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标签: 芯片厂商

相关帖子
相关博文
  • 2024-12-13 15:06
    69 次阅读|
    0 个评论
    【哔哥哔特导读】近些年,不少芯片厂商将目标市场瞄准海外,打造芯片产品出口,以实现业务新市场增量。那么,出海会是国内芯片厂商未来增长的新方向吗? 面对全球半导体市场的激烈竞争和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我国芯片行业以前11个月出口总额首次破亿的里程碑,展示出了极大的行业发展韧劲。一场对我国芯片行业发展的制裁,最终成为国产芯片走向海外的驱动力。 面向芯片出海的市场机遇,国产厂商正在积极布局寻求出海发展新纪元。 01 | 前11个月芯片出口总额首次突破万亿元!出海市场前景广阔 布局出海,正在成为越来越多芯片厂商关注的市场重点。 海关总署数据显示,今年前11个月中国芯片出口总额首次突破万亿元,同比增长20.3%。   来源:“海关发布”公众号 从国际市场看,全球终端市场需求增加,特别是智能手机和个人电脑的需求逐渐回升,同时各国在生成式人工智能、智能汽车等产业的布局加快,都对我国芯片出海产生了拉动作用。 我国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包括财税优惠、研发补贴等,为芯片出海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同时,我国拥有从设计、制造到封装测试的完整半导体产业链,为芯片出海提供了坚实的芯片产业基础。 根据相关分析报告来看,2024年我国芯片出口额占全球销售额的比例预计将接近25%,这一成就极为瞩目。按照目前发展趋势,我国有望成为全球最大的芯片出口国。 在产品类别上,存储器是我国芯片出口的一大品类,尤其是在一些新兴市场国家和地区,中国存储器产品的性价比高,受到了当地市场的青睐;包括逻辑芯片在内的处理器及控制器是中国出口芯片的另一大品类。MCU、电源管理芯片、射频芯片也是我国出海的主要芯片产品。 我国芯片出海市场主要包括包括中国台湾、中国香港、韩国、越南与马来西亚,其中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和韩国的芯片市场总额分别占到芯片出口比重的38.7%、37.2%和21.1%。 02 | 国内芯片厂商纷纷布局芯片出海,发力海外渠道 在这样的发展趋势下,近些年我国芯片厂商也加快了芯片出海的节奏。 例如作为国内存储器、MCU和传感器头部企业之一的兆易创新,在持续深耕国内市场的同时,依托多年的海外布局,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实现多元化市场区域布局,布局芯片出海。 兆易创新正在持续开拓汽车市场,通过与国内外主流车厂和Tier1供应商密切合作,全面从后装应用进入到车规级前装应用。2021-2023年间,兆易创新境外营收占比都在80%左右。 作为电源管理及信号链芯片的头部供应商,希荻微近三年境外营业收入也都达到总营收的80%以上。希荻微的产品在手机等消费电子领域得到了国外高通等主芯片平台厂商的认可,已广泛应用于多个品牌客户的消费电子设备中,且公司车规业务已经拓展至中德日韩等多国汽车品牌。 除以上企业外,北京君正、汇顶科技、长电科技等也都完成了海外市场布局,实现芯片出海。 元器件厂商积极布局芯片出海的同时,整机方案厂商也在出海方面取得了耀眼成绩。 作为全球领先的智能控制方案提供商,拓邦股份搭建国际市场平台,从管理能力、资源配给等方面提升就近服务能力,成立多个海外办事处,与各业务领域国内外优秀品牌客户建立了深度合作的伙伴式关系。 今年上半年在越南、印度、墨西哥等地的海外基地实现收入10.11亿元,同比增长72.65%。海外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提升至20.16%,外销收入占比达31.19%。随着海外收入占比的逐步提升,拓邦股份通过扩展国际市场,进一步增强了其全球业务的布局能力,并为未来的持续增长打下坚实基础。 另一家智能控制器和智能信息化解决方案头部供应商的和晶科技,于2022年度启动了在墨西哥增设海外生产基地事宜的相关工作。 和晶科技在墨西哥增设海外生产基地的第一阶段主要目标是巩固维护公司在北美市场的重要海外客户,并通过与客户的深度合作进而“以点带面”助力公司更好地拓展北美市场。 通过墨西哥生产基地的成熟运营,和晶科技提升了在北美和欧洲市场的覆盖率,进一步优化了全球业务布局。 03 | 并购、投资建厂...芯片出海如何布局? 