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标签: PCB仿真

相关博文
  • 热度 24
    2018-3-19 11:47
    1443 次阅读|
    0 个评论
    PCB设计你不得不知的十个回答内容
    1、安规问题:FCC、EMC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FCC: federal communication commission 美国通信委员会 EMC: electro megnetic compatibility 电磁兼容 FCC是个标准组织,EMC是一个标准。标准颁布都有相应的原因,标准和测试方法。 2、何谓差分布线? 差分信号,有些也称差动信号,用两根完全一样,极性相反的信号传输一路数据,依靠两根信号电平差进行判决。为了保证两根信号完全一致,在布线时要保持并行,线宽、线间距保持不变。 3、PCB仿真软件有哪些? 仿真的种类很多,高速数字电路信号完整性分析仿真分析 (SI)常用软件有icx,signalvision,hyperlynx,XTK,speectraquest等。有些也用Hspice。 4、PCB仿真软件是如何进行LAYOUT仿真的? 高速数字电路中,为了提高信号质量,降低布线难度,一般采用多层板,分配专门的电源层,地层。 5、在布局、布线中如何处理才能保证50M以上信号的稳定性 高速数字信号布线,关键是减小传输线对信号质量的影响。因此, 100M以上的高速信号布局时要求信号走线尽量短。 数字电路中,高速信号是用信号上升延时间来界定的。而且,不同种类的信号(如 TTL,GTL,LVTTL),确保信号质量的方法不一样。 6、室外单元的射频部分,中频部分,乃至对室外单元进行监控的低频电路部分往往采用部署在同一PCB上,请问对这样的PCB在材质上有何要求?如何防止射频,中频乃至低频电路互相之间的干扰? 混合电路设计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很难有一个完美的解决方案。 一般射频电路在系统中都作为一个独立的单板进行布局布线,甚至会有专门的屏蔽腔体。而且射频电路一般为单面或双面板,电路较为简单,所有这些都是为了减少对射频电路分布参数的影响,提高射频系统的一致性。相对于一般的 FR4材质,射频电路板倾向与采用高Q值的基材,这种材料的介电常数比较小,传输线分布电容较小,阻抗高,信号传输时延小。 在混合电路设计中,虽然射频,数字电路做在同一块 PCB上,但一般都分成射频电路区和数字电路区,分别布局布线。之间用接地过孔带和屏蔽盒屏蔽。 7、对于射频部分,中频部分和低频电路部分部署在同一PCB上,mentor有什么解决方案? Mentor的板级系统设计软件,除了基本的电路设计功能外,还有专门的RF设计模块。在RF原理图设计模块中,提供参数化的器件模型,并且提供和EESOFT等射频电路分析仿真工具的双向接口;在RF LAYOUT模块中,提供专门用于射频电路布局布线的图案编辑功能,(迈威科技高速PCB设计培训开班了!一线工程师讲师手把手教授,帮助学员从零开始快速学习Cadence ORCAD/Allegro 设计基础技能)也有和EESOFT等射频电路分析仿真工具的双向接口,对于分析仿真后的结果可以反标回原理图和PCB。同时,利用Mentor软件的设计管理功能,可以方便的实现设计复用,设计派生,和协同设计。大大加速混合电路设计进程。 手机板是典型的混合电路设计,很多大型手机设计制造商都利用 Mentor加安杰伦的eesoft作为设计平台。 8、mentor的产品结构如何? Mentor Graphics的PCB工具有WG(原veribest)系列和Enterprise(boardstation)系列。 