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标签: 清华

相关博文
  • 热度 24
    2014-11-7 10:42
    1098 次阅读|
    0 个评论
    (2014 年11月7日,北京讯)日前,首届“TI杯”汽车电子创新大赛决赛于10月18日在清华大学举行。此次大赛由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协同全球领先的模拟与嵌入式处理领导厂商德州仪器(TI)共同举办。从2014年4月发布大赛信息时至评选结果出炉,历时半年时间。经过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教授和德州仪器资深工程师组成的专业评委团队的遴选,最终由该校王翔宇同学带领团队凭借其提交的“分布式驱动小车的安全性设计”摘得桂冠,获得了本次大赛的一等奖。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的教授李建秋、高大威、杨福源、马春生、张云龙、徐梁飞,德州仪器的工程师团队出席了本次大赛的决赛暨颁奖仪式。   图1:决赛现场评委、选手和组织人员合影     随着国内汽车销量的稳步增长,以及汽车电子装配率的提高,中国汽车电子市场规模加速扩张。根据统计,2013年中国汽车电子市场规模达到3120.7亿元,超过汽车销量的增长规模。未来三年间,随着国内消费需求的释放和汽车产品国际竞争力的不断提升,中国汽车年产量增长率将保持在10%左右。在此推动之下,预计到2016年,十三五开局之年中国汽车电子市场规模将超过4300亿元。成为国内最受关注的应用领域之一。   清华大学汽车电子研究所副所长、汽车工程专业资深教授李建秋进一步提到:“近30年来,汽车技术的创新大约有70%来自于汽车电子技术领域,这意味着汽车电子市场的增长方式将由汽车产量增长驱动向功能需求增长驱动。汽车工程专业作为一个面向战略转型产业的专业,如何在高水平的平台上锻炼该专业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作为在汽车电子领域走在先列的企业,TI为学生提供一个实践、交流和发挥创新才能的机会,一定会对中国的汽车电子产业发展起积极的作用。”   以汽车上的控制器上所采用的单片机为例,汽车控制器对于单片机的安全性的要求越来越高,Hercules TMS570LS MCU即是TI专门面向汽车领域设计的一款以安全性为主要亮点的32位双核单片机。主要用于刹车系统(ABS 和 ESC)、电动助力转向系统 (EPS)、HEV / EV 反向器系统、电池管理系统和活跃的驾驶员辅助系统等方面。能够自动检测故障并及时纠正一些微小错误,同时将错误信息及时输出,从而确保控制器正常运行以及汽车的安全。与许多严重依赖软件来获得安全能力的MCU不同, Hercules MCU可利用硬件来实现保护能力, 旨在最大限度地提升性能并降低软件开销。   本次比赛就是以Hercules MCU的安全性应用为主题,使用由TI提供的Hercules LaunchPad学习开发板,配以由汽车系学生科协提供的小车模型为平台,要求参赛团队设计出一个能够体现汽车安全性的实物作品。   图2:决赛现场选手展示   经过激烈的角逐,进入决赛的七支队伍在决赛阶段依次为大家展示了他们设计的作品,“Hercules汽车智能避障安全系统”、“主动避障智能小车”、“基于PID的牵引和制动力控制”等作品都各具特色。评委针对每一支队伍的作品和展示进行了点评,给各个作品的不足之处都提出了建议,在场所有选手都受益匪浅。最终由王翔宇同学带领的团队所设计的“分布式驱动小车的安全性设计”凭借新颖的设计和完善的算法获得了本次大赛的一等奖。     图3:决赛现场颁奖     TI致力于通过创新来实现更美好的世界,从研发领先的技术,实践负责任的制造,创新作为TI的立业之本一直贯穿始终。近些年来,TI在汽车电子领域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人力进行研发。与此同时,TI也希望能够为下一代的创新者——大学生群体提供更多的机会,帮助他们更快的在相关领域通过实践获得启发,拓展视野。此次大赛,即是为汽车电子领域相关专业的大学生提供一个交流和学习的平台,也给了大学生丰富的实践机会,同时对汽车电子领域产学研相结合有着积极的影响。   TI中国大学计划总监沈洁女士对此次大赛进行了总结,她提到:“本次大赛作为本系列赛事的首届比赛,大赛内容涵盖广泛,既有理论算法设计、又有实际动手操作。从多个方面锻炼的参赛选手的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和学习能力。”她还感谢了此次参与的老师,老师们是TI大学计划最宝贵的财富,在老师们的不懈努力下,TI中国大学计划才能结出今天丰硕的果实。未来,TI大学计划在老师们的大力支持下。会在更多的领域内探索和实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在TI的全球战略中,大学计划是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多年来,TI不遗余力地在全球范围內推行“大学计划”,通过面向大学这个科技摇篮,采取多种手段与措施,培养出了大批掌握世界先进技术的高级专业人才。TI中国大学计划于1996年正式启动,由模拟技术(Analog)大学计划、单片机(MCU)大学计划以及数字信号处理(DSP)大学计划三部分组成。至今TI已与教育部签署了两个十年计划,并在中国600多所大学建立了超过1500多个模拟实验室、微控制实验室、数字信号处理实验室、学生创新实验室以及物联网、汽车电子、数字电源、太阳能等应用实验室,每年有超过45,000 名学生在TI联合实验室训练,超过13万名学生得到TI各项技术培训,还有数万名学生参与TI主办的各种大学生设计竞赛。  
