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标签: 硅谷

相关帖子
相关博文
  • 热度 2
    2022-5-29 08:29
    1574 次阅读|
    3 个评论
    作者吴军博士,硅谷投资人,计算机科学家。 先后毕业于清华大学和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博士),是知名自然语言处理和搜索专家。 吴军博士于2002年加入谷歌公司,与同事一起开创了网络搜索反作弊的研究领域,并因此获得谷歌工程奖。吴军博士还是谷歌中日韩文搜索算法的主要设计者。2010年加盟腾讯公司,出任负责搜索和搜索广告的副总裁。2012-2014年回到谷歌,领导计算机自动问答项目。2014年,他在硅谷创办了丰元资本风险投资公司。 硅谷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北部,是圣塔克拉拉谷的别称。1971年,记者创造了硅谷这个词,因为当地的企业,多数从事与由高纯度的硅制造的半导体及电脑相关的产业活动。 硅谷 面积大概500平方公里,占美国国土面积的大概0.2%。硅谷地区人口大概500万,占全美人口的1.5%。就这么一个弹丸之地,计算机公司已经发展到大约1500家,也包括英特尔 、苹果、谷歌、脸书、雅虎、惠普、思科、英伟达、甲骨文、特斯拉……等巨牛的高科技公司。不仅是在美国,也可以说硅谷是全球的创新高地、圣地。在中国,深圳和北京的中关村,都曾经试图对标硅谷。各地建科技产业园的时候,也总想去硅谷学习经验。 第一章 硅谷的奇迹(人财) 第一节 硅谷的公司, 第二节 硅谷的大学, 第三节 硅谷的风险投资, 第四节 硅谷的产业 第二章 宛若似真的分析(自然政策) 第一节 硅谷成功的气候说, 硅谷是地中海气候,全年晴天占2/3时间,每年4月到10月,几乎滴雨不下,每天都阳光明媚。全球只有5个面积不大的地区,有这种气候条件,被视为世界上最值得居住的地方之一。 第二节 斯坦福之说, 第三节 风险投资说, 第四节 政府扶持说, 第五节 知识产权保护说, 第六节 波士顿地区并没有出现硅谷 第三章 硅谷的起源 第一节 前硅谷时代——冒险家的乐园, 1835年,旧金山湾区发现金矿,而后大量冒险家来这里淘金。1849年,大批外国人来到这里。由此奠定了冒险和多元的文化:普遍想要公平的环境,不存在主客之分。 所以在文化上,这个地区的人,更愿意DIY,自己动手尝试做新东西,所以车库经常成为实验室。 第二节 天时与地利, 第三节 一位怪才和八个叛徒, 第四节 仙童公司 第四章 硅谷的发展 第一节 硅谷1.0——信息革命的前夜, 第二节 硅谷2.0——信息时代, 第三节 硅谷风险投资自身的发展, 第四节 硅谷3.0 第五章 硅谷的奥秘(上) — 硅谷独特之处 第一节 叛逆和宽容, 叛逆能够成为硅谷的常态现象,一方面是早期源自加州人的冒险和多元,另外一方面,在后期也得到了当地的法律保障。 科技公司一般都有竞业禁止协议,比如工作相关的专利,都属于公司;员工跳槽,不能直接去同行业的竞争对手那里;如果创业,也不能和原公司的业务有重叠。 在美国的其他地区,竞业禁止协议会得到充分的认可、法律保障。但是,在加州,竞业禁止协议就很难被执行,因为加州有另外一条优先规定:当一个人必须使用某一项技能才能生存时,那么就可以使用该技能。公司的员工拿了原来公司(或者大学)的成果办公司,在其他地方不被允许,但是在硅谷,却司空见惯,前公司也似乎并不在意。比如,斯坦福大学的教授们,用职务发明创办公司,比比皆是,而斯坦福大学官方就很宽容。而政府呢?加州政府甚至禁止公司之间私下达成“互相不挖角”的君子协议。2011年,加州政府甚至状告苹果、谷歌、英特尔、Adobe四家公司,因为发现它们之间很少主动去挖对方的员工,这“影响了员工的收入”。 第二节 多元文化, 第三节 拒绝平庸 第六章 硅谷的奥秘(下)— 硅谷的企业文化 和情怀 第一节 宽容失败的文化, 成功本来就难,失败本来就频繁。如果不宽容失败,就会避免尝试。 硅谷地区不仅对失败以后宽容,也更在一开始就做好失败的心理准备。什么叫“试错”呢?就是知道很可能是“错”的,还是要“试试”。 接受犯错,和拒绝平庸,某种程度是同时发生的。 孩子的叛逆,说明可能比父母辈更出色。 无论给孩子,还是对自己,在探索能力、探索高度方面,都允许自己犯错。 第二节  扁平式管理 , 第三节 工程师文化, 第四节 不迷信权威, 第五节 世界的情怀 第七章 工业时代的科学基础 第一节  牛顿和机械思维, 第二节 泰勒管理理论, 第三节 现代工业企业管理制度剖析 第八章 硅谷的科学基础 第一节  三论与管理, 第二节  从预测到反应、从局部到整体、从控 制到通信, 第三节 信息时代的企业制度剖析, 第四节 大数据思维和互联网思维的本质 附 录 三论概述:贝塔朗提出 系统论(最优)、 诺伯特.