9、Mentor的PCB设计软件对BGA、PGA、COB等封装是如何支持的? Mentor的autoactive RE由收购得来的veribest发展而来,是业界第一个无网格,任意角度布线器。 众所周知,对于球栅阵列, COB器件,无网格,任意角度布线器是解决布通率的关键。 在最新的 autoactive RE中,新增添了推挤过孔,铜箔,REROUTE等功能,使它应用更方便。另外,他支持高速布线,包括有时延要求信号布线和差分对布线。 1 0、Mentor的PCB设计软件对差分线队的处理又如何? Mentor软件在定义好差分对属性后,两根差分对可以一起走线,严格保证差分对线宽,间距和长度差,遇到障碍可以自动分开,在换层时可以选择过孔方式。
  • 热度 27
    2015-7-22 09:47
    2792 次阅读|
    0 个评论
    Project: MOTOROLA X?? Software: CST PCB STUDIO  (对电源完整性分析使用的是 CST PCB STUDIO 里的频域有限元法对电源平面进行建模) Mentor HyperLynx PI 说明: 1: MTK 帮我们分析电源完整性是采用的 Sigrity(已被 Cadence 收购)。 2: MTK 做的电源完整性分析包括板级电源完整性和芯片级电源完整性。也就是说 MTK 做的 PI-阻抗分析是从芯片 On-Die 端看进去。 而由于我们缺乏芯片上的具体参数和模型,只能够做板级电源完整性,就是从电源引脚看进去的阻抗。 其实对于我们板级开发来说,做好板级电源完整性分析已经足够。至于芯片级电源完整性的好与坏,我们无能为力(那是芯片设计要处理的问题)。 1). 电容 C504、C505、C506、C507、C508、C509、C5010、C511、C512、C513、C514 为去耦电容(中频去耦电容)。主要为电源平面(DVDD_EMI)提供低阻抗。 2). 电源平面本质上就是一个去耦电容(高频去耦电容,自谐振点SFR 位于 100Mhz 至 300Mhz 范围)。 3). 而体电容(Buck Capacitor,VRM 刚输出时电源引脚上的电容)为低频去耦电容。 Target Impedance:  Ztarget = (V*5%)/(I*50%)= 1.8V*5%/(0.37A*50%)=500momh(Worst Case) Ztarget = (V*5%)/(I*20%or40%)=608momh 至 1.2 omh(都是可以接受的) 说明: 1. 目标阻抗比 MTK 给出的数值要小很多,是因为芯片的 WireBond 的寄生电感非常大,芯片上已有的片上去耦电容和片上电源平面也无法将阻抗拉低到板级的目标阻抗之下(片上去耦主要处理300Mhz 以上的 Transfer Impedance)。芯片上的电源完整性另有计算一套方法。 2. 去耦电容的阻抗(仅仅考虑去耦电容,电源平面不加以考虑) 上图的两根曲线,其中一根是将 C437 的 ESR=25mohm 和 ESR=2 mohm。仅仅影响低频。 3. 去耦电容和电源平面阻抗曲线的叠加 4. PDN 的阻抗(最终结果) 5. HyperLynx 分析 PDN 的阻抗(与 CST PCBS STUDIO 作比较)   Results: 1. 由于 HyperLynx 在考虑去耦电容的 ESL 的时候,会综合考虑具体电路板的叠成等各种因素,而 CST PCB STUDIO 着需要根据具体的经验或者需要自己事先获悉具体的参数值,所以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2. CST PCB STUDIO 是基于频域有限元法。算法精度要比 HyperLynx 高 3. 二者的仿真结果的趋势总体保持一致,总体上满足目标阻抗。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  转载自 吴川斌的博客 http://www.mr-wu.cn/  本文链接地址:  转一篇DDR SDRAM 电源完整性分析 http://www.mr-wu.cn/ddr-sdram-pi-simulation/