  • 热度 18
    2012-12-4 16:01
    3297 次阅读|
    0 个评论
    本文是《一路寻找 - 从工程师到风险投资人 》正文(3)失败(清华 上)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是清华的校训,校长们最喜欢说的话,我当时一点儿也不懂。 但是多年以后,我有些懂了,也许就像乔布斯说的,我们只有回顾过去的时候才知道那些事情原来就在那里,但是靠展望,规划,我们是看不到生命中的那些珍珠的。 我在清华的最大的收获,就是经历失败。我在清华大学的五年,是普普通通,很平常的一个学生,如果单纯从学习成绩上来说,可以说是一个失败的学生。 大一的时候,我的成绩还不错,只是因为体育成绩不好才没有拿到奖学金,应该说我的基础 还是不错的。我现在想起来,应该和我们的早操是有关的,清华一年级的 早上六点大家都得起床去参加强制的晨跑,不能偷懒,跑完了之后就一起吃早饭上课,这个时候我被养成了一个良好的早起的好习惯(可惜是被养成)。很巧合的 是,十五年之后我又养成了这个好习惯,每天六点起床,不过这次是为了我心爱的篮球。 在大二的时候,终于,晨跑取消了,兴奋的我们大声欢呼,哈哈这下可以睡懒觉了。于是一 连串的反应接踵而来:从起床越来越晚开始,到不吃早饭,再到上午第一 节课从迟到,到翘课。这个时候,集体的力量就显现出来了,我们宿舍的同学都不是自制能力强的人,慢慢地就一个带一个走向集体翘课,成绩也就自然地逐步下 滑;而我们班另外一个宿舍的同学则一个带一个,每天按时上课,成绩也就稳步上升。 几次考试下来,我的名次总是下滑,到大二毕业的时候我的痛苦达到了临界,我居然有一门 考试不及格!原因是那一年我的感情生活出现波动,学习也不是很认真,结果大二的期终考试的工程数学考了58分。 因为补考记录可能会影响毕业的分配,所以我非常紧张,思量之下,我专门来到了当时授课老师的宿舍,花了一两个小时跟老师解释了我的问题,和补考对我来说是 多么艰难的事情,恳求他能够手下留情。这位老师也是性情中人,加上我也只差了两分,当时就让我过了,临走还拍拍我的肩膀,安慰我说天涯何处无芳草,男儿当 自强之类的。 从这件事情上我学到了两点,第一就是不要太害怕沟通,再掌握我们命运的人也是人,要勇 敢地对话。第二点很残酷,就是有时候看上去我们得到了,其实我们失去 了。我通过感情攻势在大二蒙混过关了一门课,结果导致了我的反省并不深刻,在接下来的大三没有猛回头,结果又挂掉了一门。   这下没有办法蒙混过关了,我不得不暑假提前到学校去参加补课和补考,很狼狈。痛定思 痛,我决定向班上的优秀学生学习,榜样就是我的老乡徐志文,他基本上是我们班的第一名,每年拿奖学金。根据我的观察,他有两大特点,一样是他戴一副800 度的眼镜,当时我总担心他的眼镜一不小心掉地上的话自己都找不到,另一样是他学习很认真,几乎从来不翘课,按时完成作业,简单地说他保持了高中学习的热 情。 第一个特点没有什么可以学习的了,但是第二个我应该可以模仿吧,何况我也曾经这么努力 过!于是我向他学习,认真上课,自己做作业(这句话透露出我以前很多 作业是抄的,不可思议!),我要重塑我的辉煌!当时我觉得我的学习不好只不过是我的态度问题,只要我认真起来,凭我的聪明才智,改善学习成绩还不是手到擒 来? 可是很要命的一件事情,就是我这个人很随性,要是我有兴趣,我就会废寝忘食;而要是我 不感兴趣,我就一点儿也提不起劲头来。多年之后我知道这是“随意型” 人格的特点,凭兴趣做事情。就像我高中二年级的时候为了明确的高考目的放弃经济常识一样,现在是我根本就没有打算将来从事核物理工作,所以我对专业课程毫 无兴趣。这个认识直接导致了我无法全心全意地专注于学习,每次花几个小时弄不懂那一大堆公式之后,我就会抬头思考自己的人生,觉得自己是在浪费自己的生命 --反正我将来用不到这些公式,那我为什么要学他? 说起兴趣,我当时兴趣最高的是打篮球,这个爱好到现在还是我的最爱,我毕业找工作的时 候甚至把能让我每天打篮球当成我的重要判断标准;然后有兴趣的是读 书,我几乎读遍了清华社科图书馆的书籍,包括文学,围棋,人文,心理,历史,等等等等。说起专业课,我想应该是兴趣最低的那部分吧。所以我每天都在快乐和 痛苦之间切换,快乐地打篮球,快乐地阅读,然后痛苦地逼自己去学习。 当时我从书本上看到国外的很多大学是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专业的,就是大一的时候大 家学同样的课程,到了大二就可以比较自由地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学科。