维纳提出 控制论 (闭环) 、克劳德.香农提出信息论(开放). 这三条理论引领人类从机械时代来到信息时代. 索引 参考资料: 硅谷之谜(2015年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书籍)_百度百科 (baidu.com) 硅谷之谜:那些伟大公司是如何成功地?为你揭开谜团 (baidu.com) 三论(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的合称)_百度百科 (baidu.com) 238本,《硅谷之谜》:叛逆、犯错、宽容,拒绝平庸。_美国 (sohu.com)
  • 热度 25
    2016-2-18 14:11
    1128 次阅读|
    0 个评论
    在你眼中,怎样的公司才算是有工程师文化的公司?包括且不限于计算互联网行业,土木建筑业,机械制造业,航空航天业,生物化工业等众多工程师行业。 下面是 王一 和 冷哲 两位网友的观点 (已获转载许可) 王一 的观点: 一点浅薄见解。请批判着看。 在海外多年,很多媒体追捧的国外的概念,比如什么法制**人性化诚信素质高之类的,绝大部分是虚的假的YY的。但是西方社会有两个东西,我认为真的需要我们去研究,学习,然后吸收转化为我们自己的内在财富。我觉得这两样事物,才是西方文明崛起的关键,也是他们贡献给这个世界伟大的财富。其一是工程,其二是金融。 作为一个和理工打了半辈子交道的人,金融我就不指手画脚了,毕竟不是专科出身,也没有业内经验。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对工程师文化的看法。 其实工程师文化这个词的定义十分的广泛。你说物理学家算不算工程师?建筑工人算不算工程师?其实严格来讲,从文化这个形而上的层面,他们也应该都算。 如果没记错,这个词儿是最近几年才流行起来的。因为IT行业的爆炸式发展,一群硅谷的公司的风格,如穿着休闲,时间自由,头发蓬乱,放荡不羁,公司里这里摆个雕塑那里放个躶体画之类的,被很多媒体再煽风点火添油加醋的一炒作,就火了。 但是我认为这不是工程师文化,这最多只算是公司风格罢了。 我看到的,感受到的西方的工程师文化,是融合在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的。从儿童时的乐高玩具, 年少时跟着父母做屋子修修补补的工作,青年时打工买二手车折腾来折腾去。人生在这里会出现分水岭,好一些的家庭继续深造,真正进入工程师的某个专业。大部分人则去打体力工,进入规范的流水线。 但无论是哪一种人生,这个社会的洋人给我一种他们依然保留着游牧民族的不安分,与工业革命时代的浪漫的感觉。很多孩子小的时候,都收到过塑料的扳手做为礼物。而成人的梦想,则是有一车库的工具放在价值上千的工具柜中。整套整套的螺母,整套整套的扳手放在超市里供人选购。更有许多超大型的商店, 占据最好的地段,专门出售格式各样的工具与原材料。 做为一个男人,这真的是无法拒绝的诱惑。(更要给有同样感受的妹子点赞!) 这是属于创造的浪漫,来自于改造这个世界的不安分。拿起厚重而锋利的冲锋锯的时候,你的灵魂仿佛与百万年前那个举起木棒的先祖相连。这,就是工程师。 而当上面这些东西,散布在每一个家庭的车库里,散布在每一辆公路上奔跑的汽车里,每一个孩子都知道如何用改锥去拧紧一个螺丝,每一个少年都知道如何用千斤顶顶起车来换轮胎以便继续泡妹子,每一个成年人都知道如何将木板拼搭成漂亮的露台。这种文化,就形成了。 这才是工程师文化。硅谷的年轻人的自由与青春只是它表达的一小部分,而这种文化自身,则要深邃的多,包容的多,广阔的多。 我还记得很多很多年前,我第一次踏进我当时同学家的车库时,看到满墙工具时所感受到的震惊。现在回忆起来,那种震惊里夹杂着一种恐惧。我隐约觉得我发现了,这些国家强大的源头。而我们真的缺少它。 所以,我们要学会它。 十几年过去了,我从只会拧螺丝钉,学会了使用各种尺寸的锯子,学会了使用不同用途的电钻,知道了怎么修理汽车,明白了房子结构,搞清楚了怎么搭木头才不会倒。 然后我又发现了,各种新鲜的信息工具层出不穷。用了iPhone, 不停的自动化自己的信息库,使用Mac来提高效率,使用终端来与电脑对话,学习各种语言与数据结构。 然后我又发现了,各种家用产品百花齐放,我换了陶瓷刀,买了面包机,用洗碗机来处理碗筷,用慢炖锅来给自己熬早餐粥,尝试胶囊咖啡,用烤箱给自己做美味。 然后我又发现了,同样的感觉出现在了各个方面,金融,医疗,教育,税务。每当我看到这种成体系的东西,每当我看到一种新的创造,我的脑子中,总是会浮现出我那位同学家车库上,整整齐齐摆放着的工具。 那代表着无限的可能。 