公里左右,应该是得益于使用了博世电机的原因,小牛N1即使中段加速(例如在时速20公里时)都会有强烈后挫感,如果有女朋友的话,开这车还是相当不错的,女朋友在后面一定抱得紧紧的。                   45公里的时速市区内一般马路上已经相当快了,因为N1自重比不上真正的摩托车,所以时速开到45公里时,在不太平坦的路上会有一点飘的感觉,所以我觉得这样的性能足够用了。         可能是因为使用了动力回收的原因,驾驶过程有一个小小的Bug,就是当减速至某个较低的速度时(时速约2-5公里之间)如果再加速,会出现无法加速的情况,必须把时速降到2公里以下甚至停止才能重新加速,虽然出现这样的情况并不多,也不会构成危险,但还是有点影响驾驶体验,希望后续可以优化这个小Bug(经咨询厂家为个别现象,其他用户没有反馈此问题)。           外观                   N1的外观设计风格比较独特,没有廉价感,停放在外面经常被围观。我个人认为后半段的设计非常好,个性和动感十足,但前半段的设计不够时尚,稍显方正,影响了摄影效果,建议下一代产品优化一下前半部分的设计。         虽然N1整体材质用料都比较好,但装配上还是有一点瑕疵,前面板大灯下的接合处出现5mm左右的偏差,远看无法分辨,但凑近能看出来。                   一些小吐槽         可能是因为想在储物箱能放下一个头盔的缘故,受限于储物箱的空间,因此头盔做得太小了,加上头盔的保护性做得很好因此很厚(配的是3/4盔,不是普通头盔),只有头比较小的人才可以勉强套进去,影响了使用价值。         提车的时候京东的送货员告诉我,所有提车的人都是推车回家的,因为大家都不知道打开车内的空气开关才可以启动车子。         说明书的指引不够清晰,第一次充电研究了很久才知道怎么把电池拿出来,原来座位下有电池仓开关。         我认为这些虽然是无关紧要的小问题,但终究影响了用户体验,在考虑这些问题的时候不能假设用户已经接受过网络教育,有很多用户是因为口碑推荐而购买,对车子的使用和特性并不熟悉,应该多向锤子学习如何提高易用性。         第一代的小牛APP体验确实不太好,经常打开都需要重新登录,交互和内容也有不足,希望尽快优化。         即使存在一些不完美,但是无法否定小牛N1仍然是一部很优秀的电动车。在一些论坛上看到有人单纯拿电机或电池容量来衡量N1的价值,我认为这样的判断标准并不公平,也许这个市场上并不缺续航100公里的电动车,但是认真体验N1的细节和产品理念,这部车在锂电池以外很多看不见的地方也是做得非常用心的(有点像Smartisan),以我有限的电动车驾驶经验来说,N1的整体用户体验和安全性比一般电动车好得多。                   品牌         因为对李一男好奇的原因,从小牛电动预热就开始关注这个品牌,我觉得小牛电动车的品牌导向带有明显的工程师思维,可能是因为产品本身比较优秀的原因,整个传播过于聚焦于产品性能和理念,但缺乏情感认同。         台湾的摩托车文化就比较丰富多元,每年以摩托为主题、背景的小说、戏剧、诗歌、影片也层出不穷、时时获奖。例如陈绮贞和喜欢她的歌迷达成了一个约定,每次演唱《旅行的意义》时都要戴上头盔:“因为这首歌就是在我一边骑着车一边旅行的时候创作出来的,觉得这样非常有意义。”                     小牛电动会不会考虑请陈绮贞代言呢?         电动车是一种普适性的产品,用户可能涵盖了非常广泛的人群,但作为一个以互联网为主要传播阵地的品牌,第一个传播圈层必定是年青人,只有让年青人产生情感认同,他会才会分享出去,从而对其他用户圈层产生传播和渗透,虽然小牛电动的产品起点足够优秀,但还没有提炼出一个有力的品牌主张,又或者,现在这个主张的锐利度是不够的,没有引起广泛的共鸣。                   