我 心里非常羡慕,要是在国外,当时的我就可以离开我不喜欢的核物理,转到一些更偏向实际应用,和人打交道更多的专业了。可是理想很骨感,现实很残酷,在90 年代的清华大学,大学的教育基本上还是计划经济的体系,更换专业,那是不可能的! 没有办法,不管我如何不喜欢我的专业,我知道如果不战胜自己的兴趣导向的话,我很可能 不能按时毕业。所以我阅读了很多成功励志的书籍,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拿 破仑希尔的《成功之道全书》,学会用各种方式鞭笞自己。把名人名言写在书面上,不停地设立人生目标,在没有人的时候对着厕所的窗户喊口号(宿舍没有镜 子),尝试各种方式,逼自己相信,专业课对自己是如此重要所以一定要学好。 但是强扭的瓜不甜,强扭自己这个瓜也不甜,我的励志计划的效果一直平平,最明显的问题 就是我一直无法说服自己把每一天的美好时光不用来打篮球,泡图书馆, 而用来学将来肯定不会用到的专业可;而总是直到考试之前的几天,逼得没有办法才开始疯狂突击。我是一个绝对的考试突击型的学生,一门功课真正花在上面的时 间,也就是考试之前的那一个星期。而考试结束之后半天之内,所有的知识就会离我远去,全部还给书本。我知道这是大学的老师最不喜欢的类型,也相信有很多的 大学生朋友和我是一样的为了考试而考试,可是我有什么办法呢?这个教育体系是不是也有责任呢?是谁让我们去学一堆我们根本没有兴趣,将来也永远不会用到的 专业课呢?换个角度而言,我们是不是也是牺牲者,牺牲了自己的青春和精力,应付考试,只不过为了考卷上面的一个分数呢? 在大四的时候,我的问题很严重,以至于我遇到了学习以来最大的压力,我的专业课几乎门门告警,我的学生生涯也遇到了最严重的危机:按时毕业的危机! 清华的毕业规则是每一门课都要通过,要不然就不能毕业,而我的专业课几乎都是在六十分上下,稍微不小心就会不及格,而要是不及格的话就要后一学期再补考,这样后面的学期的压力就更大。所以那段时间我心里极端地害怕,害怕自己不能按时毕业。 在最痛苦的时候,我总是做梦,做到自己回到高中重新参加高考,然后发现自己的魔力不见 了,以前对自己来说很容易的题目自己都不会做,自己的视力会看不清 楚,学习的反应很慢,然后痛苦挣扎。这样的梦做得太多了之后,可能是我的潜意识要到梦里救自己吧,梦的结尾我总是会恍然醒悟,原来我已经是清华学生了啊, 我不用参加高考了,我在这里只是和高中重读的同学一起聚一聚,这样我才能放松地安然睡去。 这个梦缠绕了我很久很久,直到我工作好几年我还在重复这样的梦境,可见当年失去自信对自己是多么大的打击。 最后一两年学习上我过得很郁闷,以至于我回想起来几乎没有什么学习的场景了。可能我的 记忆会自动过滤掉那些自己痛苦的记忆吧,这归功于上帝给我们强大的潜 意识帮我们继续往生命的前方走。现在回想起来,当时的班主任杜老师给了我们很多帮助,从知识上到信心上,我们这些“不思进取”的学生,可真花了她不少精 力!可是再好的将军,也拉不回一个铁了心要上前线的士兵(这句话是徐志摩写给陆小曼说自己的爱一旦付出就无法收回的,被我用来形容自己对专业的丧失兴趣, 糟蹋了!) 大学五年,我的成绩从大一的中上一路下滑到下游,可谓下滑斐然;可是我也有收获,我自学了篮球,围棋,包括大学课程等等,而且都有了质的飞跃,可谓失之东隅,得之西墙。而就在这一得一失之间,我渐渐找到了自己,尽管远远不是完美的自己。 本系列文章列表: 1 幸福的童年 2 我的高中:直指目标,走向清华 3 失败(清华 上) 4 收获(清华 中) 5. 脱先(清华 下) 6 谈兵(日立 上) 7 士不可辱(日立 下) 8 抉择(旺宏) 9 获取同盟(意法 上) 10 冲出重围(意法 中) 11 转战江湖(意法 下) 12 做正确的事情(华亚 上) 13 合适的人 (华亚 中) 14 时势造英雄(华亚 下) 15 功成身退(华亚 尾声) 16 艰难抉择(联发科 上) 17 体会一流(联发科 中) 18 一万五千元的MBA课程 (联发科 外一篇) 19 上帝的安排的巧合,转向投资(联发科 下)
  • 热度 26
    2012-11-30 15:32
    2640 次阅读|
    1 个评论
    一路寻找 - 从工程师到风险投资人 正文(5)脱先(清华 下)   在围棋里面有一个术语叫脱先,意思是说在一个局部如果你怎么应都没有好的结果,而这里也没有生死之忧,一个很好的选择就是脱先。简单地说就是,应不好就不应! 我离开清华核物理可以说是一种脱先,因为我当时怎么做也不会有好的结果,选择上研究生,难;考研究生,累;进入核研究所工作,怕。怎么也应不好,这个时候 我觉得离开是一种选择。至于离开了之后会有什么前景,我也不知道,但是我想应该不会比清华的情况更差吧,抱着这种想法,我选择离开。 但当时,起码我知道我离开清华是正确的路,因为在我离开清华的出租车上,我真的听见我的心在快乐地唱歌。我爱这里,但是我不属于这里。 说起离开,其实是很戏剧性的,我不得不再一次感慨上帝的安排,有时候我觉得人生的巧合真的是上帝造出来让我们感觉惊喜的。 毕业分配的时候,有很多公司来清华招人,日立公司也来了,招做半导体芯片设计的学生,我根本就没有想过要去,因为考试是在下午六点,而这个时间是我每天打 完篮球吃饭的时间,另外我也不喜欢日本公司。但是我的同学彭松想去的理由我觉得有些道理,他的理由是不能去美国,去日本看看也不错嘛。于是我打完篮球穿着 球衣就被他拉着一起去参加考试了,结果我顺利考过,而彭松却没有通过,但是他成绩单上的成绩其实比我好的。