我依然在探索的过程中。不过,我可以对我这么多年的感悟做一个简单的总结。 工程师文化,是一种内心的欲望与恐惧的表达。对创造的欲望,对世界的恐惧。因为欲望而创造,因为恐惧而改造。创造世界,改造世界。 这种欲望是如此的强烈,这种欲望驱使着我们从树上爬了下来,生起了火,盖起了房,驯服了马,开上了车,造出了原**,发射了好奇者。而这种恐惧也是如此的强烈,逼迫着我们不停的看向周围的一切。还能不能更好?还有什么可以做的?还可以怎么做? 工程师文化就是这样两种感情所催生的。永远想要去改造些什么。而工具带来了无限的安全感。永远想去创造些什么,而工具给予了创造的可能。 这种感觉很难用语言所描述,我觉得它可能更接近女人看到美丽的衣服与精致的化妆品时候的感受。那种渴望,那种冲动。这是工程师文化的来源。 但仅有这个来源是不够的。欲望与恐惧毕竟是不可靠的人类情感。而西方社会则在这几百年里,发展出了一套严格的,制度的,详尽的规则来约束这种情感。当然也有约束不住的例子也很多。但无论如何,这个社会用最大的力气,将这种感情导向了有益的方向。 人类本身无法磨灭的欲望与恐惧,与社会所制定的约束与导向,共同造成了工程师文化的兴起。也成就了西方在近代的辉煌。 如果你觉得这些都太大太空,下面是我所能想到的关于工程师文化的一些关键点: 1. 热爱创造。你愿意弄脏自己的手,捏出个什么,搭出个什么,并引以为豪。 2. 爱你的工具。工具是工程师的命根子。不管是扳手,还是软件,还是报表。它们的祖先,是人类第一个举起的那根木棒。 3. 永不满足。总有可以改进的地方,总有可以优化的地方,总有可以完善的地方。 4. 理性思维。不做无用之事。明白实验与犯傻之间的区别。 5. 好奇。对自己专业的好奇,对不同专业的好奇,对生活的好奇,对世界的好奇,对宇宙的好奇。 6. 热爱自己的专业,并一直向下挖。 6. 疯狂到相信自己能够改变世界。这句话最近也很火。但是真的,工程师,确实是这么一群人。而且他们真的在改变世界,已经改变了好几万年了。 注:很久不写大段的文字,表达能力下降很多。这一篇写的有些潦草,望谅解。 其实我想说的是,想知道工程师文化是什么,最简单的办法,是去买一把漂亮的扳手,用它去拧紧一个螺丝。如果你真的适合这种文化,在看到那把扳手时,你就应该明白我在说什么。 —————————————–更新与回复—————————————————— 一天没来,打开知乎吓了一跳。居然还被知乎日报推荐了。受宠若惊。谢谢大家的支持。 这篇文字其实我自己并不是那么的满意。评论里有一些批评认为情感太充沛,太煽情,我是同意的。其实写完就有这种感觉,不过当时没有想到会获得这么多关注也就懒得改了。可能是文字过于情感化,把一些细节的观点盖了下去,没有表达清楚,造成一些误解。所以在这个更新里简单的再探讨一下,算是对各位朋友支持的感谢,以及对一些评论疑问的回答。 有一个重要的东西我觉得我没有在正文中表达清楚,那就是工程师文化到底包括了哪些职业?哪些范畴? 可能是我在文章中帖的三张图片与反复重复的‘工具’这个词造成了误导,使得很多朋友觉得我主要是指做机械工作的工程师。也可能是因为我强调了‘车库’这个给我第一次震惊的场所,使得很多朋友觉得我们真没车库啊所以没工程师文化。不是的,我的意思真的不是这个。 我想表达的,是工程师文化这个东西,要比电锯,车库,硅谷公司,Geek,都大的多的多。满车库的工具,自由的软件公司,创造几十亿利润的金融产品,都只是这种文化的一种表达方式而已。其根源,是同一种东西。文化应该是平淡的,润物细无声的,表达在生活的方方面面的。是某个群体对某种行为,某种思考方式都认为理所当然,而其他群体的人却觉得很新鲜的,这才应该被称之为文化。 文化是一种生活方式。无论你做哪一种职业,无论你是穷人还是富人,你都接受这种生活方式并乐在其中,这就是文化。而当你在从事你得专业工作时,这种日积月累的文化积累在不经意间,表达在方方面面,这才形成了某种行业特有的风格。 我想表达的是,这个社会选择了给工程师文化提供土壤。利用工具,解构问题,保持好奇,动手去做。这些在一个人的成长中,耳濡目染,渗透进每一个细胞里。当然必须承认,他们的这种选择有一大部分原因是出于他们实在是没有那么多人,只好自己动手干。但这种客观环境确实在让民众接受这样的文化中,起到了促进作用。人们认为能够自己修房子的人是很牛的,女孩子们喜欢能把几百块的破车改装成发出几百万豪车声响的男孩子,认为他们很酷。人们喜欢自己没事儿在家鼓鼓倒倒折腾出来点儿莫名其妙的东西并引以为豪。这在我们是不可理解的。但是他们司空见惯并习以为常。 但是需要强调的是, 文化没有优劣之分 。在评论区不出意外的看到一些对我国现状的抱怨。这是没有必要的。我们有我们的文化,有我们的生活,有我们的美好。我认为西方的工程师文化很好,但绝不代表我认为可以一股脑的去模仿,更不认为我们的文化比他们差。