小牛现在的品牌口号比较乏味,没有共鸣感,缺乏认同感,其实以小牛产品上鲜明的个性,完全可以尝试建立自己的粉丝经济,例如通过改装、小牛出行等建立虚拟社群,让用户之间产生连接,无论这种连接是线上还是线下,都会增加产品功能以外的消费动力。         李一男为什么要做电动踏板车?         作为一个自诩互联网观察者,本来对于电动车这样的传统产品是没有兴趣的,没有想过为此写文章,但李一男作为如雷贯耳的人物(关于他的事迹请度娘),还是让我对他做这件事情的动机产生了兴趣。         我曾经一度想不通为什么一个曾经的IT行业风云人物,会去做电动车这种非常传统的产品,而且这个产品看上去也没有高大上的互联网思维,没有流行的O2O概念,没有烧钱补贴,简直一点都不互联网。以李一男的能力,他进入哪个IT领域都是杀手级的存在啊,难道天才老了就不再是天才了吗?         当时产生这样的疑问后没几天,朋友送了我一把日本的纳米陶瓷刀,网上查了一下这把刀的资料,我忽然想明白了李一男为什么要做电动车。         工业的进化         可能因为日本工商业高度成熟的原因,日本的制造业很早已经精细化发展,擅长做精品,例如赫赫有名的智能马桶盖、电饭煲和保温壶等,成为中国游客到日本旅游的购物必选。日本的饮食文化非常讲究,为了使食物达到最高水准,所以对刀具的要求就特别高,而纳米陶瓷刀就是制作食物过程中非常好的工具,不但切菜毫不费力,而且耐磨防菌无味,非常适合做刺身。         在日本,类似这样的跟互联网毫无关系的传统产品,有很多在体验上都已经做到非常极致,例如日本的电饭煲就能让煮出来的米饭料料晶莹为粘锅,米饭特别香。据说因为日本的厨房用具做得太好用了,以致一些家庭主妇都重新爱上了厨房,因为做一顿美味的饭菜不再是负担,而是乐趣。         我记得搜索到这样的资料时,我是震惊的,产品能让人重新爱上厨房,这体验得做到多好啊。                    用户在日本抢购电饭煲         吴晓波曾写过一篇文章《去日本买只马桶盖》,提到日本的智能马桶盖和电饭煲非常好用,这篇文章被广泛传播,甚至影响了日本的相关行业,据说现在每个中国的长假期,日本的零售店这些产品都会缺货,海关排队的人也大都是带这些产品,连著名的二次元诞生地秋叶原,都没有多少人卖二次元产品了,大都改行卖中国人喜欢的传统家电产品。         《去日本买只马桶盖》里有一个观点提得非常好:为什么作为传统电器生产大国,中国人要不远万里到日本去排队买更贵的智能马桶盖和电饭煲,而中国的智能马桶盖和电饭煲产业却一直感叹生意不好做呢?         传统行业实在太值得思考这个问题了,电子商务在中国流行了十年,对中国的工商业基本没有帮助,甚至是倒退的,因为**裸的价格竞争带来层层低价压制,,一切以成本和低价为导向,供应链上每个环节都无利可图,以致厂商只能做最低端最烂的产品。         因为我们一直没有做精品的思维,我们总是认为一个产品可以用就行了,最重要是便宜,以致中产用户开始到国外去消费了,从奶粉到马桶盖,或者一个小小的保湿壶,用户已经不满足廉价低质的中国商品了,甚至不再相信中国产品,这些年来国外代购变得火热就是一个趋势。         因为这样的思维惯性,以致第一次看到小牛电动车没有比别的电动车更便宜的时候,我思想转不过来,记得当时我还感叹这个产品怎么这么贵啊,没有互联网思维啊,现在想来真的是有点幼稚,我们都被便宜的思想禁锢了太久,以致于对好东西有点不习惯。         