这件事情后来我想明白了,因为日立考的是基础知 识,都是大一大二的内容,而当时我还在滑坡的前传阶段。 但是我考上了也不想去,因为家里穷,我想去大亚湾核电站,因为那里待遇高而且稳定(瞧,我不是一直这么有理想的),想一下,大亚湾一个月的薪水有六千块, 相当于我爸爸一年的收入,多有成就感啊!正好彭松没有考过日立,我就拉着他一起去大亚湾面试,结果他过了,我因为有补考经历,平均成绩不如他,被拒之门 外。 我还记得那天,我们从清华的主干道回宿舍,深秋的下午,黄色的叶子从挺拔的树上落下来,景色很美,我却心头满是灰色,脚踩着地上沙沙的落叶,心里惋惜着我 的拿我爸爸十倍的年薪的机会。这个时候彭松对我说,不用灰心,你想你们村里多少人,一辈子都没有出过国,你却二十几岁就可以到日本去看看,多好呢。听完这 话,我的心里一下子就顿时轻松起来,是啊,我们是不是走的太远,忘了自己原来很渺小呢? 现在想起来,上帝有时候没有给我们想要的,是因为她会给我们更好的,不是吗? 就这样,我们俩人的工作就调了一个个儿,有时候我在想,要不是他拉着我打完球就去考试,也许他现在大亚湾的生活就是我的,而从日立开始半导体职业生涯的,就是他了,多么奇妙的世界!   本系列文章列表: 1 幸福的童年 2 我的高中:直指目标,走向清华 3 失败(清华 上) 4 收获(清华 中) 5. 脱先(清华 下) 6 谈兵(日立 上) 7 士不可辱(日立 下) 8 抉择(旺宏) 9 获取同盟(意法 上) 10 冲出重围(意法 中) 11 转战江湖(意法 下) 12 做正确的事情(华亚 上) 13 合适的人 (华亚 中) 14 时势造英雄(华亚 下) 15 功成身退(华亚 尾声) 16 艰难抉择(联发科 上) 17 体会一流(联发科 中) 18 一万五千元的MBA课程 (联发科 外一篇) 19 上帝的安排的巧合,转向投资(联发科 下)
  • 热度 21
    2012-11-30 15:32
    2845 次阅读|
    1 个评论
    一路寻找 - 从工程师到风险投资人 正文(4)收获(清华 中)   自学能力 清华有一个著名的说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意思是说教给学生知识,不如教给学生学习知识的本领,我对此的认识就是自学能力。 我的同学的大学生活大多数是两点一线,宿舍,教室;我则是三点一线,球场,图书馆和宿舍。清华大学的图书馆有两个,一个是老馆,里面全是社科书,文科的全 在这里,包括我全部读遍的围棋书。在我清华五年的学生生活中,我没有见过任何人来这个图书馆比我次数更多。另一个是新馆,里面是理工科的图书,我没有见过 我的同学里面比我来这里更少的。所以我虽然是上的清华的工科,其实从我的学习时间来看,我倒是像是学的五年文科。 五年文科的教育,让我自己以为有了更多的人文情怀。我还记得当时特别喜欢看了徐志摩的诗,有一次和刘永康,刘航走在去图书馆的路上,突然心里想起徐志摩的 《云游》,我现在还记得几句,“那一天我自在地在天空云游,自在,轻盈,我本不愿停留……”真的好美,然后我伸出双臂,来了一句“我爱天下所有的女人”, 然后一抬头,嗖的一声,看两位同学离我已经两米之外了 另外一个关于文学的记忆,就是离开清华的时候,我偷诗两句“五年一觉清华梦,也无风雨也无情”指感情事业毫无收获之意。 正因为我的翘课,我基本接受不到老师的传授,我的学习只有一个途径就是从书本上自学;另外因为我只有考试前几天才认真看书,所以我真正全力以赴的学习时间只有一门课一个星期左右的时间;而在这么短的时间里面把一本书看个透彻,那真的是强度非凡! 所以我大学的考试生涯基本上就是一次次的高强度脑力激荡,每次考试前,我必须把自学的效率提到最高以应付考试。因为不可能面面俱到,我必须以最快的速度把 握一本书的精髓,所以我感觉那个时候我应该是意识和潜意识火力全开,集中呼吸的力量才能度过难关。这恐怕就是孙子兵法里面的“置之死地而后生”吧,当我们 把自己放在不超水平发挥就一定会失败的时候,我们的潜意识就一定会帮助我们超水平发挥。 当然这些突击有几次失败了,但是过程中积累的能力却一直继承下来。您想想,是什么职业需要在很短时间内通过阅读,问问题来了解一件陌生事情的全局状况,并 厘清楚来龙去脉,把握这件事情的重点还要做出决定?风险投资!对的,这就是我现在从事的工作。写到这里,有些想起乔布斯在斯坦福的演讲,当我们回顾过去的 时候,我们能发现有一根线,把我们的过去的点点滴滴都串起来,真的很有趣。 到现在,我常常和目标投资公司面谈的时候,都有些象大学时候的这种脑力激荡的游戏。当我问了一堆问题,并厘清这家公司的来龙去脉,并通过历史能推断将来的问题和可能的前景的时候,我都有大学那种把一门学科融会贯通的感觉,什么感觉?爽呗! 围棋 我自学的第二件事情是围棋。但是我的大学的棋盘却是从象棋开始的。 其实我中学擅长的是象棋,我的象棋是和哥哥多年的对战中成长的,也没有老师,全是自学。五年级的时候看人家在学校里面下象棋觉得很好玩,记住了“马走日, 象走田,炮打当头隔一家”就回家和哥哥对弈了。当时因为家里穷买不起象棋,所以就用纸折成正方形,在纸上面用红黑笔写上车马炮,就开始零成本对战了。对战 了半年左右觉得我俩的实力不错了就出去和别人下,结果没法下,因为我们不知道马走日的时候还有一个蹩马脚的规则,搞笑得一塌糊涂,只好回家重新修炼。 