  • 热度 22
    2014-6-30 14:33
    4044 次阅读|
    0 个评论
    1 概述 当今计算机系统DDR3存储器技术已得到广泛应用,数据传输率一再被提升,现已高达1866Mbps。在这种高速总线条件下,要保证数据传输质量的可靠性和满足并行总线的时序要求,对设计实现提出了极大的挑战。 本文主要使用了Cadence公司的时域分析工具对DDR3设计进行量化分析,介绍了影响信号完整性的主要因素对DDR3进行时序分析,通过分析结果进行改进及优化设计,提升信号质量使其可靠性和安全性大大提高。 2 DDR3介绍 DDR3内存与DDR2内存相似包含控制器和存储器2个部分,都采用源同步时序,即选通信号(时钟)不是独立的时钟源发送,而是由驱动芯片发送。它比DR2有更高的数据传输率,最高可达1866Mbps;DDR3还采用8位预取技术,明显提高了存储带宽;其工作电压为1.5V,保证相同频率下功耗更低。 DDR3接口设计实现比较困难,它采取了特有的Fly-by拓扑结构,用“Write leveling”技术来控制器件内部偏移时序等有效措施。虽然在保证设计实现和信号的完整性起到一定作用,但要实现高频率高带宽的存储系统还不全面,需要进行仿真分析才能保证设计实现和信号质量的完整性。 3 仿真分析 对DDR3进行仿真分析是以结合项目进行具体说明:选用PowerPC 64位双核CPU模块,该模块采用Micron公司的MT41J256M16HA—125IT为存储器。Freescale公司P5020为处理器进行分析,模块配置内存总线数据传输率为1333MT/s,仿真频率为666MHz。 3.1仿真前准备 在分析前需根据DDR3的阻抗与印制板厂商沟通确认其PCB的叠层结构。在高速传输中确保传输线性能良好的关键是特性阻抗连续,确定高速PCB信号线的阻抗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使印制板成为“可控阻抗板”,这是仿真分析的基础。DDR3总线单线阻抗为50Ω,差分线阻抗为100Ω。 设置分析网络终端的电压值;对分析的器件包括无源器件分配模型;确定器件类属性;确保器件引脚属性(输入\输出、电源\地等)…… 【分页导航】 第1页: 概述/DDR3介绍 第2页: 仿真分析:电路前仿真分析 第3页: 仿真分析:时序分析 第4页: PCB设计 第5页: PCB板后仿验证 3.2电路前仿真分析 前仿真分析的内容主要是在PCB设计之前对电路设计的优化包括降低信号反射、过冲,确定匹配电阻的大小、走线阻抗等,通过对无源器件的各种配置分析选取出最适合的参数配置。 图1时钟线的拓扑结构 (点击查看大图) (1)DDR3总线的差分时钟分析 众所周知,在差分传输中,所有信息都是由差模信号来传送的,而共模信号会辐射能量并能显著增加EMI,因此保证差分信号的质量十分重要,应使共模信号的产生降到最低。在对差分时钟分析时不仅要关注其本身的信号质量,由于其它信号都是以差分时钟的来采样数据,因此还需关注其单调性、过冲值等。 本例中差分时钟的fly—by拓扑结构与地址总线一样为串联方式,如图l对处理器P5020驱动4个DDR3内存芯片的时钟拓扑结构,在终端进行简单的电阻匹配,在PCB板上差分走线后,进行反射分析发现接收端反射波形上下过冲较大。在处理器输出端选用正确的下拉匹配电阻,虽电压幅值略有减少,但上下过冲明显减少消除了反射干扰,即减少了差分线的共模分量。对比分析结果如图2。 图2接收端DDR3的反射波形 (2)验证驱动能力和ODT选项 DDR3内存总线数据信号的驱动能力分为FULL和HALF两种模式,内部终端电阻(ODT)选择也有0Ω、20Ω、30Ω、40Ω、60Ω、120Ω选项,它们分别对应不同的模型用于控制信号反射的影响。为提高信号质量、降低功耗,可通过分析不同模式选取正确的参数模型。 