电动车在中国有2亿的保有量,对用户的生活体验影响远大于纳米陶瓷刀,后来在路上看到那些破破烂烂的电动车,我就觉得把这样的产品做好,根本不需要互联网思维,把这个产品做成精品是理所当然的啊!         中国梦         电子商务确有助于提升社会的流通效率,但工业的进步不是靠拼低价来实现的,靠的是精品。靠的是每个行业每个厂商都把自己的产品当作纳米陶瓷刀和日本电饭煲来做,把体验做到极致,让别人带着惊叹的心情来使用。中国并不缺传统的制造业,也不缺技术,如果中国要提升产业竞争力,缺的是制造精品和消费精品的心态。         所以我对于手机行业越演越烈的价格战其实是担忧的,低价固然对普及优秀的体验有帮助,但是把低价作为核心战略却非常危险,如果大家再也没有做出高端极致产品的野心,那么整个手机产业链因为这种低价的导向,缺失高端研发的动力,行业必将走向平庸。         想到此处,我觉得李一男还是很有抱负的,一个叱咤风云的IT人回归到传统行业,把一个全民性的产品打造成精品,提升2亿人的出行体验。虽然电动踏板车听上去没有电动汽车那么高大上,但是把电动车做好,惠及到的是更广泛的相对弱势人群,意义更大。         我觉得这才是触手可及的中国梦,什么烧钱、价格战、撕逼其实都创造不了社会价值,如果我们要战胜日本,不是靠嘴巴和键盘,而是靠我们的实力,希望有更多的李一男到传统行业去,把每个产品都做好,做得比日本人更好,我认为这个比阅兵更有意义。
  • 热度 34
    2015-6-9 10:59
    4773 次阅读|
    8 个评论
      文/maomaobear   2015年6月1日,李一男的牛电科技发布旗下首款产品——小牛智能电动踏板车N1,分为城市版和动力版两个,分别拥有80公里和100公里的续航里程,价格为3999元和4999元,令业界哗然一片。甚至有人说,一帮人花了5000万美元就搞出来这么一个东西,外行果然是外行。   这个小牛电动车好在哪里?卖3999元会有市场吗?李一男如此定价是想要做什么呢?   一、小牛电动车的优势   小牛电动车基本是一款发烧友理念设计的电动车,思路就是使用一流的元器件,达到比较好的用户体验。从发布会看,小牛电动车的优势在三个方面。   一是电池和电池管理系统,我们日常看到的电动车,大多是铅酸电池,而小牛电动踏板车采用了170节2600mAh松下18650 三元 锂电池(单位容量相比特斯拉新款的3100mah少了一些),重量仅为12kg,动力版续航里程可以达到100km。而传统电动车使用的铅酸电池跑同样的续航里程则需要50kg。   小牛电动车这套方案的靓点是用了三元锂电池,普通铅酸电池的循环寿命比较差,在经历600次充放电,正常频率使用三年后保有电量为10%,而小牛电动车的三元锂电池则可以将保有电量维持在70%左右。而且小牛的三元锂电池并非普通的配套电池,而是使用了标准的18650松下电池做成电池组,这就需要一套比较靠谱的电池管理系统。   所以,小牛电动车的BMS电池管理系统提供过充保护、过放保护、电池均衡、温度保护、短路保护、过流保护等六重安全保障。   电池和电池管理系统算是小牛电动车的第一个优势。   二是高品质的驾驶体验。   小牛电动车采用了德国博世的电动自行车专用轮毂电机并且配备了专用的ECU,其电机能量转化效率达到了89%-90%,扭矩和噪音都不错,能够实现更强劲的爬坡动力和更安静的驾驶体验。   在刹车系统上,小牛电动车采用活塞液压双碟刹 EBS电子刹车 动能回收系统,锰钢碟刹车片配合前220mm后180mm的液压刹车卡钳,再加上电机动能回收的提供辅助刹车能力,20km/h的时速下制动距离为1.37米,相比传统的鼓式刹车缩短21%。   轮毂电机大扭矩,可以实现更好的加速,高效的刹车系统(有电机辅助),可以提供更好的刹车性能,电机还有不错的静音效果,再加上本田摩托车研发人员协助调试,结果就是小牛电动车相比之下有更好的驾驶体验,这也是牛电科技认为小牛电动车的核心竞争力所在。   