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能力
清华有一个著名的说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意思是说教给学生知识,不如教给学生学习知识的本领,我对此的认识就是自学能力。
我的同学的大学生活大多数是两点一线,宿舍,教室;我则是三点一线,球场,图书馆和宿舍。清华大学的图书馆有两个,一个是老馆,里面全是社科书,文科的全 在这里,包括我全部读遍的围棋书。在我清华五年的学生生活中,我没有见过任何人来这个图书馆比我次数更多。另一个是新馆,里面是理工科的图书,我没有见过 我的同学里面比我来这里更少的。所以我虽然是上的清华的工科,其实从我的学习时间来看,我倒是像是学的五年文科。
五年文科的教育,让我自己以为有了更多的人文情怀。我还记得当时特别喜欢看了徐志摩的诗,有一次和刘永康,刘航走在去图书馆的路上,突然心里想起徐志摩的 《云游》,我现在还记得几句,“那一天我自在地在天空云游,自在,轻盈,我本不愿停留……”真的好美,然后我伸出双臂,来了一句“我爱天下所有的女人”, 然后一抬头,嗖的一声,看两位同学离我已经两米之外了
另外一个关于文学的记忆,就是离开清华的时候,我偷诗两句“五年一觉清华梦,也无风雨也无情”指感情事业毫无收获之意。
正因为我的翘课,我基本接受不到老师的传授,我的学习只有一个途径就是从书本上自学;另外因为我只有考试前几天才认真看书,所以我真正全力以赴的学习时间只有一门课一个星期左右的时间;而在这么短的时间里面把一本书看个透彻,那真的是强度非凡!
所以我大学的考试生涯基本上就是一次次的高强度脑力激荡,每次考试前,我必须把自学的效率提到最高以应付考试。因为不可能面面俱到,我必须以最快的速度把 握一本书的精髓,所以我感觉那个时候我应该是意识和潜意识火力全开,集中呼吸的力量才能度过难关。这恐怕就是孙子兵法里面的“置之死地而后生”吧,当我们 把自己放在不超水平发挥就一定会失败的时候,我们的潜意识就一定会帮助我们超水平发挥。
当然这些突击有几次失败了,但是过程中积累的能力却一直继承下来。您想想,是什么职业需要在很短时间内通过阅读,问问题来了解一件陌生事情的全局状况,并 厘清楚来龙去脉,把握这件事情的重点还要做出决定?风险投资!对的,这就是我现在从事的工作。写到这里,有些想起乔布斯在斯坦福的演讲,当我们回顾过去的 时候,我们能发现有一根线,把我们的过去的点点滴滴都串起来,真的很有趣。
到现在,我常常和目标投资公司面谈的时候,都有些象大学时候的这种脑力激荡的游戏。当我问了一堆问题,并厘清这家公司的来龙去脉,并通过历史能推断将来的问题和可能的前景的时候,我都有大学那种把一门学科融会贯通的感觉,什么感觉?爽呗!
围棋
我自学的第二件事情是围棋。但是我的大学的棋盘却是从象棋开始的。
其实我中学擅长的是象棋,我的象棋是和哥哥多年的对战中成长的,也没有老师,全是自学。五年级的时候看人家在学校里面下象棋觉得很好玩,记住了“马走日, 象走田,炮打当头隔一家”就回家和哥哥对弈了。当时因为家里穷买不起象棋,所以就用纸折成正方形,在纸上面用红黑笔写上车马炮,就开始零成本对战了。对战 了半年左右觉得我俩的实力不错了就出去和别人下,结果没法下,因为我们不知道马走日的时候还有一个蹩马脚的规则,搞笑得一塌糊涂,只好回家重新修炼。
大学的时候,我已经是六年棋龄了,我的棋风也非常犀利,就一个字:攻!我下象棋很好看,基本上就是从头攻到尾,经常棋局结束的时候我的士相都没有动过。我 们年级大家都不太能应付我这种打法,但是大家很喜欢和我下棋,因为输赢都很痛快。隔壁班的李周就是一个例子,他是那种少年宫学出来的棋路,一板一眼,经常 下出牵制均衡的棋来,而我就不一样,时时刻刻都想着有没有奇兵突出,可以突破敌人防线的战法。
后来我发现李周也会下围棋,聊起来发现大家开始喜欢围棋是一样的时候。我们上中学的时候,就是聂卫平,马晓春当红的年代。当时因为老聂的中日围棋擂台赛的 神话,神州大地掀起了一股围棋热,顺便也感召了我们。差别在于我高中的时候我身边没有人下围棋,所以也就没怎么学,而李周在北京长大,自然有机会接触正规 的围棋训练。
写到这里,我突然想起了玩物丧志这句话,我哥哥就是高中特别喜欢打乒乓球结果高考失败,以至于他的球友戴老师对我见面的第一个要求就是不要打乒乓球。我大 学的围棋水平突飞猛进,结果我的成绩步步下滑。好像真的是有了一个强力的爱好,成绩就会下滑。但是我现在想起来,既是如此,也还是划算的,因为一段时间的 成绩好坏只是影响你一两年,而一个好的兴趣爱好则可以让你一辈子受益!