取数据总线对不同的ODT选项进行分析。图3是在不同ODT设置进行分析数据信号形成的眼图波形,从图中可以看出:ODT阻抗越高,在相同驱动激励和走线等情况下转换率越高,幅度越大;在选择ODT=60Ω,其接收波形平缓信号质量最好,无明显抖动和过冲,抖动最小。 图3数据信号眼图波形 通常串扰是指当信号在传输线上传播时,因电磁耦合对相邻的传输线产生的不期望的电压噪声干扰。它生成前向串扰与后向串扰,其对信号波形主要影响在幅度和边沿上面。 从DDR3数据总线提取3根相邻线,中间一根为被攻击网络,周围2根为攻击网络,采用3线模型进行分析,如下图4走线排列,其受害线为中间走线保持低电平,两边的为攻击线,采用128位伪随机码,根据走线的不同线宽和线间距对其进行串扰分析,看其分析结果如下表1。 图4走线剖面图 表1串扰分析结果 从表1可看出间距越大串扰影响越小,这里我们遵循的3W原则即走线边沿间距S是线宽W的3倍将大大减少串扰的影响。但间距增大将牺牲布线空间,因此需综合考虑使在有限的空间中布线最优化。 【分页导航】 第1页: 概述/DDR3介绍 第2页: 仿真分析:电路前仿真分析 第3页: 仿真分析:时序分析 第4页: PCB设计 第5页: PCB板后仿验证 3.3 时序分析 DDR3是并行总线,其时序属源同步系统,在满足信号质量的前提下,也必须满足时序要求。对于源同步时钟,驱动芯片的数据和时钟信号由内部电路提供即数据和时钟并行传输。DDR3对不同的时序关系采用分组设计,其时序关系如表2。 表2时序分组关系 源同步时序计算公式: Tsetup_margin=Tvb—Tsetup—Tskew Thold_margin=Tva—Thold—Tskew 公式中:Tsetup margin\Thold_margin:建立时间余量\保持时间余量,Tvb\Tva:驱动端的建立时间和保持时间,Tsetup\Thold接收端的建立时间和保持时间,Tskew:指数据、地址信号参考时钟引起的偏移。其中Tvb\Tva,Tsetup\Th01d参数值都是能从器件手册中获取,关键是数据与选通信号飞行时间的时序偏移(skew),包含驱动端输出的偏移和在PCB板上的走线长度的偏移,需通过时序仿真非理想随机码进行分析计算得出。 以DDR3数据读写操作为例,根据下表芯片资料中的时序参数进行静态时序裕量的计算,获得PCB设计的时序控制规则。 表3仿真所需要的时序参数(数据率:1333MHz)控制器: 写操作: Tsetup_margin=0.25—0.03=0.22ns Thold_margin=0.25-0.065=0.185ns 读操作: Tsetup_margin = Thold_margin=(0.38*1.5-0.125)/2 - 0.125=97.5ps 上述计算值是理论上的时序余量,其实源同步时序除本身芯片自身固有特性所带来的延时外还受其他因素的影响,都属于偏移范围,主要包括: (1)高速总线造成的信号完整性问题如串扰、同步开关噪声、码间干扰(ISI)等影响,需通过信号仿真分析来估算。 (2)高速总线互连所产生的时序偏斜:主要是信号总线互连链路中的布线误差,整个链路含器件封装内部走线、pcb板上走线和走线过孔等产生的时序偏差,可通过等长布线来控制其时序偏斜。 对8位数据总线DQ进行分析,选取一根数据线为受害线,其余数据线为反向伪随机码,条件设为最快驱动,在此最坏情况进行综合仿真,查看其受扰线的波形情况。 比较图5、图6后可看出此数据线受到各方面的因素综合影响,使波形眼图中的眼高和眼宽都相应减小,导致数据总线时序裕量大大减少。上述时序裕量需减去此值再考虑其他噪声因素,结合经验留些时序余量后,就可把时序余量转换成PCB设计时的布线长度约束(约6in/ns)。 