我们可以将这种文化中精华的部分,我们认为可以对我们有益的部分提取出来,加以吸收转化。但最不该做的,是自暴自弃,不加选择的全盘西化。 理解工程师文化,并不需要大车库,也不需要整套整套的工具。需要的,只是一颗开放的心。我们也许没有工程师文化,但这并不影响我们理解与使用工程师文化中精华的部分,来帮助我们生活的更好。而全盘照搬别人的文化,则可能导致灾难性的后果。因此,不必对别自己的文化自怨自艾,要带着审视与惊喜的目光看向那些已经被证明可行切有益的文化,然后去学习,去改进自己,完善自己。 同样,在表达层面,一个公司想要有所谓的工程师文化。我并不觉得一定要把硅谷的那套做法全盘照搬。事实上,因地制宜,利用现有工具,合理安排流程,产生最大价值正是工程师文化的精华之一。我们没有必要因为硅谷的人爱用苹果,就一定要全公司都用苹果。结果发给客户的全是Pages格式的文档打不开丢合同。没有必要因为Google的大食堂里有西餐,就一定要让食堂大妈去做牛排,相信我,吃西红柿鸡蛋打卤面配夹肉饼员工会更开心。我们要理解的,是什么是一种文化的本质与核心,而什么只是泛起的泡沫与波澜。过好自己的日子,然后看看别人有什么可借鉴的。这才是我想表达的意思。 不知道这段并不是很短的更新是否有解释清楚,还是解释的更糊涂了。但无论如何,我的这个回答只是想分享一下我个人,对西方社会这种独特的文化的感受。我很喜欢它,但我更爱我自己的文化,更喜欢吃夹肉饼而不是牛排。我希望这篇文章能做到的,是告诉各位读者,看!地球另外一面有一群人这么干事情,好像很不错哎,我们要不要也学学试试看?仅此而已。 最后祝大家2015都生活快乐!   冷哲 的观点: 现在越来越多的初创企业开始强调工程师文化。这是个好现象。 王一的答案有点跑偏了。他说的是美国的车库文化。美国车库文化是基于其较大的居住面积和较高的收入水平的一种业余爱好文化,强调的是自己动手进行创造(但这在美国一般不叫作DIY文化,一般DIY指的是自己动手做一些平时付钱让别人做的事情,美国讲的DIY一般不带有创新意味,而车库文化一般带有创新意味)。车库不是工程师文化。工程师文化一般指的是一种企业文化。 那么什么是工程师文化(Engineering Culture)? 一言蔽之, 就是一切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工作文化。 认同这种文化、执行这种方针,并不要求当事人本身是个工程师。 工程师文化以解决问题的第一线人员为核心,除部分公司发展方向的制定者外,所有其他人员均为第一线人员服务。层级要扁平,第一线要具有极大的自由度,权责要向下转移。 一个人的地位、声誉、威望全都归结到一点上——你在多大程度上能够解决问题。一个优秀的一线问题解决者的收入高于中层管理人员是很正常的。 工程师文化里面,有领导层级,但在具体的问题上,只有一个判断谁的意见更重要的准则,那就是谁的方案产生的结果更好。背景、资历、年龄、官位,所有的一切都不顶用,只有一种东西最重要,就是你的方案好用。就算你是常春藤毕业的,你的方案没有一个三本毕业生好用,你的地位、声誉和威望就比不上后者。在讨论问题时,不存在层级。权威来源于经验和解决问题的成功率,而不是官阶。 工程师文化不讲意识形态,不看怎么说,只看怎么做。在工程里面,只有“这顶用”、“It works”,没有“这正确”、“It’s correct”。工程里面大家信奉的只有一条:“实践是判断真理的唯一标准。”吹得再天花乱坠,未经实践检验,都会被怀疑。 工程师文化不在乎加不加班,不在乎是不是办公环境里堆一些非常geek的东西,其关键在于,当问题出现的时候,那种“一切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内部组织模式和思维方式。 此外,真正的工程师一般还会强调“发现问题-了解背景-分析问题-集思广益-制定计划-解决问题”整个流程。必要时,工程师可以放弃了解和分析问题,而直接解决问题(在很多时候这是可能的),在事后才分析问题的缘由。工程师还要理解理论模型和实际情况总是存在差异,好的纸面方案,即便在模拟中性能优良,在实践中也未必有优势。在成本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试错才是关键。当然,这些“工程师的文化”未必包含于企业的“工程师文化”中。
  • 热度 31
    2016-1-22 16:26
    2594 次阅读|
    4 个评论