大学的时候,我已经是六年棋龄了,我的棋风也非常犀利,就一个字:攻!我下象棋很好看,基本上就是从头攻到尾,经常棋局结束的时候我的士相都没有动过。我 们年级大家都不太能应付我这种打法,但是大家很喜欢和我下棋,因为输赢都很痛快。隔壁班的李周就是一个例子,他是那种少年宫学出来的棋路,一板一眼,经常 下出牵制均衡的棋来,而我就不一样,时时刻刻都想着有没有奇兵突出,可以突破敌人防线的战法。 后来我发现李周也会下围棋,聊起来发现大家开始喜欢围棋是一样的时候。我们上中学的时候,就是聂卫平,马晓春当红的年代。当时因为老聂的中日围棋擂台赛的 神话,神州大地掀起了一股围棋热,顺便也感召了我们。差别在于我高中的时候我身边没有人下围棋,所以也就没怎么学,而李周在北京长大,自然有机会接触正规 的围棋训练。 写到这里,我突然想起了玩物丧志这句话,我哥哥就是高中特别喜欢打乒乓球结果高考失败,以至于他的球友戴老师对我见面的第一个要求就是不要打乒乓球。我大 学的围棋水平突飞猛进,结果我的成绩步步下滑。好像真的是有了一个强力的爱好,成绩就会下滑。但是我现在想起来,既是如此,也还是划算的,因为一段时间的 成绩好坏只是影响你一两年,而一个好的兴趣爱好则可以让你一辈子受益! 李周的象棋下不过我,但是围棋我差他很远。毕业三年之后我还在联众围棋论坛《紋枰论道》的有奖征文里面写到他,文章充满了怀旧的笔触,得了一等奖,不过这也是十年前的事情了,当时我正在热恋当中,风骚之气勃发,写文章正当时。 李周是用围棋的下法来下象棋,讲究均衡和节奏,就像武侠小说里面的名门正派。而我则完全自学,无师不通,我是用象棋的下法来下围棋,还是那个字“攻”。刚 开始下棋的时候,李周对我的棋风有一个判断:“我的是我的,你的也是我的”,说的好一点是奔放不羁,说得不好一点是无理手很多。一下起来,我大败亏输! 于是我到图书馆自学围棋,我几乎看遍了每一本围棋书,特别是攻击型棋手。当时日本超一流起手中有两位攻击高手,一位是武宫正树,另一位是加藤正夫,各有著作,我现在还保留有他们的书籍。 武宫正树被称作宇宙流,下棋总在天上飞,重视中腹的未来发展潜力而不是到手的实地,往往构筑大摸样而对方不得不打入,然后他在攻击中确立胜势,目的并不一 定要吃掉对方,他的名局多以借攻击取得压倒性优势告终;而加藤正夫则被称为刽子手,讲究的是大刀屠龙,一有机会就想把对方吃掉,他的名局多以惊心动魄的屠 龙结束。 以我的判断,武宫应该是P型(随意型),顺其自然,所以他更喜欢称自己“自然流”而加藤则是J型(判断型),目的非常明确。武宫应该会相对长寿,因为随意 型的人比较看得开,注重过程,而加藤则目的性很强,勤奋努力,后来加藤出任日本棋院的负责人,并英年早逝,也应该和他太过认真,把压力扛在心里有关系。看 他们的电视就可以看出来,武宫光头,经常是笑口常开,常拿自己打趣;可是加藤一脸严肃,线条明显。 他们两个人的性格如果用我们传统的文化来对比的话,加藤正夫应该是比较象儒家,特别认真的那种,而武宫正树则很象道家,顺其自然,自得其乐。也难怪我去日 本的时候,箱子里面的一本书就是,,,,,,猜对了,《道德经》。其中的很多道理我都不太明白,但是我还是记住了,但是日后在工作中我有时候会遇到这样的 问题,就会在脑中自然浮现书中的一些经典,所以有时候死记硬背也是很有作用的,呵呵。 从象棋的直线攻击过来,我本能地学习加藤,比如中国流,可是还是觉得武宫正树的宇宙流更 过瘾,因为我觉得更酷,当然后来我觉得是因为我本身也是一个顺其自然的随意型性格的缘故。受武宫正树的影响,我有一种想法,就是赢不算什么,要赢得漂亮才 算本事。这也反映在我的工作中,不但要有好的结果,而且过程也可以拿出来回味才可以,呵呵。可能热爱围棋的人都有一种愿望,希望自己能有一天下出名局! 我的名局是我和李周下的一盘棋,这盘棋李周执黑,我不是用我所擅长的先手。但是我一直在把握棋的流向,让自己的棋子互相呼应,结果被他左冲右突,不断地破 坏我的阵线,好几次我都要弃子以保持全局不被突破,看棋的同学都以为我要大败。结果终盘我只输了一目,也就是一点点的失败,后来李周讲了一句话让我印象深 刻,他说我的全局观让他印象深刻,因为我几乎在每一个局部都吃亏,但是在全局却一直能保持均势。 这句话几乎就是我的写照,所谓棋如人生,我有时候想要用最简单的句子来总结自己,却不能比我的对手说得更好。确实有时候你的对手就是最了解你的人。我确实 是把握全局的能力远远超过我执行细节的能力,所以我尽量不和人拼细节,因为我知道我这方面很差,但是我很坦然,就像那一盘棋,我知道要是我在全局把握上发 挥我的特点,我一样可以下出来高质量的棋,而且是和别人不一样的棋。 下围棋让我彻底地了解自己。 第一个特点是主动,我最强的时候执黑棋大概棋力在业余三段左右,而我执白棋的棋力最高也就是业余二段。最关键的就是我的注重势力的棋风,往往要先手主动布 局,而下白棋的时候则主要的是针对对方的招数对应,不一定能把棋势导向自己擅长的类型。在工作中,我也如此,如果自己缺乏主动权,而总是听从指令,我就会 慢慢陷入沮丧。 第二个特点是大局,我下棋大概是布局三段,中盘二段,官子一段,擅长布局和战斗,不擅长结算,学过很多次,但是那些繁琐的一目一目的计算总让我头痛,只能说自己不擅长了。工作中也如此,我关注的是战略,规划,重点问题,但是具体明确的事务的执行则让我总觉得头痛。 第三个特点是灵活,是我下棋比较不拘一格,全局观强,所以弃子,脱先,转身这种下法经常出现在我的棋局里面。强势的时候要厚势进攻,弱势的时候要从轻处理,在大的原则上把握很好。