图5 DO数据总线理想波形 图6 DQ数据总线最坏情况下的实际波形 【分页导航】 第1页: 概述/DDR3介绍 第2页: 仿真分析:电路前仿真分析 第3页: 仿真分析:时序分析 第4页: PCB设计 第5页: PCB板后仿验证 4 PCB设计 4.1设计规则约束 (1)等长约束 采用分组等长方式,分组如下: 数据线与DQS、DM信号组:64位数据线按8位一组,每组分别对应其各自的DQS和DM信号;由于数据时序余量最小,组内严格控制延时,以对应的DQS为基准,等长精度在±10mil。 地址线、控制线、时钟线组:需等长控制,地址线与控制线各分支的误差±20mil,它们与时钟线误差在±100mil,差分时钟线之间±5rail。 (2)间距约束 DDR3同组线间的间距保持在2倍线宽;不同组类线的间距保持在3倍线宽;DDR3线与其他jBDDR3线之间的间距应大于50mil,用于串扰控制。 (3)线宽约束 根据传输线阻抗要求和印制板叠层结构计算走线线宽,设置走线线宽规则,保证阻抗的一致性。 4.2 布线技巧 同组内总线尽量同层走线,时钟线与地层相邻;尽量少用过孔,如用需组内过孔数相同,保证其一致性;相邻信号走线需交叉,避免长距离的重叠走线,如相邻层间距足够大,可适当降低要求; 走线避免采用直角应用45。斜线或圆弧角走线;尽量采用3W原则走线; 与电源层相邻的信号层中的高速走线应避免跨电源\地平面; 电源层比地层内缩20H(H:电源层与地层的介质厚度);不允许有孤立铜的存在。 【分页导航】 第1页: 概述/DDR3介绍 第2页: 仿真分析:电路前仿真分析 第3页: 仿真分析:时序分析 第4页: PCB设计 第5页: PCB板后仿验证 5 PCB板后仿验证 DDR3的PCB设计结束后进行后仿分析,用以对前面的仿真分析进行验证。PCB板后仿主要是对DDR3信号质量和时序关系进行分析。 5.1 DDR3的差分时钟验证 DDR3差分时钟在PCB布线后对其后仿真分析,抽取一对实际时钟走线对所走链路进行分析其波形如下图7:其单调性和上下过冲都满足要求。 图7:差分时钟PCB走线波形图8数据总线写时序 5.2 DDR3的时序验证 对于布线后的时序验证也是十分重要的环节。在确定好同步信号组及对应的选通信号后利用Cadence软件的BUS setup功能进行综合分析,位数据总线及相应的DQS信号,设定时钟频率666MHz,设定相应ibis模型,加入随机码流,最终进行分析后可通过测量得到时序参数可计算时序裕量,验证PCB布线是否满足相关的时序关系。分析结果见图8。 图8数据总线写时序 从上图8可测量出数据总线的建立时间和保持时间,根据DDR3数据相应时序进行静态时序计算,再综合考虑其余因素对时序的影响来估算包括其PCB走线长度引起的偏移等,满足其DDR3接收端的建立时间和保持时间的时序正确性,其它时序关系类似可通过此验证。 6 结束语 通过上述Power PC模块的DDR3内存设计分析,了解高速信号反射、串扰、时序等因素对其设计的影响,其仿真分析成为增强计算机系统设计可靠性和稳定性的必要手段,为设计高速数字电路保驾护航。 【分页导航】 第1页: 概述/DDR3介绍 第2页: 仿真分析:电路前仿真分析 第3页: 仿真分析:时序分析 第4页: PCB设计 第5页: PCB板后仿验证
相关资源
  • 所需E币: 4
    时间: 2020-1-4 23:45
    大小: 366.91KB
    上传者: 2iot
    CadencePCB仿真步骤……
  • 所需E币: 2
    时间: 2019-12-19 16:25
    大小: 5.13MB