    美国历史学家 Leslie Berlin 曾在一次采访中问乔布斯:为什么如此热衷于向硅谷前辈们讨教,为什么要研读他们的心理和思维,站在他们的肩膀上做更好的事难道还不够吗? 乔布斯回答他时,引用了叔本华在《悲观论集》里的一段话: 习惯于观察老一辈行为的人就像是在宴会上一直守着魔术师看魔术的观众,反反复复地看那一套动作。其实魔术只看一次才有意思,一旦戏法被识破,无法再欺骗眼睛,表演的效果也就尽失了。 他认为,只有从前人那里苦苦参透商业世界的奥秘,才能在把戏发生的那一刻就看穿。研读历史也是如此,想要预测未来,就一定要明察过去。 不知道硅谷如何诞生,又如何得知它持续繁荣的动力? 从地理位置角度来解读硅谷,它还真就是个谷。东临海湾,西靠山脉,位于旧金山半岛上的一块狭长地带。早先仅包括圣克拉拉山谷和圣马刁县,后来日渐扩展,囊括了阿拉米达县和旧金山城,构成了一个「Greater Silicon Valley」。 高科技事业兴起之前,这里还牛羊成群,果园遍布,享有「果树林」的昵称,是名副其实的农业区域。直到 1971 年,它才被《微电子新闻》的记者 Don Hoefler 第一次命名为「硅谷」,此后一直沿用至今。 要谈起缔造硅谷的三大养料,那就必定是科技,文化,和钱。 科技 Technology 硅谷结缘科技,起源于 1955 年。 那一年,在贝尔实验室工作了 20 年的物理学家 William Shockley 带着他改变未来的晶体管发明荣归故里,回到了老家圣克拉拉谷——今天硅谷的中心地带。同年,Shockley 荣获了诺贝尔物理学奖,一时间声名大噪,被人敬为「晶体管之父」。迅速膨胀的名望帮他吸引了大量电子领域的青年才俊,他们纷纷从美国东海岸的研究中心不远 3000 英里飞到加州,投师 Shockley 名下,加入他的实验室。虽然刚刚加入实验室的时候,这些年轻人除了满满的热忱,对晶体管技术几乎一无所知,但 Shockley 却将他们一一打造成了既精通晶体管技术,又能独立在半导体电子学领域大展拳脚的硅谷英才。 Shockley 就是这样一个杰出的物理学家,一个出色的导师,但也不可否认,他也是一个糟糕透了的 Boss。他对经营管理一窍不通,曾经用测谎仪测试员工的忠诚度,也曾经公布所有雇员的薪资水平。在他这种集权的强压下,雇员们虽然人人收获了满满的学识,但也都出于无奈离开实验室。离开 Shockley 的他们在当时还未成形的硅谷内自谋出路,而这些出路也大都终结于创办自己的公司,成为擎天柱一般的硅谷企业家。 1957 年,八名 Shockley 实验室成员集体出走,成立了仙童半导体公司,也是硅谷第一个重要的现代创业公司。60 年代后期,仙童濒临瓦解,几个创始人纷纷自立门户,创办了后来的英特尔、National 、AMD……仙童就这样成了名符其实的「硅谷人才摇篮」。 仙童八人:诺依斯、摩尔、布兰克、克莱尔、赫尔尼、拉斯特、罗伯茨和格里尼克 仙童八人:诺依斯、摩尔、布兰克、克莱尔、赫尔尼、拉斯特、罗伯茨和格里尼克 几乎每一场现代科技的变革,或者说硅谷的变革,都可以追溯到一个事物上,那就是 Shockley 传授给仙童们的「晶体管技术」。 把一个电路中所需的晶体管、电阻、电容和电感元件互连在一起,制作在一小块半导体晶片上,然后封装在一个管壳内,就组成了一个集成电路芯片;一片或几片大规模集成电路组成微处理器,最早的计算器也就应用了微处理器;微处理器在与存储器和外围电路芯片组成了计算机,码农们就在这样的计算机上便携代码、搭建操作系统和软件;后来,人们又觉得「可视化」和「云」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于是不断改进进计算机,搭建互联网;再将显示屏、键盘和电机设备集合在了一个便携的移动设备手机上,开启了移动互联网时代,养活了无数移动 App 开发人员…… 在每个变革的时间节点掌握了最核心技术的公司,都成了下一代成功企业的幕后推进者。比如素称「自成一格」的苹果,它的元老级人物都来自英特尔、雅达利和惠普,它背后的风投企业也都曾经支持过仙童或英特尔的发展,Macintosh 的图形界面、重叠窗口、鼠标操作的灵感,也都乔布斯在 1979 年参观施乐帕克研究中心后迸发出来的。换句话说,苹果是硅谷氛围和技术根基的产物。 文化 Culture 缔造硅谷的第二养料是文化。 1955 年 Shockley 把诺贝尔奖章从日内瓦带回加州的时候,硅谷还是一排飘满果香的田园风,但那时的硅谷本土企业就已经瞄准高科技的方向了——国防设备承包商洛克希德是当时名副其实的「巨头」,IBM 正计划打造一款小型研究设备,惠普这个在硅谷土生土长的科技公司已经存在了十多年之久…… 但在那个时候,加州的待遇和机会还远远不能媲美美国东海岸,尽管硅谷初步成型,也还是缺少接受过高等教育、拥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的精英,「人才流失」一直是加州难以克服的社会问题。 于是,扎根加州的斯坦福大学开始着力组建物理工程系,无线电专家 Frederick Terman 教授也开始了为大学与企业相结合的奔走努力。他斥巨资聘请名家名流充实教师队伍,实施「人材尖子」战略,带着学生在湾区的电子公司实习,鼓励硅谷公司雇员到斯坦福大学提高学术水平。