三是防盗痛点和信息化功能   小牛电动车封闭集成GPS模块,随时追踪车辆位置,并且第一年流量免费。用户可以远程控制App来实现对车辆的管控,集成包括车况检测、位置记录、报警提示、综合信息显示四大功能。   在手机上有专用的APP,可以进行整车情况检测,看到剩余电量信息、天气信息、附近维修点地理信息,自动获得充电提醒、电池提出报警、非法位移提醒,查询到车辆行驶轨迹记录,以及进行社区线上交流。   这个算是小牛电动车的功能特色,电动车防盗是个痛点,有了GPS跟踪就不怕丢车了。   李一男做IT出身,虽然小牛电动车还不是算是智能电动车,没有什么O2O入口,但是小牛电动车在产品力相对于市面上的其他电动车还是具有绝对优势的。   二、高定价有市场吗?   在发布会之前,曾经有消息透露说小牛电动车定价会在1999元。笔者对比过在2000元价位左右的各类电动车,发现其他产品完全无法与之抗衡。   所以笔者非常看好小牛电动车的前景。在县城、乡村,在没有取消自行车道的城市,甚至在印度、亚非拉国家,这种高品质的电动车都会有很美好的钱途。   不过,在3999元、4999元的定价出来之后,这个问题就要重新考虑了。   目前,个人出行的电动车包括电动平衡车、电动自行车、电动踏板车,主流的价位在800元-2000元。   从销量看,1000元左右的电动平衡车,2000元左右的电动自行车、电动踏板车都是市场热销产品。   到了4000-5000元的价位,产品就进入到了发烧级别,销量距离主流差距很大,而且集中在三类产品。   一类是赛格威这种高档电动平衡车,虽然名义上是个人代步,但是实际上用来展示个人风格的作用更大。   一类是可以折叠的电动自行车,这类车子大多是进口品牌,做工精良,可以折叠后塞到汽车后备箱,也可以单手推进电梯的。算是有车族很好的补充交通工具。   还有一类趋向于机车爱好车,高功率电机,大容量电池,各种改装,价格可以过万,时速可以过百公里。但是这一类没有踏板车造型,都是很拉风的摩托车。   小牛N1实际上是把2000元左右的电动踏板车,拉到了4000元以上的区间。   这个市场无疑是很小的。有代步需求的人,小牛电动车提供的几点优势不足以让他们多支付2000-3000元的价格。而对能接受这个价位的消费者来说,小牛电动踏板车一不能塞进车厢,二不能飙车,三不能用来展示,并不是有需求的产品。   所以,高定价的电动踏板车没有市场,这个定价根本就没想热卖。   三、疑似李一男的操盘策略   牛电科技有5000万美元级别的风险投资,有李一男操盘,有专业团队,在宣传声势浩大。   在线上销售渠道上,牛电联合京东在6月15日10点启动启动众筹,同时也在线上自营电商渠道。   在线下,牛电科技将合作建设3000家线下020体验店,O2O体验店扮演的是产品展示、试车、售后维修的角色。   在生产上,牛电科技在去年下半年的时候,自己建了一个两万多平方米的工厂。国标已经做完了,正在做欧盟的认证。   从设计到生产,到建立渠道,到完善售后,牛电走的都是非常正规的路子。笔者能看到高定价的电动踏板车没有钱途,他们不可能看不到,3999元、4999元的定价没有市场。   那么它们为什么要定这个价格,真相是什么呢?笔者高度怀疑这是李一男的操盘策略。   从成本来看,博世电机,ECU,松下的18650电池虽然都不太便宜,但都是批量可以降成本的东西。随着采购量的上升成本会降低。而研发成本、建厂成本也是随着批量上升而摊薄的,小牛电动车没有男女款,就是一款车打天下,这种思路就是要减少型号降低成本,所以小牛电动车未来会有很大的降价空间。   从产能规划来看,目前小牛电动车的工厂还在做欧盟认证,量产出第一批车恐怕至少要几个月。