虽然许多元器件厂商和方案商都因地制宜打造出海模式,但总结来看,主要采用3种思路进行布局芯片出海。 一种是打造海外市场供应链。通过建立海外销售团队,开拓目标市场客户并在当地树立品牌;或是寻找海外当地的代理商合作,通过代理商的渠道和资源快速进入当地市场,实现出海。 例如翱捷科技采用了“经销+直销”的模式将IoT芯片和基带芯片推向海外市场,在欧洲市场,与意大利、波兰、法国及瑞士等多国当地运营商建立了稳固的合作关系, 实现规模出货;在东南亚市场,翱捷科技携手主流运营商,进行功能机与智能手表的深度合作,市场份额稳步提升。 第二个出海思路是海外并购。 今年希荻微宣布成功收购韩国上市芯片公司Zinitix的控股权。Zinitix的产品涵盖触摸控制器芯片、自动对焦芯片、触控驱动芯片、DC/DC电源管理芯片、触摸板模块及音频放大器等,其核心产品已成功进入三星电子等国际知名终端品牌的供应链体系。 通过本次交易,希荻微可以快速吸收 Zinitix成熟的专利技术、研发资源、客户资源等,快速扩大公司的产品品类,尤其是触控芯片产品线,从而有利于公司拓宽在手机和可穿戴设备等领域的技术与产品布局。 同时,Zinitix的摄像头自动对焦芯片产品线与希荻微现有的音圈马达驱动芯片产品线有较强的协同性,有助公司进一步增大该产品线的市场份额及技术实力。另外,Zinitix与希荻微现有客户亦有较高程度的重合,在业务上具有协同性。 第三个出海布局思路是海外建厂或研发中心。例如拓邦股份、和晶科技、振邦智能等企业在越南、墨西哥等地建设工厂,以实现全球化布局。 04 | 小结 出海,是国内芯片厂商当前较为关注的赛道之一。 布局芯片出海可以实现全球化布局,增强芯片厂商的产品供应能力和战略布局能力。此外,芯片出海是在如今国内芯片市场内卷的环境下,实现芯片企业在出海中业务增量的新赛道。 但是,国内芯片企业出海涉及到技术创新、市场多元化、并购合作等多个方面,同时也面临着芯片技术、政治和芯片市场竞争等多重挑战。 因此,在芯片出海的过程中,国内芯片企业还需要通过加大对芯片的研发投入、推动芯片产品技术升级,提升芯片产品竞争力,以适应国际芯片市场的需求。 本文为哔哥哔特资讯原创文章,未经允许和授权,不得转载,
  • 2024-11-22 10:28
    149 次阅读|
    0 个评论
    【哔哥哔特导读】48V系统以其提升燃油经济性和减少排放的能力,已经成为汽车生产企业和上游供应商关注的焦点。如今48V市场发展前景和发展态势如何?这种变化讲给元器件应用带来哪些新的需求? 随着全球汽车行业加速向电动化转型,48V系统应用技术正成为这一变革的关键驱动力。 48V系统应用技术不仅在高端汽车中得到应用,而且随着成本的降低和技术的发展,其应用范围正在向中端汽车乃至卡车、公共汽车和工程机械等领域扩展。 如今已经布局的下游汽车企业也越来越多。比亚迪、吉利、上汽以及国产新能源新势力品牌的蔚来、小鹏等国内车企都在其部分车型上使用了48V系统,此外国外的奥迪、奔驰、别克等车企也在布局。 那么,当前48V系统市场发展前景和发展态势如何?这种变化将给元器件应用带来哪些新的需求? 01 | 比亚迪、吉利等纷纷下场布局,48V系统市场有多大? 根据GGII及大比特产业研究室的最新数据揭示,2022年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格局呈现新动向:纯电动车虽继续稳坐市场龙头宝座,但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PHEV)的增速已超越纯电动车,其在新能源汽车中的占比攀升至22%,市场地位显著增强。尤为值得一提的是,48V轻度混合动力系统正加速其成为混动领域主流技术的步伐。 按照这发展态势,根据GGII的数据,保守预计至2025年,国内48V微混车将占混动车的70%以上。   数据来源:GGII、大比特产业研究室 如今,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不断扩容的背景下,汽车+智能化方案几乎已经成为标配,也推动48V系统架构的使用场景越来越多,从原来的动力系统拓展到了电动增压器、线控转向系统,以及如空调压缩机、电动水泵等更高功率的电子设备。 数据显示,截止2023年12月,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超过2000万辆,其中纯电汽车突破1500万辆大关。其中国内成功研发48V纯电汽车驱动系统,预计到2025年装车率将达到1050万台。 如今已经布局的下游汽车企业也越来越多。