就这样,Terman 教授打通了大学与企业间的阻隔,使得日后的斯坦福能够源源不断地为硅谷输送更精英的科技人才。 美国斯坦福大学前校长,硅谷创业的元老人物,”电子革命之父“,Terman 教授 美国斯坦福大学前校长,硅谷创业的元老人物,”电子革命之父“,Terman 教授 硅谷的人口数量也惊人的膨胀着。从 1950 到 1970 年间,仅圣克拉拉山谷地区的人口数量就上涨了两倍,从 30 万人口暴增到了 100 万,相当于在这 20 年中,平均每 15 分钟就有一个新人来到这里。总体来讲,newcomers 都比硅谷的原著居民年纪更轻,受教育更多。硅谷就这样改头换面,从一个由高中学历的农民们组成的老龄化区域变革成了一个遍地是 20 几岁博士的新社区。 人口的流入意味着硅谷无需经历从一个形态向另一个形态的转变,它的一切都是鲜活的、无拘束的,也因此可以建立一个自给自足的生态——从社区培训、研究设施、法律机构,到区域法则,一切都可以由入驻这里的新人们自由定义,构建出一套独特、适用、又不拘泥于传统的硅谷商业基础。 硅谷的企业家们从一开始就知道,他们与东海岸的那些人们截然不同。他们戏称自己是「牛仔」,也说自己是「先驱」,奋斗在世界的「最前沿」,对于失败从不惧怕也不羞愧,而将它视为获取经验的最短路径。20 世纪 70 年代,随着嬉皮士文化的兴起,这里又燃起了自由、随意的文化风潮,不仅影响了硅谷的人,也通过他们的产品和服务,影响了我们这些谷外的人们。 金钱 Money 随着尖端的科技种子和接受度高的文化土壤一同孕育硅谷的,还有金钱。 70 年代,美国正处于冷战的氛围之下,使得美国国防部倾尽资产,不惜一切代价,也愿支持先进科技的发展。于是,国防部成了硅谷早起 100% 的微芯片的购买商,惠普和洛克希德的绝大部分产品都销往军方客户,联邦也为斯坦福拨发巨额研究经费……联邦政府成了名符其实的硅谷第一风投商。 第一波风险投资浪潮发生在在 70 年代。风险基金红杉资本和 KPCB 都是由「仙童校友」在 1972 年创建的,就是它们为亚马逊、苹果、思科、Dropbox、艺电、Facebook、基因泰克、Google、Instagram、LinkedIn 等众多企业提供了资金来源。这种用资金支持和技能传授完成的「世代传承」的模式是硅谷不言而喻的辉煌秘技。正如乔布斯 2005 年在 斯坦福毕业典礼上的演讲 中说的那样,有接力棒的交接才能让硅谷跑的更远。 那么,硅谷又是如何经久不衰的? 如果说硅谷出生于上世纪 50 年代,那么到如今它已经走过了 60 年。这 60 年里「硅谷即将灭亡」的灾难论从来就没停过——70 年代能源危机,微芯片实验室几乎尽数倒闭。80 年代日本兴起,竞争的压力一直压迫着硅谷人。还有后来的互联网泡沫破裂、世界其他地区的科技发展、移动互联网的兴起……这些都曾经被看做是硅谷灭亡前的丧钟。 但硅谷在这样一次又一次的灾难论中活了下来了,而且专利数量、IPO、风险投资、天使投资都年年创新高。不久前的一份报告指出,「硅谷连续四年实现就业岗位增长,是全美平均收入最高的地区之一,也是高薪行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拥有创业梦想的人仍旧络绎不绝的涌入硅谷,很多成立在其他地区的企业也会把总部搬来这里。 那么,驱动硅谷不断发展的引擎又是什么?或许,还是科技、金钱和文化。 科技 60 年过去,硅谷的科技中心还是晶体管和半导体,从来都没变过。即使众多后来兴起的新领域(比如生物科技)与他们没有直接关联,但这两者已经成了硅谷发展的基石,占据着不可取代的地位。 金钱 风险投资依旧是初创公司资金的最主要来源。2014 年,流入硅谷的风投总数达 145 亿美元,占了全美风投总量的 43%。 值得一提的是,超过一半的硅谷风投投给了软件公司,位于旧金山的软件公司。制造芯片、电脑或其他硬件设备需要大量人力和装配设备,通常也需要比较大的占地面积。开发软件则不需要这些,几个工程师,几台电脑,再加上一个云服务,就够了。所以软件公司可以更灵活地设在旧金山市里,给年轻的科技人他们想要的生活。 文化 移民是硅谷的重要文化特征之一。20 世纪后半期,硅谷促成了美国国内最大的人口迁徙,到了 21 世纪它又吸引了大量国际人才。如今,生活在硅谷的人中有 37% 出生在其他国家,其中的 60% 来自亚洲,20% 来自墨西哥,而在硅谷科技公司工作的人中,则有 65% 来自美国以外的国家。1995 年到 2005 年间,超过一半的硅谷创业公司有至少一名非美国国籍的联合创始人,他们创造的企业为美国创造了大量工作机会,也为美国资本市场带入了大量资金。「移民」对于硅谷地区和科技行业的发展起到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 斯坦福的作用也没有消减。