在工作中,我的做法也是着眼全局,手段灵活。 但是要是从围棋里面学到什么,最重要的事情是做自己,下自己的棋。要是以我的性格去学小林光一,从落子就开始点目,我一定下不出好棋。我之所以选择了宇宙 流,是因为宇宙流比较适合我的性格,全局观强(N),主动型强(E),灵活(P),所谓棋如人生,其实是说我们的性格深深地烙印在我们的棋局里面,也烙印 在我们的人生当中。 说到下棋,我最好的成绩是战胜了一位业余三段,取得了一次校园邀请赛的冠军,奖品是一个大苹果,不要误会,不是乔布斯的电子产品,就是乔布斯爱吃的那种水 果。然后就经常参加校队的培训什么的,那时候清华大学和国家围棋队经常有联谊活动,过来踢踢球,下下棋,于是我们这些爱好者就有和国手过招的机会,当时确 实让我哥哥羡慕了好一阵。我记得我和王磊,常昊都下过,不过心理意义多过实际意义。因为一方面是都是一对十的多面打,他们也没有全力以赴,另一方面因为时 间有限。因为他们都是让子,让四子,六子什么的,所以他们的手法都比较无理,可是高手的无理手,低手看起来全是强手,每次都是在我还在思考不断长考的时 候,时间已经到了,所以都不尽兴。 后来我在日本的时候倒真的和职业棋手下过,那是我的朋友带我去的,在富士山脚下,窗外是皑皑白雪,室内是古色古香的棋具,而且职业棋手老师也是认真地下, 我的收获非常之大,那位职业棋手临走说我有业务六段的实力,让我兴奋良久,哈哈,要知道国内业务棋手最高也就是六段哦!不过后来我的日本朋友告诉我,日本 的业余棋手最高的有十三段,,,呵呵。 对比中日的棋手,就不难看出差距,这也是现在足球的差距,最近蔡振华又去过日本,不知道效果几何。但是在我看来,问题并不在谁高谁低,中国的围棋早就超过 了日本了,问题在于态度。中国的围棋也好,足球也好,都是竞技体育,为了胜利而战,所以职业的就孜孜以求,作为爱好呢则可有可无;但是日本的围棋也好,足 球也好,里面有一种求道的精神,讲究的是做事情的方法,所以无论是业务,职业,看待的态度是一样认真的。 所以我认为本质上讲,我们缺乏的是一种求道的精神,更多的是胜负之匠。前段时间看到兰德咨询出具的一个报告,说中国的缺点,其中有一条就是缺乏对精神层面 的追求,缺乏灵性。这一点一方面是宗教的原因,另一方面,也是我们缺乏文化的底蕴。大学的时候我有些叛逆,我觉得清华大学太奇怪,大学里面教这么多英语, 但是从不教语文,搞得大家都不会写文章,不懂风花雪月,不像个大学。这也是我们教育体系的问题。 本系列文章列表: 1 幸福的童年 2 我的高中:直指目标,走向清华 3 失败(清华 上) 4 收获(清华 中) 5. 脱先(清华 下) 6 谈兵(日立 上) 7 士不可辱(日立 下) 8 抉择(旺宏) 9 获取同盟(意法 上) 10 冲出重围(意法 中) 11 转战江湖(意法 下) 12 做正确的事情(华亚 上) 13 合适的人 (华亚 中) 14 时势造英雄(华亚 下) 15 功成身退(华亚 尾声) 16 艰难抉择(联发科 上) 17 体会一流(联发科 中) 18 一万五千元的MBA课程 (联发科 外一篇) 19 上帝的安排的巧合,转向投资(联发科 下)
  • 热度 20
    2012-11-30 15:31
    3239 次阅读|
    2 个评论
    本文是《一路寻找》 - 从工程师到风险投资人 正文(2)我的高中:直指目标   有一年英格兰足球队来中国比赛,他们的足球给了中国的足球工作者上了一堂课,因为他们的足球非常简单,传球,射门,结果大败中国队。 这种战法现在不是世界的主流,因为巴塞罗纳和西班牙国家队的成功,越来越多的球队开始强调控球,这是足球的道理一点儿也没有错。但是对抗巴塞罗纳最好的穆 里尼奥,他的足球其实就有这种古典的英格兰足球的影子,比如现在的皇马,出招不多,招招致命,简洁,也是一种极致的美。 我的高中基本上就是这么做的,就像我哥哥给家里来信的时候写的,“除了学习,还是学习”我真的做到了。值得强调的是,我不是痛苦地做到,而是非常有乐趣地 做到了,这一点让我不得不相信人是可以自我激励的。我觉得这三年是我目前为止最单纯,专注,忘我的三年,我做到了自己都不可想象的突破。 在以最高分考进了高中以后,我的班主任叫李老师,他也是刚来教书,他对我说,我是这里的第一名,希望我能继续保持年级第一名,也算帮他争光。这些话让我觉得自己还是很重要的,于是发奋读书,特别是数理化,全部年级第一。想起来那时候真把自己当作士,而把老师当作知己了。 但是我的总分并不高,因为我的另外的几门,特别是副科就不怎么样了。这里有一件有趣的事情,我们生物老师叫茅老师,有一次他讲课说只有葡萄糖,蛋白质之类 的人吸收之后才有能量。刚讲完他提问说一杯热水,有没有热量,看我一直在听,就找我回答。殊不知我虽然在听,但我想的却是,冬天里面很冷,喝一杯热水就会 觉得很暖和,当然有热量了,于是我老实地回答有,引起一阵哄笑,于是他当场生气地让我坐下。我的想法就是这样,不会拐弯抹角,直接讲自己的结论,所以很多 时候不惹人喜欢,这一点像我的爸爸。 说到茅秀明,后来他是我的围棋棋友。相比较而言,我的棋力稍高,但是他更享受围棋。我们最有意思的一盘棋,是我大摆宇宙流,他不停空投,然后我全盘追杀 他,结果他活了七块棋,每一块棋只有两个眼,相当有意思。但是当观棋的另一个朋友张真明指出这一点的时候,茅秀明的回答是“你看海龙全盘只活了一块棋,而 我活了七块棋,当然是我厉害了”其人风雅如斯,绝对的领悟人生型。 