以下为部分汽车品牌布局48V系统的情况:   《半导体器件应用网》整理 02 | 市场驱动下,头部Tier 1供应商打造48V系统应用方案 作为全球汽车技术领域的领军企业,博世就凭借其深厚的行业积淀与技术创新,率先推出了48V系统的全方位解决方案——BRS系统。 此外,在全球范围内,大陆集团、德尔福、法雷奥、舍弗勒等一线厂商,以及国内的宁德时代、力神等企业也纷纷布局48V汽车系统方案。 部分企业48V系统布局动向,来源:大比特产业研究室 中游供应商布局48V系统方案,也给上游半导体元器件厂商带来了新的市场机遇。 根据Infineon和Strategy Analytics数据,汽车48V轻混系统里的半导体总价值量572美元,根据相关数据推算,预计到2025年,国内汽车48V系统中的半导体器件市场空间将达到119亿元,市场空间十分广阔。 03 | 半导体元器件产品该如何适应汽车48V系统应用? 大体上看,48V系统主要由三大件组成:电机、锂离子电池组以及DC-DC转换器。   图源:莫仕《电动汽车中48V架构的演变》报告   ① 48伏电池:一种专为储存和传输更高电压电能而设计的电池。   ② 48伏配电系统:该系统由48V配电线、连接器和控制单元组成。   ③ 电池控制器:调节48V电池的充放电,优化其性能和使用寿命。   ④ 直流/直流(DC/DC)转换器:控制并管理48V系统内电流的电路。   ⑤ 12伏配电中心:在整个12V系统中分配电力,确保所有器件都获得所需电压。   ⑥ 12伏电池:为车辆的基本电器设备提供电力,包括大灯、收音机以及其它配件。   ⑦ 电源电子装置:控制和管理48V系统内电流的电路。   ⑧ 48伏电动机:电动机设计用于在48V系统中运行,以实现各种车辆功能。   ⑨ 混合控制器:管理48V和12V系统之间的互动,确保高效的配电和最佳性能。 从12V到48V汽车系统,相关半导体元器件的性能需求也会发生变化。 当从12V升级到48V系统后,48V系统需要高效的逆变器电路,以便在车载48V电池和电网之间传递能量,同时减少能量损失,这涉及到DC/DC转换器的使用,需要更高效率和可靠性的DC/DC转化器。 此外,逆变器和整流器也需要重新设计,以适应新的电压等级和功率需求。它们需要能够在高电压下高效地转换电能,同时保持低损耗和稳定性。 随着48V系统的应用,充电控制和电池管理系统(BMS)也变得更加重要。48V系统的BMS需要更高级的功能来监控和管理电池的性能和安全,由于电压的提高,BMS的硬件也需要进行相应的升级,以适应更高的电压和电流。 同时,汽车48V系统应用中,通信输入/输出电路需要额外的保护措施,以防止噪声或静电通过通信线路进入,从而导致收发器IC故障。为此,收发器集成电路通常会配备片式压敏电阻,作为静电控制措施。 此外,相关ECU也需要确保在48V下正常运行,或通过降压模块供电。这需要对ECU的硬件和软件进行相应的升级和测试,以确保其兼容性和可靠性。 目前已经有多家元器件厂商布局了汽车48V系统应用产品。   《半导体器件应用网》整理 04 | 小结 在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的推动下,48V系统成为了各大车企及相关供应商近些年的布局重点。无论是比亚迪、吉利等下游车企,还是大陆、博世、宁德时代等Tier 1供应商,以及TI、英飞凌等上游芯片厂商,近些年都在深度布局汽车48V系统应用市场。 这种技术应用趋势下,车规级芯片在48V系统应用领域的市场也将不断扩容,这将给相关半导体元器件厂商带来新的市场机遇,或将成为未来元器件厂商的增长点。 本文为哔哥哔特资讯原创文章,未经允许和授权,不得转载
  • 热度 19
    2014-10-22 16:59
    9368 次阅读|
    3 个评论
      和正在接受中国大陆反垄断调查而略显焦头烂额的高通不同,芯片市场第二位和第四位的联发科、英特尔在近期却可以说是动作频频,特别是在极其重要的中国市场当中,两者都在积极谋求转变,而两者的主要手段极其相似,那就是寻找厂商“代言人”。     联发科迫于转型压力     1799元的MX4热度还未散去,但联发科借魅族翻身的目的起码已经达到一半了。虽然目前暂未可知后续其是否会因为芯片产量的问题被拉下马来,不过就这一套合谋的手段,以及其所产生的效应来看,显然是成功的。     一直以来,联发科在行业内的地位都有些不尴不尬,出货量连年提升,但论声名却总是逃脱不了山寨、低端的扣帽,这主要是沿袭了其在功能机时代为国内廉价手机制造商提供创新的一站式芯片整体解决方案,并形成了完整而巨大的山寨手机阵营的缘故。而在进入智能机时代之后,联发科在大方向的策略上没有做太多转变,依然是采用“低端包围高端”做法。       虽然与此同时,联发科芯片质量和性能的提升还是有目共睹的,但在不善于塑造品牌以及高通的强势压制下,加上小米、酷派等合作伙伴完全不给面子,都让联发科几次谋求翻盘的计划遭遇了阻截。     