而大规模量产还需要一两年。在很长一段时间,小牛电动车的供货都不会充足。   如果这段时间就定价1999元,做性价比做到市场爆棚,那么他就会面临严重的缺货,有订单但是迟迟生产不出来。   而定价3999元、4999元可以把小牛电动车的品牌定位拉高,反正短期没有货,不如挂起来卖,提升品牌形象,等到生产理顺,售后渠道完善之后,再度发力杀到主流价位,靠品牌势能从高处下压,推出2000元左右的电动踏板车,杀伤力会势如破竹。   此外,笔者此前的文章提到过,当年小米在定价1999元的时候,中兴内部曾经有过建议,要做小米同款定价更低,把小米扼杀在萌芽之中,只是建议没有被采纳。   如果牛电科技现在就定价1999元,引发抢购热销,那么雅迪、爱玛、新日、绿源这些厂商很有可能不重复中兴的错误。   他们要使用三元锂电池,博世轮毂电机做差不多的电动踏板车也是分分钟的事情。如果在小牛量产前后,它们就做出同档次的车型,也低价倾销,那么牛电科技很可能被扼杀在襁褓之中。   而定价3999、4999,就能麻痹爱玛等竞争对手,让它们在嘲笑的同时放松警惕。等到牛电科技成势,它们再反应就来不及了。如同2013年众多手机厂商奈何不了小米科技。   李一男能拿到资金,他可以不用追求一两年的效益。所以,我认为这次3999元、4999元更像是一种操盘策略,李一男在下一般大棋,2、3年后就可以看到大致走势。
  • 热度 39
    2015-6-3 14:46
    2834 次阅读|
    14 个评论
      原标题:小牛电动车太贵没人买?李一男在玩心理战 2015年6月1日,李一男的牛电科技发布旗下首款产品——小牛智能电动踏板车N1,分为城市版和动力版两个,分别拥有80公里和100公里的续航里程,价格为3999元和4999元,令业界哗然一片。   关于小牛电动车的来龙去脉,之前我写过文章,已经说的七七八八。牛电科技之前唯一没有透露的就是定价。如今大幕揭开,还是颇有些令人纠结。有评论说,一帮人花了5000万美元就搞出来这么一个东西,外行果然是外行。   这个小牛电动车好在哪里?卖3999元会有市场吗?李一男如此定价是想要做什么呢?      一、小牛电动车的优势在哪?   小牛电动车基本是一款发烧友理念设计的电动车,思路就是使用一流的元器件,达到比较好的用户体验,从发布会看,小牛电动车的优势在三个方面。   一是电池和电池管理系统,我们日常看到的电动车,大多是铅酸电池,而小牛电动踏板车采用了170节2600mAh松下18650锂电池(应该是三元锂电池,单位容量相比特斯拉新款的3100mah少了一些),重量仅为12kg。   小牛N1动力版续航里程可以达到100km。而传统电动车使用的铅酸电池跑同样的续航里程则需要50kg。   小牛电动车这套方案的靓点是用了三元锂电池,普通铅酸电池的循环寿命比较差,在经历600次充放电,正常频率使用三年后保有电量为10%,而小牛电动车的三元锂电池则可以将保有电量维持在70%左右。而且小牛的三元锂电池并非普通的配套电池,而是使用了标准的18650松下电池做成电池组,这就需要一套比较靠谱的电池管理系统。   所以,小牛电动车的BMS电池管理系统提供过充保护、过放保护、电池均衡、温度保护、短路保护、过流保护等六重安全保障。   电池和电池管理系统算是小牛电动车的第一个优势。   二是高品质的驾驶体验。   小牛电动车采用了德国博世的电动自行车专用轮毂电机并且配备了专用的ECU,其电机能量转化效率达到了89%-90%,扭矩和噪音都不错,能够实现更强劲的爬坡动力和更安静的驾驶体验。   在刹车系统上,小牛电动车采用活塞液压双碟刹 EBS电子刹车 动能回收系统,锰钢碟刹车片配合前220mm后180mm的液压刹车卡钳,再加上电机动能回收的提供辅助刹车能力,20km/h的时速下制动距离为1.37米,相比传统的鼓式刹车缩短21%。   