到了高二,这是精彩的一年,不仅仅是因为学习很好玩,而是发生了太多事情。我们的班主任叫陈老师,来我们苏陈中学不久,资历较浅。学生比较不买账,我就是 其中之一,虽然我年纪小,个子小,但是我在这个中学已经呆了5年,而且我哥哥也是在这里的,所以很多老师我都认识,就有些不买帐。 第一件事情,是我们的物理老师,她的老公叫韩老师,很抱歉我现在想不起她的名字了。高一就是她教我们的物理,教的挺好的。我高一的时候被人称为是他们的干 儿子,因为他们教的学科我都是第一名。到了高二也许是因为她要怀孕,不知为什么出了一种流言,说物理会让另外一位老师来教。这位老师不简单,就是我高三的 班主任刘旭,是学校里面教物理的王牌。 大家当然想要刘旭来教了,于是班上闹得很僵,这位女教师呢也是年轻,有次班上就撂了话,“反正我也是给你们代课的”,当时我人傻嘴傻,冒冒失失地问了一句 “那带到什么时候结束呢?”立刻把老师给气走了,完全没有尊师之道,很不应该。如果这位老师还记得的话,我很想给她道歉,不过最好她忘掉了,这样更好。他 们夫妻教书教的都很好,是我的良师。 高二的班主任陈老师的问题就大了,记得他有一次到我家里来家访,回去到班上讲了一句话我到现在都记得,意思是他看过我家里,很穷,但是我很努力,然后对他 的一些很熟的学生说“如果你们象孙海龙一样努力,你们的条件比他好,肯定能取得好成绩的”。他应该是在激励那些同学,但是在我听来,简直是在骂我。一方面 我很忌讳别人说我家里穷,另一方面我很不愿意被别人说我成绩好是因为我努力,在我的心里,当然觉得我的成绩好是因为我聪明啦! 反正从此以后,我就跟他对着干了。反正他教的经济常识不是高考项目,我这个眼睛里只有高考的一根筋就立马放弃了经济常识的课程。于是双方闹到不可开交,在当时班里,我们班的问题学生,我排第二名,第一名是一个整天旷课的同学,是总在外面混的一个年级霸王。 说到这位霸王,和我还有一面之缘,他是我初三的同学,我们本来一起下象棋的,关系不错,虽然他是在外面混的,但是我们相安无事。直到我换班之后,有一次晚 自习他到我的新班玩声音有些大,我火气特大也就说了他几句,结果杠上了,我一激动,跳起来一把揪住他的头发就把他摁下去了。这个场景把周围的人吓坏了,班 上个子最瘦小的同学把年级的霸王给打了!当时他也是根本没有想到我会主动出击,被我一击得手,但是回过神来还是把我狠揍了一顿,毕竟实力相差悬殊。 这一场架的一个后果,是第一次有女同学为我流泪。我很开心,当然是很单纯的朋友关系,但是我很感激她,在那个颜面扫地的夜晚,有人站在我这边,我很珍惜这份年少的友情。现在我们还有联系,只不过不知道她是不是还记得。 虽然我和老师有矛盾,但是我的爸爸妈妈却一直支持我。特别是我的妈妈,每一次学校有纠纷,我妈妈总是昂着头对老师领导说我是一个好孩子,然后把我的光荣历 史列出来,意思就是我是一个好苗子,懂事爱学习,言下之意在家里很好啊,怎么在学校不乖呢,是不是你们教得不好啊?我非常佩服我妈妈这一点,因为她一直以 我为骄傲,相比较起老师一家访就被父母打的很多同龄人,我很庆幸我有这样的父母。 高二的最大收获,是我的数学老师戴年宝带来的,他改变了我的思维。现在他在我们市里面的重点中学当数学组的主任,我不知道他是不是当校长了,但是在我心里,我觉得他当教师是最适合他的,而不是搞行政。 在遇到他之前,我的数学就很好,但是有一个问题,就是我的思维不系统。换句话说,我面对一百个问题,我会有一百个思路,非常出色。可是这个前提是建立在我做过这些类型的题目,我就象一个武林高手,会各家武术,可是没有形成一个体系。 所以在戴老师上课的时候我总是觉得他讲课太慢,明明答案很清楚,却还是要从最基本的公式开始推导,然后达到结论。但是就在这潜移默化中,我发现我的思维开 始清晰,我把以前的招数全部融会贯通,无论什么题目,我都有招数去解,而且是用最基本的方法去解。从数学到思维,这个时候开始,我也逐渐形成了我日后做事 情的方法。 打一个比方,我以前的做法,敌有千招来,我有千招去,你强我也强,比比谁更强,但是大家在拼力;但是戴老师的方法,相当于把手绑起来,只能用一招,敌有千万招,我就一招去,而且一招破千万招,乖乖,比独孤九剑还厉害! 后来我们还见面,我跟戴老师讲过我的感受,不过他的印象没有我那么深刻,也许只有我这样本来会一千招,而且能练成一招的学生才能领会他的教学能力吧。好象 有些吹嘘,但是当时我高二去考高三的预考试卷,就已经几乎是满分了,我还记得戴老师当时拿着我的试卷对我说,如果我将来没有出息,我就对不起自己,激励得 我不行! 戴老师对我的另一个重要的帮助,就是高三的分班,他把我带到了他的班级,也是刘旭的班级,语文是我认识的陈健,英语是陈思重,化学是朱存扣,他教过我哥 哥,生物老师的名字我一下子想不起来,很抱歉,想起来补上!政治是陈树村,在当时可以说是集中了苏陈中学最豪华的教师团队。而且刘旭是不但物理教得一流, 班级治理也是一流,一个非常好的班主任,在那以后我没有见过配置这么好的班级。再后来大家各奔东西,就再也难以聚在一起了,很可惜,不过好处是他们在自己 的领域,都做得非常好,继续教导更多的学生,所以反过来讲也是一件好事情。 在这么豪华的团队下面,我如鱼得水,非常开心,把学习当成了一件非常有趣的探讨过程。经常和老师争论如何解题,老师们也倾囊相授,教学都很开心。 我们高考之前两个月,有一个预考,一方面筛选有希望通过高考的同学,另一方面也为了师范类学校提前招生。考完预考,老师说如果对自己考试没有信心,就不用 来上课回家等结果,结果我和哥们一起打台球去了。