    《Cadence高速电路设计:AllegroSigritySI-PI-EMI设计指南》,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本身主要介绍信号完整性、电源完整性和电磁兼容方面的基本理论和设计方法,并结合实例,详细介绍了如何在CadenceAllegroSigrity仿真平台完成相关仿真并分析结果。同时,在常见的数字信号高速电路设计方面,详细介绍了同步系统、DDRx(源同步系统)和高速串行传输的特点,以及运用CadenceAllegroSigrity仿真平台的分析流程及方法。此外还介绍了常用的信号完整性和电源完整性的相关测试手段及方法,简要介绍了从芯片、封装到电路板的系统级仿真设计方法。《电子设计自动化丛书·Cadence高速电路设计:AllegroSigritySI-PI-EMI设计指南》特点是理论和实例相结合,并且基于CadenceAllegroSigrity的设计平台,使读者可以在软件的实际操作过程中,理解各方面的高速电路设计理念,同时熟悉仿真工具和分析流程,发现相关的问题并运用类似的设计、仿真方法去解决。图书目录第1章信号完整性基础1.1信号完整性问题1.1.1什么是信号完整性1.1.2数字信号的时域和频域1.1.3信号的质量1.2信号完整性分析的传输线理论1.2.1传输线的定义1.2.2传输线理论基础与特征阻抗1.2.3损耗传输线模型1.2.4有损耗传输线模型1.2.5微带线和带状线1.2.6S参数简介1.2.7电磁场求解方法简介1.3传输线分析1.3.1反射1.3.2码间干扰1.3.3传输线与串扰1.3.4同步开关噪声1.4信号质量控制1.4.1阻抗匹配1.4.2差分线阻抗和差分线阻抗匹配1.4.3走线拓扑1.5信号完整性分析所用器件模型简介1.6信号完整性仿真分析1.6.1传输线阻抗与反射分析1.6.2匹配和传输线层叠结构1.6.3多负载菊花链1.6.4串扰1.6.5DDR3信号质量问题及仿真解决案例1.6.6走线阻抗/耦合检查参考文献第2章电源完整性设计原理与仿真分析2.1电源完整性基本原理2.1.1电源噪声形成机理及危害2.1.2电源分配系统构成部件2.1.3去耦电容特性2.1.4VRM模块2.1.5电源/地平面2.1.6PDN的频域分析2.1.7时域分析方法2.1.8直流压降与通流问题2.1.9电热混合仿真2.2电源分配网络交流分析2.2.1板级电源完整性设计分析工具及案例2.2.2板级电源阻抗分析2.2.3平面谐振分析2.2.4利用SPEED2000进行时域电源噪声分析2.3电源分配网络去耦电容优化2.3.1去耦电容的回路电感2.3.2优化方案示例――成本最低2.3.3早期去耦方案规划2.3.4去耦方案What-if分析2.4电源分配网络直流分析2.4.1直流仿真分析2.4.2电热混合仿真分析2.5用AllegroSigrityPIBase进行电源设计和分析2.5.1直流设计和分析2.5.2规则驱动的去耦电容设计方法参考文献第3章高速时钟同步系统设计3.1共同时钟系统原理介绍3.1.1共同时钟系统工作原理3.1.2时序参数3.1.3共同时钟系统时序分析3.2用SigXplorer进行共同时钟系统时序仿真3.2.1飞行时间仿真分析3.2.2计算时序裕量3.2.3保持时间时序裕量分析参考文献第4章高速DDRx总线系统设计4.1高速DDRx总线概述4.1.1DDRx发展简介4.1.2Bank、Rank及内存模块4.1.3接口逻辑电平4.1.4片上端接ODT4.1.5SlewRateDerating4.1.6WriteLeveling4.1.7DDR4的VrefDQTraining4.2源同步时钟、时序4.2.1什么是源同步时钟4.2.2源同步时序计算方法4.2.3影响源同步时序的因素4.3DDRx信号电源协同仿真和时序分析流程4.3.1DDRx接口信号的时序关系4.3.2使用SystemSI进行DDR3信号仿真和时序分析实例4.4DDRx系统常见问题案例分析4.4.1DDR3拓扑结构规划:Fly-by拓扑还是T拓扑4.4.2容性负载补偿4.4.3Fly-by的Stub评估参考文献第5章高速串行总线5.1常见高速串行总线标准一览5.1.1芯片到芯片的互连通信5.1.2通用外设连接总线标准――USB3.0总线/接口5.1.3存储媒介总线/接口5.1.4高清视频传输总线5.1.5光纤、以太网高速串行总线5.2高速串行通道之技术分析5.2.1高速收发I/O口5.2.2均衡器及预加重/去加重5.2.3AMI模型接口5.2.4码型