李周的象棋下不过我,但是围棋我差他很远。毕业三年之后我还在联众围棋论坛《紋枰论道》的有奖征文里面写到他,文章充满了怀旧的笔触,得了一等奖,不过这也是十年前的事情了,当时我正在热恋当中,风骚之气勃发,写文章正当时。
李周是用围棋的下法来下象棋,讲究均衡和节奏,就像武侠小说里面的名门正派。而我则完全自学,无师不通,我是用象棋的下法来下围棋,还是那个字“攻”。刚 开始下棋的时候,李周对我的棋风有一个判断:“我的是我的,你的也是我的”,说的好一点是奔放不羁,说得不好一点是无理手很多。一下起来,我大败亏输!
于是我到图书馆自学围棋,我几乎看遍了每一本围棋书,特别是攻击型棋手。当时日本超一流起手中有两位攻击高手,一位是武宫正树,另一位是加藤正夫,各有著作,我现在还保留有他们的书籍。
武宫正树被称作宇宙流,下棋总在天上飞,重视中腹的未来发展潜力而不是到手的实地,往往构筑大摸样而对方不得不打入,然后他在攻击中确立胜势,目的并不一 定要吃掉对方,他的名局多以借攻击取得压倒性优势告终;而加藤正夫则被称为刽子手,讲究的是大刀屠龙,一有机会就想把对方吃掉,他的名局多以惊心动魄的屠 龙结束。
以我的判断,武宫应该是P型(随意型),顺其自然,所以他更喜欢称自己“自然流”而加藤则是J型(判断型),目的非常明确。武宫应该会相对长寿,因为随意 型的人比较看得开,注重过程,而加藤则目的性很强,勤奋努力,后来加藤出任日本棋院的负责人,并英年早逝,也应该和他太过认真,把压力扛在心里有关系。看 他们的电视就可以看出来,武宫光头,经常是笑口常开,常拿自己打趣;可是加藤一脸严肃,线条明显。
他们两个人的性格如果用我们传统的文化来对比的话,加藤正夫应该是比较象儒家,特别认真的那种,而武宫正树则很象道家,顺其自然,自得其乐。也难怪我去日 本的时候,箱子里面的一本书就是,,,,,,猜对了,《道德经》。其中的很多道理我都不太明白,但是我还是记住了,但是日后在工作中我有时候会遇到这样的 问题,就会在脑中自然浮现书中的一些经典,所以有时候死记硬背也是很有作用的,呵呵。
从象棋的直线攻击过来,我本能地学习加藤,比如中国流,可是还是觉得武宫正树的宇宙流更 过瘾,因为我觉得更酷,当然后来我觉得是因为我本身也是一个顺其自然的随意型性格的缘故。受武宫正树的影响,我有一种想法,就是赢不算什么,要赢得漂亮才 算本事。这也反映在我的工作中,不但要有好的结果,而且过程也可以拿出来回味才可以,呵呵。可能热爱围棋的人都有一种愿望,希望自己能有一天下出名局!