但是运气不好被刘旭抓到了,问我为什么不来上课,结果我的回答是我对通过预考没有信心所以在家等待,气得 刘旭当时就把我拎回家见家长了。当然毫无意外,我的妈妈又是把我夸了一顿,结果大家倒是成了好朋友,但是我只能乖乖地去上课了。 预考的成绩出来,我考的不错,但是生物不太好,但还是可以提前录取师范类,可是我不太愿意,哥哥也来信,说我可以更上一层楼,于是爸爸妈妈同意了。爸爸对 我充满信心,可是妈妈有些怕,偷偷地问哥哥说会不会考不上大学,结果哥哥的回答让我妈妈吃了定心丸:“如果海龙考不上大学,那苏陈中学就没有人能考上大学 了”。从此以后,妈妈再也不在我面前唠叨要好好学习之类的话。 高考填志愿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我相信是上帝的安排,才让我考上了清华。 本来我的高中一直想考浙江大学,离家近,而且学校也不错,比较有把握,所以我也没有想太多就填了浙江大学。可是在填志愿的时候,我隔壁班的一个同学,也是 我中学里面的对手,日本话说“好对手”他填了清华。我自己倒没有什么感觉,其实我大多数时候就是这么没心没肝的,想法很单纯。 但是两伙人不愿意了,一个是我的班主任刘旭,他和我的对手的班主任也是老对手,他觉得我不比我的对手差,他能报我也能报;另外一伙是我的兄弟,我有四个好 兄弟经常一起打牌的,许国兵,柳怀红,李雨晴,孙赋美,他们都觉得我应该能比我的对手做的更好,而且浙江大学虽然好,要是清华,虽然学校差别并不大,但是 对乡下人来说,那差别可就是北京和杭州的差别啊! 我头脑一热,不冷静地报考了清华。而且我头脑二热地不给自己不留后路,居然第二志愿填了哥哥所在的江苏理工大学的外贸英语,但其实英语是我最差的一门课。 然后我头脑三热地在后面的志愿里面全填不服从分配。后来想起来简直狂妄,可是人不轻狂空少年哦,上帝会奖赏那些破釜沉舟的人,我真的考上了! 哥哥听说我报考了清华,马上回来骂了我一顿,但是知道没有办法更改之后,马上回学校去找关系了,看看怎么能把我弄到外贸系去。不过过了几天我居然考中了, 让哥哥在吃惊之余也开始反思,因为他当初考大学的时候分数也挺高的,但是因为信心不足,所以报考的学校并不是那么好,这一点让他有些反思,绝对的理性也不 是好事情,用自己的直觉有时候也很重要,这一点乔布斯到印度去坐六个月才知道,可是我少年的时候就知道了,,,不过从知道到发扬光大是另外一回事,看乔布 斯的成就和我的天差地别就知道了,呵呵。另外一方面但是我更相信我妈妈的话,哥哥是属老鼠的,胆子小,我是属龙的,胆子大。 回过头来想我的高中,可以说是我效率最高的一段时间,因为我把所有的时间全放在两件事情上面:玩和学习,没有浪费哪怕是一点时间,所以效率奇高。在我们学 校的历史上第二个考进了清华大学,在我的感召之下,后一年我们高中的报考率骤然提升。在我们班只有15%的比例考上大学,而第二名的同学比我每门功课少十 分的当时,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说到分数,我日后对待身外的荣誉总是很淡然,因为当初在我们这个小镇上,我在成绩上有过太多领先,第一名,在别人很惊叹的同时,我却非常明白,如果我的目 标是高考,现在的一切可以说都是浮云,赞叹也好,诋毁也好,其实都不会影响我们的结果。同样道理,如果我们明确我们的目标,那和我们的目标不相干的毁誉, 都是浮云。 当我回顾我的中学生活的时候,我不得不说,老师对学生的作用,真的是太大了。我从初一到高三,并没有变,我还是我,可是在不同的老师眼里,他们看到的是我的不同的方面。结果他们对我的反应强化了我的行为,无论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 到今天我很感谢那些对我负面评价的老师,因为你们,我知道自己远远不完美;但是我更感激那些对我正面评价的老师,因为你们让我知道,即使是这么不完美的我,也可以成就很多事情。 多年以后,我在网易的公开课程,哈佛大学的Tal讲授的《幸福》课程里面,看到一位老师柯林斯,曾经拒绝里根总统的教育部长提名的那位校长。她说,你给我 任何一个班级,任何一门学科,任何一个年级,我都能让我的学生取得好成绩,我相信她。而且我相信,说这句话的时候,是她真的看到了上帝放在我们每一个人身 上的,潜能。 后来在我遇到问题的时候,我总在回想我当初的经历,使我有勇气面对很多挑战,因为我知道,成就我们想要做的事情,并不需要我们变的完美,只需要我们相信自己,是一个好的学生,仅此而已。 然而正是因为这个成功如此巨大,使我在清华遇到了一生中的低谷。   本系列文章列表: 1 幸福的童年 2 我的高中:直指目标,走向清华 3 失败(清华 上) 4 收获(清华 中) 5. 脱先(清华 下) 6 谈兵(日立 上) 7 士不可辱(日立 下) 8 抉择(旺宏) 9 获取同盟(意法 上) 10 冲出重围(意法 中) 11 转战江湖(意法 下) 12 做正确的事情(华亚 上) 13 合适的人 (华亚 中) 14 时势造英雄(华亚 下) 15 功成身退(华亚 尾声) 16 艰难抉择(联发科 上) 17 体会一流(联发科 中) 18 一万五千元的MBA课程 (联发科 外一篇) 19 上帝的安排的巧合,转向投资(联发科 下)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