有数据显示,自 2012 年以来,从毕业于斯坦福的企业家每年都能为世界贡献 2.7 万亿美元的经济收入。这个数字包含科技外的企业,比如耐克、Gap、乔之店,但仅看从斯坦福走出来的硅谷公司就已经多的惊人了:思科、Google、惠普、IDEO、Instagram、MIPS、网景、英伟达、Snapchat、太阳、Varian、威睿、雅虎…… 变 有传承就有改变,硅谷的「变」也是它持久繁荣的动力之一。它不断「扬弃」着自身,这数十年来硅谷的变化路径一目了然: 1940s:仪器制造 1950s:芯片  1970s:生物科技,消费电子(PC,电子游戏等)  1980s:软件,网络  1990s:互联网,搜索引擎  2000s:云,移动互联网,社交网络 硅谷在变革自身的同时,也在变革其他行业,或者说「摧毁」着传统行业。比如 Uber 摧毁着出租车行业,Airbnb 摧毁着酒店行业。摧毁这些旧行业的新事物就像 70 年前的硅谷一样,凭空出世,把原有的世界推向更好。这其中包含的「批判固有事物」、「打破僵化思维」、「敢于承担风险」、「适时抓住机会」的精神,都是硅谷这个大的文化环境里孕育出来的。其实这「变」本就是属于硅谷的调调。 但「变」也体现在另一个令人担忧的方面——曾经挑战旧事物的企业在商业的浪潮里活了下来,成了新的「旧事物」。美国国家安全局监听公民信息的丑闻一直为美国民众所不齿,而如今,Facebook 和 Google 收集用户私密信息的新闻也不时出现。苹果曾在广告里宣称 Macintosh 让 1984 不再 1984,如果硅谷最终成为了信息时代的 Big Brother,这世界又会怎样呢? 谁会成为第二个硅谷? 全世界的人都想复制硅谷,但迄今为止还没有任何一个成功过。 成为第二个「世界科技事业中心」实在太难——要有对创新的信仰,要有研究的崇尚,要包容得了多文化的差异性,要有追逐淘金的热忱,要承担风险,要不怕失败……模仿的同时也要补上硅谷现有的伤:增加资金投入,缩小贫富差距,实现种族平等,打破性别歧视……当科技的发展足以打破空间距离的现在,区域位置早已不是决定成败的关键。复制了硅谷赖以发展的「人才吸引力」,才能有竞争力。 好在,高科技经济不是一个「零和博弈」,21 世纪的全球经济和科技都够大够丰富,足以撑得起多个区域的发展。只是流转飞速,任重道远,每一个期待发展的区域都不可错失每一个时机,哪怕硅谷也是一样。 本文转自:笔戈科技,作者:深蓝的歌
  • 热度 23
    2014-12-5 17:13
    1833 次阅读|
    0 个评论
    电子好网站旨在每天给电子同行推荐一个电子行业的好网站,一起学习和成长 2014/12/2日分享 网站名称:Pingwest 网    址:www.pingwest.com 网站口号:做 全球视野的前沿科技媒体 网站适合人群:科技、电子行业老板们,想优化网站的站长,网站美工 推荐理由: 1.域名显示科技特质。        Ping是一个网络命令,中文翻译为因特网包探索器,用于测试网络链接。        Ping结合west,很好说明网站的意图----连接西方最新的东西。 2.内容好,有独到见解,开拓视野        由于其创始人是从硅谷回来,有全球视野;网站下有很多编辑都采编国内外最新潮的科技新闻,且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很能开拓视野 3.网站高大上,流量高        网站布局大气,色彩搭配好,图文并茂,扁平化和人性化设计十足。        更可贵的是其网站在我看的一年里不断优化,足见其用心。        流量日均:5万IP。 4.最推荐---网站里pingraphic 栏目        pingraphic用精美的图片说事情,高大上一下就体现出来,保证你一看就忘不了        http://www.pingwest.com/category/pingraphic/
  • 热度 24
    2014-8-25 15:38
    1160 次阅读|
    0 个评论
      苹果以做事精简极致著称,放弃了非常非常多的诱惑,扎克伯格也很擅长做减法;此外两人都极为**,为人却矜持克制。不过,乔布斯最欣赏的人是扎克伯格,扎克伯格却说,我想成为像比尔。盖茨那样的人。     乔布斯和扎克伯格看起来都像是“文艺青年”,因为他们读一些大部分人根本想不到的书。乔布斯年轻时一个人跑到印度去想生和死,扎克伯格高中时就很喜欢史诗《埃涅伊德》,里面有句话我一直记得:“时间无所边界,伟大没有尽头。”     我在英文世界找不到“文艺青年”对应的词,或许,用思想者描述这两个人物更为合适。这两天,我读到一篇有关扎克伯格致力公益事业项目的文章,想起前些年特别推荐刘燚为《21世纪经济报道》撰写的这篇专栏。   