我的名局是我和李周下的一盘棋,这盘棋李周执黑,我不是用我所擅长的先手。但是我一直在把握棋的流向,让自己的棋子互相呼应,结果被他左冲右突,不断地破 坏我的阵线,好几次我都要弃子以保持全局不被突破,看棋的同学都以为我要大败。结果终盘我只输了一目,也就是一点点的失败,后来李周讲了一句话让我印象深 刻,他说我的全局观让他印象深刻,因为我几乎在每一个局部都吃亏,但是在全局却一直能保持均势。
这句话几乎就是我的写照,所谓棋如人生,我有时候想要用最简单的句子来总结自己,却不能比我的对手说得更好。确实有时候你的对手就是最了解你的人。我确实 是把握全局的能力远远超过我执行细节的能力,所以我尽量不和人拼细节,因为我知道我这方面很差,但是我很坦然,就像那一盘棋,我知道要是我在全局把握上发 挥我的特点,我一样可以下出来高质量的棋,而且是和别人不一样的棋。
下围棋让我彻底地了解自己。
第一个特点是主动,我最强的时候执黑棋大概棋力在业余三段左右,而我执白棋的棋力最高也就是业余二段。最关键的就是我的注重势力的棋风,往往要先手主动布 局,而下白棋的时候则主要的是针对对方的招数对应,不一定能把棋势导向自己擅长的类型。在工作中,我也如此,如果自己缺乏主动权,而总是听从指令,我就会 慢慢陷入沮丧。
第二个特点是大局,我下棋大概是布局三段,中盘二段,官子一段,擅长布局和战斗,不擅长结算,学过很多次,但是那些繁琐的一目一目的计算总让我头痛,只能说自己不擅长了。工作中也如此,我关注的是战略,规划,重点问题,但是具体明确的事务的执行则让我总觉得头痛。
第三个特点是灵活,是我下棋比较不拘一格,全局观强,所以弃子,脱先,转身这种下法经常出现在我的棋局里面。强势的时候要厚势进攻,弱势的时候要从轻处理,在大的原则上把握很好。在工作中,我的做法也是着眼全局,手段灵活。
但是要是从围棋里面学到什么,最重要的事情是做自己,下自己的棋。要是以我的性格去学小林光一,从落子就开始点目,我一定下不出好棋。我之所以选择了宇宙 流,是因为宇宙流比较适合我的性格,全局观强(N),主动型强(E),灵活(P),所谓棋如人生,其实是说我们的性格深深地烙印在我们的棋局里面,也烙印 在我们的人生当中。
说到下棋,我最好的成绩是战胜了一位业余三段,取得了一次校园邀请赛的冠军,奖品是一个大苹果,不要误会,不是乔布斯的电子产品,就是乔布斯爱吃的那种水 果。然后就经常参加校队的培训什么的,那时候清华大学和国家围棋队经常有联谊活动,过来踢踢球,下下棋,于是我们这些爱好者就有和国手过招的机会,当时确 实让我哥哥羡慕了好一阵。我记得我和王磊,常昊都下过,不过心理意义多过实际意义。因为一方面是都是一对十的多面打,他们也没有全力以赴,另一方面因为时 间有限。因为他们都是让子,让四子,六子什么的,所以他们的手法都比较无理,可是高手的无理手,低手看起来全是强手,每次都是在我还在思考不断长考的时 候,时间已经到了,所以都不尽兴。
后来我在日本的时候倒真的和职业棋手下过,那是我的朋友带我去的,在富士山脚下,窗外是皑皑白雪,室内是古色古香的棋具,而且职业棋手老师也是认真地下, 我的收获非常之大,那位职业棋手临走说我有业务六段的实力,让我兴奋良久,哈哈,要知道国内业务棋手最高也就是六段哦!不过后来我的日本朋友告诉我,日本 的业余棋手最高的有十三段,,,呵呵。
对比中日的棋手,就不难看出差距,这也是现在足球的差距,最近蔡振华又去过日本,不知道效果几何。但是在我看来,问题并不在谁高谁低,中国的围棋早就超过 了日本了,问题在于态度。中国的围棋也好,足球也好,都是竞技体育,为了胜利而战,所以职业的就孜孜以求,作为爱好呢则可有可无;但是日本的围棋也好,足 球也好,里面有一种求道的精神,讲究的是做事情的方法,所以无论是业务,职业,看待的态度是一样认真的。
所以我认为本质上讲,我们缺乏的是一种求道的精神,更多的是胜负之匠。前段时间看到兰德咨询出具的一个报告,说中国的缺点,其中有一条就是缺乏对精神层面 的追求,缺乏灵性。这一点一方面是宗教的原因,另一方面,也是我们缺乏文化的底蕴。大学的时候我有些叛逆,我觉得清华大学太奇怪,大学里面教这么多英语, 但是从不教语文,搞得大家都不会写文章,不懂风花雪月,不像个大学。这也是我们教育体系的问题。
本系列文章列表:
用户1097780 2013-3-5 15:44