虽然眼下联发科正在谋求成为谷歌低端机型推广计划“Android One”的合作伙伴,但其向中高端转型和迈进的脚步却是不能耽搁了。因为当下作为联发科最主要也是最大的业务市场,中国大陆正处于市场全面向4G转型的重要阶段,如果这个机会抓不住的话,那么其很有可能失去一切机会,因为三星也在加大对半导体业务的投入,华为旗下的海思更是牟足了劲在追赶。     因此,联发科才瞄向了魅族,后者在今年已经决心要改革开放,抢占市场的有力手段就是加入价格战,联发科芯片能够帮助魅族节省成本,以投入到摄像头、屏幕等方面上去,对于后者来说自然没有理由拒绝。     对联发科来说,魅族是一个足够可靠的伙伴,因为在国产厂商中,魅族用小众打造出的逼格是最到位的,互联网厂商的身份也帮助魅族在粉丝经济上有不少建树。而借助魅族,联发科虽不能指望一下翻身,但上几个台阶还是可以的。     最终结果甚至还要出乎意料一些,1799的MX4引发了千万预定量和狂热的舆论,虽然绝大多数并不正面,但对于联发科来说却是一次难得的大面积曝光。略显遗憾的是,MX4发布时联发科并不够自信,因此并没有逮住这个绝佳的营销窗口,而是选择在长时间沉默中应对问题。     英特尔继续翻身梦     英特尔一直没有沉寂,只是一直都处于掉队状态。自26年英特尔错估前景6亿作价卖掉了ARM处理器之后,英特尔就开始了弯路之旅,212年,世界联网终端的重心开始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转移,ARM芯片的占比在当年一跃达到了75%左右。     但英特尔继续耽搁了一年时间,由于其选择和诺基亚联合开发Meego系统,导致其再回过头来支持Android时已经为时已晚,因为市面上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都基于ARM处理器做开发,坚持X86的英特尔不得不咽下边缘化的苦果。     其实在那时候,英特尔也曾对智能手机市场发起过进攻,当时在其身边的盟友是PC业务的合作伙伴联想,但最终K8的出货量乏善可陈。随后,多数PC厂商都推出了自家的手机产品,利字当头的情况下,英特尔并不是其唯一,甚至不是上佳之选,因此这一次卷土重来的英特尔,选择把重心放在了中国技术创新生态圈——一个已经得到了验证,并对与英特尔的合作中受益匪浅的发展中环境,时间则是215年。     在此之前,英特尔为了保守起见,将移动端发展的切入点放在了平板电脑领域,从213年下半年开始,英特尔和深圳众多小厂商的关系迅速升温,除了以15美元的白菜价把芯片卖给他们之外,英特尔也尽力在各方各面给予小厂商推出平板设备提供了帮助——借助于此,英特尔已经实现了一定程度上的翻身。     随后,英特尔又以溢价高达178%的价格得到了展讯和锐迪科的市场支持:9月26日,英特尔宣布与清华紫光签署一系列合作协议,联合开发基于英特尔架构和通信技术的手机解决方案,在中国和全球市场扩展英特尔架构移动设备的产品和应用。同时英特尔将向紫光旗下持有展讯通信和锐迪科微电子的控股公司投资9亿元,并获得2%的股权——再加上中国政府对于通信芯片安全性的重视以及大量有利政策,英特尔接下来能获得不少的机会。     但英特尔比起联发科来说还有更多的弯路要走,因为英特尔需要一个支持X86架构,并能够得到市场与消费者认可的手机品牌,但现成的可选目标并不多,深圳小厂商虽然与英特尔情投意合,但辅助他们开展转型之路也并不容易。不过英特尔也许同时会继续说服与PC合作伙伴展开进一步合作,比如华硕旗下的互联网手机品牌Zen Fone就已经采用了英特尔的芯片,并且成绩不俗。     高通和海思也有“代言”情节       在高通骁龙处理器的广告中,我们见过OPPO Find 7、HTC Desire 82等多款手机作为代表亮相,而众所周知的是,高通在214年截至目前的表现并不尽如人意,其将于年底推出的64位架构的Snapdragon88、81高端芯片才是重头戏。毫无疑问,届时高通将会进一步加大对国产手机厂商的支持,不单单是为了原本就巨大的市场份额,还有一定向中国政府示好的情节。     华为更不必多说,搭载自家芯片的新机近期轮番上阵已经凸显了其野心,不过短期内华为并没有供给友商的想法,而是肥水不流外人田,因此能够为海思代言的也就只有华为自家的设备了。     关注集芯城微信号:icjxc520,最新IC采销行情、新品发布、电子干货、商情资讯应有尽有!                                   来源:雷锋网;作者:金楠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