轮毂电机大扭矩,可以实现更好的加速,高效的刹车系统(有电机辅助),可以提供更好的刹车性能,电机还有不错的静音效果,再加上本田摩托车研发人员协助调试,结果就是小牛电动车相比之下有更好的驾驶体验,这也是牛电科技认为小牛电动车的核心竞争力所在。   三是防盗痛点和信息化功能   小牛电动车封闭集成GPS模块,随时追踪车辆位置,并且第一年流量免费。用户可以远程控制App来实现对车辆的管控,集成包括车况检测、位置记录、报警提示、综合信息显示四大功能。   在手机上有专用的APP,可以进行整车情况检测,看到剩余电量信息、天气信息、附近维修点地理信息,自动获得充电提醒、电池提出报警、非法位移提醒,查询到车辆行驶轨迹记录,以及进行社区线上交流。   这个算是小牛电动车的功能特色,电动车防盗是个痛点,有了GPS跟踪就不怕丢车了。   李一男做IT出身,虽然小牛电动车还不是算是智能电动车,没有什么O2O入口,但是小牛电动车在产品力相对于市面上的其他电动车还是具有绝对优势的。   二、高定价有市场吗?   在发布会之前,曾经有消息透露说小牛电动车定价会在1999元。笔者对比过在2000元价位左右的各类电动车,发现其他产品完全无法与之抗衡。   所以笔者非常看好小牛电动车的前景。在县城、乡村,在没有取消自行车道的城市,甚至在印度、亚非拉国家,这种高品质的电动车都会有很美好的钱途。   不过,在3999元、4999元的定价出来之后,这个问题就要重新考虑了。   目前,个人出行的电动车包括电动平衡车、电动自行车、电动踏板车,主流的价位在800元-2000元。   从销量看,1000元左右的电动平衡车,2000元左右的电动自行车、电动踏板车都是市场热销产品。   到了4000-5000元的价位,产品就进入到了发烧级别,销量距离主流差距很大,而且集中在三类产品。   一类是赛格威这种高档电动平衡车,虽然名义上是个人代步,但是实际上用来展示个人风格的作用更大。   一类是可以折叠的电动自行车,这类车子大多是进口品牌,做工精良,可以折叠后塞到汽车后备箱,也可以单手推进电梯的。算是有车族很好的补充交通工具。   还有一类趋向于机车爱好车,高功率电机,大容量电池,各种改装,价格可以过万,时速可以过百公里。但是这一类没有踏板车造型,都是很拉风的摩托车。   小牛N1实际上是把2000元左右的电动踏板车,拉到了4000元以上的区间。   这个市场无疑是很小的。有代步需求的人,小牛电动车提供的几点优势不足以让他们多支付2000-3000元的价格。而对能接受这个价位的消费者来说,小牛电动踏板车一不能塞进车厢,二不能飙车,三不能用来展示,并不是有需求的产品。    所以,高定价的电动踏板车没有市场,这个定价根本就没想热卖。    三、疑似李一男的操盘策略   牛电科技有5000万美元级别的风险投资,有李一男操盘,有专业团队,在宣传声势浩大。   在线上销售渠道上,牛电联合京东在6月15日10点启动启动众筹,同时也在线上自营电商渠道。   在线下,牛电科技将合作建设3000家线下020体验店,O2O体验店扮演的是产品展示、试车、售后维修的角色。   在生产上,牛电科技在去年下半年的时候,自己建了一个两万多平方米的工厂。国标已经做完了,正在做欧盟的认证。   从设计到生产,到建立渠道,到完善售后,牛电走的都是非常正规的路子。笔者能看到高定价的电动踏板车没有钱途,他们不可能看不到,3999元、4999元的定价没有市场。   那么它们为什么要定这个价格,真相是什么呢?笔者高度怀疑这是李一男的操盘策略。   从成本来看,博世电机,ECU,松下的18650电池虽然都不太便宜,但都是批量可以降成本的东西。随着采购量的上升成本会降低。