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出的部分需要驱动负载,经常会使用两个互补的晶体管作为输出级。输出级晶体管的位置有讲究。 如图,上面NPN,下面PNP,构成B类放大器,相当于每个半波使用共集放大器。上PNP下NPN则构成推挽输出,相当于两个共射极放大器。 前面一个是 B 类放大器,在正半周使用 NPN 管构成的射极输出器,负半周使用 PNP 管构成的射极输出器。 好处在于,可以作为线性放大器。不会出现上下晶体管同时导通。 缺陷在于,过零点有交越失真。输出会比控制信号低至少 0.7V ,不能达到轨对轨。 换成 PNP 在上, NPN 在下,正负半周实际上处于共射极放大状态。 好处在于,输出可以达到轨到轨 缺陷在于,只能作为开关输出。控制信号切换过程中,上下晶体管会同时导通,使供电电源短路。图示后部的电路虽然仿真正常,实际使用时一定会“炸机”。常规的解决办法是使用互补带死区控制的 PWM ,分别驱动上下晶体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