以下为该专栏正文:     乔布斯最欣赏的硅谷人士中,排名第一的是扎克伯格。现在,扎克伯格正不断来验证这一点。     确实,Facebook取得了一个极为亮眼的季报。但是,乔布斯真正欣赏的,恐怕不仅仅是因为Facebook刚提交了一份极为出色的财报,也不仅仅是因为扎克伯格少年得志,而是之外的一些东西。      扎克伯格没做什么     苹果以做事精简极致著称,如果换一种说法,它放弃了非常非常多的诱惑。在这一点上,扎克伯格与乔布斯有很多相似之处。扎克伯格非常擅长做减法:     比如,收购中的减法。Facebook曾收购40多家公司,基本都是50人以下创业公司,又以5人以下的创业公司为主,往往都有一些出色的产品和服务。但是,被收购到Facebook后,绝大多数业务都被关闭,把全部顶级人才全聚焦在Facebook现有业务上,就是大家看起来那个外观平淡无奇的网站——好吧,好多中国人看不到。     其中包括Drop.io创始人、扎克伯格的哈佛同窗SamLessin,17岁就写了火狐浏览器第一个版本的传奇牛人BlakeRoss,第一任总裁SeanParker曾经是一个顶级黑客,年仅16岁就被FBI逮捕过……这些牛人都集于一点,会产生怎样的力道?     再如,产品中的减法。Facebook一直坚守一个原则,全球使用一个统一版本,希望让任何一个地方的人都能方便使用社交网络,为此,不惜重金在非洲推广气球上网等项目。更大诱惑来自于增值服务,东亚社交网络中,腾讯的QQ和微信、Naver的Line等产品,都通过增值服务取得了巨大成功,但是,Facebook在这方面一直很矜持。     还有,它也许是最快改正自身错误的公司。在App火爆前,Facebook一度是全球推动HTML5最热衷的公司,但是,当扎克伯格发现这条路线过于理想后,很快就调整战略,推动“移动为先”战略,并且成为全球移动商业化最好的互联网巨头。     最典型的例子是Facebook的Home项目,上线后口碑不佳很快就被冷藏,而Facebook的手机项目、搜索项目因为达不到预期一直处于半冷藏状态。在这一点上,谷歌对待自家的Google+,亚马逊对待自家的KindleFire,微软对待Lumia……都要迟缓犹豫得多。在矜持和自制方面,Facebook要好得多。     从扎克伯格没做什么这点上,似乎我们可以看到它和苹果的相似性。当记者访问乔布斯时,问及苹果是否会继续改善它的音乐社交软件Ping,乔布斯的回答是,扎克伯格做得足够好了,自己放弃。      扎克伯格的矜持与决断     与乔布斯很像的一点是,扎克伯格在公司内极为**,但为人却比较矜持克制。     扎克伯格曾被媒体称为“美国最穷的富翁”,上市后已身家上百亿,他还是在简陋的出租房里住了不少时间,最常见装扮是灰色T恤、牛仔加拖鞋。我们鲜有听到扎克伯格的绯闻,也娶了一名外人看起来“普通”的华裔女友,举办了相当低调的婚礼……而父母则继续经营自己诊所。     与之相比,谷歌要高调得多,谷歌三巨头中,虽然佩奇本身也像个清教徒,但布林、施密特都是绯闻不断,谷歌总部更是飞机、游艇的集中营,各种高调奢华,更是充斥着高层与中下层的桃色故事。     其实,这些都不是所谓的对错问题,是企业文化问题,也深受企业最高层的影响。比如,桀骜不驯的BlakeRoss、SeanParker在Facebook并没有那么张扬不羁,恐怕主要还是因为扎克伯格所致。     但是,这种矜持并非保守,扎克伯格最近完成了几笔极具决断力的收购。比如,190亿美金收购只有50人的WhatsApp,创造了一个令人瞠目结舌的传奇,远高于谷歌出价的30亿美金;收购Instagram更是经典中的经典,如今Instagram的活跃度和总人数让其价值跳升数倍,更重要的是,这是一个极为难得的团队……     这种决断力还体现在移动广告变现上。对于这一点,身为屌丝观察者的笔者首先深表惭愧,在Facebook刚推出流媒体广告时是不看好的,认为这会对挑剔的欧美用户形成相当大骚扰。但是,结论是无情的,我错得离谱。     作为事后诸葛亮,会发现Facebook社交广告秘诀就在于大幅提升了广告的精准度,以至这些广告没有那么讨厌,这一点与谷歌异曲同工。Facebook通过大数据分析提升广告效果背后,是强大的技术实力,以及对用户情绪的精准把握,扎克伯格的心理学和计算机双专业又实现了完美的平衡。设想一下,Instagram、WhatsApp还没用来变现,搜索引擎、增值业务都没正式面世,矜持的Facebook未来的商业想象恐怕还有很大潜力。     最后,需要补充的一句是:乔布斯看不起比尔。盖茨的没创意,而扎克伯格接受采访时却说,希望成为比尔.盖茨那样的人。                         来源:产品中国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