而研发成本、建厂成本也是随着批量上升而摊薄的,小牛电动车没有男女款,就是一款车打天下,这种思路就是要减少型号降低成本,所以小牛电动车未来会有很大的降价空间。   从产能规划来看,目前小牛电动车的工厂还在做欧盟认证,量产出第一批车恐怕至少要几个月。而大规模量产还需要一两年。在很长一段时间,小牛电动车的供货都不会充足。   如果这段时间就定价1999元,做性价比做到市场爆棚,那么他就会面临严重的缺货,有订单但是迟迟生产不出来。   而定价3999元、4999元可以把小牛电动车的品牌定位拉高,反正短期没有货,不如挂起来卖,提升品牌形象,等到生产理顺,售后渠道完善之后,再度发力杀到主流价位,靠品牌势能从高处下压,推出2000元左右的电动踏板车,杀伤力会势如破竹。   此外,笔者此前的文章提到过,当年小米在定价1999元的时候,中兴内部曾经有过建议,要做小米同款定价更低,把小米扼杀在萌芽之中,只是建议没有被采纳。   如果牛电科技现在就定价1999元,引发抢购热销,那么雅迪、爱玛、新日、绿源这些厂商很有可能不重复中兴的错误。   他们要使用三元锂电池,博世轮毂电机做差不多的电动踏板车也是分分钟的事情。如果在小牛量产前后,它们就做出同档次的车型,也低价倾销,那么牛电科技很可能被扼杀在襁褓之中。   而定价3999、4999,就能麻痹爱玛等竞争对手,让它们在嘲笑的同时放松警惕。等到牛电科技成势,它们再反应就来不及了。如同2013年众多手机厂商奈何不了小米科技。   李一男能拿到资金,他可以不用追求一两年的效益。所以,我认为这次3999元、4999元更像是一种操盘策略,李一男在下一般大棋,2、3年后就可以看到大致走势。
  • 热度 26
    2015-6-2 16:09
    1589 次阅读|
    1 个评论
    69年出生的雷军和70年出生的李一男,两人的经历有太多相似之处。 他们都出生在两湖之地,一个湖北一个湖南。大学都在武汉,一个武大一个华科。雷军是两年修完了所有学分,开始在IT行业折腾,和同学一起短暂创业失败之后,22岁加盟金山;李一男是在华科少年班一路读到研究生,23岁毕业后加入华为;两人在这两家公司发展的都是顺风顺水,很快就位居高位,雷军30岁时已经是金山总经理,之后一直待到38岁。李一男27岁做到华为副总裁,开始漫长的折腾之旅,先是出走、创业再回归华为,接着去百度、中国移动和金沙江创投,做的都不长久。 转折点发生在不惑之年。41岁那年,雷军开始做小米。44岁那年,李一男开始做小牛。两个成名甚早,但是中途一度丢了准星的选手,在不惑之年再次出山,都是想做出一番大事。 大成需要借助大势。而大势是一个玄妙的东西,事后诸葛很准,事前预判很难。很多时候,大势和弄潮者是相互借助的,弄潮者借助大势升到高位,再利用自己的势能去维持并推动大势。现在看小米,大家会觉得当时踩到了智能手机迅速普及的大势,但在当时有太多业内人士看衰了。今天的小牛,会踩上短途交通革新这股潜在的浪潮,在大交通市场挣得一席之地么? 小牛做了一辆电动车,那么电动车这个市场是怎样的? 1. 国内的电动车是一个大市场,每年出货量在3000万台左右, 2. 主流车型的售价在3000-3500之间,续航里程在50-65公里; 3. 售价在1500-1800元的简易版也卖的不错,续航里程在30-40公里 4. 电动车的用户群体以中低收入群体为主,三口之家居多,主要用途是上下班代步,其次是家庭买菜、购物等。半数以上用户每天都会用,日行程在15公里内,大多为短途出行。 5. 电动车没有太强的领导品牌,市场份额高度分散,渠道上主要是两级经销商体系,一级经销商主要位于市或者县,一线品牌通常有一千多家一级经销商,基本是靠线下出货。 总结几个关键tag:市场够大,份额高度分散,无强势领导品牌,渠道传统,中低收入群体的短途出行利器。 针对这个市场,小牛做了这几件事: 1. 