编码及DC平衡5.2.5判决指标:眼图分析、误码率、浴盆曲线5.3通道传输指标分析5.3.1通道混模S参数分离5.3.2通道冲击响应5.3.3通道信噪比分析5.3.4通道储能特性分析(码间干扰ISI)5.4高速串行通道精细化建模5.4.1过孔建模5.4.2特殊角度走线5.4.3长度(相位)偏差控制5.5高速串行通道系统仿真案例5.5.1芯片封装及PCB板上信号模型提取5.5.2建立信号链路拓扑5.5.3时域通道分析5.5.4统计通道分析5.6高速串行通道系统设置调节5.6.1滤波电容效应5.6.2电源噪声注入有影响分析5.6.3电源噪声强弱影响扫描分析5.6.4抖动和噪声影响扫描分析5.7高速串行通道工程实例参考资料第6章电磁兼容设计原理和方法6.1EMC/EMI概述6.1.1电磁兼容的基本概念6.1.2电磁兼容相关标准概要6.1.3接地设计原理6.1.4屏蔽设计原理6.1.5滤波设计原理6.2板级和系统级EMC设计基本方法6.2.1板级EMC设计的重要性6.2.2板级EMC与SI/PI的关系6.2.3板级EMC控制的常用方法6.2.4系统级EMC设计基本方法6.2.5EMC仿真算法简介6.3Cadence/Sigrity仿真工具在EMI分析中的应用6.3.1SI/PI/EMI仿真分析工具介绍6.3.2Cadence的EMI仿真分析实例6.3.3SPEED2000在EMI仿真中的应用6.3.4PowerSI在EMI仿真中的应用6.3.5OptimizePI在EMI仿真中的应用参考文献第7章信号完整性与电源完整性测试7.110Gbps以上数字系统中信号完整性测量综述7.1.1背景7.1.210Gbps以上高速背板测量7.1.310Gbps以上SerDes信号品质测量7.1.4工业标准总线测试7.1.5供电网络的测量7.1.6时钟测量7.1.7其他测试7.1.8小结7.2抖动测量7.2.1测量背景简介7.2.2抖动的定义及抖动与相位噪声、频率噪声的关系7.2.3周期抖动、周期间抖动和TIE7.2.4抖动成分的分解及各个抖动成分的特征及产生原因7.2.5使用浴盆曲线和双狄拉克模型预估总体抖动7.2.6高级抖动溯源分析方法7.2.7抖动传递函数及其测量7.2.850fs级参考时钟抖动的测量技术7.2.9抖动测量仪器总结7.3眼图测量7.3.1眼图概念7.3.2眼图模板7.3.3眼图测试对仪器的要求7.3.4眼图测试中的时钟恢复7.3.5眼图参数的定义7.3.6有问题眼图的调试7.4PCB阻抗测量7.4.1PCB阻抗测试方案及原理7.4.2TDR测量仪器系统的校准7.4.3TDR分辨率的概念7.4.4PCB阻抗测量操作流程7.4.5TDR测量仪器静电防护7.4.6对TDR测量的其他说明7.5电源完整性测量7.5.1电源完整性测量对象和测量内容7.5.2电源纹波和噪声测量7.5.3PDN输出阻抗和传输阻抗测量7.5.4消除电缆屏蔽层环路误差7.5.5校准过程和参考件7.5.6电路板系统级PDN测量7.5.7小结7.6DDR总线一致性测量7.6.1工业标准总线一致性测量概述7.6.2DDR总线概览7.6.3DDR时钟总线的一致性测试7.6.4DDR地址、命令总线的一致性测试7.6.5DDR数据总线的一致性测试7.6.6DDR总线一致性测试对示波器带宽的要求7.6.7自动化一致性测试7.6.8DDR一致性测试探测和夹具7.6.9小结7.7参考文献第8章芯片级全流程仿真分析8.1芯片级全流程仿真的意义8.2芯片级系统仿真的要点8.3模型的准备8.3.1晶体管模型和IBIS模型8.3.2芯片金属层模型8.3.3封装模型8.3.4PCB模型8.4并行总线和串行信道的仿真8.4.1并行总线仿真8.4.2信道仿真8.5芯片封装PCB的电源完整性8.5.1芯片-封装-PCB的直流压降8.5.2芯片-封装-PCB的交流阻抗分析8.6芯片-封装-PCB热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