用锂电池替换传统的铅酸电池。小牛用了和Tesla同款的松下锂电池,自己研发了BMS电池管理系统,相比传统电动车,使用寿命、性能和驾驶体验都会有明显提升,同时成本也会大涨。锂电是正确的方向,解决好电池这个问题,以后小牛做其他交通工具才有底气。 2. 整车的工业和结构设计。先不谈“美”,小牛对这款车的设计是花了很多心思的,也许很多新的设计都是细小的,但是都是用了心的。比如前座上的手机支架和USB接口,电池盒的便携式设计等等。我也觉得N1从外观来看属于中规中矩,并无眼前一亮的感觉,但是作为小牛旗下的第一款产品,稳妥可能是他们第一考虑,也是合情理的,众口难调,男女喜好也不一,资源限制只能做好一款车的话,只能适度妥协了。 3. 借力线上营销渠道。电动车是个大家伙,全转到线上售卖不现实,小牛的方法是线上线下一起走,线上有自建的电商渠道,线下会合作开设3000家体验店,做产品展示、试骑和售后维修所用。这个做法有机会以较低的成本做出电动车的新品牌。   对比下小牛做出来的产品和电动车市场的现状,很明显的一个问题就冒出来了。目前电动车主流消费群体,对小牛的几个核心卖点基本不怎么感冒,那么,小牛到底是卖给谁的? 我把这个问题抛给了小牛的联合创始人和投资人,他们给出的答案并不清晰,大概思路是这样的: 1. 首批用户可能主要还是科技圈的,愿意为新技术和好设计买单,通过这批用户把口碑做起来,然后去影响更大的群体。用户在购买电动车时很看重熟人的推荐,早期口碑如果做的好,很有机会。 2. 除了现有的电动车用户,小牛还会吸引到一批本来不用电动车的用户。在堵车严重的城市,有时候开车还不如走的快,碰到这种时候,换电动车做短途出行其实更方便,一批本来有车的人可能会把小牛电动车作为备选出行工具。 3. 综合来看,小牛想从高端市场切入,慢慢渗透,同时还会吸引一批新用户进入电动车市场,这群人的共同特点是,对价格不太敏感,愿意为新技术和好设计买单。小牛在发布会上的说法是,给那些“牛气的年轻人”。 这个思路其实更像苹果,而不是小米。初期的表现可能不会太亮眼,第一年的出货量也许不到50万台,后续品牌形象稳固,市场接受度上来之后,可能形势会好很多。 暂时把小牛放在一边,我们来看看国内的城市交通问题。 相比发达的高铁网络,现在城市里的交通状况非常不理想,一二线城市的拥堵都很严重,汽车保有量还在稳步增长,同时造成的污染也是个大问题。政府和私人公司都在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1. 新式出行工具比如小牛,还有电动汽车,两轮电动汽车,自行车等 。 2. 政府在大力发展的公交系统。 3. 各类共享经济,租车、专车、 拼车等。 基本思路是一致的,要么改用新能源,要么增加交通效率,比如发展公共交通,用算法优化出租车效率。 对小牛这样的新公司来说,比较下现有几种新出行工具,电动汽车、新自行车、平衡车或者两轮电动汽车,你会发现电动车可能是最适合切入的了。其他市场现有规模更小,市场接受度更低,更容易走向小众。如果目标是用电能改变大众出行市场,小牛选的这条崎岖之路,可能已经是当下的最优解了。 出行是一个万亿级的基本市场,同能源、政府和环境有密切的联系,和大众的生活方式直接相关。这样的行业要想往前进通常遇到的阻力也非常大。小牛已经遇到了很多问题和质疑,以后还会有更多,比如政策这个最大的不稳定因素。但是,我衷心希望他们能好好做下去,也许是把电动车做到足够好,解决一些堵车问题,也许是做好一台电动汽车,获得市场的认可。总之,我希望能有更多好公司出现,一起努力让人们的出行能更美好更方便。 至于小牛会不会是下一个小米,一年后必有结果。   转载自:36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